首页 公文范文 教资的综合素质

教资的综合素质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2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教资的综合素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50-01

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能够培育出有更高知识水平的学生,教师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也有很大帮助。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肩负着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1.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

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展的潮流。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更要注重有效进行学习,教师有较强的学习意识,不仅对教师个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也能起到榜样作用,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本人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就以下几方面展开有效学习:

1.1 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同的教学理念能够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并有效领会新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活动。

1.2 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积极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也产生重要影响。新课改过程中不仅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指导思想,而且还提出了很多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能够很好地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

1.3 学习多种技能。教师不仅要积极提升自身与教学相关的技能,而且要积极提升自身的多种技能,进而更好的应对现代教学的要求。例如:教师要积极的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教师要积极了解一些与学生群体相关的事物,进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总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进入新世纪,创新在各个领域显得更加重要,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都较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起重视。而教师如果有较强的创新意识,那么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

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一道数学题目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有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仅仅对学生进行一种解题方法的讲解,自然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很难养成通过多种途径解题的习惯。而有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针对一道数学题目运用多种解题方法,并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是否能够找出更多有效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解题方法,这不仅对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很大帮助,而且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对学生也能够产生模范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在教师的熏陶下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具有制定多种不同教学策略的能力

采用单一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活动,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为了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水平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能够有效制定多种不同教学策略的能力,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该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呢?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想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就应该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这样根据具有不同特征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而使处于每一层次的学生的数学成绩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具备制定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的能力,还要具备将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能力,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4.具备培养良好学风的能力

有效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的讲解,是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使命,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白,影响学生有效进行数学学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影响学生有效进行数学学习的其他角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良好的学风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引起重视。

良好的学风能够从内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一种力争上游的学习态势,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呢?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经常采用激励教学法,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初中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其他学生也会积极的表现自己,进而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整个数学课堂的学习风气自然更好。

篇2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125-01

一、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针对高校英语专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21 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外语专业素质。可在实际操作中,高校英语专业的教与学一定程度偏离了原先的轨道,把各项能力与素质分裂开,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所述的综合素质指的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现代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教学理念的偏差,造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造成了学生重读写、重词汇积累、忽视实际应用以及语用失误等问题的现状。

(二)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短板及原因。英语专业在很多高校被工具化和边缘化,对外语专业内涵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外语专业教学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其中,英语专业四级、八级等级考试的考试内容设置并不能覆盖学生日后学习、工作中英语运用的全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难免也存在同样的疏漏。因此,对英语专业学生中的个体来说,在学习中很容易会出现以下两个短板:1、由于语言环境限制导致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足;2、由于缺乏实践机会而导致的实际应用能力匮乏。

这两个短板不仅仅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束缚、高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1、国人的羞怯心理。羞怯是中国人的通病。从懂事起,我们就被告知要谦虚、内敛、谨慎。而能言善道、不加掩饰、率性等外向的性格为我们所不提倡。长此以往,我们语言交流能力退化,结果造成表达能力低下,影响自身的发展。谦虚是必要的,但羞怯可能就是缺陷了。2、独生子女的自闭倾向。我国独生子女数量急剧上升的同时,独生子女的自闭倾向日益加剧,这无疑使国人不善交流的欠缺变本加厉。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原本就存在缺陷,他们从小独处,由于父母忙于工作而得不到较好的管理,与社会甚至与父母疏于交流。再则,由于长期与电子产品为伴,加之近年手机和家用电脑的普及,网上聊天、人机对话、短信交流成了他们每日必做的功课,而真正的人际交往则愈加少得可怜。

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英文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很多要素,涉及很多层面。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三层含义:超越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能力、善于欣赏其他文化的能力以及能够在一个或多个文化环境中恰当表现的能力。一般来说,这里所述的能力涉及三个层面:情感、认知和行为。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增加对中外文化差异的了解、培养对异域文化的正确心态。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根源,在某一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注定要表现出与其他文化不同的意识与行为。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中外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中外文化的差异性要求我们去了解这些不同,它们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把自己的文化和异域文化相比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了解这些不同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做出明智之举。2、克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休克”现象。“文化休克”的产生不是由于潜在的病理因素,而是由于对异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储备所造成的。对于初次出国的人,“文化休克”是难以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学习和专门的技能训练而加以减轻或缩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第一,掌握与异域文化交流所必需的能力知识,如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常识。第二,具备以多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思考信息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思想开阔,适应性强。

三、以跨文化交际作为手段,实现综合素质的自我养成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在很大程度上,跨文化交际可以作为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良好手段。对于综合素质教育来说,实施教育的主体是教师, 而其根本目的则是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活动安排以学生为中心, 考虑学生的身理心理需要, 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一)搭建跨文化交际平台,开展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活动。通过一系列交换生项目、建立地企(外企)合作、中外文化宣讲等活动,学生能从中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上文中提到的素质与能力,弥补综合素质的短板。

