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2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新课的导课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设计新颖的导课,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只有在上课时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景体验,在特定的情景中理解事物本身,这样就会达到很好的导课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体中的气体交换与运输”这节课中,通过课件制作三维动画,形象地描绘了人体中气体的交换和运输,使学生对照自身的体验,能很快的体会到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和运输原理。”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这是在其他教学手段中所不能替代的。同学们学了这节课后记忆深刻,对多媒体辅助教学产生极大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还开拓了视野,拓展了思维,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很多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抽象内容又经常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障碍。跟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使用多媒体技术能明显地提高传递教学信息的速度和效率,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例如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吞噬作用、兴奋在人体神经纤维传导和传递等过程,通过设计多媒体动画,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激情,并且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变抽象为具体,改变了以往单一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开发了学生智力,给学生以丰富想象的空间,非常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还可根据本学科特点,从网上及其他信息源中获得大量的相关专业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教师的授课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可以联系实际教学内容,获得最新最全面且贴近生活而又与讲授知识相符的生物学内容,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和进步性。
3.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加大容量,巩固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大课堂有效容量,巩固教学效果,尤其在生物探究教学中,常需要将学生的讨论成果即时展示、分析和矫正。如果选用多媒体,通过长时间的停留在某个画面,便于学生观察和教师的讲解。传统的教学往往由于板书、绘图而浪费了时间,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大大节省授课时间,而且学生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综合,加深对课本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生物的生活环境”这节课,先展示一组画面:茂密的森林、干旱的沙漠、冰盖的雪山、蔚蓝的天空、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了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如诗画卷,展现高上、沙漠上别具一格的水生、陆生的各种各样生物等等。在生物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大相关教学内容的知识信息容量和知识信息应用的处理,并以练习或问题的形式及时进行矫正反馈,强化训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
二.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缺点
1.遗漏笔记
采用多媒体教学由于容量大,内容多,有时教师顾不上板书,造成一些学生听过即过,一堂课听下来很难把握课本中的重难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做笔记的方式进行改变,对于书本上有的知识则要强调学生做下记号,课后再整理;对于新增的知识则要求学生另记在笔记上,否则这节课下来,什么笔记也没有,“看看热闹”就结束,达不到效果。
2. 省略板书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物科学在20世纪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等,这标志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同时,生物科学又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因此,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但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偏差,教学效果不理想。只有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中生物课本中,有部分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则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首先可以看到细胞分裂间期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紧接着在分裂期的前期看到核膜消失,核仁解体,细胞两极出现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染色体出现且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看到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进入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并被纺锤丝牵引移向细胞两极;最后在末期看到纺锤体逐渐消失,染色体解螺旋转化为染色质,出现了核膜、核仁,在赤道板位置出现了细胞板并逐渐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把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全过程。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要还原其在教学中的本质属性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辅助教学的重要策略,应用于生物教学本应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偏差,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例如,现代教育技术能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变化过程(如光合作用)、无法直观感受的生物学知识(如微生物类群)或教师不易说清的知识点(如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等通过动画、影像、图片、图形、文本等多种信息生动地加以呈现,有利于突破重点与难点。但这只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非凡学习活动。”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才能得到体现和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结知识要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反馈教学信息,引导学生互评互动;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所以,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是用来辅助教学的,而不能代替教师上课。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不是摒弃传统教学手段,而是改造和提升传统教育
倡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并不是抛弃传统教学手段,而是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它们的协调互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在中学生物公开课、比赛课上很少见到教师用粉笔、黑板了,平常教学中教师从网上下载课件后略作修改,整堂课便备好了。效果如何呢?一张张片子放过去,学生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有时还没理解甚至看都没有看清楚就放过去了。由于前后干扰,一堂课下来,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知识没理顺,学生大都茫然。
四、不可滥用现代教育技术
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这是检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唯一标准。但现实是每所中学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怪现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多少是评价一堂课质量好坏的标准。于是,不管是公开课、观摩课,还是平常教学,只要有可能,就采用多媒体教学。唯恐不如此,就不足以显示出教师教学质量高。
1.忽视学生实践,不利于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课标》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假如每堂课每个知识点都是用多媒体展示、模拟,那么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生物或生物现象就难以做出客观实在的观察和描述,更难以提出与生物学相关、可以探究的问题,从而难以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等技术走进高中课堂已经成为教育事业发展所需,成为时展所需。生物这门学科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高中生物教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入生
物课堂教学之中,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顺应时展的要求,是提高生物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要求。而高中生物教学并没有很好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国内外一些成功经验,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熟悉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课程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加轻松、更加全面的理解生物知识。而现实中,很多生物教师不是不会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不能充分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学校要注重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要求教师紧跟时展潮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能熟练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生物课堂教学当中,积极促进生物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生物知识。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是一门让学生充分了解自然、接触自然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实验科学。引导学生从普通生物现象入手,然后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探究等方式,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通过笔者对生物课堂教学的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习惯于强制要求学生硬性地记忆一些枯燥乏味的生物概念和理论知识,如果学生不能理解,也很难记忆,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生物的兴趣。又如,一些教师只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情况,很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不能给予每一个学生足够的关怀和重视,师生之间关系并不是很好,这也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将复杂的生物知识简单化,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比如,高中生物中关于生命活动过程的教学内容,因为这个内容很难进行实验,仅靠教师讲解又很难使学生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比如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一个生命活动全过程的动态课件,让学生亲眼看到生命活动的全过程,这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又如,教师在授课开始前安排学生观看一场球赛,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致,然后顺势引发学生思考:队员之间如何传递信息?队员获得信息后生体机能是怎样处理信息的等问题。这样,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是教师灌输,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都不一样,教师的“满堂灌”没有效率,加上高中生学习的内容繁多,时间紧张,压力很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学生针对个人的学习情况,直接、准确、快速地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直接查询、获取生物知识信息。不仅如此,现代教育技术还可以灵活地分析处理生物数据信息,进行绘制表格、构建模型、制作视频教程等,促使学生学习生物方式的多样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和质量。
高中生物本身是一门很抽象、很难学的课程,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为解决生物教学问题带来了很大的福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要努力掌握现
代教育技术,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结合。笔者在文中简略地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够为现代科
学技术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行为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