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慢性病患病情况

慢性病患病情况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23 09:53:4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慢性病患病情况,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中,贫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期均有严重的影响,同时也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得到了肾内科医生的高度关注[1]。本研究以我院肾病门诊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肾病门诊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贫血情况以及贫血相关因素,进而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肾病门诊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诊断均符合慢性肾脏病及透析临床指南中的定义[2],男109例,女91例;年龄18~88岁,平均年龄(56.3±14.6)岁。70岁65例D分期:Ⅰ期27例,Ⅱ期32例,Ⅲ期38例,Ⅳ期34例,Ⅴ期69例。是否血透:血透患者57例,非血透患者143例。基础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122例,糖尿病肾病28例,高血压肾病22例,多囊肾病6例,其他22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签署知情通知书。

1.2方法 ①根据调查内容自制调查问卷,对我院肾病门诊收治的20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当场作答并回收,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文化程度、饮食情况、原发肾脏疾病等等;②同时对患者进行抽血化验,观察患者的血液相关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值(Hb)、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铁蛋白(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1.3诊断标准[2,3] 参照NKF-K/DOQI慢性肾脏疾病贫血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贫血标准:①男性患者于绝经妇女血红蛋白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诊断,20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贫血144例(72.0%),其中重度贫血17例,中度贫血44例,轻度贫血83例,分别占到总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8.5%,22.0%和41.5%。

144例慢性肾脏疾病贫血患者中,男性80例,占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男性患者的73.4%;女性64例,占所有慢性肾脏疾病女性患者的70.3%;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05)。

144例慢性肾脏疾病贫血患者中,70岁贫血患者58例,占到>70岁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89.2%。其中30~50岁、50~70岁、>70岁贫血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

144例慢性肾脏疾病贫血患者中,慢性肾脏疾病Ⅰ期患者贫血6例(22.2%),Ⅱ期患者贫血12例(37.5%),Ⅲ其患者贫血26例(68.4%),Ⅳ期患者贫血32例(94.1%),Ⅴ期68例(98.6%)。随着患者肾功能的减退,贫血患病率逐渐升高,分期越晚,贫血发生比例越大,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84.7,P

144例慢性肾脏疾病贫血患者中,血透组贫血56例,占血透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98.2%;非血透组贫血88例,占非血透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6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4,P=0.000

144例慢性肾脏疾病贫血患者中,体质指数BMI24的贫血患者11.0%(12/10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P>0.05)。

3 讨论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贫血情况: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贫血是由于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或者失血、叶酸缺乏、红细胞生存时间变短、铁的摄入量减少、蛋白质缺乏等原因造成的[3]。

大量的研究报道中,肾病贫血的发病率并不完全相同。在Agarwal[4]等的研究中指出CKD患者患有贫血比例约为40%,而本研究中发现200例CKD患者中贫血患者比例为72.0%,与相关报道中的比例相比显著要高,且主要表现为轻度贫血。相关报道指出,CKD贫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年龄,且在老年CKD贫血患者中其发病更早。本研究结果发现,144例慢性肾脏疾病贫血患者中,70岁贫血患者占89.2%。其中30~50岁、50~70岁、>70岁贫血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

综上所述,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贫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年龄、肾功能减退、血透与贫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而对CKD患者的早期与定期贫血情况评价,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保红云,荣冬靖,邱敏,等.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发病情况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4):95-98.

篇2

LUO Wenji,CHEN Hongjiang,HUANG Lijuan.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dong 51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drug consultation in chronic patients,to explor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ultation.Methods The consultancy report of the chronic patients.By the way,consultation of consulting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result by satisfaction index,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dy.Results Drug selection information consulting total amount of 27.44%; 47.99%was the consultation on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drugs; 13%was the drugs related information consulting; 11.57%was others.Conclusion Drug consult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get medicine information,and it is a valid way to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Key words】

Chronic patients; Drug consulting; Rational drug use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广大患者对药物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对用药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药物咨询服务在各大医院得到高速发展。资料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对药物咨询的需求最多[1]。因此,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药物咨询服务的质量,对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促进合理用药等,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 一般资料

数据资料来源于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门诊慢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药物咨询记录,按时间顺序每月随机抽取30份,共720份。

2 方法

2.1 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查看门诊慢性病患者药物咨询记录,以药物咨询方式、咨询内容、咨询问题有效回复率及咨询结果满意度为考察指标,收集门诊慢性病患者药物咨询的相关信息数据。

2.2 数据处理 把收集到的信息数据用Excel 2003 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

3 结果

3.1 药物咨询的方式 药物咨询方式有两种。其中有681人通过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窗口进行咨询,占总咨询人数94.58%;通过电话进行咨询的有39人,占总咨询人数的5.42%。

3.2 药物咨询内容 咨询内容包括:药物选择信息咨询;药物基本信息咨询;药品相关信息及其他信息咨询。具体内容构成见表1。表1

药物咨询的内容构成(人次,%)

咨询内容类型编号咨询内容咨询人次构成比

药物选择信息1确诊后药物选择3471048(27.44)

2就诊前药物选择104

3药品适应证241

4药物禁忌证231

5药品的比较与选择125

药物基本信息6药品库存2131832(47.99)

7药品价格396

8药品有效期23

9药品成分及名称36

10药品疗效356

11药理作用12

12剂型、剂量及包装规格249

13有效期34

14质量46

15贮存保管87

作者单位:519000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咨询内容类型编号咨询内容咨询人次构成比

16用法用量259

17服用药物的疗程121

药品相关信息18特殊人群用药23496(13.00)

