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0 15:35:3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医疗健康市场前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云健康”卫士面向社区、家庭、疗养康复机构,提供数字化远程医疗健康系统及健康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范围广,致力于对老人和亚健康人群的关爱与救助,其面世有着良好的市场环境。
1.1国家重视民族健康产业由于慢性病群体逐年扩大,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医疗健康产业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科技部2012年印发的《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表示:将重点支持10-15家大型医疗器械企业,扶持40-50家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形成8-10家产值超过50亿元的大型医疗器械产业集团。中国卫生部耗时三年完成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建设基于网络体系的全民电子健康系统、推进预防慢性病及重大疾病,大力发展民族健康产业,投入资金总规模将达4000亿。
1.2人们消费观念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对家用医药产品的消费观念也有较大转变,一些有预防和治疗功能的小型医疗器械越来越受欢迎,极大推动了家庭医疗产业的“钱景”市场。有专家指出:中国的家庭医疗器械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新兴市场领域,家庭医疗与保健工程是今后家庭的投资方向,未来完全可以把家庭医疗器械普及到每一个家庭。在西方,美国《财富》将家庭医疗器械行业列为未来10年增长最快的十大行业之首。
1.3移动互联网市场前景好随着3G(未来4G)等移动通信术的发展、快速普及和Web2.0技术的提升,网速越来越快,各种智能手机终端也越来越强大,移动互联网行业正迎来爆炸式增长,并将成为未来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摩根斯坦利的报告认为,未来几年内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将超过传统(固定)互联网用户数,带来的产业规模更将是传统互联网产业规模的十倍。据CNNIC报告,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庞大的用户和智能手机终端基数是移动互联网行业巨大发展潜力的坚实保证。从市场规模看,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同比增速81.2%。无论从增速还是总额来看,移动互联网都是未来几年内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1.4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健康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其发展不仅符合人类发展要求,而且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代表新科技革命趋势。我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的大国,健康产业前景一片光明。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接近2万亿,这里的大健康产业指是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产业、养老服务业等。2015年,我国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6万亿元,健康管理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至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一,蓬勃发展的健康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2、国内外同类产品市场竞争性分析
“云健康”卫士智能平台的构建需要云、管、端三位一体的配套,集合可穿戴硬件技术、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云存储管理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同时需要整合软硬件技术研发、低成本配套生产供应链、权威专家团队运营支持,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因此该市场的进入门槛高,加上技术市场化应用和用户观念在近期才得到飞速的发展,可以说整个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行业竞争已激流暗涌。
2.1国外竞争情况分析目前国外市场上与“云健康”卫士类似产品提供商包括Nike、Withings、富士康和CardioNet等数家企业,如表1所示:表1国外同类型企业比较国外类似产品主要定位于时尚运动人群和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客户,通过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拉动受众人群购买消费。这些产品价格高,有人质疑其中有些产品并没有达到医疗设备水平,无法获得准确数据,无法满足普通用户对“云健康”管理的需求。
