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5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质量管理工作亮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是质量检查、质量监督和质量评定等工作的重要方法。从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还存在建设各方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重视不够,施工单位质量自检资料不全等缺陷。同时,对于市级以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监督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许多机构都没有合格的工程质量检测部门,从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并给今后的维护管理等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化,逐步建立并健全机构,加紧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还要对检测人员定期地进行技术培训,规范其操作,保证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能够高效、健康地发展。
1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以及作用
1.1 内容。从调查分析可知,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对施工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工程实体等所进行的质量检测,并出具真实、可靠的检测数据,通过上级评价、修改并使之参与工程质量事件的分析处理;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和施工计划的审查,经检测查明设计规划是否符合工程的质量要求;③对于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工艺等都必须经过检测和技术审定合格后才能运用到工程中来;④通过使用多种科学检测的管理方法,判断工程质量与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是否相符,若出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1.2 作用。经研究表明,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的质量检测管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对于质量的检测如水泥、钢筋、机电设备等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技术保证,可以进行材料的出厂自检以及出厂质量控制的自检,还可以进行工程施工现场检验,从而保证了施工的质量,避免不检测时造成的质量隐患及直接经济损失;②质量检测是施工单位监督管理的主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而且还可以进行施工监理以及工程质量监督;③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的数据和结果是对水电水利工程质量评定、验收的主要依据;④通过检测结果可以改进所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同时,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以科学、全面地评估整个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质量等级、所存在的缺陷,最终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质量检测管理的效率。
2 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水平的措施
2.1 必须确保所使用的质量检测方法科学、合理以及现行有效的,从而提高检测的效率,使用过期的、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规范进行检测的方法,其所得结果将是有失公允的、不标准的,不能够保证检测的质量。同时,检测过程中所有仪器设备都必须经过国家批准的部门的质量认证,只有使用并不断更新先进的检测仪器,才能够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检测的质量。
2.2 相关检测机构必须受控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只有在国家法定机构授权下才能行使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行合法质量检测。从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正逐步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的检测市场,为了确保该检测市场的健康、顺利发展,我们很有必要加以规范当前质量检测机构的认可活动,使其在为社会提供质量检测时必须具有科学性、公正性以及权威性。在1994年10月成立的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是目前我国唯一的权威和法定的实验室认可单位,同时也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的正式会员。此前它所制定的《实验室认可准则》相当于国际公认的ISO/IEC标准,此外,还有其名下的《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资格的通用要求》目前已成为指导实验室规范运行与检证实验室技术能力的标准。
2.3 要求我们相关部门严格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前的抽检工作,确保工程的高质量完成。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只有堤防工程有明确的标准与要求,而对于土方、混凝土、金属结构制造及机电产品安装等工程并没有明确的抽检的方法、规范与具体要求,所以这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2.4 确保检测费用的合理性,严格规划好检测费用,为整个施工工程的成本实现最优化的配置。从调查分析可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检测费用的专项列支是检测结果公正性和真实性的有力保证。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大部分工程并没有批复概算这项费用开列,从而不可避免地挪用其他方面的资金,使这项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即便开展了,也难以保证其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质量检测工作的建议
3.1 质量检测人员要熟悉工程图纸中所提出的有关施工质量的设计指标;以及遵循水利部统一制定、的施工规范,严格按照其所列出的相关规范进行检测活动,因为它是质量检测工作的标准;熟悉规划设计图纸,只有熟悉了图纸,才能心中有数,才知道检测什么。同时,在进行质量检测时,要求检测人员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严格按要求进行检测,认真负责。质量检测工作本来就是对现有的工程施工情况找漏洞、挑毛病,若问题没有明显摆在面前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现场,到现场去监视施工情况,并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用事实和理论说明工程质量检测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3.2 根据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概括调查,要确保工程施工的高质量完成,质量检测工作就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高效性。施工的根本目的是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所以,不仅要对施工中所需的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测,还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性和耐久性的检测,并要保证工程产品的防渗、防水、防裂以及防腐等方面均满足相关设计要求;②详细性。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节相当复杂,各种小毛病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所以,相关的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必须耐心、细致、全面的进行检测,避免出现少检、漏检留下的质量隐患;③预见性。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旦建好可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所以,这就要求我相关部门在施工之前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测,避免盲目地开工而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质量检测是质量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监督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要保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就要求试验检测部门不断完善检测手段,确保其具有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强化相关质量管理体制,并借助于技术含量高的测试手段对工程构件以及材料等按要求进行检测,并做相应的判断。所以,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质量管理中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只有搞好检测工作才能够及时掌握工程质量的规律,以便将质量的波动情况控制在符合相关标准的范围,进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莹.论水利工程竣工文件归档质量的控制[J].知识经济,2012,(15).
