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信息安全行业分析

信息安全行业分析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6:2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信息安全行业分析,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信息安全行业分析

篇1

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全球进入信息战的时代,网络战成为重要作战形式之一,“信息安全”成为关键制胜手段。而自“棱镜门”事件后,中国将信息安全列为重中之重,在这一宏观大背景下,各行业都将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从下游客户分析,目前,政府、金融、电信、能源等行业是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消费者。这些行业客户都是厂商想直接抓住的核心客户。“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由于其数据具有较高价值,其信息系统是黑客的重点攻击对象,一旦其信息系统被攻陷,将遭受较为重大的损失,因此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更为重视信息安全建设。另外,资金实力和政策要求也是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成为信息安全产业下游主要客户的重要原因。”太极集团政府事业部项目经理罗娜说。

另一方面,三、四级区域市场客户对信息安全建设进程的加速,也吸引了信息安全企业的眼球。韩光说:“我国的区域市场非常庞大,如果将业务下沉到三级以下城市,你会发现房地产、教育领域的客户对安全有着迫切的需求,这类客户在安全领域的采购资金也较充足,其采购相关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积极性有所提升。可以预见,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和信息设备国产化的不断推进,信息安全行业将向区域中小企业和普通网民下沉,同时更多适合小微客户的信息安全产品有待进一步挖掘,一个巨大的B2C 蓝海市场若隐若现。”

篇2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我们划分信息安全行业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导入期

中国信息安全市场的导人期已经过去,但其时间发展较长,从1997年至2000年末期。这时期的特点一般为: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增长很快,技术变动较大。行业中的企业主要致力于开辟新用户和占领市场,但此时技术尚不成熟,行业竞争状况和用户特点等尚不明朗。竞争较少,但风险很大,利润很少甚至是亏损。

成长期

目前中国信息安全市场已进人成长期,这一时期的特点为: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竞争状况和用户特点比较明朗,顾客对产品的认知能力迅速提高,产品形成差别化趋势以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生产能力呈现不足;市场竞争逐渐形成,进人壁垒拔高,企业应付风险的能量得到增强,利润呈加速增长态势。

成熟期

预计在未来的5、6年安全行业就会进人成熟期,那个时候,行业竞争激烈,盈利能力下降,进人壁垒更高,企业利润不再增长甚至开始回落。中国的信息安全主要市场已经被瓜分。就算有新的产品进人,由于国家政策和行业规范的壁垒,新产品也会被已有的行业瓜分成员所享用。

衰退期

信息安全行业很难估计这个时期,由于存在长期的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力,这一时期应该很长。

影响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中国信息安全市场正处在成长期的时候,国内的信息安全市场虽然增长很快,但是问题不少,信息安全市场还远未成熟。当前信息安全领域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安全应用需求不明,当前市场上存在的众多错误概念和混乱意识,使得刚刚开始形成安全意识的企业用户莫衷一是。在众口一词“满足用户需求”的宣传口号下,信息安全厂商是否真正满足了用户需求?一个客观的不容忽视的现状是:信息安全市场是越来越大了,产品是越来越成熟了,可是我们的用户们却越来越迷惘了。

信息安全公司的销售人员往往向用户宣称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可是购买了他们的产品就安全了吗?装上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甚至人侵检测就万事无忧了吗?如果不知道花钱能不能得到效果,那么还不如不花。这个清况代表了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企业用户的想法。事实上,我们的用户已经在市场的热情攻势下迷惑了,市场和需求完完全全地脱了钩。这是因为,作为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需求什么,而厂商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对用户加以误导。

产业结构失调,产品过度集中,低水平重复严重。现在的安全产品的开发“扎堆儿”现象严重,有特色的产品少,重复投资现象严重。由此带来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由于防火墙、防病毒产品和IDS的热销,新进人的厂商多半也集中在这几个领域。目前,仅开发防火墙的厂商就有200多家,就三两个人,把Li~操作系统改一改就做一个防火墙的现象非常严重。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是依赖国外技术设备装备起来的。在国际财团涌向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市场,大举推销电子信息设备之时,我们却在相对缺乏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存在着一些花钱买淘汰技术和不成熟技术的现象,这其中就潜伏着信息安全隐患的极大危险。我们的计算机软件也同样面临受人遏制和封锁的威胁。虽然我国的计算机制造业有很大的进步,但其中许多核心部件都是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我们对其的研发、生产能力很弱,关键部位完全处于受制于人的地位。

