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安全生产的培训

安全生产的培训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3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安全生产的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安全生产的培训

篇1

今天,有幸参加了两天的企业安全生产的培训,在恒**全技术事务所黄重芳老师简洁明确的讲解下,在一件件血泪斑迹重重的案例分析中,心开始清晰,心开始变的很沉重,平常在我们眼里的小事事发后会事如此的撕坏一个个家,捣毁一家家企业。

自然灾害,泥石流,冲毁建在山坡附近的建筑火灾,仓库、生产车间、绿色一盏小小的日光灯因为电源线路的短路引发的惨剧,邱隘新江厦超市火灾

车间----安全措施: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有洞必有盖,有台必有栏。

试想有轮有轴有洞有台,人体的一部分卷或进去,钩或进去,那是什么场面,不敢试想,不敢猜想!生产场地防止进入其他人员,-家属的小孩之其一。

生产使用的机器设备得应有专门的从业人员,配备正规的使用工具和防护工具。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工作纵向贯通着各种法律法规;横向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

篇2

人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同生产者的安全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因工作人员违章行为或操作不正确引起的事故占到所有安全事故的40―50%,在我国企业中员工违章导致的安全事故所占比例高达70―80%[1]。因此,探究安全培训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将安全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任务,科学、合理的对生产者进行安全培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长期性

煤矿生产工作实在井下进行的,面对灰尘大、风大、光线暗和潮湿度较大等复杂恶劣的井下工作环境,在加上较高的电压电流,运输设备、掘进和采掘机等器材的巨大噪音,为了提高煤矿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矿井工作人员必须对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仔细进行研究,及时正确的处理突发状况,才能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由于煤矿工作的特殊性,长期注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很重要,必须要做到每时每刻都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年年强调,月月强调,天天强调,让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一位员工心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工作的质量,最终实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效率的目的,增强煤矿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面对市场经济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大趋势,相关的安全培训单位应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作为最重要的任务,落实每一步安全培训工作的质量,踏踏实实的进行煤矿安全生产,坚持安全培训工作是保障煤矿生产的效率的基础,所以长期进行安全培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落实每一位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保证煤矿企业能够安全、顺利生产的基础。然而面对煤矿企业发展程度严重不平衡的状况,不同员工的文化和素质水平各不相同,这样的差距增大了安全教育工作难度。“管理、装备、培训”这一生产理念在我国煤矿企业在发展初期时就形成了,其中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因为煤矿生产都是通过员工的劳动实现的,所以必须要重视煤矿安全培训工作[4]。

在煤矿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要深刻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让安全生产的观念深入每一位生产工人的心中,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让员工真正的了解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对其中存在危害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说明,只有让生产者从思想上改变,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才能落实煤矿安全生产,实现煤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瓦斯突出与爆炸、矿井火灾、煤尘突出与爆炸、顶板事故和矿井水灾是煤矿井下存在的五大自然灾害,面对煤矿工作中的这些问题,对煤矿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必须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安全知识和从业技能知识,因为我国煤炭生产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甚至在一些地方仍然采取炮采的方式,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大部分生产者都是农民,煤矿行业近年来发展较快,需要的劳动力大部分都是农民工[5]。因为文化水平和素质不高,对煤矿安全生产意识毫无了解,不能正确的意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思想松散,不能严格按照纪律工作,导致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煤矿企业要注重对煤矿生产者的安全培训工作,让员工养成正确的安全生产习惯,避免事故的发生。当代的社会中科技和人才在企业的竞争中具有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发展人才与提高职工的素质关系到整个企业的长期发展,稳定与繁荣。煤矿企业应积极鼓励与监督职工素质的提高,加强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对矿井安全和自身安全意识,组建一支安全意识强、专业化的职工队伍,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保证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3 安全培训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安全工作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前提,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更应该加强重视。真正落实了安全培训工作,会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有效的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所以煤矿安全生产中最根本和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安全培训工作[6]。

因为煤矿工作中井下采矿工作的环境比较恶劣,在开采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透水、冒顶、瓦斯超限等危险的情况,必须将安全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让工作人员对以往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加强自身防范意识,从跟本上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3]。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要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强生产中每一步安全培训工作,防患于未然,预防危险的发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的调整,重视每一个小问题,不要等酿成大错采取整治。煤矿安全生产主题中最重要方针就是预防为主。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所以煤矿安全生产中安全培训工作具有长期性和永恒性。

此外,时刻进行安全培训工作还能够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员工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会掌握更多的知识,明白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员工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中的规定进行工作,坚决杜绝违章的行为,有利于培养出一批技术熟练、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员工队伍,从而为更好的进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有员工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煤矿每一步生产过程就会更加规范,在安全生产的条件下,会使煤矿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安全培训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临着煤矿企业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想增强煤矿企业的综合实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职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时刻注重对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保障培训工作的质量,为煤矿安全生产和企业持续有效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贾斌荣.加大安全投入,强化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

[2]孙绍敏.浅谈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方法与途径[J].山东煤炭科技,2013(04).

[3]汪永芝,吴健斌.加强安全培训预防煤矿安全事故[J].煤矿安全, 2010(08).

篇3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9-0070-01

施工作业人员(以下简称作业人员)作为建筑工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自始至终活跃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他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危险,如何预防和减少作业人员的人身伤亡事故是我们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的首要任务,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呢?古人云:“凡为治之大本,莫善于抑末而务本”。我认为:安全生产管理的治本之举在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做到了“抑末务本”,紧紧抓住安全教育培训这个重要环节,才能从根本上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含义深刻,包含着三个方面的理念:

一是“依法管理”的理念。“安全第一”确立了安全管理的法律地位,由此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入了“安全一票否决制”、“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等相关政策,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可称之为“依法管理”的理念。

二是“长效管理”的理念。安全生产管理不仅仅是形势的需要、政治的需要,它更是一项长期的、贯彻始终的治国方略,可称之为“长效管理”的理念。

三是“和谐管理”的理念。“预防为主”提示了安全管理的客观规律,由此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引入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等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制度陆续的建立、实施和完善,实践以德治国,创建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治国思想理论,可称之为“和谐管理”的理念。

实践以上三种理念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便是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不是简单的教育与培训的结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安全教育培训具有“人文”性、“强制”性和“时间”性三个重要特征。安全教育培训的三个特征与安全生产管理的三个理念形成了对应的内在关系:

1.“人文”性(“和谐管理”)。“教育”包含着“人文”性理念,“和谐管理”需要进行思想教育,显露“人文”性的特征。通过广泛宣传,谆谆教导,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创建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理念深入灌入每个作业人员的心中;让所有作业人员从根本上树立“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他人,他人不伤害我、我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意识,让所有作业人员从根本上树立我创建、我维护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意识。

2.“强制”性(“依法管理”)。“培训”包含着“强制”性的理念,《安全生产法》第20条、第21条、第22条、第23条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突出“强制”性的特征。建筑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必须落实,作业人员中的特殊工种(电工、电焊工、架子工、起重工等)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必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取得上岗证等;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