[2]李洁.论如何做好水利除险加固工程质量控制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重点
Key words: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quality;management;focus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039-01
1以现代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理念为指导,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利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建筑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其科学的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必须以现代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理念为指导,通过严格的事前控制减少和降低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以此达到预防施工质量通病发生的目的,有效减少企业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科学的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严格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重点
2.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前,施工企业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以及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并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过程中明确施工各部门、人员职责,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职责不明确造成的推诿现象,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效率。通过根据自身管理结构与工作流程特点的、工程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适用性。避免照搬其他企业或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造成的质量管理工作不能适用于实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2.2 施工材料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施工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管理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首先要注重进场材料的检验与检查,确保进场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另外还要加强施工材料的存放管理以及使用前的检验,对于受暴晒、雨水影响较大的材料要采用覆盖等方式保障其不受日晒雨淋的影响,确保施工用建筑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3 科学设置施工质量控制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质量控制点是为了保障工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换件。其科学的设置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企业要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工程所在地域的气候特点及季节、工程特点等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以此保障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各个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以此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点设计与执行过程中,施工企业要通过对工程设计方案、图纸的深入分析后,将影响施工质量的承重部位、操作技术参数及施工环境等设置成为质量控制点,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点进行检查与验收,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4 施工质量监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施工质量的监控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其通过对施工质量控制点的监控以及对可能引起施工质量隐患的因素控制达到质量预控的目的。通过严格的施工质量监控能够使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应着重对施工过程的操作进行监督与管理,避免由于操作不当或不按规定操作造成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过程的巡检与旁站,以此提高现场质量监控力度,有效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工序交接过程的检验管理工作,避免事后补签交接记录等情况的发生。以严格的交接检验确保上一工序的施工质量不会对下一工序造成影响,避免质量隐患治理与返工等成本的增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还应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对于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各项技术参数等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以施工人员培训为切入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人为因素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过程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人”这一要素。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与责任性的提高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开工前的重要工作。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设计方案以及质量控制要点等技术文件,对施工人员、施工管理人员以及质量管理人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施工控制要点与注意事项,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施工管理体系中明确的职责、权限,促进施工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对施工人员的培训能够有效的促进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施工人员对自身工作中质量相关工作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施工过程中农民工施工技术的提高,促进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需要施工过程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其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注重自身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有关人员的培养,以此作为基础开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并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有效提高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效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伟,赵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建筑资讯,2009,10.
[2]刘立峰.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J].工程监理,2009,12.
1引言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总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经常会发生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建筑市场中普遍存在着违规违法的施工现象,这不但会严重影响到建筑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要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促进建筑工程发展。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
2.1对建筑工程的准备工作进行监督
按照建筑工程的具体状况,有效的安排质量监督员实施质量监督工作,按照建筑工程的特征和结构,明确质量监督计划,对于监督的重点内容,要报备有关部门。质量监督员要审查建筑工程有关的所有资料和质量文件,审查这些资料是否满足有关质量规范。审查建筑工程有关的主体和工作人员的资格,贯彻监理单位的责任,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都能满足质量标准。
2.2对建筑工程参建主体的行为进行质量监督
要质量监督建筑工程参建主体,例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等。监督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工程申报手续是否齐全、审查施工图是否标准、审查建设材料的质量问题等等;监督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监测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监测各项工程质量的保证资料,确保各种资料的完整性,禁止发生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的情况;建筑监理单位的质量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查建筑工程中是否配备专业的监理机构和建立人员,检验建筑工程中的各项工序;监督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该单位是否拥有建筑工程勘察和设计的能力、审查该单位是否具有项目负责人资格、审查该单位是否具有设计人员的图章签字、审查图纸设计及变更勘察等手续是否齐全等等。
2.3对建筑工程实体进行质量监督
利用抽查的方法,完成建筑工程实体的监督工作,抽查内容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竣工工程和竣工验收。检查地基工程时,主要检查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的资料和混凝土、基础砌体和防水质量;抽查主体结构时,主要检查混凝土、砌体、钢筋和主体结构的安装质量;抽查竣工工程时,主要检查项目的基础工序,包括:水、电等等;监督竣工验收时,主要监督验收程序、形式等等,要责令改正所有违规行为。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方式
3.1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和模式
为了给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要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和模式,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有关制度和政策也在逐渐的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制也处于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但是因为质量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从而不能够顺利的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监督的方式也不合理,信息的传递也不正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通过实践不断的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3.2运用现代化方式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加上建筑工程质量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往的监督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保障,要使用现代化的方式实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要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的现代化,确保监督行为的法制化,确保监督重点的明确化,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
3.3严格监督建筑材料的质量
目前,多数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建筑材料造成的。部分建筑工程的负责人为了确保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偷工减料,或者是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情况严重的话,会发生质量事故。所以要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查工作,尤其是要重视关键部分的材料质量检查工作。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要对比多家建筑材料的生产厂家,选择质量最优的厂家进行材料采购工作,要按照有关的规定,严格的检验进场材料的质量,确保使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
4案例分析
4.1案例概况
某城市位于我国南部城市省份,随着该市经济的迅速发展,该市建筑工程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该城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经历了确立、调整和改进三个阶段,虽然该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在不断的完善,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4.2该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
4.2.1监管工作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
该市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具体来说就是一项完整的建筑工程有不同的工程质量监督结构进行监督,但是相互之间又存在着独立执法的问题,双方互不了解彼此的工程质量信息,导致监督主体工作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4.2.2监督范围未能全覆盖
近些年,随着该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基建行业建设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数量越来越多,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建设涉及到不同的部门,例如:建局、规划局等等,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因为前期的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齐全,或者用地规划手续不齐全,由于每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进而会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会出现覆盖不完全的情况。
4.3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监督的措施
①要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系,这主要包括完善法制化建设、完善监督机构职能等等,具体如表1所示。②要完善建设工程社会监督保证体系,包括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机制、完善建设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③要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三大体系,主要指的是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系、监理咨询和工程保险的社会监督保障体系。
5结语
总而言之,要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的过程中,要抓住监督工作的重点,同时使用合理对监督方式,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减小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王英斌.论规范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对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J].工业,2017(3):199.
[2]奚敏.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J].安徽建筑,2014,21(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