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公司财务成本控制

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1-02 15:49:4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公司财务成本控制,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所谓的中小企业,主要是指人员规模、资产的规模以及经营的规模与其同行业的大企业相比都具有比较明显劣势的经济单位。我们主要是从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两点上进行考量。不仅要分析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融资的基本形式,所处的行业基本地位,还需要认真考量企业雇员的基本人数、实收的大致成本以及资产的总值等。

我国的中小企业无疑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一环。其成本控制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从根本上而言,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还是取决于企业的最终目标,也就是盈利,成本是费用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成本控制不仅仅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性途径,也是直接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基本需要的。一些不完全以盈利为根本目的的国有企业,成本十分高且处在不断亏损的状态中,其生存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威胁,因而很难在调控经济、扩大就业以及改善公共事业等方面发挥其基本的作用,有些甚至还会影响到政府的财政,加重纳税人的基本负担,对于国计民生十分不利,同时,针对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融资比较难、规模相对比较小、控制的制度不够健全等造成内部控制程度比较差、生产效率低、运作流程混乱等自身的缺陷之下,经营的成本以及财务的风险都是十分大的,因而,加强成本的管理有着十分切实的重要性[1]。

二、热力公司目前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热力公司在目前的成本管理过程中思想还是相对比较滞后的

我国的许多中小型企业,包括热力公司,都是家族性的私营企业,企业的所有权及经营权并没有完全得到分离,企业的管理者们也缺乏比较专业的管理知识,并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等方面的财务管理经验,只是一味的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相关的决策处理。更有许多中小型企业只是简单的设置了一个财务类的部门,里面的从业人员并没有经过专门化系统化的知识教育,还有许多财务人员是无证上岗的,因而许多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能只能够由会计人员或者是企业的主管人员进行兼职处理,最终导致了责任的不够明确,内部的管理也相对比较混乱。

(二)热力公司在成本的核算过程中往往采取比较简单的方式

一方面,中小型企业进行成本的核算处理都需要选择相应的计算方式,根据科学的计算方式,我国企业中使用品种法的企业占了百分之五十五,使用分步法的企业占了百分之四十二。但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还是在于批量生产的多品种产品,这种生产方式所需要的计算方式还是分批法的产品成本计算,但是在我国,使用这种计算方式的企业仅有百分之六。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虽然我们提出了建立起囊括了成本的预测、成本的决策、成本的核算、成本的计划以及成本的分析在内的各种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很难兑现[2]。

三、我国中小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解决办法分析

(一)要不断加强人员的素质队伍建设,提升全体人员的综合管理素质

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是我们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也会比较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但是现代的财务管理对于财会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拥有比较丰富的经济及财会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出相应的理财策略。同时,这些人还需要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具有比较强烈的敏感性,能够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以及根据信息的不断变化,及时的对企业运行的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综合的评估。同时,要经常对本公司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等方面的重点培训,特别是加强诸如《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做到掌握传统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的同时不断对现代的成本管理进行熟练的运用与分析。

(二)要不断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建全各项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

我国许多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相对比较小,在管理方面还是很混乱的,因而,我们更需要不断加强对于工作的分工处理,在成本控制人员的管理方面要更为严格,譬如在进行相关的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具体要求,办理成本会计方面的相关业务,还要对产成品、半成品以及原材料等存货进行认真的盘查,仔细核对相关的账目,保证成本会计资料的基本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最终的完整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建立起财务成本的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要建立起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好中小企业的财务规划以及财务的预算,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努力做到在生产经营中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以及内部的审计等,唯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达到最终的预期目标。

篇2

1、前言

公司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标的营利单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构良好的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模式对于公司的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创造价值。它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管理的迫切需求,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准。

2、财务成本控制的理论层面分析

2.1财务成本控制概念简析

财务成本控制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运用科学原理与手段,按照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例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原则,对公司财务项目的各个步骤在成本上进行评估的全部组织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公司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以及与其相关的人员的经济权益,尽量降低公司项目管理的成本价,追求最大利润。

2.2控制的理念与内容

2.2.1财务成本控制的相关理念

财务成本控制具有鲜明的原则性,指导和规范着财务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各项基本事项,是保证企业及其内部机构人员落实和实现财务预算的一种价值控制和综合控制。财务成本控制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全面论和重点论的结合

