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2:5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口腔护理健康指导,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36-01
1口腔护理的念
口腔护理是研究预防保健、治疗疾病及健康过程中口腔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从广义上讲是对口腔所具有的饮食、咀嚼、吞咽、美容以及促进唾液分泌等一切功能的护理,着眼于口腔清洁是狭义的口腔护理。临床口腔护理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结合相应的口腔护理用具,选择适当的口腔护理液,以达到清洁湿润口腔,清除菌斑,预防或减轻口腔异味,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预防口腔感染、吸入性肺炎等,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2口腔护理的意义
口腔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 它是消化道的起端, 担负咀嚼、味觉、消化、语言、辅助呼吸等重要功能, 保持口腔良好的功能, 对一个健康人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病人则意义就更为深远特别在危重病人的护理中, 口腔护理不认真, 就有可能出现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如化疗的病人因化疗过程中, 药物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力外, 对正常的血细胞和组织细胞也有杀伤作用, 可使病人抗感染的能力下降, 易致或加重口腔发生病变,高热病人的全身代谢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由于长时间的高热致体液消耗大, 口腔唾液分泌减少, 抗病能力下降, 大量细菌繁殖, 导致口腔感染的发生因此加强病人的口腔护理【2】, 保持清洁卫生, 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3口腔护理的对象
一般病人和自理能力缺陷的病人,如: 昏迷、高热、禁食鼻饲、口腔疾病或口腔手术、化疗病人、危重病人、某些手术前后的病人。指导自理病人完成有效的、正确的口腔清洁和保健活动, 协助自理缺陷的病人完成口腔清洁的措施, 检查口腔, 早期发现口腔疾病, 早期治疗。危重病人中一些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每天高质量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口腔并发症和肺部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3】。
4 口腔护理的方法
4.1一般口腔护理:指日常的口腔清洁活动由护理人员指导和协助由病人自己进行口腔清洁的护理活动
4.2 特殊口腔护理:特殊口腔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针对某些病人, 准备特殊的溶液与用物, 完全为病人进行口腔清洁的护理活动【4】。
4.2.1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陈莉【5】等选取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口腔冲洗及擦拭后使用美容小喷瓶将口泰(复方洗必泰含漱液)雾化喷洒在口腔内,定期观察并记录发生口臭、口腔炎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例数,实验结果显示有效地提高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质量,在预防患者口臭、口腔感染和VAP中效果显著,避免了传统口腔护理法易使患者发生误吸及意外拔管的危险,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降低了治疗成本。
4.2.2对重型肝炎患者口腔护理:魏建梅【6】等选取重型肝炎患者采用改良口腔护理法(口腔冲洗刮法加擦洗法),观察口腔患者霉菌、呼吸道深部分泌物细菌培养、口腔溃疡及HAP发生率等得出结论显示改良口腔护理法对预防重型肝炎HAP有着预防作用,并可缩短重型肝炎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住院费用及病死率。
4.2.3对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患者口腔护理:刘静【7】等选取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患者采用护理人员协助病人先用温水漱口, 再用漱口液含漱1-2min 轻轻摆头后吐出, 反复2-3次,, 再用少许牙膏和牙刷进行刷牙这种。改良口腔护理法使病人易于接受和舒适感增加, 使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病人减少了口腔感染发生率, 避免病情加重。
4.2.4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口腔护理:魏君【8】等选取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48h 以上患者采用传统擦洗法,加用口腔刷洗,每日早晚各1 次,即应用电动牙刷刷洗清除牙菌斑同时冲洗液在口腔不断的循环流动,冲击寄居或附着于口腔黏膜、舌面、齿缝中的微生物,使之随着不断的冲洗脱落而被吸出,之后用止血钳夹着棉球在齿、颊、腭各面擦洗,两种方法起到协同作用,减少牙菌斑形成,起到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4.2.5对舌癌根治术后患者口腔护理:丁小萍等【9】选取舌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长棉签擦洗口腔联合冲洗后康复新液含漱护理。采用长棉签擦洗,避免了血管钳硬和冷引起的不适感,减轻碰触创口引起的疼痛;长棉签擦洗结合物理性冲洗能更进一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康复新液为纯中药生物制剂,可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因含有一种独特的多元醇及肽活性物质,外敷或含漱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水肿,增强机体免疫力。本研究显示,应用长棉签擦洗口腔联合冲洗后康复新液含漱,使患者口腔异味轻、舒适度高、溃疡发生率低、口腔细菌生长数减少。
综上所述, 口腔感染的危害相当大, 轻者使患者感觉局部疼痛, 重者会并发全身败血症, 甚至危及生命。作为医务人员, 如何在工作中去减轻患者的痛苦, 是我们的责任。口腔护理不能光看道表面的清洁, 而是要达到口腔内没有菌斑存留【10-12】。那么, 不断探索口腔护理用具的使用观察口腔p H 值的变化及漱口溶液的选择, 都不同程度地可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护理就是要把握好各个操作环节, 确保口腔护理真正到位, 确实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4-69.
