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41:5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初级微观经济学,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2、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3、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参考范文:
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分析
摘要:《微观经济学》是独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经管类学生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独立本科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依据教学经验和课程特点论述独立本科院校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教材匹配性、课程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时间分配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五大常见问题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094
《微观经济学》是我国普通高校(包括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增强分析经济现象和提升理解市场经济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学习国际贸易原理、货币银行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但是,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利用了大量的图形和数学工具来分析问题,许多经济变量之间具有相当强的逻辑关系,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困难。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也浮于表面,很难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等问题,使得微观经济学失去了本来的教学目的,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探讨该课程的有效教学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塑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该课程学校效果,对独立本科学院学生专业发展有着明显意义。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特点
(1)理论抽象性强。微观经济学中包含有很多对经济活动以及消费心理本质现象的归纳,理论概念分布广泛,需要思考理解,常见的就有:供求平衡、消费者行为表现、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论及市场失灵等,即便是64个课时讲授也安排较为紧张,而独立本科院校往往分配48个课时,受时间限制,教师讲授启发学生理解消化的难度比较大。
(2)图表分析复杂繁多。微觀经济学中几乎全部章节都存在图表分析,图形关联度和相似度高,如成本曲线就有十条多图形分析,习惯文字定性描述的低年级大学生对图表进行抽象演绎归纳往往欠缺方法论素养,无法合理有效进行分析。
(3)数学模型多。微观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建模分析,需要归纳变量因果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数据加以验证,需要一定的量化理性思维和数学修养,在校园中感性思维较为明显数学逻辑思维不足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存在较大困难。
2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太符合独立本科学院学生整体学习层次。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学生整体高中学习水平较公立院校为弱,数学基础更为薄弱,独立本科学院经济学大纲往往是借鉴或者照搬公立院校的已有模板,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要点等方面与校本部区别不大、没有针对学生层次进行合理化差别变动,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大幅降低。
(2)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层次的应用教学型教材。民办独立本科学院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等教育组织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经济学教材选择上基本沿用母体公立院校教材,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该教材对学生的经济理论、分析思维培养都有着广泛认可的良好效果,但对于应用讲授型的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教材内容理论深入、内容繁杂、逻辑严密,体系丰富反而成为学习的客观困难,同时个体学习能力差异也导致教师讲授时存在困扰,近年来针对高职、应用本科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开始增多,但是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国外教材适合理解但不适合理论基础欠缺的一般大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教材是一个明显问题。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独立本科学院学生普遍习惯“灌输记忆式”的学习来应对考试,短期难以掌握需要理解归纳演绎结合图表分析的微观经济学有效学习方式,已经固化为习惯的记忆背诵式学习习以为常;另一方面高等数学的学习难度使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有效的量化分析技术,从而增大心里畏难感降低学习积极性;教师缺乏企业实际经验也导致难以联系实际趣味吸引性不足,难以有效调动学习热情。
(4)教师授课精力难以保证。在课酬相对较高的广东独立学院教师周授课时一般在20节左右,每学期普遍同时讲授三门课程,仅教学任务就比较繁重,加之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师为了职称评聘必然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甚至以挤占教学时间和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进行科研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对需要精心准备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很容易产生不利影响。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末考核比重较大导致学生习惯期末突击记忆复习,期末考试一般采取笔试的形式,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考试内容单一,许多题目都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真正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的题目极少。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和应试心理,考试前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地将课本知识联系到实际中。同时独立本科学院高学费导致学生容易出现花多钱应该容易拿到毕业证的交易投机心理,出现抄袭舞弊行为,同时教师为避免过于严格引发教学矛盾也存在平时分过于宽松导致学生平时上课缺乏认真投入,使分数不能有效反应学习效果。
3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建议
3.1优化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来开设该课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在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学时等方面应有所侧重,细化课程设置层次,并与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吻合,设置适合学生层次、侧重理解应用的重点学习内容,适当设置更高层次的理论思考型作为补充,重点在于理解运用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3.2编写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
自编教材可以以现在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为蓝本,精简一些对于三本院校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的内容。例如,可以保留从供求入手,弹性的分析,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和要素理论。而对于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等相关内容可以合并成一章,简要介绍,只要学生把握基本内容即可。每章结束后,添加一两个案例或相关的事件,引导学生用本章学过的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每一章的内容中,大部分知识点应配有相应的简单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增加趣味启发性。
3.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精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教学环境。独立学院学生虽然基础相对薄弱,但思维活跃程度整体良好。改变微观经济学传统授课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之后,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适当给予点评,多肯定学生讨论的结果,也要指出学生答案的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再次,老师应多引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经济学理论。教师要及时更新教案,列举的案例要与时俱进,数据要跟得上经济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最新的资讯,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小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巩固知识,改变学生认为该课程枯燥、乏味的观念,克服学生厌学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3.4提升教学地位重要性
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明确教学和科研的各自作用和地位,要让教师明确教学不合格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失败,将教学作为办学的质量生命线,微观经济学这样的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作为教学督察的重点内容,促进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倡导以教学为中心、科研服务于教学的理念,并在工作绩效上予以体现,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的时候,也应该尽量把每位老师每学期讲授的课程数目限制在一至两门,使教师能够合理分配教学和科研实践精力,并且有充分时间来进行授课准备。
3.5豐富课程考核方式
针对微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特点,可以采取多种考核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最终得到的分数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及期末成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态度给予一定的平时分,期末考试的内容应加大材料分析的比重,全面考察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尽量将考试内容设计为考查学生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点,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回答问题。通过将这三个部分的考核情况相结合,给出一个最终成绩,提升学生经济学的认知、理解、分析和推断综合学科素养。
4结论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本科独立学院的经济学授课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文针对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特点,描述了微观经济学课程特征,归纳了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太匹配、教材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师教学精力难以保证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的五个常见问题,然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
[2]王锁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8,(4):117118.
