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1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口腔健康重要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50-02
错颌畸形多发于恒牙颌期,其发生率为73%左右,替牙颌期为72%左右[1]。采取口腔正畸进行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经治疗后,牙周的健康问题,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常见问题。为确保其疗效,在口腔正畸的治疗前后的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实施阶段性强化教育,确定护理目标,使得患者可以参与到整个护理过程中,使得护理临床效果获得更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行口腔正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4例,女性56例,年龄12~35岁,平均年龄(17.2±3.7)岁。文化程度:小学11例,中学42例,中专及以上37例。所有患者采取MBT直丝弓矫治方法进行治疗。
1.2方法
针对患者在实施口腔正畸后不同阶段中出现的健康需求,以及健康问题。从而针对不同阶段情况落实阶段性强化教育。
1.2.1治疗前
在患者进行治疗前,需要向患者介绍主管护师、治疗方式、环境、主治医生等;对于疾病的情况,以及采取的治疗方式进行较少,让患者可以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2]。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身体健康情况,以及其口腔的卫生状况。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积极与患者交流,强调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积极配合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并举例之前的成功病例,让患者能够与医护人员配合,提高其治疗信心,消除不良情绪。针对患者病情,积极介绍患者需要注意的常识。对菌斑在牙疾病中的危害做阐述,并对其防御措施进行进行讲解[3]。对患者口腔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式,严格每日两次的刷牙习惯,指导患者采取含氟溶液进行漱口,及时纠正患者饮食习惯。
1.2.2治疗阶段
带上矫治器后,指导患者如何有效的刷牙,对带环和托槽进行清洁等。使用含氟化亚锡牙膏与三氯聚苯醚牙膏;饮食需要严格进行指导,在此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大块食物、过于粘黏食物、硬度过大使用,避免对矫治器造成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出现的不利因素,应该及时予以纠正,消除不利因素对患者治疗带来的影响,针对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
1.2.3随访
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针对强化教育中的计划,对患者在矫正器使用的情况下,饮食规律、刷牙、刷牙执行等进行进一步指导,并针对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到原因,帮助患者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1.2.4复诊
经治疗后6周左右,需要复诊,对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并对患者强调反复刷牙对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及时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漱口水,起到良好的口腔治疗效果。
采取问卷方式,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以及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治疗后健康情况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实施节段性强化教育后,口腔卫生情况,身体健康情况,治疗前后PLI、GI指标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2结果
经治疗结束后,有95%的患者可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掌握,其余患者可基本掌握。经口腔正畸治疗后,患者GI、PLI下降,(P
3讨论
采取阶段性强化教育后,可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内容的认知率。采取节段性强化教育方式,以规范化、程序化的模式实施,可减少漏项情况出现。在行使此项方案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能够对自身的工作内容了如指掌,可减少因护理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护理问题,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对患者的口腔正畸效果,以及刷牙情况进行了解,对于患者所遇到的问题,可及时予以帮助,增加护患间的交流,也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增进护患和谐。
在使用矫治器期间,会对患者的牙龈、牙齿、牙槽存在一定的破坏性。从国外相关研究中表示[4],矫治器佩戴易引发牙龈炎,若未及时医治,还会发展为牙周炎。在本次研究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可有效减少牙周组织破坏性。国内研究显示[5],在口腔正畸中,口腔卫生和牙周健康密不可分,可见口腔护理的重要性。
经阶段性强化教育的实施之后,牙周与牙龈的情况改善,可见其能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经连续性、规范化得健康教育后,患者也能够对一些健康知识进行掌握,增加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增强可自身治疗信心,可自觉护理口腔卫生,控制菌斑的滋生。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经治疗结束后,有95%的患者可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掌握,其余患者可基本掌握。经口腔正畸治疗后,患者GI、PLI下降,(P
参考文献
[1] 林燕,郑青青.口腔强化护理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卫生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7):231-232.
[2] 林少萍,李向东,宋燕丰等.综合防治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J].广东牙病防治,2011,19(6):318-320.
