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二历史知识

高二历史知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5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二历史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高二历史知识

篇1

(一)高尔夫球着装的基本要求:

高尔夫球是项绅士运动,所以要打高尔夫球就需有绅士形象。打高尔夫球对着装有特别的规定,这是长期历史发展沿袭下来的高尔夫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如果是第一次去某个球场打球,最好先打个电话询问一下俱乐部对球员下场打球的服装是否有特殊规定。

一般的会员制俱乐部通常会要求上身穿着有领有袖的恤衫,不允许球员穿圆领汗衫、吊带背心、牛仔系列服装、超短裙、过短短裤等过于休闲的服装上场。有些俱乐部还专门规定不允许穿任何式样的短裤下场,有些对短裤的样式和长度有所规定,如不能短于膝盖以上4英寸,所以棉质的休闲长裤总是最佳的选择。至于高尔夫球鞋,目前大部分俱乐部出于保护草坪的需要,规定在球场上只能穿着特制的胶钉球鞋,如果你的球鞋还是老式的金属鞋钉,请一定考虑更换胶钉或另外买一双备用。

另一种选择合适服装的途径是在观看电视转播的高尔夫职业比赛,欣赏职业球星们的高超球技的同时,多多留意他们的着装方式。或许我们的球技尚且欠佳,但起码在形象上能够赶上职业球员。

(二)高尔夫球的基本礼仪:

1.要有耐心,尊重球场上的其他选手,就像你希望被别人尊重一样。

2.准备及时到达预定的开球区。

3.不要发出大的噪音。正常说话或谈话是可以的;但不要喊叫或大笑!

4.始终检查你的标记和球号,避免比赛期间发生混乱(及可能的罚杆)。

5.不要站在其他选手后面、旁边或前面太近的地方。

6.不要在开球区练习挥杆。

7.其他选手想要击球期间要绝对肃静。

8.始终准备打球,避免耽误比赛。

9.第一球座上,差点最低的选手有权通过第一次击球开始比赛。在其它所有球座上,前洞分数最好的选手获得了“荣誉”,表示他有权首先打球。

10.击球后,立刻离开球座。

11.如果其他选手准备在相邻的任何果岭上推杆,你不要做出击打动作。

12.当心比赛的流动性!不必要时,不要站立或等候。

13.只要你前面的选手与你处于击打距离之内,就不要击球。

14.不要在开球区、果岭上推童车或手推车或通过沙坑。

15.马上更换草皮断片,并将其踏入原位,修理钉鞋等造成的任何破损、球痕等。沙坑比赛之后,保证用耙子将沙坑恢复到良好状态。

16.推杆前,把手推车放在果岭旁边,最好是放在下一个开球区旁边的区域。

17.走向球期间,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打得最好。

18.使你的步行速度与小组伙伴的步行速度一致。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努力站在准备下一次击球的选手旁边。

19.如果你或你的小组被迫寻找丢失的球,在你们寻找之前邀请下一组继续寻找。

20.如果可能,不仅要观察你自己的球,还要观察你的小组内其他选手的球。这样,一旦你的伙伴击球后未能马上找到球,可帮助他节省时间。

(三)高尔夫球的规则与礼貌:

一、安全:在击球或试杆前,球员应确定近旁无人站立或远处无人位于球可能击到之处,并检视地面有无石块、小卵石、树枝等以免挥捍触及飞起,而伤及他人。

二、为其他球员着想:有发球优先权的球员可以在对手或同组竞赛者之前优先发球。当球员准备击球或正在击球时,任何人不得走动、说话、靠近或站在球或球洞之正后方。为共同利益,各球员打球时,不得拖延时间。前组球员未走出落球距离以外时,后组不得击球。球员当发现击出之球显然不易找到时,应立即作手势让后组球员先行通过。找球之时间在尚未达到五分钟时,即应作此手势。待后组球员已通过并离开落球距离时,方可继续击球。一洞打完后,球员应立即离开果岭。

三、发球台礼仪:

1.当球控制区通知准备发球时,要立即上发球区准备发球;同组球员上发球台后,要先决定开球的优先次序;通常比赛,依编组表上之顺序发球即可;但若是与朋友友谊赛,则可以抽签来决定,或是猜拳也可以的;得到优先发球权的即称为Honour(优先权)。第一洞以外的其他洞,优先权的决定依同组球员在前一洞的成绩来取定,前一杆数最低者,即享有优先发球权(Honour),其他人之发球顺序也依他们在前一洞杆数之高低顺序行之;如遇有杆数相同时,则依平手之球员他们在前一洞的发球顺序行之。