[3]曾贵.教学型高校教师过度科研的动因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6):35.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这门学科与各行各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作为高等数学基础内容之一的微分学,它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也是经济工作者和决策者进行实践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在这里从导数的概念出发介绍了边际分析和需求弹性分析,然后介绍了Logistic模型在微观经济应用。
1导数的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导数的概念反映了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快慢,把导数这一概念放到经济学中,就是边际函数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涉及到边际成本,边际效益,边际利润等。y=f(x)在x=x0处可导,该点的导数定义为,当x=1时,即x0改变了一个单位,且x=1相对与x0是一个很小的量时,近似得到f(x0+1)≈f(x0)+f ‘(x0),可以看到边际函数反映了一个经济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后会引起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化f ‘(x0)个单位。例如,已知总收益函数为R(Q),Q表示销售量,边际收益MR=R‘(Q),在Q=Q0时,MR|Q=Q0=R‘(Q0)表示当销售量为Q0 时,再销售一个单位的商品总收益会改变R‘(Q0)个单位。
函数y=f(x)在x=x0处可导,函数值的相对该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对该变量之比 ,称为f(x)从x0到x0+x两点间的平均相对变化率,也称为两点间的弧弹性,当x0时, 的极限称为f(x)在x=x0处的相对变化率,也称为x=x0的点弹性,记为 。因为y=f(x)在x=x0处可导,且f ‘(x0)≠0,有
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近似地变化了,从中可以看到,弹性反映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变化的灵敏程度,它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作为生产者在进行生产时他会考虑商品价格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来判断当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总收益会增加还是减少来安排下一步的生产。例如商品的需求函数Q=Q(P),P为价格,Q表示消费者的需求量,因为Q=Q(P)是随价格P的单调递减函数,所以Q‘(P)0,习惯上需求价格弹性非负,因此定义需求价格弹性为,在这种情况下总收益R(P)=P·Q(P)随价格如何变化。
当价格为P0时,若η|p=p01(低弹性),从上面两式中可以看出R ‘(P0)0,价格上涨(下跌)1%时总收益也会随之增加(减少)(1-η|p=p0)%;若η|p=p01(高弹性),则R ‘(P0)0,价格上涨(下跌)1%时总收益也会随之减少(增加)(η|p=p0-1)%;若η|p=p0=1(单位弹性),则R ‘(P0)=0,价格上涨(下跌)时总收益保持不变。
2Logistic模型在经济上的应用
微分方程在经济理论研究上经常用到,在这里只讨论Logistic方程在经济上的应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一种阻滞增长模型,是荷兰生物数学家Verhulst于19世纪中叶提出的。
方程右端的因子rx体现了变量x随时间t增长的增长趋势,而因子 体现其他因素会对x增长的阻滞作用,显然x越大,前一个因子越大,后一个因子越小,而x的增长是两个因子共同作用的因子。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得到
。
Logistic模型不仅能够大体上描述人口及物种数量的变化规律,而且在社会经济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信息的传播、耐用消费品的销量、新产品的推广等。比如某种品牌的生活耐用品,t时刻总销售量为Q(t),由于该商品的性能很好,每件商品都是一个宣传品,所以t 时刻销售量的增长率与总销售量Q(t) 成正比,另外考虑到商品在市场中的容量N限制,销量的增长与尚未购买该商品的潜在购买量N-Q(t)也成正比,于是有
解之得
图1商品销售的Logistic曲线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Q(t)
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以及一些定量分析中应用到微分学的地方还有很多,它为经济研究工作者和决策者的具体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很多的推动作用。
:
[1] 龚德恩,范培华.微积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杨光,李传志.微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14(2):40-42.
