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6 10:28:3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电子产品电磁辐射,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新威胁—电磁辐射
当今日益增多的电磁辐射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之一,辐射作为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的一种新形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任何带电物体的周围都存在电场,而周期变化的电场将会产生周期变化的磁场,也就存在电磁波,产生电磁辐射,如果这种辐射的量超过限定条件,那么就会对环境形成电磁污染。和无处可躲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一样,电磁辐射同样无处不在,这使它成为公认的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源”之一。目前,生活中常见的较强的电磁辐射的电器主要有:手机、计算机、微波炉、电冰箱、电视等电器,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计算机和手机对人们造成的危害更值得关注。许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网民每天面对计算机的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手机又是现代社会人类不可缺少的电子通讯产品。计算机、手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电磁辐射源: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加之人们长期近距离的接触,这些电子产物所发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已构成了新的威胁。
二、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传递能量。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
电子产品已进入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使用电子产品所致的毛病也与日俱增,“计算机病”尤为严重,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头晕、头痛、疲劳、失眠或噩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肩颈腕综合症(骨骼不适、手指麻等、有压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等,发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计算机旁敲击键盘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精神压力大,大脑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状态,这是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的根源。面部褐斑、类似红斑或湿疹等的出现,亦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专业人员连续注视计算机屏幕,长时间近距离盯着闪烁的荧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严重者还会使眼球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失调,晶体受损,暗适应能力降低,造成视力减退。孕妇、儿童和老人是电磁辐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脏、眼睛和生殖系统等是电磁辐射敏感器官。近年来的畸形儿出生率和儿童的白血病增多,电磁辐射难逃其咎。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专家分析,目前我国的电磁辐射环境是比较好的,相当于五六十年代时我国面临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情况,有苗头出现,还未到严重的地步。但从现在就要从严管理,未雨绸缪。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对电磁辐射的应用。若电磁污染到了环境无法忍受的地步,再想进一步发展经济就举步维艰了。
三、生活中电磁辐射的防护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电磁辐射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我们。电子产品带来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污染源无处不在,我们又不能因为存在电磁辐射而放弃使用这些高科技产物,使生活质量倒退。因此,面对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各类电子产品,做一些基本的了解和防护措施,有效预防电磁辐射,减少对身体的危害至关重要。
家用电器辐射类型及辐射特点:
微波炉:门缝处辐射最大,启动时辐射最大,所以烹饪时不要过于靠近,辐射范围可达7米。
电热毯:电热毯通电后会产生电磁场,产生电磁辐射。孕妇如果使用电热毯,长时间处于这些电磁辐射当中,最易使胎儿的大脑、神经、骨骼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组织受到不良的影响。
加湿器:不宜离人体过近,使用时尽量保持适当距离。
液晶电视、显示器:液晶产品的卖点就是辐射较小,可放心使用。
笔记本电脑:辐射集中在键盘上方,使用时应与电源适配器保持一定距离。
手机:尽量使用坐机拨打电话,少用手机拨打电话。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厉害,使用时头部和手机天线的距离尽量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计算机:(1)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尽量减少接触时间并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使用非液晶显示屏幕时,最好能加装防辐射隔离屏;(2)在计算机桌旁放一盆仙人掌,仙人掌可以吸收计算机释放出来的电磁辐射;(3)身体处于屏幕71厘米以外的地方,接受的电磁辐射就会大大减少;(4)不要在电脑后面或两侧安置工作台,因为电脑的后背或两侧发出的电磁辐射要远远大于前面的屏幕等。
家用电器的类型很多,辐射的强弱也不尽相同,我们要不断探讨并及时改进使用方法,尽可能地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居家防辐射。据放射检测专家分析,目前居民家中使用的天然装饰石材中,有一部分具有放射性污染。有些家庭装修使用的壁纸、壁布、涂料、塑料、板材等,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致使居室空气污染严重,变成了“辐射屋”、“污染房”。因此,无论是购房或租房,都应先彻头彻尾地做辐射检查,尽量避免生活在不健康的环境中,如已无法改变住所,则要测出辐射最强的是哪里,加以屏蔽或调整家具位置,使家人接触辐射材料的距离加大,接受辐射的时间减少。
2、不要把家用电器放的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人体不可能获得屏蔽,如果同时使用各类电器,就如同被电磁波包围,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根据各类电子产品的应用手册及指示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购买电子产品时应注意证实该产品是否已经过3C认证(国家对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平安认证),尽量减少对高辐射产品的使用。
