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8 10:03:3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智慧校园体系,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在几个小时的学习培训中,使我受到了启迪,开拓了思维,获益匪浅。下面,我就参加本次演习训练谈谈我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认清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火灾的发生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最突出、危害最大的一种灾难,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大问题,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消防工作是其他工作的保障”,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到尊重生存权、尊重人权的高度,本着对社会,对公众负责任的态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时刻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消防常识的学习。
火魔无情,当我们被困在火场内生命受到威胁时,在等待消防救助的时间里,如果我们能利用地形或身边的物体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让自己的命运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为生命赢得更多的“生机”。火场逃生不能只能希望于“急中生智”,只有靠平时对消防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储备。危机关头,才能应付自如,从容逃离险境。所以我们一定要熟悉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火场逃生,人员疏散及自身自救的方法。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当面对滚滚的浓烟和熊熊的烈火,保持良好的心态,镇静自若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保持平静的心态,才能冷静理智地去实施消防自救和逃生,就极有可能拯救自己,甚而助救他人。反之,就会出现不辩方向,慌不择路,致使失去有利的逃生机会。
经过这次消防培训,使我对消防有了更进一步了解认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对消防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纠正;当真正火灾到来时,我们一定要记住以下的原则:
1、“报警早,损失少”这是人们在同火灾做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的经验。
2、“边报警,边扑救”在报警的同时要及时扑灭初起之火。
3、“先控制,后灭火”在扑救可燃气体、液体火灾时,应首先切断可燃物的来源,然后争取灭火一次成功。
4、“先救人,后救物”在发生火灾时,如果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人和物相比,人是主要的,我们应贯彻执行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先救人后疏散物资。
5、听指挥,莫惊慌”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动用周围的物质进行灭火,因为慌乱中可能会把可燃物质当作灭火的水来使用,反面会造成火势迅速扩大;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静,采取迅速正确的措施扑灭初起火。
这就要求大家平时加强防火灭火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消防训练,制定周密的灭火计划,才能做到一旦发生火灾时不会惊慌失措。
2022年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为加强学生消防意识,提高防火自救能力,xx医科大学第一临床第二党总支组织实施了学生消防逃生演练和安全教育讲座,让全体学生在模拟火灾现场中掌握组织疏散学生的基本常识,让学生掌握火灾中逃生的方法及自救互救的技能。
演练当天学生们正在宿舍休息,突然间,“火警信号”响起,辅导员按照消防预案的安排立即到位,组织学生迅速站队。负责各个楼道口的老师立即到位,协助疏散学生逃生,按照消防疏散路线向学校操场疏散,大家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涌向楼梯。事先安排的各楼道口有关教师里应外合疏散撤离的学生。整个过程有条不絮,前后仅用2分多钟,学生已安全疏散到操场。没有出现一个学生留在现场,也没有出现因为拥挤而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
随后x医科大学保卫处处长x在体育馆给第一临床第二党总支全体师生进行了题为《第一临床学院二总支安全教育暨逃生自救与消防演练》的演讲。赵老师的演讲绘声绘色,详细具体,分别从预防火灾、治安防治、交通安全三方面给同学们讲解安全自救知识,并加以近几年国内的真实案例警醒同学们。为了加强安全防火教育,赵老师还亲自演示用灭火器救火的正确操作。赵老师激情洋溢的演讲刚结束,就传来了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
全体师生退场后,在校篮球场,赵老师又组织了灭火演练,我第一临床学院第二党总支各专业同学积极参与,通过实践真正掌握了正确的灭火操作。在一阵阵腾起的灭火粉尘中,这次安全教育暨逃生自救与消防演练圆满结束。
本次逃生演练从学生人身和利益出发,以模拟火灾现场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会逃生自救,对启发学生了解消防知识起到指导作用。赵老师的动情演讲让同学们从中受益匪浅,学会了一些基本的防火自救技能,提高了消防意识,切实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最珍贵的是生命、是幸福、是安全。