[2] 纯媚. 最新护理技术【M】.北京: 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28
[3] 居玲萍. 重症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及并发肺炎的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 1998,13 ,(9) 29 -30
[4] 史清秀. 口腔护理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04,08:748-749
[5] 陈莉,王冬梅,叶祖峰,宾文凯.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对比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2,02:101-103.
[6] 魏建梅,陶玲玲. 改良口腔护理法对重型肝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01:75-76.
[7] 刘静,李小平,张翠梅,赵海洋. 改良口腔护理法在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应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5:899-900.
[8] 魏君. 改良口腔护理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 哈尔滨药,2012,01:23-24.
[9] 丁小萍,蒋立梅,蒋景华. 改良口腔护理法用于舌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J]. 护理与康复,2012,04:365-367.
引言
住院患者一般属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这类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口腔卫生护理是重要护理环节,做好该护理环节更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但在住院阶段,大多患者由于病情影响,自身心理和精神都较差,难以做好自我卫生管理,对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帮助其调整心态,提高治疗护理信心[2-3]。本文为研究行为转变理论在住院患者口腔卫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特从我院抽取120例患者展开分组探讨,详细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抽取我院护理部于2020年3月至8月的120例住院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占60例。两组患者基本病例资料如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0~85岁,平均(63.49±10.35)岁;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0~90岁,平均(63.71±10.42)岁。两组患者对比基本病例资料(P>0.05)。经确认,所有患者家属皆知情并签署了研究同意书,且本次研究已获准医院伦理会研究批准许可。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住院护理,主要的护理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讲、简单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饮食健康教育指导等。观察组采取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方案,主要的护理措施如下:①意向萌芽阶段,此阶段患者大多没有明确的口腔卫生护理意识,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讲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口腔护理需求;②意向阶段,基于萌芽阶段的认知,患者开始意识到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但护理意向不够明确,意识不够清晰,护理人员需要多讲解相关护理知识,使其掌握一定的口腔护理技能;③准备阶段,该阶段患者已然具有较高的口腔护理意识,护理人员需要拓展其口腔护理范畴,除了需要正确漱口刷牙之外,还需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教导其形成系统的口腔卫生护理模式;④行动阶段,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护理步骤,例如选择合适的牙刷、牙膏和漱口水等口腔卫生护理工具,指导其正确的刷牙时间和方法,告知其饭后需正确清洁口腔,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等;⑤维持阶段,此阶段患者已经基本掌握完整的口腔护理流程,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其必须坚持口腔护理,即便出院后也应该维持住院期间的口腔卫生护理,降低患者因环境改变提高并发症风险。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护理总体效果,采用口腔护理清洁度调查评分表作为本次护理成效判定标准[4]。评分范畴包括口唇、牙龈、粘膜、舌头、唾液、牙齿、假牙、牙菌斑以及口臭等7项,每个项目1~4分,总分在7~28分。分值与口腔健康值呈反比。显效:通过护理,评分较护理前改善90%以上;有效:通过护理,评分较护理前改善60%~89%;无效:通过护理,评分较护理前改善低于59%。护理总体效果=显效率+有效率。(2)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并发症率,可能发生的口腔并发症有口腔感染、牙龈出血以及口腔黏膜损伤等[5]。(3)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相关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进行评分[6]。根据Cronbachα系数检验,本次问卷信度值在83.56%,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发放和回收有效问卷均为60份。问卷设置的评分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的口腔护理技巧、口腔自我护理意识、并发症防治对策等,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就可评定为完全掌握,70~89分评定为基本掌握,70分以下则评定为未掌握。掌握度=完全掌握率+基本掌握率。(4)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对健康教育相关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7]。经Cronbachα系数检验,本次问卷信度值为85.02%,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发放与回收有效问卷均为60份。问卷涉及调查的项目包括:口腔护理技术、解答疑问的态度、指导用药等,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年龄)和计数资料(性别、护理总体有效率、并发症率、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护理满意度),两种资料对比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c2检验,分别以均数±标准差(±s)、率(%)来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护理总体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详情见表1。
