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集体主义美学

集体主义美学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3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集体主义美学,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集体主义美学

篇1

培训教学过程中,学员(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这一点应是永恒不变的。在实施多媒体课件教学中,也应如此。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往往很容易颠倒教(知识信息的展现手段)与学(交互功能的运用)的“主导”和“主体”关系。在制作的课件中,只强调“教”,而忽略了“学”,总是想方设法将学员的思路捆绑在课件设计的既定流程上,从而造成教学课件变成“书本搬家”或多媒体演示片,并不能发挥出多媒体最有魅力的互动功能。用这样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虽然看似内容丰富,但学员参与的机会却大大减少,思考的余地也不多。这实质上是将“以教师为中心”演变成了“多媒体课件+教师为中心”,从而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员的被动性,因而导致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最终的实际收效肯定不佳。因此,在对整堂课教学流程的设计时,应着重从学员与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互动关系入手,并对运用多媒体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进行深入地探讨,选择合理的表现方式,为课件设计出最具互动性的方案,以防止师生的思维空间受到课件媒体的制约而影响教学效果,进而削弱了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充分发挥。

二、对传统教学基本功的忽视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建起了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许多教师备课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热情不断高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教师越来越多。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了相应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表面看来,教师的传统教学基本功好像没有多大用场,许多教师不管教学内容、自身能力如何,争先恐后制作多媒体课件,抢着使用多媒体教室。一时间好像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落后,就跟不上培训教学现代化的步伐。这种倾向导致了对传统教学基本功的废弃。那么,传统教学基本功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该不该废止?应当说,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必须做出回答和决断。事实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取代教师教学,机器终究不是人,人是有感情的,机器没有。而教学中的感情教学,决不是可有可无。例如教师的言语、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音的悠扬顿锉,计算机是无法做到的。所以,即使西方发达国家,至今也未敢取消教师教学而代之以冷冰冰的计算机。因此,可以说在培训教学各环节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不能独立开展教学,而且很多环节,仍然需要靠我们教师去“说”,去“做”,去“画”,去“演’,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培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三、教学课件制作质量不高

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要求能制作出适合教学更求的课件。就目前而言,市场上基本还没有系统的具有科学性的配合教学的现成课件可以利用,尤其是石油各专业的教学课件更是少之又少,一切只能靠教师自己制作。但由于受技术水平和计算机学识水平所限,制作出来的课件有的很难达到教学要求,而往往流于形式化和粗糙化。许多教师只是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演示,并没有达到教学课件的要求。甚至有些教师把教学内容变成电子文档搬到屏幕上了事,变成了文字搬家。试想一下这样的课件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怎样克服这—问题呢?笔者认为:一是教师要吃透教学计划和大纲,熟知需要制作课件的教学内容;二是对教师培训制作多媒体课件知识,请行家传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能和技巧;三是购置设备,使得教师具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手段;四是经常性的举办多媒体课件比赛,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研讨。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素质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促进培训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培训教学中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一些简单的、学员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可以不使用多媒体课件。例如石油工程各专业初级工的应知教学内容,以及中级、高级工的大部份应知教学内容都没有必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些使用实物、挂图、模型可以讲解清楚的内容,应尽量使用实物、挂图、模型。例如操作技能实训教学只能使用实物(或模型仿真)进行训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代替不了实训操作教学。只有对那些复杂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很难讲清楚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这样重点、难点才能突破,才能使学生在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2

课件教学 教学问题 辅助手段

随着职业培训学校多媒体软件、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多媒体教室的建成,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和眩人耳目的新技术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了相应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我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学员更容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更有效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培训教学质量。然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并非十全十美,笔者通过这二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多媒体课件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就多媒体课件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忽略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

培训教学过程中,学员(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这一点应是永恒不变的。在实施多媒体课件教学中,也应如此。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往往很容易颠倒教(知识信息的展现手段)与学(交互功能的运用)的“主导”和“主体”关系。在制作的课件中,只强调“教”,而忽略了“学”,总是想方设法将学员的思路捆绑在课件设计的既定流程上,从而造成教学课件变成“书本搬家”或多媒体演示片,并不能发挥出多媒体最有魅力的互动功能。用这样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虽然看似内容丰富,但学员参与的机会却大大减少,思考的余地也不多。这实质上是将“以教师为中心”演变成了“多媒体课件+教师为中心”,从而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员的被动性,因而导致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最终的实际收效肯定不佳。因此,在对整堂课教学流程的设计时,应着重从学员与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互动关系入手,并对运用多媒体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进行深入地探讨,选择合理的表现方式,为课件设计出最具互动性的方案,以防止师生的思维空间受到课件媒体的制约而影响教学效果,进而削弱了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充分发挥。