(二)把技能的训练和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学分设置上应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其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使英语语言知识达到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

参考文献:

篇3

本文隶属于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项目《高校开展形体礼仪教育对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重要性研究》

【分类号】G641

在教育领域,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传统的文明教育复兴,高校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地,在学生中开展行为规范与形体礼仪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社会,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知书达礼。而护士被誉为白衣天使,更应该容貌服饰端庄大方,言行举止优雅得体,这样才能显示出护士的独特韵味。在校护生作为储备护士,更应严格要求自身,树立专业素养,养成专业习惯。

一、护生行为规范与形体礼仪标准

(一)护生仪容、仪表

首先,服饰整洁、平整、无破损,不穿热裤进教室;第二,手部保持整洁清爽,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第三,头发要保持自然色,整齐、清爽;第四,不穿拖鞋进教室:第五,做事“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做事轻。

(二)护生举止

首先,站姿。挺胸、收腹、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双肩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或重叠置于腹前,双腿直立,保持身体正直。膝和脚后跟要靠紧,脚尖分开呈45-60度呈丁字型;第二,坐姿。上半身挺直、两肩放松,下颌内收,颈直,腰立,使背部和臀部成一直角,双膝并拢,两手自然放于双膝或椅子扶手上,亦可双手叠握置于一侧大腿上,或两手相握置于两腿上方中部。穿裙子入坐时,一般坐椅子前1/3部,双手双腿同时向右平行45度;第三,行姿。收腹立腰,步态轻快、稳健,两臂自然均匀摆动,昂首挺胸,双目平视,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身体重心居中,幅度为30度左右;第四,表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大大方方,不可矫揉造作,微笑待人。

(三)护士谈吐

首先,护生在交谈时应注意语言亲切、语气温和、语音亲晰,交流中认真倾听,语调适中,使用尊称和敬语;第二,谈话态度,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静的心态,做到自然大方,发音吐字要稍缓,声音委婉柔和;第三,提倡礼貌用语: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第四,公共场所注意形象,不大声喧哗。

(四)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首先,求实进取,对护理技能精益求精;第二,对同学以诚相待,互敬互让,通力合作;第三,举止端庄,文明礼貌,遵纪守章,助人为乐;第四,尊敬师长,热爱学校;第五,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第六,以奉献为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第六,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第七,尊老爱幼、团结邻里。

二、护生在校行为规范与形体礼仪标准的落实

(一)教室内行为规范

首先,在上n铃响之前,学生先进教室,做好准备,静候老师前来上课;第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有疑问,先将疑点记录下来,待老师讲授告一段落后,再举手提问;第三,上课时应保持仪容整洁,衣着大方,夏天不得穿背心、热裤、拖鞋进入教室;第四,对课堂教具、设备、墙壁、门窗等须备加爱护,不要随便移动,不得污染或损害;第五,教室内外要保持清洁,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杂物;第六,上、下课时,走动、移动桌椅动作要轻,避免发生嘈杂声,影响其他班级学习。

(二)宿舍内的行为规范

首先,自觉遵守宿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主动配合宿管人员的检查;第二,宿舍内要加强团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邻宿舍的同学要互相尊重、友好交往;第三,遵守作息制度。在自习或别人休息时,动作要轻,打电话时要节约时间、控制音量。不得在宿舍区喧哗、打闹;第四,宿舍里要注意语言美,不讲脏话、粗野的话。严禁将易燃、易爆的物品带回宿舍,宿舍内严禁私接电源。不准自行留客住宿。不得抽烟、酗酒;第五,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防火防盗。休息或外出时要关锁好门、窗。发现可疑人员要立即询问、报告,确保宿舍治安安全;第六,注意公共卫生和宿舍卫生,起身后要及时叠好被子,注意床上整洁,床下鞋子要放整齐。

(三)公共场所行为规范

首先,护生平时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有礼。师生见面,应主动打招呼行礼。同学之间,也要以礼相待;第二,行走时,要注意姿势,遵守规则,同老师相遇,应让老师先行;第三,进办公室应先敲门或打招呼,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内;第四,爱护公共财物自觉维护校园绿化;第五,过好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遵守校园网络的有关规定,文明上网;第六,不在校内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第七,要珍惜学校的荣誉;第八,男女生之间要文明交往、举止得体。

三、护生在校行为规范与形体礼仪教育的意义

高校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基地,在学生中开展行为规范与形体礼仪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首先,可以有效提升个人气质。让“白衣天使”的气质随着自己崇高的精神世界自然而然地从优美的流露、散发出来。其次,有效提升个人心理素质。使学生自我意识、主观意识、自信心等心理素质更加稳定和成熟。

通过本次护生行为规范与形体礼仪教育,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内在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提高择业、就业的竞争力,全面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辉、秦东华.《护理礼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2014.2重印),ISBN 978-7-04-035798-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