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电力维修技术

电力维修技术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0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电力维修技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电力维修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TM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电网建设的蓬勃发展,继电保护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广泛的应用于各级电压的电力系统中,尤其是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继电保护在电网中非常重要,一旦出现故障,轻则引起大面积的停电现象,重则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及时发现继电保护的故障,提升的维修技术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电力故障诊断技术

受限于科学技术水平,在我国除了纵联保护和差动保护之外,继电保护装置仅剩下显示保护安装处电气量的功能。由于同一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其各相的状态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对继电保护的故障进行分析可以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更及时、更彻底的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报告和录波报告。国外的继电保护工作由于起点比较早的原因已经领先了我们许多,所以我们要迎头赶上。

从1990年开始,微机保护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造成了大量新型继电保护的方案和原理,这些方案和原理也对装置的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缺乏相应的可靠地数据通信手段,对于主设备的保护来说,对于微机线路保护装置、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变压器组保护以及发电机的失磁保护等也逐渐通过了尖顶,继电保护只能起到缩小事故影响区域以及切除故障元件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诞生了系统保护的理念,受限于时代的不同,当时该理念主要是指安全自动装置。通过电力继电保护完全可以做到避免大面积停电的问题以及重大电力设备损坏的事故。对于一些学术性的试验项目,如果其偏差超出了规程规定的范围,那么必须仔细分析、检查,找出原因,继而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

2.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通过利用电力系统中发生异常情况时产生的电气量变化来构成继电保护动作即为继电保护。所以,就要求所有的保护单元都可以共享故障信息以及全系统的数据,而且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要求每个保护单元和重合闸装置在分析信息和数据的同时协调相应的动作。下面笔者就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及维修技术进行浅谈。

经过了十五年的迅速发展,西方先进国家的微机保护已经进行了三次更新换代的工作,并且最新的微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绝大多数实例证明其可靠性。显然,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将全系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亦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在进行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和维修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用质量完好的元件来替代自己所质疑有故障的元件。故障诊断始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其全名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故障诊断的技术手段是采用智能诊断方法和人工智能。电力系统对微机保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

3.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分析处理系统

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及维修要求电力继电保护故障排除工作人员以及故障维修工作人员有很强的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由于设备故障与征兆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设备故障的复杂性,形成了设备故障诊断是一种探索性的反复试验的特点故障诊断过程是复杂的。对于一般的非系统保护,实现保护装置的计算机联网也有很大的好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得到的系统故障信息愈多。当电力继电保护系统出现了故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缩小故障查找范围来进行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查找和排除。这些数学诊断方法又各有优缺点,研究故障诊断的方法成为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这一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不能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诊断。

变压器保护的配置与整定时,应根据造厂提供的变压器绕组流过故障电流大小与允许时间的关系曲线配置与之相适应的保护。其目的是使微机保护系统在实现功能日益完善的软硬件基础上实现保护系统运行及性能价格比的最优化结构。一般来讲,速动性主要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尽可能迅速地去切除短路故障,缩短切除故障的时间。则对故障性质、故障位置的判断和故障距离的检测愈准确。对自适应保护原理的研究已经过很长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电力继电保护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会对电力继电保护中的某个元件产生怀疑,由于电力继电保护故障通常都是由于某个元件的故障引起的。

今后的故障诊断方法的发展方向是:将多种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取长补短以便于应用和减少诊断结果的误差,同时也便于实现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通过使用网络来达到分布式母线保护的原理,大大改善了传统方式的低可靠性局面。笔者在文中描述的方法,在大爱的缩小电力继电保护故障排除的范围的同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是维修中采取次数最多的方法。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速度与人工操作相比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所以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便是大规模的使用计算机,通过人工智能和智能诊断的方法来检测故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电网的广泛普及,我国对电力的需求急剧增高,电力事故的不断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对其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并且我国的电力行业现状不是很理想,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沟通渠道以及统一指挥,并且电力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式的发展中,造成了管理、安全理念落后,所以我们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措施,及时发现继电保护的故障并提高继电保护的维修技术水平,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全面的研究继电保护发展趋势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继而才可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要设置好单独的跳合闸回路,这样,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就能够及时将故障排除,减少电力企业的损失,同时,继电保护装置也能够将告警信号和动作信号显示出来,工作人员就能够发现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将损失控制到最小化。

2.电力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分析

电力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微机继电保护抗感染能力偏低,一旦受到外界通信设备与干扰器的干扰,或者电压产生较大的变化,就易出现逻辑元件错误等故障。

