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5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是当前适应建筑行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适应性需求,在将建筑施工企业按照专业化细分成若干专业化分工,这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社会经济对建筑行业专业化的客观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必然成为建筑行业更加精准化的施工需求,并得到全面完善和发展。
一、简要分析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与专业化分工的融合点
1、专业化融合的整体合力。在建筑行业的专业化施工管理中,通过一定的信息化操作,尤其在工期、质量、造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效的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这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施工管理的逐步融合并形成合力的伟大实践效果,是趋势。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建筑行业工程项目施工中来,可有效地、自动的、快速的进行信息处理,形成资源整合优势。
2、现代技术的全面提升。在建筑行业的现展中,融入现代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常规的设施工具和普通的通信手段,采取人工观测、手工操作等工作方式来处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工程建设管理的各类图表绘制、数据计算和文字编辑,进行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控制等不能适应当前建筑行业专业化发展的需求[1]。现代新技术的加入,可改造传统的施工方式和施工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就不会出现扰乱建筑行业的行业秩序,避免在施工招标过程中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减少人财物浪费,节约成本。
3、观念转变的意识更新。对于建筑行专业化分工来说,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换,也要跟着时代节拍,但是,当前许多的企业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造成蛮目的管理,尤其是思想观念陈旧,不去开发新的信息化管理软件,没有达到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对项目上的工程预决算、施工进度、工程技术、工程成本、工程资料、人力、财务、材料、设备等缺乏计算机辅助管理,造成施工应用过程中的环节脱节,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2]。
二、深入简读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发展与市场的重要性
1、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各种高层建筑、材料管理、暖通工程等多需要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而建筑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更好能分解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适应更多的发展需求,并结合市场发展的趋势,在将建筑行业进行细化的同时,分解为若干单一化、标准化及专业化的建筑环节和操作内容,有利于发挥不同建筑主体的资源、技术优势,提高技术到位率、促进标准化建筑的有效形式,从而实现对建筑质量的整体把握,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建筑成本,提升监护行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效益,是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形式所趋。
2、综合型发展的形式表现。对于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是当前综合性建筑行业发展的形式表现之一,并逐渐成为实际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从原来单一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转变成为现在的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化发展模式。并且在明确个专业分公司的职责情况下,将建筑行业的结构或者设备事务等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各专业的贡献,利益分配,相互间的责任分担,都有很正规的文字合同、协议,更好的实现综合性建筑行业专业发展的实现[3]。
三、全面探讨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可行性研究
1、建筑行业的整体情景。从长远来看,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据预测,2011年至2020年,中国建筑业将增长130%。其中,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业总产值的19.1%[4]。智能建筑市场前景广阔,在2020年前,中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至少是1.5万亿,我国建筑节能蓝图蕴含着对节能材料和技术数万亿元的商机。因此,对建筑行业的整体专业化分工有着必然的发展趋势。
2、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的调查摸底。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对建筑行业中各企业业主、施工人员、材料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等不同层次的建筑人员进行调查摸底,讨论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可行性,并综合各种意见,从调查结果老看,共发出调查问卷356份,收回350份,从结果显示,89%的人员占城实施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并且细化建筑企业中的责任区分,实行专业化质量管理体系,并实现分工程度越细越好,并适应建筑行业的建筑成本和市场规模,进行各种专业化的分工。
3、专业化分工的实现途径。在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实现上,可以采取全盘化的统一管理,设立总公司,建立专业性强、技术过硬、不同专业的模式,建筑企业脱胎行业部门经济体制下,建筑市场相对封闭和分割。随着企业向工程总承包和国际化发展,建筑企业基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纷纷选择专业化、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和非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5]。研究表明,基于自身细分行业优势而发展的以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专业化公司和规模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公司在行业背景良好的基础上能持续成长。
4、行业竞争的专业化趋势。从建筑行业的盈利发展模式来看,专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建筑行业盈利能力角度上来分析,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对建筑市场进行划分,大体可分为:房屋建筑市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铁路建设市场、水利水电建设市场等大的建设市场,以及更小的、专业性更强的化工建设市场、冶金建设市场、水泥建设市场、油田建设服务、轻工建设市场等市场[6]。从这些不同的建筑市场来看,都呈现出了建筑专业化的精细化管理越来越要求严格,致使建筑行业专业分工成为了各种建筑的客观需求,并彰显出应有的发展魅力。
5、整体的认知。由于过往发展中,建筑行业在组织机构、经营方式、服务功能上存在不少缺陷,存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对工程总承包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的低层次竞争造成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难以为继,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等一些问题;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建筑管理模式,在全面分析市场的新形势下,把握建筑行业的专业化分工[7]。
四、总结
建筑行业专业化分工是一个系统、全面的运营方式,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新形势下,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多元化的核心发展模式,并推进建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建筑行业的现状,推进建筑行业的专业化分工融入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更好的推进建筑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丁肖真;建筑设计行业专业化变革之我见;建筑设计管理;2005年03期
[2]钟碧颜;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质量的控制及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3]刁玉国;从东电烟塔公司的发展看施工企业专业化的趋势;电力建设;1994年第02期
[4]张勇;建筑设计专业化与企业改革——探讨华森模式;建筑设计管理;2003年05期