财务成本控制必须做到全面和重点的突出,全面控制要求财务成本控制所涉及的面广,必须综合衡量各项指标,要对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的所有内外部环境实施总体控制,全面控制包括全过程的控制、人员控制以及全要素的控制等方面。财务成本控制中有些财务项目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财政的预算、资金的投放以及材料的采用等,因此在全面控制的前提下,还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重点项目的成本控制,以做到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日常控制和定期控制的结合

财务成本控制对于每一笔日常资金的流动都要有源有尾,要时时清算,事事控制。日常控制的工作量繁杂且任务量大,因此对于财务控制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有极高的要求。定期控制则是侧重于在月末或者季末对财务状况做定期的检查、盘算以及分析,根据财务成本的支出与收入关系以及各部门的人员、物资分配状况及时的调整财务成本控制的机构,使公司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3)定性控制和定量控制的结合

财务成本控制的定性分析就是对公司财务成本大方向的把握,即公司的财务成本控制必须要在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范围内活动,日常的资金成本要有源有据,有章可循,人员要定员定额,费用开支要符合行业财务的规定程序。财务成本控制的定量分析是指从量上规定公司财务活动的具体控制。定量分析涉及到公司所有财务的方方面面,对财务制度的标准和目标控制有定量的规定。

2.2.2财务成本控制的内容

财务成本控制的内容繁多,包括债务风险的控制、资产质量控制以及成本费用利润的控制。

债务风险控制是指公司在筹资方式,债券种类以及偿债期限的选择上的控制。债务风险控制的评价机制是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以及已获利息倍数等指标来衡量的。所谓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 资产负债率显示公司总资产中的负债额度,是公司负债承担能力的衡量指标。资产负债率的比率越低,债权人所要承受的风险就越小,安全系数就越高。所谓已获利息倍数是反映公司息税前利润与所付债务利息关系的指标,是公司息税前的利润总额在利息支出中所占比重,可用来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财务成本控制的债务风险控制的评价指标有两个,即流动比率以及速动比率。

资产质量控制是指资产在公司管理机制中发挥作用的质量,评价资产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是资产的周转速度,一般而言,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价值体现的越为充分,质量越高。资产质量评价分析主要有资产获利能力评价、公司营运能力评价、资产结构评价以及资产项目分析等方法。

成本费用利润控制是指一定阶段公司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这个指标是整个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核心,通常把净资产收益利润作为衡量指标,净资产收益利润是公司净盈利的资金,决定着公司效益的好坏的重要指标。

3、财务成本控制应用于项目管理例析

3.1案例公司财务成本管理控制概析

华才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的公司,当公司的正常月产销量为2000件时,单位成本费用如下表1:

正常销售单位为4000元,产销平衡,假设所得税忽略不计。

问题:现在华才公司希望开阔新的市场,在提高本公司可利用闲置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假设正常2000件未使生产能力饱和〉,同时以低价向海外进军。为了促进销售,以低于正常销售价格销售1500件产品,装运费用为每件300元,机会成本费用的总价额为25500元。那么请问:华才公司销售这1500件电子产品的最低定价应为多少?

案例分析:

最低定价首先要能弥补变动成本,其次要考虑能否弥补专属固定成本;因为这批产品的生产是利用的公司剩余生产能力,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还有该批产品是在不影响现有市场的地方销售,所以,最低定价只要保证不会使现有利润减低即可。因此:现有利润:W=4000*2000-(500+850+450+375)*2000-(650+670)*2000=1010000(元)接受后的利润最低也应该是1010000。

所以,设产品最低价为X

1010000=4000*2000+1500X-(500+850+450+375)*2000-(500+850+450+375+300)*1500-(650+670)*2000-25500

即:1500X-(500+850+450+375+300)*1500-25500=0

所以:X=2492(元/件)

3.2财务成本控制的模式

3.2.1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模式的选择

财务成本控制是企业倾向于选择权衡相关者利益条件下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其优势主要是财务成本控制中使用的数学模型具有清楚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并可量化预算目标运用与企业的财务预算中;用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模式与财务预算结合简单、快速,并能及时发现战略目标中偏离财务成本目标的财务活动,从而能根据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来对企业的业绩作出评估;财务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股东权益价值肯定超过全部的权益成本和成本等才能实现财务成本控制;财务成本控制应与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相衔接融合于数学模型中。