2.2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多次接地、接触不良、机械问题、回路断线、短路等问题会导致地网与二次接地之间产生电压,在电压增大后,则会发生误动的情况,还有可能导致零序电压比升高,导致电流增大,回路负荷降低,继而出现短路的情况。

2.3电力继电保护的隐形故障,对于隐形故障的处理是继电保护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工作,一般的输电线路其断路器故障保护也会确定好跳闸的元件,如果跳闸元件出点故障,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发生运行故障。

2.4机电保护零件材质差,精度不理想,质量不合格也会导致故障难以被及时发展,从而出现误动和拒动的情况,此外,如果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温度过高或者未得到及时的降温,就可能导致设备被烧坏。

3.继电保护故障维修特征分析

3.1对技术性要求高电力技术是一项专业性极强,应用性的基础,继电保护工作同样也是如此,基本上涉及到了所有的关于电力的知识,如变压器设备、电路等等,这就要求继电保护人员必须要有深厚的实践与基础能力,同时,也要能够应付不同的局面与故障,如元件故障、配件故障等等。一般该种故障均可以通过系统的外在表现进行分析,常用的解决方法便是更换元件与配件。此外,也可以使用技术参数对比法,技术参数对比法的原理即继电保护系统需要使用技术参数进行参考与衡量,可以说,技术参数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继电保护系统出现故障,此时,便可将正常运转设备与故障设备进行对比,若发现两个技术参数不同就能够根据参数位置发现故障的位置与原因。

3.2具有信息化的特征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之下,电力企业的网络办公已经得到了普及,目前我国电力系统都实现了联网功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与网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化与网络化也是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技术能够为电力企业带来良好的表现,特别是在数据与参数方面,可以实现数据和参数的全程性运算,此外,还能够使用数据分析模型系统来分析故障的发生原因,并发出相应的信号。就目前来看,目前的网络方法不仅可以采集与分析数据,还能够对故障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这边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较大的方便。此外,电力企业之间还能够互动信息,电力设备单位与设计单位能够为电力企业提供最新的信息。电力企业也能够使用终端来接收与传递信息,在完成后,即可对信息进行分析、分类、处理,并进行存档,这样,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就能够在数据库中调用信息。

4.继电保护故障维修注意事项

继电保护故障的维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主要表现在智能操作上,智能操作能够模拟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帮助客服人员在短时间内发现输电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这就为故障的抢修节约了大量时间,这就可以有效优化电力系统运转的工作效率,在维修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到以下的问题。

篇3

电力系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基础行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当前计算机、传真机等高科技产品被人们广泛应用,相对应的对于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现今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继电保护向着网络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理论、新技术应用于继电保护系统。本文通过对继电保护的作用、基本要求及主要的故障进行分析,对如何做好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进一步深人开展继电保护研究,提出了部分建议。

一、继电保护的概念

1.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1)迅速、有选择性、自动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的运转。

(2) 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与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自动化装置进行联合,在一定条件下,采取预定措施,缩短电力系统故障时间,尽快恢复政策运转,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 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而动作于信号,以便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处理,或由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进行调整。

2.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选择性

选择性就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的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当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应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将故障切除。

(2)速动性

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电流、低电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3)灵敏性

灵敏性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情况时,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能满足灵敏性要求的继电保护,在规定的范围内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和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点是否有过渡电阻,都能正确反应动作,即要求不但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能可靠动作,而且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经过较大的过渡电阻两相或单相短路故障时也能可靠动作。

(4)可靠性

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是对继电保护最根本的要求。安全性要求继电保护在不需要它动作时不发生误动。信赖性要求继电保护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能够获得可靠动作。继电保护的误动作和拒动作都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严重危害。

二、继电保护的主要故障

1.二次电压回路运行故障

作为继电保护测量设备的起始点,电压互感器对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二次电压回路上的故障会导致保护误动或拒动等严重后果。二次电压回路异常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二次中性点接地方式异常。二次中性点接地方式异常除了变电站接地网的原因,更多是由接线工艺引起的。这样二次接地相与地网间产生电压,这个电压叠加到保护装置各相电压上,使各相电压产生幅值和相位变化,引起阻抗元件和方向元件拒动或误动。

