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0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篇1

摘要:文章着重考虑在投资主导型国际分工和全球竞争的开放经济环境下,发展中国家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为目的,以技术获取为手段的跨国并购投资策略的选择。通过建立一个博弈分析模型,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资产扩展”投资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产利用”投资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投资包容起来,形成了逻辑一致的解释。

关键词:技术获取;竞争策略;跨国并购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大多是建立在劳动力价格低廉以及产品低价格基础上的。虽然这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商品出口量的增长,但容易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使一些国家频繁对我国出口商品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在综合国力竞争愈来愈体现为科技竞争的新形势下,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知识,迅速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进步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内源式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来自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开发技术;另一条是外源式技术进步,它是通过依靠国际技术转移实现技术进步(杨先明,2004)。内源式技术进步,需要较高的研发投入和较长的研发周期,而世界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实现技术进步成为可能。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依靠国际技术转移实现技术进步。通过外源式技术进步,可以大大缩短因研发所需要的时间,并节约相应的资源投入,避免重复研发和少走弯路;可以跳跃式地缩小与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获得技术的超常规发展。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是我国主动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指我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并购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从而获得先进技术与研发资源(如研发手段、研发人员、研发信息等),以迅速地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通常会选择M&A而不是其他方式,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知识资产通常属于公司所有,是一种当地化的优势,并购可以对当地企业有绝对的控制权,降低了技术寻求壁垒。在合资公司中,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其技术领先的优势,通常会要求控股高端技术,对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溢出有着严格的控制,处于技术劣势的企业只能得到一些成熟技术,而当企业迫切需要得到对方的关键性技术时,M&A就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Dunning,et al,1997)。第二,以M&A方式实现对目标企业知识资产的获取,具有迅速提高相应研发能力的优势,从而可以迅速进入新市场(Belderbos,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篇2

1现代钻井技术的发展

1.1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技术

深井和超深井的钻井技术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重要的技术内容,当前我国西部和东部深层钻探工作都在逐步加强,深井和超深井的勘探开发比重也在不断扩大,河南油田在塔中油田及东部的泌阳凹陷就曾经布过深井,但是目前现有的钻井技术在我国复杂的地形地势环境中进行深井和超深井的钻探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革新才能适应勘探开发的需求。

1.2特殊工艺水平井技术

特殊工艺水平井技术主要包括径向水平井、侧钻水平井和多分支水平井技术等。首先,径向水平井钻井技术要求在井下配备专门的钻井系统,

(女NMWD,DOWNLINK等井下动力钻具),通过应用高排量、高压射流的破岩方法,在旧井或者废弃井中径向打小井径的水平井,这种技术具有地面设备简单的特点;其次,侧钻水平井技术也是通过利用旧井和废弃井进行侧钻,来实现老油田、气田的开发;再次,多分支井钻井技术是指能够在同一井内侧钻多口分支水平井,实现对分散油气藏的有效开发,减少平台建设的成本。

1.3大位移井技术

目前理论界对大位移井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大位移井主要指的是定向井、水平井以及深井和超深井技术的综合体现,大位移井技术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钻井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在海上油田钻井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因为海上石油开发需要建立人工岛和钻井平台,投资成本大,大位移井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建设工程,节约成本。大位移井技术在小断块油气田中也具有应用上的极大优势。

我国的钻井技术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还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创新。

2油气资源开发的深入对钻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油气资源的产能已经难以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求了,油气资源成为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油气资源开发的深入展现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油气资源的储量难以满足油气生产需求;其二,油气开发的条件和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老油区出现越来越多的小断块,开发难度加大,河南油田的张店油田就是典型的例证。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加大对海洋石油和沙漠石油的勘探开发力度,如何实现对这些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钻井技术是关键,同时老油区的产能挖掘也要依靠钻井技术的进步。我国的西部地区和海洋区域,地理条件和环境复杂,进行油气资源开发依照现有的钻井技术还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提高钻井技术是开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先决条件。而根据评价结果来看,老油区仍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主要产油区,所以提高钻井技术水平,对老油区进行和深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生产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也要关注降低成本、减小钻井污染等问题。根据我在尼日利亚的工作经验,环保尤为严格,通过污水处理、泥浆固化、岩屑的加工及回收,实现根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对我们国家是个很好的借鉴。在此基础上提高钻井的整体水平,实现地下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才是现代意义上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3现代钻井技术和油气勘探开发的趋势

钻井技术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促进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一些关键点上还需做出进一步的革新和完善。近年来,网络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钻井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也成为历史的必然,所以今后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钻井技术进行革新改造,以提高其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效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

钻井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对提高发现油气层的效率、提高单井的产能、提高钻井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自动化和智能化对形成高效的钻井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这将必然带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效益。随着油气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钻井难度逐渐加深,而对资源的高质量需求却在不断提高,所以对钻井技术进行革新是大势所趋,是适应勘探开发需求的必然趋势,也可以说钻井技术的发展与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是相互促进的。当前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为剩余油的开采、采收率的提高以及油田开发效果的改善等方面都提供了技术支持。

篇3

[作者简介]刘昌亮(1980- ),男,广西柳州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技术教育;凌艺春(1964- ),男,广西百色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杨铨(1981- ),男,广西来宾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12-02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实用型技术人才,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很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高等教育类型。随着国家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家和区域提出了振兴产业的计划,产业振兴对高职专业的需求逐渐成为焦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调整和扩大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专业建设,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增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区域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对应是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实现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以提供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扩大高等教育消费等多种方式,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而区域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性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经费投入和就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德国“双元制”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成功的职教办学模式之一,被誉为德国二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所谓“双元制”,就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根据麦可思—中国2007~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国家新近制定的产业振兴规划中12个重点发展产业中有9个产业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应,国家振兴产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等高职专业需求排名第一,需求最为旺盛。

以广西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在广西“十二五”时期重点打造的轻工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个千亿产业中关联紧密的产业有14个,需求旺盛的产业有10个。大量新兴产业的建设快速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也为本专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专业建设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术人员,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持,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要加强与区域内企业的分工合作,服务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1.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不能很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传统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熟悉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维护、系统集成及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样就导致专业缺乏就业竞争力,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区域内企业行业脱节,不能很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专业设置与区域行业、企业对接不紧密。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以学科本位设置课程,开设相应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与区域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有距离,没有对接,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对应企业的岗位需求。2010年9月,分管职业教育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首届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话中指出:“职业教育只有学会了与行业、企业对话、对接,按照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才有出路。”鲁昕副部长的话表明,现在的专业还是没能够很好地对接企业,需要改进和加强。

3.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面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专业建设必须在课程改革、师资团队、实训条件建设、学生技能竞赛等方面加大投入进行建设,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硬件、软件条件,也就不能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现实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具备了基本的办学条件后,没有保障措施、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