2.2国内竞争情况分析目前国内市场上和“云健康”卫士相似产品提供商主要是倍泰、东软熙康、杏林七贤等几家企业,如表2所示:表2国内同类型企业比较倍泰健康管理服务公共平台以社区为最小的运营单位,布局大型的终端健康检测设备,虽然在运营模式上体现了专业化的形象,但是扩展速度受限,只能吸引小部分具有强需求的用户。不过近期倍泰也推出“云健康”系统,后期效果有待观察。杏林七贤主要产品是健康体检软件,以健康信息管理为基础,围绕健康体检进行市场推广、服务供给和持续服务,其客户主要为大型团体单位。普通人群由于缺乏专业医疗知识,较少购买。东软熙康是专业的个人健康管理与服务方案的提供者。熙康的业务包括熙康会员体检,健康状况评估,与健康顾问交流,运动方案设计与指导等服务;熙康健康网能够连接熙康终端,动态收集个人健康与运动信息,干预会员的健康行动。会员可以通过电脑、行表、益体机来获取熙康健康云平台的服务。因此,东软熙康将与基于Android和社交网络的“云健康”卫士形成有力的竞争。但东软熙康没有有效利用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客户使用需购买熙康腕表和益体机,客户群有限。同时,它未利用时尚的社交网络,用户粘性不足。
2.3“云健康”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的竞争优势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基于Android和社交网络的“云健康”卫士研发企业具有在健康领域专家资源及软硬件产品技术上足够的竞争实力;与国外竞争对手比,基于Android和社交网络的“云健康”卫士比他们更了解中国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在技术开发、平台运营的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更低的成本优势。同时它具有几项专利技术,设置较高进入壁垒。“云健康卫士”产品能够提供心电、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的实时监测,并且多个模块可任意搭配,增强系统的便携性。它让用户更加关注长期的人体健康指标数据,做到日常健康管理与突发事件处理和疾病预防的有效结合。
3、市场推广
“云健康”卫士是医疗卫生行业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的认知度并不高,需要采取有效的营销措施进行宣传推广,以博得用户认可,达到造福社会的预期。具体的市场推广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宣传产品,培育用户通过活动赞助、媒体宣传(如卫视娱乐版节目、养生栏目等)、移动应用免费下载(安卓市场)等,全面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对终端用户进行培育,教育与激发手机用户的兴趣,以及对健康量化的理解认识,不断提高对这一新技术产品的认可程度与接受力。2.建立网站,展示产品建立企业网站,充分展示“云健康”卫士及相关产品,向用户演示可穿戴产品的佩戴及使用。网站设计应简洁明晰,网站色彩温暖稳重,网站内容突出产品功能和特色。另外,可设置不同栏目,如医疗保健信息、健康评估、健康管理、医患互动交流、客户信息反馈等。3.微博营销,吸引用户企业建立微博,制作精美产品图片放在微博上,告诉用户关于产品的使用方法,将广告推荐给粉丝,利用社交兴趣图谱找到潜在粉丝。在微博上每日定时定量更新5-6篇文章,分享各种健康饮食新概念,养生保健常识,时尚减肥瘦身方法与经验,并提供大量健康新闻和常见疾病症状资讯,让关注企业的微博主足不出户,便轻松获取最新最全的健康保健知识。4.微信营销,锁定用户云健康卫士在用户定位上是老人,购买者定位在中青年,适合采取亲情营销。所以,企业利用高科技技术,通过专业微信营销工具,利用GPS定位技术,对企业的目标人群集中区域进行信息推送。目标消费人群所在的集中区域包括住宅小区、社区医疗站、疗养康复机构等。而微信平台的信息推送,保证了接受信息的必然是真实的手机用户,而且绝大多数是80、90后,他们都是忠诚的电商消费人群,同时他们也是产品的购买者。
专利号:ZL200410093250.0等
项目应用前景:
辐射性浸害,尤其医疗辐射已成为社会公害!有的“不懂滥用”,有的“违法滥用”,有的“合法害人”!如今,用CT,PET“小病大治”,“重复检诊”,“多兵种会战”已司空见惯。全方位、多层面、高品质的“绿色医疗”是当前医疗市场极为短缺的产品,大多是空白点,亟待开发。本项目开发的系列产品正是针对市场需求,应运而生。项目集当代光电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现代医学工程技术和多信息源智能融合分析技术为一体,建立了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相结合,声、光、电、磁、热五大技术并用与互补的医学新模式,填补了CT、X光、MRI等已有设备检诊“盲区”,又解决了这些设备对某些科目定量定性不足问题,是健康评估、疑难病症诊断和疾病早期发现的最佳选择。
项目产业化情况:
本项目中体检专用“MTD—数字影像扫描系统”已商品化,于2003年通过国际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正式推向市场,国内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陕西、湖北、黑龙江、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珠海等10多省市,近60家客户,仅上海市销售客户和合作点就有19家之多,率先占领了市场制高点。如上海体检行业龙头老大——上海国宾医疗中心(前后买3套,近期还提出升级更新)、位于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茂大厦、震旦大厦、华源国际医疗中心、新加坡投资的东外滩国际健康会馆及上海科技京城斯米克大厦中设置的专业体检机构。上海三甲医院的合作单位如中山医院国家心血管病实验中心(“心肌炎和心肌缺血动物、临床实验观察”),东方肝胆外科专科医院(“肝胆肿瘤MTD-CT双盲对照观察”,)东方医院功能检查中心、德国心脏中心(上海科技基金项目“心胸外科疾病多信息源融合分析动物临床实验观察”),411医院珈玛刀治疗中心,仁济医院PET-CT中心(“恶性肿瘤术前术后MTD-PET-CT临床对照评估”),九院(“肿瘤放疗化疗前后观察与评估”)及卫生部脉管炎病研究中心(“脉管炎病、痛风症临床实验观察”)等。20世纪90年代初起至今仅上海东方医院神经外科、功能检查科,江苏无锡肿瘤医院,杭州浙二医肿瘤研究所数年来取得临床病例就有20余万例(加上20世纪80年代北方普查病10余万例总计约40万例)。
活性炭有机溶剂废气高效吸附回收技术及其应用
发明人:傅太平
专利号:ZL03159300.3、ZL200710009203.7、ZL200520016518.0、ZL200810071717.X等
获奖情况:
2010年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