3.2.2以财务目标为导向的长期财务成本控制

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长期财务控制的目标。即在利益条件下权衡相关者股东财富目标的最大化。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从长期财务预算与企业战略规划出发,考虑编制长期财务预算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与企业内部环境相适应、与行业环境相适应、与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等等。才能体现企业的财务战略是否有效及是否与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相融合。其次要考虑长期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能为未来战略规划的合理性和集成性提供财务监控的基本标准。再次,战略目标与财务目标的相对应指标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3.2.3以财务目标为导向的短期财务成本控制

实现长期财务预算目标的日常财务管理方法是短期财务控制预算。而每年公司财务目标的分目标成了短期财务控制预算的目标。因此在现实的短期财务预算控制中,主要侧重于营运资金的日常财务监控。因此在营运资金日常监控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一是从盈利性的角度看,如何降低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使公司获利最大。二是从风险性的角度看,流动资产同流动负债间的差额是风险的反映,差额越大,风险越小。因此在进行全面评估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公司盈利能力与风险之间的综合影响,正确地对资金的营运做出监控管理。当然公司在短期财务预算编制程序方面和现金的日常管理目的是想提高现金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

3.2.4长期财务成本控制与短期财务成本控制的动态协调

公司预算控制系统中的两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长期财务成本控制与短期财务成本控制。而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实现目标,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财务成本控制与短期财务成本控制的不同在于考虑的中心不同。长期财务成本的时间较长有三到五年之久,并对未来的经济状况和销售额及日常预算等做出了融资安排。而短期财务成本控制在这一点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涉及的时间较短,涉及的资产和负债变动性较大。虽然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在长期财务成本与短期财务成本控制的协调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协调尤其是要关注未来增量资金融资需求的协调。因为在长期融资决策与短期融资决策的协同中,企业资本的需求需要通过二者才能得以满足,因此企业需要认真协调和配合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企业资本成本最低。当然长期财务成本控制指标与短期财务成本控制指标相吻合这点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销售预算是企业财务预算的基础,而对于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分析对于企业的预算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企业的预算指标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才能在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3财务成本控制对工程资金的管理

财务成本控制的原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建立控制系统,控制过程的监测,采取纠偏措施,目标动态控制原理。①建设控制系统主要是指控制检测单元和调节单元。控制检测的任务是检测出实际情况与计划的情况之间的误差,从而采取措施调节这两者的偏差。②控制过程的监测,是利用反馈原理采取反馈控制和预先反馈控制的方法,组合成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的全过程控制。③采取纠偏措施是在控制和调节偏差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从实际出发保证质量控制的实现。④目标动态控制原理,也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各种投入中必然会碰到干扰,因此要检查是否出现偏差。基于这一控制原理的下的成本控制系统可以使三个总目标达到有效控制。

3.3.1公司财务账户统一管理,集中支付资金

对于每一项工程资金,应设立一个专门的银行账户,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各成立一个子账户,形成相互独立又配合的资金结算中心,统一集中支付。一个工程项目只开一个银行账户,项目所有资金都集中统一支付,形成“项目资金小集中,集团公司资金大集中”的格局。对工程资金进行财务成本控制,有利于集中公司资金办大事,同时对于工程资金的流动进行科学化的监控和统计分析,有利于公司对工程资金的预算和成本控制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3.3.2提高财务控制对工程资金的管理职能

(1)提高财务人员的地位。财务人员对于工程资金的管理起着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财务人员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其更好的发挥其职责,加强工程资金管理,加强对公司财务用于工程资金上的预算和成本控制。公司财务人员人数的增多,可以减轻财务主管的工作负担,使其更好的监管公司的财务,加强工程资金管理。

(2)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一支优秀的财会队伍。公司应该定期的举办一些培训课程,开设各类培训班,加强财务人员在工程资金的分布、成本定额以及合同等知识的培训。建立各种奖励机制,对优秀员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丰厚的福利,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交流与合作,综合提升财会人员的素质。

3.3.3推行资金滚动预算

资金滚动预算的推行要与公司在工程资金管理方面的进度、预算机制和生产成本控制相结合。

(1)工程资金具有时效性,每个阶段的工程资金投入是不同的,因此相应的公司财务也要根据工程资金的投入做出合理的资金预算。资金预算是一个动态控制体系,需要及时的调整和时时的监控。