19用药注意事项169

20药品不良反应214

21配伍禁忌19

22药物过量或不足8

23药物相互作用47

24用药合理性16

其他信息25咨询病情13442(11.57)

26药学概念及相关知识38

27服药时间及饮食的关系212

28相关疾病的知识及健康常识45

29饮食注意事项31

30中西药物合用27

31说明书解答65

32退药11

总计38183818(100)

注:患者每咨询一项内容,按1人次计算3.3 药物咨询的结果满意度及咨询问题的有效回复率 药房药物咨询窗口及电话咨询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9.42%和92.31%,总满意度为99.03%;患者咨询问题的有效回复率分别为97.07%和89.75%,总有效回复率为96.67%。

4 讨论

近年来我国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已从药品供应型向药学服务型转变,药物咨询是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也是临床药师与医师、患者沟通的重要途径。开展药物咨询服务的目的是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经济和安全有效的个体化药物治疗[2]。慢性病患者所接受的药物治疗情况复杂,往往需要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对用药指导的需求比例高,完善其咨询的质量,是提高药物咨询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

目前,药物咨询主要以开设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窗口或独立的药学咨询门诊及电话咨询两种方式为主。研究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慢性病患者选择在门诊咨询窗口进行咨询,占总咨询量的94.59%。患者在药物咨询窗口咨询可直接与临床药师进行交流,药师在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及就诊情况后,所提供的药学信息针对性强,咨询问题的有答复率及患者满意度高;电话咨询因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因为患者表述不清,问题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咨询结果不理想,患者的满意度也相对较低,与之相比网上咨询更具优势,可作为下一步发展药物咨询服务工作的重点方向。

慢性病患者用药的持续时间长,患者对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及可获得性的关注度高,这点从统计数据得到印证。临床药师应该重点围绕以上问题开展药物咨询工作,不但要加强药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临床知识基本知识及医疗保险政策、药政法规、药价等相关知识,并利用咨询窗口的计算机上安装的药物咨询、药物相互配伍、药物不良反应、用药选择与用药合理性等方面的软件,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药物咨询服务。

慢性病患者一般年纪较大,普遍缺乏基本医疗知识,对自己的病情及医生交待的医嘱等信息不清楚,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初期对慢性病的治疗持续性认识不足,对用药方案的执行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是造成用药不合理,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临床药师在提供此类患者咨询服务时应注意以上问题,运用娴熟的沟通技巧,正确引导患者自觉接受合理的药物治疗。

患者对有关药品的厂牌、规格、剂量、剂型、用法、用量、疗程、储存等基本信息的关注度也很高。临床药师要加强与医师、患者的沟通工作,及时掌握临床最新用药动态,并结合医院的可供基本药物相关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药物选择、适宜的用药途径和合理的服药方案等药学建议。

患者对用药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但对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量是否适合等专业性强的问题缺乏认识。调查显示患者对此类问题的关心的程度较低。这些问题存在,影响药物的疗效,会导致治疗失败,浪费医疗资源,甚至发生药疗事故等严重问题。临床药师在发现类似问题时应该以专业的角度,以药效学和药动学等知识为基础,及时提醒医师及患者,结合实际临床情况,为其提供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药建议。

提高慢性病患者药物咨询的质量,加强药师与临床的联系,有效地向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药学服务,不但是降低社会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办法,也是医院药学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篇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本文调查COPD患者孤独的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2005年5月至2007年4月自愿接受量表调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96例,诊断标准符合我国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且排除:①其他严重躯体疾病;②精神疾病家族史;③有严重智力或认知障碍;④有药物或酒精依赖史;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其中男80例,女16例, 年龄67±10岁;对照组为本院体检中心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均正常者90例,其中男66例,女24例,年龄59±10岁。两组例数、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两组肺功能(t=9.28,P<0.01)、营养状态差异显著(χ2=113.93,P

1.2工具

1.2.1常规肺功能检测仪 德国产JAEGER型肺功能仪测定所有受试者的肺功能,取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用力肺活量 (FVC)及FEV1/FVC。同时记录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以体重指数(BMI)反映患者的营养状态[2]。

1.2.2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3]共包含15对描述,分为情绪孤立与孤独和社交孤立与孤独4个因子。每个陈述按0-3级评分。本文选用其中的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情绪孤独:<6分为无,6-8分一般,9-12分中度,≥13分严重;社交孤独:<4分为无,5-9分一般,10-13分中度,≥14分严重。

1.2.3自评抑郁量表(SDS) 采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的WJ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系统中自评抑郁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一条目按1-4级评分。

1.3统计方法采用秩和检验、Ridit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

2结果

2.1两组情绪-社交孤独问卷评分比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分均高于对照组(9.6±4.7/4.1±2.5、5.7±3.4/3.0±2.1;t=8.17、5.49;均P

2.2 两组自评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SDS分高于对照组(53.0±8.6/45.1±9.6,t=5.91, P

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孤独与年龄、抑郁、营养状况、肺功能的相关性

相关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孤独与年龄、抑郁、营养状况、肺功能均呈弱相关(r

3讨论

本调查显示COPD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9.8%,国外研究为6%~42%[4],国内研究为29.5%~ 67.3%[5]。高于已有研究的可能原因有:本研究调查样本少,使用工具不同。本调查采用的是抑郁自评量表,已有研究采用的是汉密顿抑郁量表。COPD患者存在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障碍,其中情绪孤独占主导。说明COPD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情感依恋比社交依恋需求更突出,需要拥有更多情感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8-17.

2 任建萍,薛海,刘云,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行为及认知状况调查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2): 112-113.

3 刘平.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motionalSocial Loneliness Inventory).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01-3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