为了在少年儿童中普及口腔健康教育,传播牙齿健康知识,预防和减少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加强少年儿童对牙齿健康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从小注重个人卫生的好习惯,努力营造对孩子有益的成长环境,在我校2到4年级开展了“爱牙护牙”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利用资源,努力营造氛围
1、利用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护齿教育,让学生明白要好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并且记住四个护齿好习惯: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健康饮食。并积极地回家把这些知识告诉自己的父母,让父母很欣喜。
2、分发《保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画报,组织学生仔细观看,认真学习,让孩子们了解了许多关于牙齿的知识和护牙的常识。并且利用多媒体观看有关视频。
3、班级利用黑板报宣传护牙知识,学生根据爱牙护牙活动主题画1—2份手抄报,来了解口腔健康问题。
二、积极开展“爱牙护牙”班会,学习护齿知识。
在班会前积极搜集资料,班会中有效的组织,班会后及时的总结指导,让同学们活动更进一步明白了该如何护齿,如何从我做起。并积极响应号召,回家把所学的知识向父母讲讲,并请父母监督他们的护齿习惯。结合家庭与学校的力量共同督促孩子们将护齿的行动落到实处。
Exploration of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middle-aged people in Shanghai rural area
WU Bingde, CAO Chunhua
(Zhuang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ppropriate or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rural middle-aged people in Shanghai. Methods: With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2 villages were selected as an experiment group and 2 villages as a control group with 320 middle-aged people each.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way for the control group. Combining with the pilot of the family doctor system, the model of the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village committee coordina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facilities linkage were adopted to carry out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experimen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for 2 years, the awareness of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oral health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increased from 41.25% to 76.18%, and its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rural; middle-aged people; oral health;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居民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口腔卫生行为习惯距离《指南》推荐的标准仍存在巨大差距[1],口腔疾病的主要对策是预防和控制,而不是治疗[2]。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是对社区居民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教,以改善居民的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从而改善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3]。本研究结合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对农村中年人群采取专业机构联动、村委协同、居民互动的模式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效果评价,以探索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模式。
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在庄行镇9个村委会中随机抽取潘垫村和新华村为试验组,芦泾村和杨楼村为对照组。对符合条件的35~59岁户籍人口按性别和年龄分别列表排序,以单纯随机抽样法在每个村抽取男性80名,女性80名,4个村共640名,其中试验组320名,对照组320名。
调查方法
以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普查问卷为基础,结合实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委托奉贤区牙病防治所组建专业人员,经统一培训后,入户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
干预措施
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即通过乡村医生和村委干部每年发放2次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在村卫生室张贴画报。试验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2名全科医师接受区牙病防治所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和考核,从2011年3月起,该2名全科医师结合家庭医生制服务,分别担任试验组所在2个村居民的家庭医生,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协议,公开健康咨询电话,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名家庭医生联合村委会干部根据试验对象居住地域、工作关系、邻里关系等因素,以每20名一组组成活动小组,并在每个小组中遴选一名身体健康、初中以上学历、有一定威望的人员作为组长,然后统一接受区牙病防治所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牙周病和龋齿的病因与防治、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检查口腔的重要性等,经考试合格颁发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志愿者证书;每季度,由村委会干部会同小组长召集小组成员开展1次活动,相互学习交流口腔卫生知识和口腔健康状况或开展口腔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家庭医生进行现场指导。两组均干预2年。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电脑,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结果
基本情况
在干预后的调查中,试验组应答319名,失访1名(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对照组应答315名,失访5名,其中男性3名(2名外迁、1名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入院),女性2名(外迁);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失访率分别为0.31%和1.56%。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
从表1可见,干预前后试验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7,P0.05);干预后,试验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5,P
口腔健康保健态度
干预后,试验组认为口腔健康很重要的人数从67.19%增加至89.34%,认为一般性或不重要的都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P0.05)。干预后,试验组对口腔健康重要性持正确态度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9,P
口腔健康行为情况
干预后,试验组每天刷牙2次以上、横竖结合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选用软毛保健牙刷和饭后经常漱口的口腔健康保健行为都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的口腔健康保健行为大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口腔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