二、对传统教学基本功的忽视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建起了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许多教师备课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热情不断高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教师越来越多。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了相应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表面看来,教师的传统教学基本功好像没有多大用场,许多教师不管教学内容、自身能力如何,争先恐后制作多媒体课件,抢着使用多媒体教室。一时间好像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落后,就跟不上培训教学现代化的步伐。这种倾向导致了对传统教学基本功的废弃。那么,传统教学基本功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该不该废止?应当说,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必须做出回答和决断。事实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取代教师教学,机器终究不是人,人是有感情的,机器没有。而教学中的感情教学,决不是可有可无。例如教师的言语、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音的悠扬顿锉,计算机是无法做到的。所以,即使西方发达国家,至今也未敢取消教师教学而代之以冷冰冰的计算机。因此,可以说在培训教学各环节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不能独立开展教学,而且很多环节,仍然需要靠我们教师去“说”,去“做”,去“画”,去“演’,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培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三、教学课件制作质量不高

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要求能制作出适合教学更求的课件。就目前而言,市场上基本还没有系统的具有科学性的配合教学的现成课件可以利用,尤其是石油各专业的教学课件更是少之又少,一切只能靠教师自己制作。但由于受技术水平和计算机学识水平所限,制作出来的课件有的很难达到教学要求,而往往流于形式化和粗糙化。许多教师只是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演示,并没有达到教学课件的要求。甚至有些教师把教学内容变成电子文档搬到屏幕上了事,变成了文字搬家。试想一下这样的课件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怎样克服这—问题呢?笔者认为:一是教师要吃透教学计划和大纲,熟知需要制作课件的教学内容;二是对教师培训制作多媒体课件知识,请行家传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能和技巧;三是购置设备,使得教师具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手段;四是经常性的举办多媒体课件比赛,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研讨。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素质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促进培训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培训教学中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一些简单的、学员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可以不使用多媒体课件。例如石油工程各专业初级工的应知教学内容,以及中级、高级工的大部份应知教学内容都没有必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些使用实物、挂图、模型可以讲解清楚的内容,应尽量使用实物、挂图、模型。例如操作技能实训教学只能使用实物(或模型仿真)进行训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代替不了实训操作教学。只有对那些复杂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很难讲清楚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这样重点、难点才能突破,才能使学生在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具有更形象直观、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优点,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但同时在应用于教学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每一名教师去重视与思考。

一、忽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构成的有机的、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驾驭内容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教师主要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变教学方法,调整课堂节奏。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研究学生的变化,注意语言的表达,使讲授的内容尽可能接近学生的思维层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有了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都被多媒体课件控制了。教师把书上的内容搬到课件上,再按照课件进行讲解,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下的“满堂灌”,并没有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主导作用,对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易于理解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教师进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找出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完整且准确地把握学习内容,全面且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轻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方面,有些教师侧重于学生的感性认识与接受,把整堂课安排得满满的,图片、动画、声音、文字一个接着一个充斥学生的眼睛与耳朵,虽然形象并且直观了,但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却被忽略了。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在上课前虽然按照教学要求,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但是却没有将学生如何参与、如何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设计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导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能够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学习,那么,学生的发展才能是主动的,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也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追求一种外显的形式,如积极的举手、热烈的发言,更要考虑如何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优化他们的认识过程,使他们乐学、能学、会学、学懂。

三、淡化师生之间的互动

自从要求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后,教师教学的全部的材料,包括问题、答案、板书以及图片通通输入电脑,教室里便出现了以下的场景:幻灯片在教师鼠标和键盘按钮的点击下被机械的播放着,教师在一旁读着幻灯片的内容,而学生双眼紧盯着屏幕,浏览着一张张精美的幻灯片,教师不停地说着,而学生却一直坐着,每一节课都在这样的循环中落下了帷幕。教学过程由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变得空荡、枯燥无味,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记不住幻灯片上的内容,也没有机会向老师进行提问,更谈不上理解和应用了。师生的情感交流被网络的信息交互所取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口头交流,也变成了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而成功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互动的意识,也要具有互动的能力。教师可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板书,或者在恰当的时机提问,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并及时通过学生的反映,积极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忽视传统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

多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集声音、文字、图表、图像、动画等丰富资源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也在不断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水平。但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质是辅助的教学工具,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给教学提供更加逼真的表现效果,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效果。在这里,传统的板书、教具、形体语言的使用完全应该与多媒体课件享有同等的地位。只要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任何形式都应该被接纳。只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板书、形体语言等,认真研究怎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并且在课堂中有效的加以利用和检验,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水平。这一点我们无论是教学一线的领导、专家,还是一名普通教师,都应该懂得“只有最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方式,才是最合适的”,而不一定仅仅是“最现代的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合理高效地运用多媒体至关重要。只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恰当、合理地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定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思维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