(2)开口三角电压回路异常。在电磁型母线、变压器保护中,由于不按照要求安装电流继电器,使得当变电站内或出口接地故障时,开口三角电压回路由于电阻过小,产生短路。

2.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故障

(1)电源问题,比如电源输出功率的不足会造成输出电压下降,若电压下降过大,会导致比较电路基准值的变化,充电电路时间变短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到微机保护的逻辑配合,甚至逻辑功能判断失误。尤其是在事故发生时有出口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重动继电器等相继动作,要求电源输出有足够的功率。对逆变电源应加强现场管理,在定期检验时一定要按规程进行逆变电源检验。

(2)干扰和绝缘问题,微机保护的抗干扰性能较差,对讲机和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在保护屏附近使用,会导致一些逻辑元件误动作。微机保护装置的集成度高,布线紧密。长期运行后,由于静电作用使插件的接线焊点周围聚集大量静电尘埃,可使两焊点之间形成了导电通道,从而引起继电保护故障的发生。

三、继电保护故障的维修技术方法

1.替换法

用质量较好的或较为正常的相同元件代替认为产生故障的元件,通过判断元件的好坏,能够较为快速地缩小故障查找范围。这是处理自动化继电保护保护装置故障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是某些微机保护故障,或者某些内部回路复杂的单元继电器,可以使用备用或者暂时无用的插件、继电器取代疑似故障的元件,如故障消失,则说明元件的确存在问题,反之则继续查找其他元件的好坏。

2.参照法

通过将正常与发生故障设备的技术参数进行对比,从异常处查明故障设备的故障点。特别是对于接线错误,定值校验过程中发现测试值与预想值有较大出入又无法断定原因之类的故障有着很好的效果。在继电器进行定值校验时,如发现某一只继电器测试值与整定值之间差距较大,可用同只表计去测量其他相同回路的同类继电器进行比较,以此确定此继电器特性是否异常。

3.短接法

将回路某一段或一部分用短接线接入为短接,来判断故障是否存在短接线范围内,从而缩小故障查找的范围。短接法主要用于切换继电器不动作、电流回路开路、判断控制、电磁锁失灵、转换开关的接点是否良好等。

4.直观法

当面对某些无法用仪器逐点测试,或者故障元件无法更换,而又需将故障排除的

情况下,对故障元件内外部构造进行直接观察物理特征,通过直观的判断寻找故障处理的方法。

5.逐项拆除法

按照顺序将并联在一起的二次回路拆开,然后再依次重新放回,一旦出现故障,则表明故障点所在。

四、继电保护事故实例

某500kV变电站在正常运行时, 主变差动保护动作, 三侧跳闸。

1.主变跳闸后检查情况

(1)1号主变保护C柜(PST- 1200)分相差动保护出口,主变三侧跳闸, 录波器启动。35kV侧TA 电流突变, 分相差动保护B 相电流突变, 电流波形显示有明显的强电干扰。

(2)检查TA 回路, 发现1 号主变A 相35kV 侧套管TA1S3接线柱线芯(C751)烧断, TA 开路。

(3)检查1 号主变B 相端子箱发现: B 相本体端子箱至主变就地端子箱电流回路1 根7x4 电缆的35kV 侧TA 缆芯(B751)和公共绕组TA 缆芯(B541)对地绝缘为零(接地电阻分别为14 和168Q)。进一步检查, 本体端子箱电缆头热缩套内部最外层相邻的两芯线即A751 和B541 对地击穿, 外皮烧黑, 线芯。

(4)对主变A 相35kV 侧套管TA 绝缘检查情况良好; 伏安特性检查并与同相另一组TA 比较, 基本一致,TA无异常。

(5)检查与35kV侧套管TA同芯联系的其它相电缆绝缘良好。

(6)对主变公共绕组和35kV 录波器电流回路在主变端子箱通电检查, 装置显示正常, 测量主变各侧保护回路直流电阻正常。

2.原因分析

由于变压器35kV套管TA 接线盒端子松动, 在负荷较大的情况下产生电弧, 将二次线烧断, 造成TA 二次开路, 产生很高的电压, 致二次电缆的薄弱环节(电缆头)不稳定击穿, 放电电弧灼伤相邻的分相差动保护公共绕组B 相缆芯, 将高电压引入分相差动保护B 相TA 回路, 造成保护动作跳闸。不稳定放电也引起了录波器的频繁启动。

3.处理方法

(1)对主变A 相35kV侧TA 电缆进行更换。

(2)对击穿的缆芯进行绝缘包扎处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更换), 处理后绝缘良好。送电后, 检查主变各侧TA 回路电流采样值均正常。

4.防范措施

(1)定期检查保护及自动装置TA、Tv 回路采样值, 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和消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