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幼儿教资综合素质

幼儿教资综合素质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3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幼儿教资综合素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幼儿教资综合素质

篇1

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科教兴国的需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就必须面对改革的新形势、新挑战,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体现了幼儿教育的价值被得到重新审视和定义;随后,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又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这说明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深入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必须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

一、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度和广度、拥有科技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关键因素。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开发主要有赖于教育,有赖于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幼师队伍。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就显得更为迫切。

2.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幼儿园是孩子们走入社会的第一站,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未来教育的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是推进幼儿园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直接影响到幼儿素质的形成。

二、现代幼儿教师综合素质

现代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应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四个方面。

1.职业道德素质

优秀的职业道德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去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承担义务。目前依旧有很多幼儿教师并未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抱着拿工资混日子的心态。他们对幼儿不负责,对幼教事业不负责,更是对自己不负责。因此,作为一名现代优秀幼儿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这份工作的光荣与艰辛,只有对此有深刻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到要尊重、热爱并忠于教育事业;同时,幼教工作幼儿教师还必须学会尊重、爱护幼儿。一方面,幼儿年龄小,还未形成生活自理能力,不仅需要教师给予细心地照料和保护,而且还需要教师特别的爱。而另一方面,幼儿也有着自身独立的人格,有着自己的要求和需要,教师应该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儿童,才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才能把儿童培养成一个积极乐观、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热爱生活,进而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人。

2.心理素质

进入二十一世纪,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纲要》特别指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时期是人格形成时期,此时期形成的人格特征对一生的影响都很大。而要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首先则要求幼儿教师有健全的人格。正如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一般而言,幼儿更喜欢性格开朗、活泼、热情、有朝气、性情温和、待人真诚、和蔼可亲、耐心、有幽默感的老师。同时,能够通过班级观察及访谈发现,幼儿好老师有着健全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性格活泼开朗;意志坚忍不拔;情绪积极稳定。因此,教师要在教育中积极影响幼儿,赢得幼儿尊敬和喜爱,具备健全的人格特征是保证。

3.科学文化素质

与一般教师职业不同的是,幼儿教师不是某一学科的教师,而是担负着幼儿全面教育工作,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因此具有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教师需要对各门各类的科学文化知识都要有一定诸备,知识面可不深但一定要广, 以够用为度。这样才能具有对幼儿的提问有问必答的能力。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加速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地总结和积累教育活动中的经验和广泛吸纳别人的经验。另外,幼师必须对专业知识体系和教学技艺及现代幼儿教育理论透彻把握,特别是现代幼儿教育新观念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从而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儿童观以进一步指导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策略。

4.业务素质

观察了解和评估幼儿的能力。优秀幼儿老师应具备较强的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表现为可以从幼儿的眼神、表情、动作、姿态、语言等了解幼儿的需要、情绪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只有了解了每个儿童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并做出合理评估,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有的放矢,也才能确保每个个体富有个性的发展。

艺体教学能力及组织各种艺体活动的能力。幼儿的发展主要是在活动中进行的,但由于他们缺乏知识和经验,许多实践和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幼儿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音乐、舞蹈、美术、体育、游戏等的教学和组织、编排能力。教师在实施教学和活动的开展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

5.交往合作能力。交往合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幼儿园内同事之间要互相配合、合作。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职责。幼儿教师应善于与家长建立平等和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全面掌握幼儿各方面表现,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另外,要成为一名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幼儿教师,必须首先学会与同事交往和合作。幼儿园教师是一个团体,只有团体内的成员互助互爱、友好相处,每个个体才能以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6.反思、研究和创新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随着幼儿素质教育的推广而对幼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6.1反思能力是幼师自我成长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 成长=经验+反思。英国学者科瑟根提出ALACT教师反思模式, 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1)行动(Action); (2)回顾行动( Look back on the action);(3)意识到主要的问题所在( Awareness of essential aspects);(4)创造别种行动方案;(5)尝试(Trial)(王建军,2004)。

6.2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幼儿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的幼儿教师,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而幼儿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更具基础性。幼儿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并提高创新能力。然而,要成就大批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必须要使其具备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成功的教师应该是研究型的教师。”这一观点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做好研究是有效提高幼儿素质教育质量的途径。教育工作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教育者进行研究。因此,幼儿教师的教育研究以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主,研究的步骤主要是:学习教育理论;运用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诊断,发现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直到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1]黄烈.幼儿教师基本素质结构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

[2]李辉.幼教改革对幼儿教师现有素质结构的冲击及有关对策[J].师资培养,2004(5).

[3]卢育玲.试论现代幼儿教师的素质结构[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9(6).

[4]杨翠.幼儿眼中的好老师――幼儿视角的教师素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0.