人的生命至高无上,然而安全是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欢乐时,我们要时刻敲响安全警钟,多一份安全思想,少一份事故危机。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39-01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多数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粘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发病季节以冬春季及秋季为多。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率占小儿肺炎的4%~26%。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呼吸道以外其它器官的病变,如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等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婴幼儿也不少见,在世界个体均有流行。归属于中医儿科“肺炎喘咳”范畴,主要病理机制是肺气闭郁,肺失清肃,主要病理产物是“痰”。是由于外感风温或风寒,入里化热,与痰浊相搏,壅塞气道,灼伤肺络致肺气不能宣通,肃降失职发病。
我们从我院2012年10月至次年3月的病人中选择了60例病人进行观察。其中,中西医结合组30人,单纯西药组30人。
1 临床资料
临床症状比较:入院前曾用过两种以上抗生素而治疗未能缓解者,中西医结合组11例(36%);单纯西药组9例(30%)。发热7天以上者,中西医结合组15例;单纯西药组13例。有明显肺部体征(听诊有湿罗音)者,中西医结合组24例(80%);单纯西药组20例(66%)。中西医结合组患儿症状重于单纯西药组,二者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观察比较的内容主要是治疗后咳嗽消失所需天数,肺部体征消失所需天数及病人病程所需天数。
中西医结合组:在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煎剂治疗,不用其它西药。单纯西药组:在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时,配用止咳平喘药如复方甘草合剂,以及进行超声雾化等治疗。
中药组成:所用方药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为主,多选用鲜芦根15~30g,杏仁6~9g,10g,金银花10g,连翘10g,板蓝根10g,鱼腥草10g,地龙10g,杷叶9g,天竺黄9g,浙贝母9g,蝉衣4~6g,临床高热不退,咳喘重者加用石膏15~18g,薄荷4~6g,地骨皮9g;苔白腻者配薏仁米9g,草寇4~6g;喘重者加赭石9g,葶苈子4~6g;咳久不愈兼津伤者可加川贝等。
3 治疗结果
4 病案举例
范某某,女,3岁8个月。发热5天,咳嗽5天入院。体温在38.5℃~39℃,呈驰张热型,咳嗽重,曾服阿奇霉素四天,症状无改善而入院,查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小水泡音,胸片示右下大片阴影,入院后静点阿奇霉素并服中药治疗。方药:鲜芦根30g,生石膏18g(先煎),银花、连翘、薄荷(后下)、地骨皮、前胡、杷 叶、杏仁、天竺黄、浙贝母各9g。共5剂。入院第5日,体温恢复正常,第6天咳嗽明显减轻,停阿奇霉素继续服用中药治疗(原方去生石膏、薄荷、地骨皮),共7剂,于第12天痊愈出院。
5 讨论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2-0011-01
犬细小病毒(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细小,呈圆形。CPV对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具有较强的凝血性等特征。该病一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多发,是一岁内幼年犬常见、多发、致死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临床诊断中常见出血性肠炎型居多,少数呈病毒性心肌炎。犬细小病毒确诊,需要向犬主详细了解发病史、临诊症状,结合血象、CPV快速检测板检测结果,经综合分析、判断就可以确诊。
1 犬细小病毒治疗原则
1.1 中和干扰病毒繁殖
应诊病例一旦确诊为细小病毒感染,应及时足量的用细小病毒单抗或高免血清进行治疗,以中和杀灭病毒,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对严重病例可以加倍使用或两种交替使用。用干扰素抑制病毒繁殖复制,控制病毒繁殖速度、数量。
1.2 止吐止泻止血
呕吐、出血性肠炎是临诊细小病毒病的主要症状。根据临床经验,确诊的细小病毒病例经3~4 d治疗,如果呕吐、腹泻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一般愈后良好,所以一般认为,治疗细小病毒病关键要控制好呕吐、腹泻、出血。由于细小病毒病犬呕吐腹泻及治疗需要控制饮食,胃肠道空虚,不宜选用动力性止吐药,宜用胃肠道静息下来的止吐药654-2、维生素B6,如果经2 d治疗腹泻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口服蒙脱石散或思密达。止血用维生素K1、止血敏交替使用,必要时口服云南白药或灌肠,可达到较好效果。
1.3 补液抗菌
由于呕吐、腹泻病犬大量脱水,因此必须补充丢失的体液,对迅速提高细胞外晶体渗透压,扩充维持有效循环量,纠正脱水状态有重要作用。
机体感染细小病毒时,抵抗力下降,胃c道菌群平衡失调,有害菌迅速繁殖,为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在补充液体时,加入抗生素,既可以治疗原发性的肠道炎症,又达到预防控制继发感染的目的。
1.4 补充辅药提高治疗效果
在细小病毒引起出血性肠炎过程中,补充适量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对于降低消化道黏膜通透性,提高止血效果,促进肠道黏膜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感染细小病毒后,病犬不饮、不食、呕吐、腹泻,机体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十分衰弱,治疗中适时补充KCl、NaHCO3、辅酶A、ATP、肌酐对调整酸碱平衡,预防酸中毒,恢复体力促进食欲,提高治疗效果很有帮助。
2 细小病毒病治疗体会
由于细小病毒冬、春季节多发,同时病犬机体衰弱,畏寒怕冷,治疗中必须做好保暖工作。治疗过程中犬主或临床医生要经常安抚与犬沟通,犬为智力型动物,多与其说话沟通能够使病犬对生活充满信心,提高治愈率。每天应该监测治疗过程中的体温,分析体温变化,对判断愈后或调整用药方案有参考价值。根据治疗经验,如果体温得不到有效控制,一直超出正常范围,往往愈后不良,最终导致治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