(2)其次,工程中对于人力和材料等的资金也要在公司财务控制范围之类。对于人员,要做好合同管理,定额定员;对于材料,材料的数量要与工程的进度相匹配,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司需建立相应的预算体系,同时加强监管的力度,特别对于变更人员和材料的现象,要严格核实,并相应的调整预算机制。

3.3.4工程资金管理与财务成本控制相辅相成

财务成本的控制离不开对工程资金的控制管理,工程资金的控制成效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财务成本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公司的项目部门应该及时将本部门的用于工程资金上的各项开支的明细上报财务部,财务部根据公司的预算体制和各项目部门的实际情况拨款。除此之外,项目部门内部也有相应的成本管理机构,在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蓝图下,根据工程资金的消耗定额、市场价格以及工作的效率进行分析统计,定期考核工程资金的管理。

4、结语

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作为项目管理最关键的一环,对公司的项目管理内容进行指导、监督、调节与干预。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在成本施控过程中,公司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来争取人员的成本控制,增加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以保持经营目标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郑洪涛,张颖.企业内部控制暨全面风险管理设计操作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夏博辉,柳铁煌.企业财务成本控制[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1997,123-129.

[3]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23-28.

[4]古继洪.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若干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8,1-3.

篇3

(一)全面论和重点论的结合。

财务成本控制必须做到全面和重点的突出,全面控制要求财务成本控制所涉及的面广,必须综合衡量各项指标,要对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的所有内外部环境实施总体控制,全面控制包括全过程的控制、人员控制以及全要素的控制等方面。财务成本控制中有些财务项目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财政的预算、资金的投放以及材料的采用等,因此在全面控制的前提下,还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重点项目的成本控制,以做到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日常控制和定期控制的结合。

财务成本控制对于每一笔日常资金的流动都要有源有尾,要时时清算,事事控制。日常控制的工作量繁杂且任务量大,因此对于财务控制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有极高的要求。定期控制则是侧重于在月末或者季末对财务状况做定期的检查、盘算以及分析,根据财务成本的支出与收入关系以及各部门的人员、物资分配状况及时的调整财务成本控制的机构,使公司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三)定性控制和定量控制的结合。

财务成本控制的定性分析就是对公司财务成本大方向的把握,即公司的财务成本控制必须要在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范围内活动,日常的资金成本要有源有据,有章可循,人员要定员定额,费用开支要符合行业财务的规定程序。财务成本控制的定量分析是指从量上规定公司财务活动的具体控制。定量分析涉及到公司所有财务的方方面面,对财务制度的标准和目标控制有定量的规定。

二、财务成本控制的内容

1.债务风险控制是指公司在筹资方式,债券种类以及偿债期限的选择上的控制。债务风险控制的评价机制是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以及已获利息倍数等指标来衡量的。财务成本控制的债务风险控制的评价指标有两个,即流动比率以及速动比率。

2.资产质量控制是指资产在公司管理机制中发挥作用的质量,评价资产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是资产的周转速度。资产质量评价分析主要有资产获利能力评价、公司营运能力评价、资产结构评价以及资产项目分析等方法。

3.成本费用利润控制是指一定阶段公司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这个指标是整个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核心,通常把净资产收益利润作为衡量指标,净资产收益利润是公司净盈利的资金,决定着公司效益的好坏的重要指标。

三、财务成本控制的模式

1.以财务目标为导向的长期财务成本控制

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长期财务控制的目标。即在利益条件下权衡相关者股东财富目标的最大化。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从长期财务预算与企业战略规划出发,考虑编制长期财务预算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与企业内部环境相适应、与行业环境相适应、与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等等。才能体现企业的财务战略是否有效及是否与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相融合。其次要考虑长期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能为未来战略规划的合理性和集成性提供财务监控的基本标准。再次,战略目标与财务目标的相对应指标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以财务目标为导向的短期财务成本控制

实现长期财务预算目标的日常财务管理方法是短期财务控制预算。而每年公司财务目标的分目标成了短期财务控制预算的目标。因此在现实的短期财务预算控制中,主要侧重于营运资金的日常财务监控。在进行全面评估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公司盈利能力与风险之间的综合影响,正确地对资金的营运做出监控管理。当然公司在短期财务预算编制程序方面和现金的日常管理目的是想提高现金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