2.当别人在发球或击球时,应保持肃静。此规则不只限在发球台上,只要有球员已准备击球,便不可随意谈笑或走动,以免影响他人的表现。

3.同组球员要彼此确认所使用的球,每一个人都要报出自己使用球的品牌与号码,以免中途发生混淆无法辨识。

4.发球时务必要确认前组球员均已走出发球射距以外,以免误伤。同时亦要注意,不要随意走入他人的发球区及射程之内,致妨碍他人击球。若有人站在可能被你击球击中之范围时,请予以口头警告。

四、球场上之优先顺序:如无特殊规定,二球赛应较任何三球或四球赛有优先权,并得超越之。单独之球员无优先权,应让任何比赛之球员优先通过。任何打一整合回(十八洞)之比赛,较不打一整合之比赛为优先。如某一组球员不能在球场上保持其应有之位置,并落后前面一组球员超过一洞以上,则应让后面一组超越先打。

五、果岭礼节:果岭中禁止直接穿行,以免影响球友。尽可能绕边线而行。在球友推杆时,不可以站在球友的推杆线的正前方及正后方,亦不能踩到球员的推杆线。在卖店休息时,以不影响下一组球友为原则。击完球时,应快步走向下一个击球点,不要逗留,以免影响下一组的进度。

六、击球时礼貌:

1.注意球杆及球可能击中范围是否有人,清除地上碎石子或树枝,以免伤其他人。

2.除杆弟外,不得向他人寻求指导。

3.一洞打完后,应迅速离开果岭。新晨

4.打球所花的时间应以快走弥补,勿让同伴等候。

5.找不到球时,应让后面的队伍先行通过。

6.击球挖起之草皮应拾回原位填平。

7.快接近前面一组队伍时,应将速度慢下来。

8.从隔壁球道打出时,应确认安全才挥杆,并在挥杆前后招呼一下,以示礼貌。

(四)观赏高尔夫球赛需注意的礼仪:

篇2

教学管理是高职高专学校日常工作的核心,教务管理则是教学管理的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正常运行的关键性环节。随着我国高职高专的发展和二级院系管理的强化,加强教务二级管理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在传统的单一的教务管理模式中,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往往要面对数以万计的学生和成千上百的教师,大负荷的工作量很容易影响工作效率,造成管理不顺畅,无法顺应高职高专改革的趋势。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完善与学分制相适应的二级教务管理,合理安排教学工作,是当前高职高专进行教务管理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高职高专实施教务二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管理模式。它以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权限下放,加大二级院系办学自为特点,旨在激发院系各教学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在机构设置上,学校一级设有机关职能部门的教务处,在二级院系设有分管教学的院负责人及教学秘书和教务员、管理员。目前国内一些高职院校都有把教学与科研管理权下放的趋势。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只有真正做到教务的二级管理,作为教学和科研实体的二级学院才能发挥原本的潜力和特色,不仅能缩短行政审批的时间, 能够突出各种专业在教学中的特色发展,重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从而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

二、现行高职高专院校二级教务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各级教务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

在教务管理由学院一级管理向“校—院系”二级管理的改革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管理权限下放不够彻底,职责划分不明确,责、权、利不相适应等现象。学院与二级院系的管理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完全理顺,权力分配仍旧是以学校的“集权”占主导,而二级院系缺乏日常教学事务的决策权,自十分有限,影响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的进度和效率。

2.教务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

由于对教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务管理队伍的配备上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二级院系教务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二级院系的教务管理工作具有双重性,既有管理的性质, 又有服务的功能。院系部门的教学秘书及教务员的工作量巨大,既要为师生服务,又要对领导负责,协调好与学校其他系别和教学部门的关系。而现存的许多学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地位和待遇不高,编制没有落实,甚至是临时聘任人员,导致许多人缺乏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能安心于所在岗位,最终造成教务管理人员流失率高,队伍不稳定。

3.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教务管理的信息化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改革的趋势。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手段引入日常教务工作和活动,可以提高教务管理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从而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由于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所需资金投入的局限性,相较于本科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也较慢,总体信息化较为落后。比如一些基础数据不仅不能在校内甚至在教务管理部门内部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共享;由于在上下两级教务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大多数教务管理工作者只能应付日常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和信息处理工作。

三、高职高专实施教务二级管理的策略

1.明确划分二级教务管理的职责

实施校院二级教务管理的关键在于科学地划分院系二级教务管理权限与职责。学校一级的管理权力有多少可以下放,各学校应当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改革之前,应当对部门进行准确的定位。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时,必须本着职权统一原则,将职责与权力一同下放。权力和职责下放的同时,学校教务处要对下放的教务管理权力负责,并且进行有效的审核、监控和评估。二级学院的主要权责应该在对基本业务的控制权和审批权,而一旦在二级系别部门出现不可原谅的错误时,应随时取消他的受权资格,这样的管理更为创新而灵活。