[5]程峰;方勤;谈谈我国发展专业化施工企业的几点认识;安徽建筑;2001年第06期
[6]曹达明;低碳建筑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7期
(一)建筑行业面对的机遇
1、行业发展日趋成熟,社会贡献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的积累、规范和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从业人数都实现了明显的增长。截止2014年,建筑行业从业人规模已经超过了4900万人,企业数量超过了8000家,已经成为我国三大行业之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以2014年为例,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36463亿元,而建筑业创造的价值约为44725亿元,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建筑业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用工性质,对社会就业,尤其是对吸收农民工进城务工更是发挥了突出的、难以替代的了作用。在国内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建筑企业积极响应我国政府倡导的“走出去”战略,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国际竞争能力明显提升。在国际知名机构ENR的2014年全球10大国际承包商的排名中,我国建筑企业囊括了其中的前4名。
2、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城镇化是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最大机遇。自从我国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开始走上快车道。《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提出,要在加速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城镇化的建设质量,创新城镇化建设方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分散的农民将实现集中性居住,这就意味着将有大量的居民用房需要建设,有大量的棚户区需要改造。为满足城镇化过程中广大居民的公共需要,还需要建设大量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此外,政府还将为新型城镇提供交通、电力、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可以说,城镇化在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为各类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建筑业面临的国际市场也更加广阔。随着我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逐步实施,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去”迎来了新的良机,同时也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建筑行业面临的挑战
1、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扭曲
从建筑业内部结构来看,当前我国建筑业的数量结构呈现出极不合理的现象。按照建筑行业“生物链”来划分,建筑行业内部的企业结构应成金字塔式结构,即顶部是总承包建筑企业、中间部分是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底部是劳务分包企业,其数量特点是由少到多,符合建筑行业一般的企业分布规律。但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的情况是总承包建筑企业、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三者之间的数量之比为53∶39∶8,呈现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这种扭曲的企业结构不利于具备引领作用的工程总承包建筑企业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更损失行业的整体发展。
2、劳动力难以满足需要,环境约束日趋明显
受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人口结构出现少子老龄化现象,老龄化程度都将不断加深,建筑业劳动力供给数量因此将大大减少。目前来看,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年龄普遍偏大,40岁以上劳动力成为行业主体力量,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严重不足。而且随着社会和整体就业环境及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倾向的变化,未来愿意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将更加减少。
环境问题也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建筑也是一个能耗巨大的产业,能耗数量大排放也必然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据统计,整体来看全球能源的大约32%被用于建筑行业,同时产生数量巨大的各种废弃物和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在建筑行业治理排放缺乏创新的情况,未来行业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污染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促进建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传统模式引入现展新元素
随着信息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全面应用,建筑行业也应该及时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积极引进“互联网+建筑业”发展新模式。建筑业以往的工程承包模式存在项目搜寻成本高昂、耗费时间较长、交易环节繁杂等效率低下的现象。互联网与各种业态高度融合现象的出现,对建筑业传统模式的弊端可以从很大程度上予以克服,为建筑业在新常态下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引入互联网,建筑企业在建材采购环节可以提高搜寻效率,最大程度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同时,通过各种信息共享平台,项目各方便于沟通交流,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有关信息,加速有关决策进程。
(二)建立和紧密企业间战略联盟
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土地资源严重短缺,传统黏土实心砖的使用成为制约河南省建材产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河南省持续加大墙材革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特别是2005年河南大力整顿治理黏土砖瓦窑厂以来,新型墙材出现了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创新高,发展速度处于全国前列,为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舞钢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总面积629平方公里,地处山区,耕地宝贵。随着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当地建筑业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建筑市场对新型墙体材料的需求随之加大。然而,目前舞钢市80%的用砖由外地供应。
为加快当地建筑节能步伐,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节能利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舞钢市在全市建筑行业大力推广节能型建筑材料。
科建建材应时而生
舞钢市科建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建建材公司)位于舞钢市院岭街道办事处冯庄村楼房庄,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项目选址符合舞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建建材公司是以生产销售新型建材为主的民营企业,主要以电石泥、矿尾渣为主要原料,生产粉煤灰蒸压砖。产品符合国家和河南省“十一五”“十二五”总体规划,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鼓励类项目,也符合河南省行业准入标准、发展方向和产业政策,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科建建材公司2010年3月18日通过环境评价审批,成立了年产1.2亿块灰砂蒸压砖建设项目,同年7月通过平顶山市发改委审批并动工建设。公司前期总投资3150多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3032万元,流动资金118万元。项目于2011年1月竣工投产,同年9月通过河南省墙改办认证,并于当年12月被平顶山市政府评定为重点扶持新型墙材企业。
该项目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建设严格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和有关环保政策,确保达标排放。粉煤灰、矿尾渣、电石泥都是工业废料,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科建建材公司用这些废料既可以降低成本,也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
公司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