4、当电器不使用时,最好把电源关掉,而不是让它处于待机状态。这样,不仅可以省电,还可以减少微量电磁辐射的累积。
5、长时间看电视、电脑后及时洗手洗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确需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7、多食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胡萝卜、白菜、豆腐、牛奶、鸡蛋等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
车载导航系统。目前越来越普及的车载导航系统,其实是车厢里的电磁辐射大户。作为具有良好电磁屏蔽的原厂导航仪,是车厢里电磁辐射最突出的设备。而对于更多车主加装的导航系统,其中不乏忽略电磁屏蔽设计的“山寨”产品,其电磁辐射便有可能大大超出有关限定值,从而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车载导航仪过量辐射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车载GPS必须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才能实现机体定位从而满足用户的导航需求,所以,作为汽车消费电子产品的车载GPS,在正常使用中机体必然存在电磁辐射;(2)和普通家用电器相比,导航DVD产品所处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密闭、环境小、震荡大,散热很困难,如果在产品前期设计重点考虑了辐射的问题,就可减少能量反射和过冲。把一部分能量通过热量方式耗散.减少向空间辐射的能量;(3)交叉辐射,在汽车内,导航DVD产品、手机等产品离车主非常近,不同电子产品之间的电磁波会相互干扰,电器集中摆放在一起将会造成超剂量辐射,在密闭车内更容易引发危险。
车载音响。据国家质检总局曾经进行的音响质量抽查结果显示,目前市面上有两成以上的音响产品电磁辐射超标,产品抽样合格率也只有68.4%。作为结构大同小异的车载音响来说,电磁辐射的威胁也同样存在。
和导航系统一样,原厂设备会进行电磁屏蔽的设计,而改装音响则往往忽略了电磁辐射的问题,加上改装音响一般都会大幅度增加功率,这就使得电磁辐射的问题更加突出了。专家强调,尤其是改装音响里的低音炮,可能是最严重的电磁辐射源,建议在设计安装低音炮时,至少和人体保持半米以上的距离。
作为一名电学教师,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地讲解各种电学原理,讲解电带给我们种种方便,真是举不胜举。但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应忽略――电子电器产品给我们带来的污染。中国水污染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地根除与遏制;我国严重的雾霾天气频袭我国。面对我们身边的众多污染,我们必须思考污染之源。其中,电子电器产品的污染是关键。
一、电子产品污染
电子废弃物俗称“电子垃圾”,主要包括各种使用后废弃的电脑、通信设备、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子电器产品。电子信息产品的材料中含有铅、贡、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有害物质和元素。
1.铅污染
环境中的铅经食物和呼吸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消化、神经、呼吸和免疫系统急性或慢性毒性影响,通常导致肠绞痛、贫血和肌肉瘫痪等病症,严重时可发生脑病甚至导致死亡。
2.汞污染
慢性汞中毒患者有头昏、头痛、失眠、多梦,随后有情绪激动或抑郁、焦虑和胆怯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脸红、多汗、皮肤划痕征等。肌肉震颤先见于手指、眼睑和舌,以后累及手臂、下肢和头部,甚至全身;在被人注意和激动时更为明显。口腔症状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齿龈肿胀和出血,牙齿松动和脱落。口腔卫生欠佳者齿龈可见蓝黑色的硫化汞细小颗粒排列成行的汞线。
3.六价铬污染
六价铬为吞入性毒物(吸入性毒物),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通过呼吸空气中含有不同浓度的铬酸酐时有不同程度的沙哑、鼻粘膜萎缩,严重时还可使鼻中隔穿孔和支气管扩张等。经消化道侵入时可引起呕吐、腹疼。经皮肤侵入时会产生皮炎和湿疹。危害最大的是长期或短期接触或吸入时有致癌危险。
4.多溴联苯污染
多溴联苯(PBB)是一种含溴的阻燃剂,包括一溴到十溴的联苯的聚合物及其异构体,因此,它是一系列物质的总称,主要用于塑料中作阻燃剂。目前世界上基本不生产该物质,但其可能在回收再利用的物料中发现,但毒性大且降解困难。
二、电池污染
废旧电池潜在的污染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是世界上头号干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废旧电池内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以及废酸、废碱等电解质溶液。如果随意丢弃,腐烂的电池会破坏我们的水源,侵蚀我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和土地,我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如果一节一号电池在地里腐烂,它的有毒物质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扔一粒纽扣电池进水里,它其中所含的有毒物质会造成60万升水体的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影响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废旧电池渗出的重金属会造成江、河、湖、海等水体的污染,危及水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尽管先进的科技已给了我们正确的指向,但我国的电池污染现象仍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被一并埋入地下,久而久之,经过转化使电池腐烂,重金属溶出,既可能污染地下水体,又可能污染土壤,最终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然后经过食物链进入人的身体,在某些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
三、电磁污染
电磁污染是指天然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由于广播、电视、微波技术的发展,射频设备功率成倍增加,地面上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已达到直接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电磁污染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电磁辐射影响人体健康:微波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中长波最小。其生物效应主要是机体把吸收的射频能转换为热能,形成由过热而引起的损伤。
2.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3.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