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9:4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它是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很多年了,我深感学生作文中存在不少问题,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下面就以四年级作文为例来号号脉,开开方。
一、错字别字多
汉字比较复杂,写错别字是人人难免的,如某个字多一撇少一撇,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横少一横,这在学生的作文中更是无法避免。较之三年级,四年级的作文已经不提倡用汉语拼音注音了,于是除了上述的“错字”外,还出现了一些“生造字”。四年级上学期教材“习作4”,要求用象声词写一个场景,很多象声词都有口字旁,于是就出现了把“叮当”“丁零”“突突”“轰隆”加上了“口”字。由于作文时间有限,学生“提笔忘字”“思维卡壳”更是常有的,所以作文中出现同音字、形近字混淆使用的现象更是举不胜举。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错别字的产生呢?我除了让学生及时订正错别字自备一本“纠错本”外,还依据作文批改记录,定期总结归纳生活中的常用字、易错字,打印后粘贴于班级“学习栏”内,让学生经常阅读、记忆。实践证明是有效果的。
二、方言口语多
本地方言把“老叔”称为“老爷”,“姑妈”称为“娘娘”,“姨妈”称为“姨娘”,“爷爷”称为“爹爹”,“外公外婆”称为“公公婆婆”,这就让人难以读懂,甚至产生歧义。学生署名时,“外甥子”与“外孙子”概念混淆不清。可见方言土语确实影响阅读、交流。除此之外,总有一些学生文中夹杂着口语,破坏了语言的美感和表达的流畅性。
减少作文中的方言土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的:1、坚持跟学生用普通话交流,用普通话上课,学生用普通话回答问题。2、利用现有教材资源,通过课文教学,学习语言表达。3、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作文指导书,并做好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从中学习说话。4、坚持做好作文批改,对文中好的词句及时批注、肯定,好的文章当做范文,评讲时读给同学们听,集中学习。
三、了解家乡少
四年级上学期教材“习作3”,要求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风俗美食,学生对家乡灵岩山、金牛湖等只知其名,并不了解多少。我认为让学生了解家乡,应该重视乡土教材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认为,除了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还要了解家乡,做个有心人、负责人的人,多向学生介绍家乡的过去和发展,引导学生关心家乡,关心国内外大事,这样,“心中有积淀”,写作才能胸有成竹,文思如泉。
四、交往观察少
《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对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采取什么措施呢?我首先教育孩子友情的珍贵,鼓励他们多交几个朋友,在家长允许的情况下多串串门,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互相借阅课外书。我利用中队活动,带孩子到操场观察春天的足迹,我还通过校信通、家长会跟家长交流,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外出活动,亲近社会。
以上即使我对四年级作文的一个粗浅的诊断和做法。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任重而道远,有待于我去进一步探索。
二、具体工作和要求
1、继续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转变观念。要潜心研究了解语文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继续注意转变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目标观等,努力做到从“文本”走向“体验”;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从培养“笔杆子”走向育人“打底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目标走向三维整合的目标。将教改基本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过程的具体行为,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2、抓好教学常规,将素质教育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抓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保证。抓常规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抓学生的学习习惯为重点,抓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抓良好的性格形成为重点。
3、坚持开展每周一研活动。积极开展“随堂听课”、“一人一课”、“每周一课”活动,注意第一手资料的搜集、整理、注重成功案例的积累。在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研讨中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教师的培训。教研组将在教导处指导下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时,组织教师配合学校创建学习型校园,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完成5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并鼓励教师们勤于笔耕,能经常写教学反思,从中提高自身教学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
5、组织各种语文学生学科竞赛活动,让生活充满语文。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配合学校做好期初语文教学工作的检查。
2、各语文教师制定学科计划。
3、各年级上交教学研究课内容。
4、六年级听课评课活动
十月:
1、检查学生作业。
2、五、四年级听课评课。
3、学科竞赛活动(三年级:成语乐园,五年级:别字纠错,)
十一月:
1、期中检查及反馈。
2、备课检查。
3、学科竞赛活动(二年级:看图说话,四年级:看图作文)
4、四年级听课评课活动
十二月:
1、三、二年级听课评课活动。
2、检查备课。
3、学科竞赛活动(一年级:讲故事,六年级:朗读比赛)
一月: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四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丹老师、四年级班主任李杏老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四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方面还是习惯使用地方语言教学。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老师们并不认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们极力想让孩子听懂,所以变换着方式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看这些孩子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四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