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6 14:51:5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公共卫生规划,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一是新农合受益面进一步扩大。2012年全市共有173.25万人参保,参合率达97.99%。人均筹资标准为290元,筹集资金5.02亿元;最高封顶线提高到105000元。新增22种农村重大疾病纳入试点,并将所有农村重大疾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5%。二是认真落实惠民医疗政策。在市、县公立医院实施惠民医疗政策,100%覆盖城乡困难群众。2012年1-8月惠民减免人数为3444人,医疗救助减免金额为110.77万元。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
一是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已经覆盖全市所有区(市、县),覆盖率为100%,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全覆盖。二是全市所有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品种全部在省药品招标平台上采购,网上采购率为100%,及时配送率为90%。三是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成立了市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协调领导小组和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我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评价体系。经测算,实行零差率销售后全市药品价格平均降幅为9.59%。群众的受惠金额为3097.67万元。
(三)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加强
一是社区卫生工作迈步新步伐。首先,市级政府举办的南明区市府社区、云岩区北京路社区、金阳新区碧海社区和金华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于2012年6月15日各正式运行。其次,制定了“市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与改革的实施意见”,经市政府批转执行。再次,启动国家全科医师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草拟了“市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长办公会已原则通过,即将逐步实施。二是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完成了6个示范乡镇卫生院的验收工作,目前我市已有19个乡镇卫生院达到示范乡镇卫生院标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三是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构建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五统一”规范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农村卫生资源,规范了乡村医生的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能力。四是启动全科医师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经过积极争取,我市被正式列为全国10个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的改革试点地区之一。目前“实施方案”已原则通过。五是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农村卫生人员工作经费。乡村医生待遇从2012年每月定额补助817元提高到200元,达到1017元/人/月。继续对333名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为期三年的中专学历教育;组织20名社区及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到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组织省、市相关专家到各区、市、县对我市乡村医生进行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和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巡回授课,共有2000余人参加培训;为乡镇卫生院订单定向招收14名免费医学生到省内医学院校学习。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落实工作经费。2012年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专项经费9430.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7563万元,省级补助资金569.5万元人,市级配套资金1298万元。二是全面开展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切实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8.82/10万、婴儿死亡率5.3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79‰、住院分娩率99.49%。认真开展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全力做好免疫规划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市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38.46/10万,同比下降2.14%;8个重点控制的传染病除肺结核外,其它7个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发病率均低于上年水平;麻疹发病率0.02/10万,低于0.1/10万的控制指标。三是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医疗机构、传染病、生活饮用水、职业病、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坚持依法行政,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切实维护了群众健康需求。四是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及时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开展院前急救大比武活动,提高了卫生应急队伍实战能力。截止2012年11月30日,我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394起,其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1起(Ⅱ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未达到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93起。通过积极处置,疫情均得到有效控制。
(五)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制定出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市肺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医疗资源整合方案》,已经市长办公会研究,并原则通过。二是在市所有公立三级医院全部开展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服务;在贵所有公立二、三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临床路径、按病种付费和医师多点执业试点;三是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四是认真抓好市五医、开阳县、息人民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做好息4个区(市、县)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申报工作。