2.创新与完善教务管理制度

教务管理制度的实际操作应该是人性化的弹性管理,应当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为加强院系两级之间的沟通,可以建立“院—系”教务管理人员例会制度,既实现了系自身的教务管理目标,又兼顾了全院的整体大局,减少了对文件理解的偏差,提高了彼此的工作效率;实施教务二级管理后,二级学院应充分拥有排课的权力,教务处把这项权力下放后,可以充分利用二级学院的有效资源进行排课。另外,比较适合二级院系管理的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就是常规而创新的,即针对学院和教务处交办的任务做出总结,落实安排本周及下周本部门的教学任务。此次教务会议,能够给相关人员及时的提醒,分工明确,合作而互助。

3.完善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教务管理人员特别是院系二级部门的教务员是教学管理工作中最基层的主体。完善教务二级管理,必须要重视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学院可以通过应制定和实施培训制度,对在岗的各级教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进修,具体包括业务知识培训,素质拓展和岗位技能培训,使其增强自身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而作为管理方的学校管理层,必须为教务管理岗位提供灵活合理的岗位晋升制度和轮岗制度,在编制考核、职称评聘、薪酬待遇方面的发展加大重视,努力留住一些人才在教务岗位,形成稳定的队伍和团队。

4.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实现教务管理办公信息化和自动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今后,为保证高职院校学分制的顺利推广和实施,就要搭建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教务管理网络化和信息化。二级院系教务管理部门主要依据学校教务处校内通知和文件,依托学校的信息平台,及时将通知文件与相关材料通过学院网站及时传达给领导和师生,从而大大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避免漏掉重要通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各级教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其信息处理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水平;信息化作为长期重视的部门,必须专门设置岗位,招聘专业人才负责教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包括设备维修、保养、二次开发等,并注意维护网络安全和运行稳定。

目前在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已经逐步推广和深入二级教务管理模式的改革,我们应进一步推进教务管理机制创新,不断优化和完善适应新形势的二级教务管理模式,实现“点到线再到面”全方位改革和探索,切实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能,实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

篇3

笔者通过反复临床实践,自拟二石止衄沥用以治疗小儿鼻衄,疗效确切,现将2008年以来治疗小儿鼻衄72例,临床报告如下。

1 一般资科

病例72例,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12周岁以内,患者以鼻出血为主症,甚者日鼻出血数次,出血如注,多数患者以填塞等法应急止血,同时应用西药如止血敏、安络血VitC、VitK3、VitK4或和云南白药、田七粉,中药汤剂等治疗,症反复,病程1周~8年。

2 治疗方法

2.1药物组成 赭石10g,石决明15g。白芍12g,茯苓10g,蝉衣3g,木通7g,炒扁豆15g,大枣15枚,炒谷芽15g,甘草4g。

2.2加减法 热象明显者加川连3克;日久见阴虚明显者加热地10克;气虚明显者加党参伯克、白术10克、黄芪12克。以上剂量为7周岁一般剂量,可根据年龄及病情作适当增减。

2.3服法 每日一剂或二剂,10天为一疗程,本病组最多服药三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服药后鼻衄止,随访二年未复发为痊愈,服药后鼻衄次数及出血量均减少,偶发作,用原方仍能控制为好转。

3.2治疗结果 痊愈65例,约占90.27%,好转7例,约占9.73%,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谢某,男,9岁,鼻衄时作7年多,近来发作较频,出血较前多,且较难控制,3天前鼻出血如注,当地医生除作塞鼻,用湿冷毛巾贴于额部等应急措施外,用西药止血敏,安络血、云南白药、VitC、VitK4和中药汤剂以仙鹤草,白茅根,桔梗、生地、牛膝、侧柏叶、藕节等治疗三天后,出血仍未能完全控制,患者用纱布塞住鼻孔,平卧,如取去纱布,站立时血仍点滴而下,延余诊治,患者神疲目暗,面色萎黄唇色淡白,胃纳欠佳,口干,二便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灵敏,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红细胞30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4000/立方毫米,血红蛋白9.8克/100毫升,血小板12万/立方毫米,条件有限,未作其它项目检查,诊为脾虚肝旺,用上方加川连3克,熟地10克,日二剂,3天后血止(服中药时停用西药)照原方加减服20余荆患者不愿再作血常规等检查,随访3年未见复发,其它症状亦消失。

5 体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