篇2

二、工作目标

⒈抓体制改革,促内部活力的增强。

⒉抓队伍建设,促综合素质的提升。

⒊抓成果展示,促办园声誉的提高。

⒋抓设施改造,促教育环境的优化。

⒌抓家园合作,促幼儿和谐的发展。

三、重点工作

⒈根据市教育局2012年工作要点的总体要求,结合幼儿园的工作实际,全面启动第二轮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本着按岗、按责、按质、按绩、按贡献的分配原则,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做到优劳优得、奖惩分明,真正调动全园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⒉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竞争能力。

⑴举办白鸽幼儿园首届文化节。

a、活动时间:2012年6月1日(开幕式)——7月15日(闭幕式)

b、活动宗旨:宣传白鸽教育理念,展示教师、幼儿、家长整体素质,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名园效应,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园的作用,推动鞍山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c、活动内容:教职工业务、技能的全面展示;幼儿综合素质展示和表演竞赛,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等。

要求:制定好首届文化节的实施方案,各部门、班级要做好一切筹备工作。

⑵根据幼儿园的工作,有计划定期在各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向社会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上半年重点结合“六一”庆祝活动,下半年重点围绕特色活动)

⑶办好、办活家园桥月报,使之具有学习、指导、交流、展示、娱乐等多种作用。

⑷加速信息化进程,丰富网页内容,提高网站质量,特别是全园教师要积极参与,充分利用信息网站为教学服务,使之成为信息交流互动的平台,成为家长获得科学育儿的站,实现资源共享。

⒊搭建与国际、国内、省内一流幼儿园交流互动的平台,聘请专家来园进行理论指导与实践诊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⒋稳步发展长托班,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确立课程标准(增加蒙台梭利教学),规范各岗位工作流程,并通过各项展示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让的家长和社区了解长托班的工作和质量,扩大生源,真正把长托部办成名符其实的寄宿制幼儿园。

⒌改革教师管理模式,促进其积极主动发展。

⑴教师可根据能力、兴趣、愿望自选教科研实验项目,并申报实验理由及初步设想,经幼儿园评审最终确立其实验人,在课题负责人的组织下潜心研究、不断总结、定期向全园展示开放,发挥以点带面辐射作用。

⑵教案、随笔的批阅时间采取定期检查、抽查相结合,自送与抽检相结合。

⒍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在参与活动中学会与幼儿沟通,从而尊重、理解幼儿,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篇3

个人的思想品行直接影响着对待幼儿的态度和教育走向,而个人的基本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素养和工作能力,我们认为是否具备这两方面的素质均是加入幼儿园保育队伍的基本条件。因此,我园严把招聘关。

我们首先通过查阅应聘者的简历,调查其在校期间或在之前工作单位的表现,初步了解应聘者思想是否端正,品行是否良好,这是能否录用的首要条件;其次,我们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再次,身体健康(持有市妇幼保健站开出的健康证明)、卫生习惯良好、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能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等等也是我们招聘的具体要求。严格的聘用要求使我园的保育员队伍整体水平较高,并且不乏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保育工作者。

二、更新观念,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开展专业培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保育观念也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从“安全保护与卫生”扩展到“实施教育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这种新的保育观,决定了保育员工作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姆和清洁员,它不仅包括对幼儿身体各方面的保护与促进,而且也应包括对幼儿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保育。

在新的保育观的指导下,我园重新完善了保育员职责,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要求:1.熟悉幼儿生理心理特点,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等工作;2.掌握一些基本卫生保健知识,熟悉并了解常见病与多发传染病的发病症状与应急处理措施;3.了解并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基本急救措施;4.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能配合教师开展一日活动。新职责的制定,对我园保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保育员更好地履行职责,保证幼儿全方位健康成长,一方面我园及时开展新保育观培训活动,使她们从思想上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理念,同时深刻体会自己的工作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了她们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保育员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园本培训,专业培训活动与教师同步。我们充分利用午休、课后等时间,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由本园保健医生或邀请妇幼保健部门的专业人士来园组织保育员学习保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幼儿卫生保健、幼儿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幼儿教育等基础知识以及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幼儿生活管理、教育活动配合、安全管理等技能,并通过写学习心得、专业知识笔试等途径检验培训效果。通过定期、规范的培训活动,我园保育员工作从之前的卫生打扫和简单的幼儿看护扩展到科学的卫生保健以及及时调整、疏导幼儿情绪、心理等范围,使我园的保育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实行量化考核制度,评定保育工作质量,激发保育员工作热情

为了保证保育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后勤组制定了详细的量化考核细则,对日常保育工作包括卫生消毒、班级环境布置、物品整理、幼儿生活常规、与教师配合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评选出“月保育之星”,幼儿园将其照片与优秀事迹在宣传栏张榜公布,通过树立“小典型”,营造一种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公平、公正、公开的月考核评选制度的实施,有效地调动了保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质量。

四、开展各种师德培养活动,提高保育员师德修养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人为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质,是幼儿园保教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幼儿园保育员是生活老师,孩子们都尊称为老师(很多幼儿园称之为阿姨是不提倡的),师德培养同样重要。

我园保育组为此坚持每学期开展各种师德培养活动:有学习幼儿园优秀教育工作者感人事迹的专题会,有结合自身或身边实例的师德演讲活动,有激发多读书、读好书的“书香伴我成长”读书交流会,也有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影片中的教育智慧”观影交流会等等。在活动中,保育员从早期的不敢说、没话说到后期的想说、敢说、有话题说,能发自内心结合实际说,越说越精彩、越说越感人,大家相互感染、相互学习,在良好的环境氛围里,我园保育队伍更加纯洁、更富有爱心与奉献精神。

五、利用各种活动展示保育员的自信与风采

保育员大都心灵手巧,幼儿园应充分挖掘保育员的聪明才智,发挥保育员的特长,通过开展才艺展示或比拼活动,展示保育员的风采,使她们以自身优势去赢得家长与同行的尊敬。例如保育组开展的“变废为宝――自制教玩具”活动、巧巧手――创设班级环境大比拼活动、保育技能展示活动、走进课堂――组织手工类、生活技能类教学活动等等,都能够很好地挖掘我园保育员的潜能。她们自身的特长,在各类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令许多家长和老师称赞不已,对她们更是刮目相看,而我园保育员们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找到了自信与快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