二、认真落实国发2号文件,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结合市卫生系统未来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多次进京跑部对接的情况,我局对卫生系统需国家支持付诸实施的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建立了项目库。目前我局拟建卫生基础项目共6大类96个,已全部上报市发改委,列入了我市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项目库。二是加快重点卫生项目建设步伐。市一医一分院建设项目:已完成选址,基础平整,地勘,设计,施工用水、用电,环评,地灾评估,压覆矿产等工作,完成投资13800万元。预计2013年10月完工。市妇幼保健院综合病房大楼建设项目:已完成地下室验收工作,正在进行地上9层施工,完成投资1.89亿元。预计2013年2月完成主体,2013年底投入使用。儿童医院扩建项目:正在做申报立项、调规等前期准备工作,力争2013年申报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三、其它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加强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市一医、市二医通过省卫生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市妇幼保健院、市四医和市口腔医院分别通过省卫生厅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评审。市三医、市五医和市肺科医院通过省卫生厅三级医院评审工作,全市所有区(市、县)医院全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全部通过卫生厅认定。
(二)创建“诚信民营医院”。为加强民营医院规范化管理,启动创建“诚信民营医院”工作。制定了“市诚信民营医院评价标准”。此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得到卫生部和相关地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市诚信民营医院评价标准”被卫生部采用作为“全国诚信民营医院评价标准”的蓝本。
(三)积极探索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成立了市医疗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市卫生局。已于3月22日在市医学会正式挂牌运行。市医疗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调解了医患纠纷6起,其中成功5起。
(四)巩固深化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核心,重点抓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健康教育、饮用水卫生监测、医院规范化管理等重点工作,着力实现系统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通过努力,卫生系统在市爱卫办全年长效考核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对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认真排查,进行了整改落实,为迎接国家三年复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加强城乡医疗对口帮扶。全面实施“城市支援农村(社区)卫生工程”。通过市级医院支援区(市、县)医院,区(市、县)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援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模式,创新市、县、乡、村一体化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基层卫生人才匮乏问题,促进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全面提升基层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2013年工作打算
2013年全市卫生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李再勇市长两次调研卫生工作时的安排部署,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调结构,抓基层、强队伍、求突破。
一是整合资源、调整结构。组建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实现全市传染病归口管理;力争市二医分院、市疾控中心、市儿童医院、新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卫生重点项目早日落地建设。同时,完成市一医一分院建设,并投入使用。
二、强化单位账务及收支管理。一是规范部门及项目的账务核算及管理,坚持以账务与业务方案对接,项目资金与项目实施进展对接,促进项目规范运行。二是继续坚持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审核制度,巩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落实收入、资金、资产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三是加强单位账务数据利用与分析,对单位收支运行及债务、资产管理情况实行季度公示,保持适时有效沟通。四是重点监管单位公务接待及车辆运行管理,力求支出管理环节明晰、支出核销程序规范、目标管理效果显著。五是分层次组织财务管理相关政策的培训与沟通,争取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取得干部职工对财务工作的关注与理解。通过账务监管,逐步改变单位重资金安排结算轻账务利用分析的现状,形成单位以帐管钱管物、领导真抓善管的财务管理局面。
三、稳妥实施部门内部审计。按照审计部门“三年审一遍,一次审三年,三年全覆盖”的总体要求,结合本部门财务管理现状,有重点、分步骤实施部门内部审计。一是以项目为重点,实施重大公共卫生及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专项审计。二是围绕收入支出管理实施单位收支审计,每年至少选择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各一家。三是围绕经济责任制实施领导离任审计。
四、严格控制单位债务规模。一是规范举债程序管理,严格控制单位新增债务。二是加强日常债务监管,严格控制债务总额。
五、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一是加强以采购项目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落实、采购预算是否虚高为重点的采购预算审查。二是统一政府采购审批申报,参与采购过程协调。三是统一实施乡镇卫生院专业设备及房屋维修项目政府采购。四是实行单位按季度上报政府采购台账监管制度。
六、规范单位资产管理。一是加强单位资产管理,明确内部管理流程,重点落实实物管理人员职责及盘存制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二是统一组织卫生部门资产核销工作。
(二)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一是加大新农合工作宣传力度。我们将采取有效的、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突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务必使广大农民群众全面理解、准确掌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积极主动自愿参加新农合;二是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减少不合理医疗支出,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参合农民患者享受到优质、高效、廉价的医疗服务;三是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和新农合基金量的扩充,我们将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修定和完善我县2011年新农合补偿方案,提高补偿水平,扩大农民受益面。
(三)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和卫生机制改革,加强医院管理,完善乡村基层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完善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推行院长聘任制、全员聘用制,实行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职工执行绩效工资。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规范化管理,并将新农合工作与农村卫生改革发展有机结合,开展好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活动,在对村卫生室考核的基础上,落实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同时积极做好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和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乡村医生视频教育的同时,每年公开从专科以上统招毕业生中招考一批充实卫生系统,并以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地工作的本县技术人员回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