2010年第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2011年全国总工会职工技术成果奖三等奖
2011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1年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
项目简介:
在输血的安全性方面,目前我国在临床用血中,全血和冰冻血浆绝大多数均未经病毒灭活处理,极易传染疾病。在血液的储存与运输方面,血液的运输主要采用汽车和飞机运输,其中应急机动医院主要依赖野战贮运车进行运输,野战贮运血车可以满足全血、红细胞及血浆的运输。但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颠簸震荡影响了血液储运效果,所以经过长途运输的血液,血浆K+、pH值、FHb常会超出正常范围,其有效成分的耗损将会达到80%。
项目技术介绍:
本项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9项专利。项目设备设计活性炭吸附、脱附、干燥连续循环工作的工艺流程,实现有机溶剂废气高效吸附回收。采用自主研发管道切换气动角阀,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在分离槽内增设曲线阶梯式闸板,实现长流道延迟式连续分离,提高分离了溶剂的纯度。通过本设备处理的有机溶剂回收率达95%,排放废气低于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应用企业还可实现很好经济效益。
在有机溶剂废气治理中,有的厂家采用大型单罐吸附处理,由于罐内活性炭吸附饱后,须转为脱附状态,吸附过程间断,废气达不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回收效率低。有的厂家采用双罐轮作,一个吸附,另一个脱附,但是当单个罐体中活性炭吸附到75%左右时,容易出现吸附不彻底,废气穿透的现象,排放废气就会超过国家环保排放标准;而且双罐轮作也无法实现连续回收。
鉴于上述问题,本项目研究、设计出独特的三工位五罐新工艺,实现废气高效吸附连续回收。三个工位分别为吸附、脱附、干燥,设备运转时三工位,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实现连续循环运作。
项目产业化情况:
本项技术设备自2005年实施转化生产第一台有机溶剂废气高效吸附回收设备至今,己在上海、广东、河北、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近百个单位安装使用。在推广应用时,既考虑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又考虑了使用单位的经济效益。设备运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检修方便,排放的废气低于国家标准,有机溶剂废气回收率高,而且造价低,投资少,回收快。目前市场上采用吸附回收方法处理废气主要应用本项目技术设备,已达70%以上。
项目市场前景:
“十二五”期间有机废气排放标准将上升为强制性标准,这一举措将有助于该设备的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项目合作方式:
寻求融资或合作伙伴。
高性能陶瓷微珠的推广应用
发明人:杨金龙
发明人简介:
杨金龙,男,1966年5月9日出生。现任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主持的项目通过国家教育部和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19项系列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和二等奖4项,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1项。目前在国内外1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2项,申请专利12项。由Springer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英文专著novel colloidal forming of ceramics一部。
专利号:ZL 02125221、ZL 00136834.6、ZL 03153699.9、ZL 200710086861.6
项目简介:
多项目发明一种新型的无模具胶态成球普适性方法和装备,建成年产:5000吨0.1—0.3mm陶瓷微珠生产线,解决了挑选连体球的难题,开发氧化铝、氧化锆、硅酸锆、氮化硅等一系列高性能陶瓷微珠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采用胶态注射成型制备的陶瓷笔珠坯体,陶瓷球珠球形度高,微观结构致密,成品率高,成本大大降低;开发了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这种微珠能够发射波长为8Um-14Um的远红外线。
技术先进性:
在医疗大数据的处理中,首先是数据库建立层面,如建立基因、人口健康信息数据库等;其次是数据分析技术层面。
在国内医疗健康机构中,各部门都是垂直管理,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并缺乏信息交换和沟通机制,导致医疗健康机构在建设信息系统时多为垂直封闭结构。
此外,医疗健康信息系统不仅涉及医疗卫生管理机构,还涉及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的信息系统。这些不同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基本上都是独立的,由此造成医疗健康领域信息系统割据状态的形成,减缓了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共享进程。
目前,我国医疗健康领域中没有形成覆盖全业务的医疗健康专网,相关标准也正处于研究中,医疗健康领域信息化的建设机制对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支持力度还需加大。
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仍需要医疗机构和商业医疗保险行业的充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