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民营医院发展建议

民营医院发展建议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2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民营医院发展建议,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民营医院发展建议

篇1

“在此次新医改政策中,政府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医疗服务事业。目前,我国医疗领域产权多元化、多层次的格局已形成。民营医疗机构约占全国医疗机构的8%,虽然承担了一定的医疗任务,但发展规模还不是很大,民营医疗机构要抓住此次医改契机,发展壮大起来。”王承德委员说。

对于如何在新医改中发挥民营中医院的作用,王承德委员提出了几条建议。一、政府应给予民营中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在各项政策上对民营中医院给予扶持,为其发展创造宽松、良好的环境。目前,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医改和当地医疗发展规划中,并未把民营中医院纳入区域卫生服务规划,这极大地限制了民营中医院的发展。二、国家、社会评判一个医院的水平,视是否有大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为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在科研项目招标上,民营中医院缺乏相应的渠道了解科研项目,更难以参与。国家应该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扶持民营中医院设立科研课题和申报科研成果,对确有实力的民营中医院可以进行政策倾斜,建立配套科研成果专项奖励政策,从而在民营中医院中选拔、扶持和培养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三、对民营中医院免征税收。中医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土生土长的传统医学,以简、便、验、廉著称,没有太高的利润;但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多被政府核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需缴纳不菲的税费,这使得几乎所有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展举步维艰。四、民营中医院院名的命名可以冠以专科、专病的名称。民营中医院的优势在专科专病,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禁止中医医院的院名冠以专科、专病的规定,很难突出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使其生存和发展极其困难。

大力扶持中医院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是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结晶,一个好的院内中药制剂是专科建设的重要抓手,而且中药制剂位于中药开发链的前端,是开发中药新药品的摇篮。中药制剂的大力发展非常有必要。”王承德委员认为,鼓励中医药制剂发展,政府应该重点改善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政管理方面。中药制剂一般是安全有效的,多年来未发生过重大中药制剂不良事件。王承德委员建议中医院中药制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管理,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负责管理。

二是中医院中医药制剂室许可方面。要制定不同级别的中医院中药制剂室建设标准,对一、二、三级中医医院的制剂室建设区别对待,对不同中药制剂给药途径制定不同制剂室建设标准。

三是中医院中药制剂注册方面。在中医院中药制剂注册方面,王承德委员建议对中医院中药制剂的管理放宽政策,简化审批程序。

四是合理完善价格评价机制。王承德委员建议由相关部门核实制定,引入积极有效、易操作、能评价、效率高的价格评价机制和批准办法,适当提高中药制剂的定价和加成率。

五是中药制剂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王承德委员建议将已正式审批通过的治疗性院内中药制剂全部纳入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目录。

构建中国特色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王承德委员说:“目前国家中医药知识产权面临的是保护意识淡漠、科研管理与评价体系不完善问题。”对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

篇2

新医改环境下,民营医院应从调整以往的管理措施及方法入手,顺应新医改提出的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五项重点改革要求。省人大代表黄敬生谈及民营医院如何赶乘医改机遇,实现长足发展,提出的建议相当叫劲儿。

作为一家民办非营利性的心脏病专科医院院长,黄敬生认为,民营医院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服务理念,强化全员市场服务意识;二是转变经营策略,确保稳定的医疗服务市场;三是转变管理机制,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

“新近出台的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除了鼓励社会资金依法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外,国家还将制定公立医院改制的指导性意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这是对民营医院为保障居民身心健康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也是民营医院发展、壮大的强有力的政策依据。”尽管如此,黄敬生依然表示,民营医院在吸引优秀医疗人才、纳入医保体系和建立消费者的信誉等关键问题上,还有漫长而曲折的路要走。

他分析说,新医改中要求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现行卫生资源却呈现出一个倒三角状况,绝大多数卫生高级人才、精尖设备存在于大城市、大医院。比如说,民营医院难以吸引高技术人才。这是由于对医疗技术人员多点执业认识上的偏颇,现行相关法规上的制约,医疗行业的高风险,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相关制度不适应等复杂原因造成的。目前,在职医疗卫生人员多点执业还处于不公开状态,严重制约了民营医院对医疗人才的需求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另外,政府对非主体医疗服务机构的民营机构的重视、扶持和监管力度还不够,导致了虽然投资主体不同,但医院性质相同的非营利性医院仍然享受不到政策优惠。社会歧视也是民营医院建设与发展的一大障碍。

黄敬生为此建议,政府方面不仅要给予民营医院政策和舆论上的支持,同时应该制定并出台多元办医格局的配套政策。如:明确土地、税收等相关政策;放宽民营医院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投资兴办各种类型的医疗机构;鼓励和支持公立医疗机构与民营医院开展业务合作,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民营医院可自主选择开设与其医院类别和功能相适应的诊疗科目,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核准;民营医院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法律地位,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充分发挥民营医院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各级政府对民营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要给予必要的补偿,真正实现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服务;公立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务人员,本人愿意辞职到民营医院工作的,所在单位应予以支持。大胆进行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帮助民营医院做大做强,使民营医疗机构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篇3

我国民营医院发展步伐加快,规模多样,特点明显,地位和认可度逐步提升。但是,民营医院也面临着整体结构不合理,发展空间受限,遭遇各种有形无形政策壁垒,专业人才匮乏,社会信誉度不高等问题。上述问题既有体制机制和政策上的原因,也有行业发展中产生的原因。刘迎龙说,利用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国内已经有医院取得很好的经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