国内几千万台计算机(包括服务器)CPU是英特尔和AMD公司的产品(由于厂商在芯片上安有序列号,可以通过网络监视远程计算机);操作系统80%的使用微软视窗,余下一部分也基本上被其它公司瓜分;大型数据库大多数使用ORACLE、DBZ、SQLSERVER、INFORMIX等国外数据库;另外,承载防火墙的硬件设施目前也大多被国外控制,包括路由器。所谓“超级端口”的隐患,以路由器为例:当路由最高管理层丢失了超级密码,几乎所有的路由器都提供一个特别端口,可以使管理员绕过口令重新设置密码,而这样的设置其实在方便管理的同时,也为在线攻击者留下了人侵的机会。无疑,这些都是国家安全系统无法接受的。

技术水平相对于国外的同类产品还比较落后,产业化水平较低。在我国自主开发产品并不在少数,但技术水平相对于国外的同类产品还比较落后。目前除了在密码方面有政策保护之外,其他产品在技术及性能方面不占任何优势,尤其在防火墙、防病毒及人侵检测方面完全是国外产品一边倒的局面。应该说信息安全产品的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这就要求知识积累一定要充足,才能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国内安全产品市场近八成高端用户的首选是国外产品,而国内厂商整体上是以技术模仿和重复投资的手段争夺区区几亿元的低端市场。

信息安全行业缺乏统一管理,多头管理严重。中国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太过分散,没有一个有实权、有效率的专管部门。各职能部门在信息安全管理上没有明确分工,各类上级主管部门都不想放弃对信息安全行业的管辖。各种各样的销售许可、人围许可、资质认证、产品测评,对厂家而言除了付出几十万的测评费用不说,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令厂商苦不堪言,疲惫不堪。这种种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安全软件产业的发展。

缺乏产业政策引导,政府对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总体设计思路,安全厂商在缺乏总体框架引导的情况下,发展方向不明确,导致我国的安全产业缺乏主流产品的引导,而仍处在混战之中。人才问题,有人才能做一切,这是没什么争辩的。

如何提高信息安全企业的核心竟争力

篇3

杭州攀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普科技)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现在重庆、上海设立有分公司。核心团队组建于2003年,拥有近10年的信息安全研发经验。攀普科技以“让企业家轻松掌控核心数据”为使命,开创攀普商用信息安全新模式,将企业信息化系统放置在攀普科技统一规划的数据中心进行管理,凭借高性能的硬件设施、专有的软硬件数据加密技术、国际背景的专业人才、全球极具规模的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和全球信息化安全运营经验,并以极专业的技术为企业、政府、金融、军事等提供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保障信息化系统在极佳状态下运行。攀普商用信息安全项目与全球知名软件商、硬件商、安全商等紧密合作,让信息系统与安全技术的融合进入新兴时代,共同完善信息安全行业生态链。

针对现企业信息化系统普遍存在安全漏洞、管理松散、人为破坏等信息危机,攀普科技提出商用信息安全的管理新模式,将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放置在攀普科技统一规划的数据中心统一安全管理,以较低的投入、极高的效率,来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保障其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攀普商用信息安全项目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整体分析、架构、实施、管理、维护,让企业家轻松掌控核心数据。主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包含智能监控、容灾备份、远程传输加密等。

安全系数高

在数据层、网络层、系统层、物理层、传输层上进行周到完善的信息数据安全服务及规范管理。攀普数据安全的数据层做到了更专业、更安全的保护。

短信提醒服务器远程操作或本地登录操作。任何人无论以何种方式登录到数据服务器,系统都将以短信或邮件的方式告知相关人员,即时掌握公司核心数据的安全状态,并有充足的时间处理异常访问,真正实现了泄密渠道的可追溯性。服务器技术人员操作正规化,全程录像,保证每一项操作有相应记录。攀普科技提供集中备份和异地灾备服务。

攀普科技除了提供数据存储备份的功能,也在国内异地使用同样电信级别的数据中心为企业做好异地灾备的服务,让企业家不再顾虑自然灾害对企业核心数据带来的危机。

系统采用权限管理机制和数据远程传输特殊加密。攀普科技的自动加密机制,文件在生成时即被加密,核心技术文件或数据被带出去也无法使用及破解。

应用效率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