2.2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并发症率对比
经过临床观察记录显示,两组患者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口腔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6.67%,远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详情见表2。
2.3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对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为90.00%,远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详情见表3。
2.4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口腔护理新方法。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口腔颌面外伤的10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护理新方法;对照组给予口腔护理传统方法,于出院前进行观察,住院期间口腔溃疡和创口感染发生比例,比较两组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口腔溃疡创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口腔护理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来说,传统的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方法远远达不到要求,应对患者加强口腔清洁健康教育,根据口腔的pH值选择漱口液,进行口腔冲洗等综合护理措施,以达到预防创口感染、防治口腔溃疡、促进患者舒适的目的。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护理;新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手术多在口腔内进行,切口在口腔内,影响了患者的张动,并且由于疼痛及口腔微环境的破坏,口腔的自洁功能减退,大量细菌在口腔内定植,很容易引起创口的感染[1]。同时由于患者张口受限、颌间牵引等原因,传统的口腔护理操作中使用棉球擦洗无法正常进行[2],影响了口腔护理的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采取了包括口腔冲洗液在内的综合口腔护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和外伤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严重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观察组50例给予口腔护理新方法,进行口腔清洁的健康教育的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50例只给予传统口腔护理擦洗口腔。
13 漱口液的选择 先用pH试纸测定口腔pH值,根据测出的pH值选用合适的漱口水。①pH值在70~75者,给予生理盐水或2%~3%的硼酸溶液。②pH值在30~60者,给予1%~3%的双氧水或者1%~4%碳酸氢钠溶液。③对发生感染或感染严重者,可采用敏感抗生素加生理盐水配置漱口溶液[3]。
2 改进口腔护理方法
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改进后的口腔护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收效,398例患者治愈342例,无一例发生感染。
21 加压冲洗法
护理方法固定两组医务人员分别对随机的观察组50例(加压的冲洗)和对照组50例(对照冲洗)进行口腔护理。加压冲洗法:将20 ml的注射器针头折断,剩余的针梗部压力更大,喷射性好,利于冲洗。
22 擦洗法
有研究显示,单纯的冲洗含漱也只能暂时的清除或减少口腔游离的细菌数量,而要真正的清除定居在牙齿上面的细菌及牙菌斑是需要机械的擦洗,但由于患者张口困难,给护理人员口腔护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达不到彻底的清洁,延误患者的治疗,延长患者的住院日。传统的方法由于深入口腔的止血钳质硬、体积大,操作不灵活,多会引起患者恶心,呛咳等不适感,甚至引起患者负面情绪。
护理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棉球擦拭后其表面光滑,与牙齿接触摩擦力小,不易清洁牙齿表面的污垢,改进后的方法是将创痛的棉球和镊子换成纱布即可,而纱布则不同,因其表面粗糙,有孔,擦拭时,摩擦力大,去污力强,易刮出牙齿表面的污垢,并且操作者可以适当的调整擦洗的力度,以免造成损伤,因此将纱布裁剪成条状,带好无菌手套后将无菌的纱布条缠绕在义务人员手指上,蘸湿纱布,对患者可以进行口腔各个面的擦洗。具有柔软、安全、省时、低耗等优点,经临床适用,效果良好。
对观察组50例(改进擦洗法)及对照组50例(传统擦洗法)进行试验,结果如下。
3 口腔清洁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口腔护理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参与的积极性,以防患者因疼痛拒绝口腔护理,知道患者漱口的方法,对创口愈合较好或疼痛较轻的患者,鼓励其恢复刷牙,因为刷牙时最接近生理的口腔清洁方式[4]。
4 体会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只是按时执行完成医嘱,最重要的保证在做好有效的护理的同时可以使患者赶到舒适,人们对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高,口腔护理已不单单是清洁口腔,口腔护理已从单纯的预防疾病,发展为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科学水平的科学技术,因此,护理人员有责任从维持口腔清洁出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口腔护理更注重了人性的关怀,舒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在同样的口腔护理操作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发现新的理念,新的技巧,考虑其口感舒适,视觉舒适,及心理舒适,全面评估,取得良好的效果,希望以上经验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减轻不适,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阎秀珍口腔颌面外科几种常见病术后口腔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6,12(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