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初中健康教育记录

初中健康教育记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0:4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初中健康教育记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初中健康教育记录

篇1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教育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1]。我院在孕产妇的系统管理中加入了全程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结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156例孕产妇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78例,观察组78例。对照组孕产妇年龄在23~37岁,平均年龄为(28.4±3.1)岁,孕产妇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学及以上的比例为3:5:2;观察组孕产妇年龄在24~39岁,平均年龄为(29.1±2.8)岁,孕产妇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学及以上的比例为2:4:4。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分娩程序进行分娩,并给予相应的孕产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全程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①做好产前教育工作,在产科门诊处设立专门的宣传教育空间,帮助初次产检的孕妇建立保健卡,并了解产妇的相关信息,将健康教育的宣传手册发放给孕妇,并叮嘱孕妇及其家属定期来参加孕前培训工作。孕前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妊娠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孕期保健的注意点、产前准备工作、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等,确保每个产妇都能熟练的掌握这些知识。②做好产时教育工作,当孕妇进入产程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再次将产前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仔细讲解给孕妇,并安抚孕妇的情绪,告知孕妇产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让产妇不必惊慌。同时鼓励孕妇进行自然分娩,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概率。③做好产后教育工作,护理人员将产褥期的饮食注意事项、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讲解给产妇和家属,让产妇注意自我保养,同时维持病房的舒适和整洁。对产妇会的伤口进行护理,并查看是否出现其他并发症。帮助患者正确保养护理,并传授母乳喂养的方法。强调两病筛查的时间,叮嘱产妇按时筛查。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情况,并查看两组患者母乳喂养的比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两病筛查率,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全程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两病筛查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妊娠期作为妇女一个较为特殊的生理过程,在这期间妇女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都会有所变化[2]。但是由于孕妇治疗前后的成熟卵数、优质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胚胎数、受精率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服用DHEA可提高卵巢储备功能,改善了患者的VF-ET结局。

参考文献

[1]袁华,欧奇志,李柳铭,等.应用彩色超声评价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脱氢表雄酮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疗效[J].广西医学,2016,38(06):781-784.

[2]李静,滕涛,梁琦,等.中药联合脱氢表雄酮预治疗对高龄卵巢储备正常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09):1046-1050.

篇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增高的趋势,一旦患者需终生使用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由于认识不足,患者时未加以重视或重视不足,不按医嘱治疗,导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死亡。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40例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实施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糖尿病科住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6~83岁,平均(51.4±5.5)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5.4±1.6)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高中18例,大学及以上16例。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8~80岁,平均(50.8±5.8)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5.4±1.6)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高中19例,大学及以上14例。两组性别、年龄分布、病程、受教育程度等临床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能看懂或回答问题。

1.2.2 排除标准:①排除患者病情危重或合并有严重的并发症者;②排除思维障碍,不能正确理解问题者;③排除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者。

1.3  方法: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同时给予降糖及治疗并发症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①采用集体讲解和讨论的形式:1次/周,1 h/次。内容包括:糖尿病治疗原则、高血糖的危害、低血糖应急处理措施等、血糖监测及控制目标、心理指导、糖尿病饮食的必在性、如何运动、自我监测方法;②单独指导形式:解答患者的提问,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指导用药,指导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血糖仪的使用等;③健康教育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了图文并茂的糖尿病知识小手册,每周黑板报,鼓励患者自学。

1.4  健康教育效果(依从性)评价:观察记录受试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自学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自我监测血糖、进行自我皮肤、足部检查护理情况。记录受试者健康教育培训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的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经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篇3

一、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语文、思想品德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自然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联系家庭,引导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具有内在联系,这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因此,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动模式,开展“家长接待日”等活动无疑是一种好办法。对学生的心理缺陷要进行及时的疏导,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三、撰写教师工作日志,点滴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为教育工作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必需的,这就要求教师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言行举动,进而分析其心理动态。显然这种观察应在学生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学生的行为,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的表现。因此,撰写教师工作日志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可详细记录教师观察到的每一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就可做到有的放矢。

四、搭建师生对话的桥梁

多数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都会让学生书写周记,鼓励学生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写到周记上,教师定期查看,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

五、充分利用其他各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