中图分类号:R 57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5)04-076-03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主要由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多表现为呕血、便黑、皮肤湿冷、心悸、头晕、血压下降等,对患者生命威胁很大,特别是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死亡人数约占肝硬化死亡人数60.5%[1-2]。早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是降低死亡率关键,本研究对我院收治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救治方法及影响出血控制成败相关因素。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52.5±17.6)岁;所有患者均为肝硬化失代偿期,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17例,B级32例,C级31例。所有患者按照赵保民等编著《上消化道出血教程》中相关标准[3],确诊为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1.2 方法
1.2.1 止血方法 药物配合内镜止血,24h持续静脉点滴注射用生长抑素(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12011,规格3mL/支)和普洛萘尔(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11006,10mg/支)10mg/次,3次/d;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胃镜检查(Olympus GIF-240胃镜),根据曲张程度和范围选择需套扎曲张静脉及部位,行EVL术及胃底曲张静脉组织粘合剂栓塞术,具体操作步骤参照宋建忠等[4]方法。
1.2.2 分析方法 治疗后呕血停止、黑便消失、血压脉搏稳定正常、胃镜检查曲张静脉消失或明显变细变短,静脉颜色正常或接近正常为止血成功。活动性出血止血成功72h~6个月再次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为再出血,观察再出血发生率;观察止血失败与止血时段(用T表示,分为T≤2h、2h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χ?检验。Logistic回归结果Wald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2 结果
2.1 止血有效情况
本研究80例患者,止血成功率58.75%(47/80),止血失败33例患者中死亡7例,死亡率8.75%。止血成功47例患者中,3例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再出血发生率为6.38%。分析止血失败与止血时段关系可见止血失败多集中在≤2h时段,占止血失败总数66.67%(22/33),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将患者年龄、性别、肝硬化病程、入院时收缩压、总胆红素、有无腹水、肝功能分级(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分级)、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门静脉宽度、有无内镜检查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止血成功患者与失败患者年龄、性别、肝硬化病程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成功患者与失败患者在入院时收缩压、总胆红素表达情况、有无腹水、肝功能分级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门静脉宽度、有无内镜检查等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止血难度很大,病死率很高[5-6]。有学者认为从止血效果上看,各种止血方式有效率差异不大[7-8]。也有研究认为内镜比药物更能有效减少再出血风险,内镜联合药物可以提高止血成功率[9-10]。
本研究中,80例患者均采用药物联合内镜进行治疗,止血失败多集中在≤2h时段,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明显,而在≤2h时段未能止血成功,在其后止血过程中病死率较高。本研究这一结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11-13]。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入院时收缩压、总胆红素、有无腹水、肝功能分级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门静脉宽度、有无内镜检查等为影响止血成败相关因素。除有内镜检查为保护因素外,其它各项因素均为危险因素,对止血成功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门静脉宽度、肝功能分级提升、有腹水、总胆红素升高、入院时收缩压≤90mmHg、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血流经过胃冠状动脉直接回流入门静脉主干,与门静脉距离最近,受胸腔负压等因素影响,因此受到门静脉高压的直接影响最大,随着门静脉宽度增加出血的危险性亦增加 [14-15]。
综上所述,药物联合内镜下止血,止血失败率在≤2h时段最高,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止血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1] 孟磊,刘云霞,姚文暾,等.肝硬化患者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与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关系[J].山东医药,2012,52(28):26-28.
[2] Papp M, Udvardy M, Vitális Z, et al.Gastroesophageal variceal haemorrhage--new advances in pathophysiology[J]. Orv Hetil,2006,147(7):309-314.
[3] 赵保民,黄裕新,王伯良上消化道出血教程[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71-72.
[4] 宋建忠,高占峰,苏秉忠,等.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6):429-430.
[5] Burroughs AK, Triantos CK, O’Beirne J, et al. Predictors of early rebleeding and mortality after acute varice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J]. 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09,6(2):72-73.
[6] Garcia TG, Sanyal AJ, Grace ND, et al.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and variceal hemorrhage in cirrhosis[J].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agy,2007,102(9):2086-2102.
[7] 王俐琼,张玮. APRI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相关性研究[J].肝脏,2010(7):323-325.
[8] Zhang C, Thabut D, Kamath PS, et al. Oesophageal varices in cirrhotic patients: from variceal screening to primary prophylaxis of the first o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J]. Liver Int,2011,31(1):108-119.
[9] Gluud LL, Klingenberg S, Nikolova D, et al. Banding ligation versus beta-blockers as primary prophylaxis in esophageal varices: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trials[J].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102(12):2842-2848.
[10] 单忠元,王占军,柳忠生,等.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临床疗效分析[J].传染病信息,2007,20(2):105-106.
[11] La Mura V, Abraldes JG, Raffa S,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acute hemodynamic response to i.v. propranolol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J]. Journal of Hepatology,2009,51(2):279-287.
[12] Berreta J, Kociak D, Corti R, et al. Predictors of intrahospitalary mortality i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variceal bleeding due to chronic liver disease treated endoscopically[J]. Acta Gastroenterol Latinoam,2008,38(1):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