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0:5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工程消防设施,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abstract] : this article from the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condition began to analysis, simple introduced the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issu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key words] :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Install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建筑消防工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贯穿工程形成和体系运行的全过程。通过对每一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使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各个环节处于控制中,才能保障整个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1 目前消防设施施工情况
由于工程规模各异、施工环境不同、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差异及管理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消防施工的施工质量不能保证。产生许多质量问题。例如许多施工单位使用了非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施工,无证操作,又疏于管理,使施工质量大大降低,甚至给消防系统埋下了各种隐患,严重影响了今后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施工人员不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有的甚至不知道有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违规操作,造成施上现场发生火灾。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质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2 消防设施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事项
(1)报警器的施工。火灾探测器(感温,感烟)是消防系统的敏感传感器,它的安装位置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状态。探测器的安装在按照施工图选定的位置现场画线时,可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探测器的设计位置做必要的移位或增加附加措施。如在现场施工中,遇到风管、风口、排风机等遮挡物影响或送风口气流,热源等影响的都必须适当移动探测器的安装位置。探测器与邻墙或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 m,正下方及其周围0.5 m内不应有遮挡物。空调送风口边缘与探测器的水平距离应大于1.5 m,安装在回风口附近的要大于40 cm,无法达到要求时要设置挡风板。探测器到多孔送风顶棚出风孔的位置应大于0.5 m,并在探头边缘设置集烟罩,收集火灾前期产生的烟雾。红外光束对射感烟探测器,其光束轴线到顶棚的垂直距离不能大于1 m,以免廷缓报警时间,同时应注意避光,避开遮挡物以免产生误报或失效。在厨房等有明火产生的场合,感烟器应避开炉口火媚上方,以免烟雾、蒸气引起误报,尤其是离子型感烟探测器,必要时增加挡板。安装感温探测器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接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在灰尘飞扬或有类似气溶胶等能导致感烟器误动作的场合,应对感烟器采取如屏蔽等特殊措施,以免灰尘等进人感烟器造成误动作。与防火卷帘门,电动防火门起连动作用的探测器,应安装在距离它们l一2 1"11的适当位置上。在同时使用智能型和普通型感烟探测器的工程中,应注意两者安装位置不能搞错。设置于汽车库和厨房内的感温器不能用于普通场所,以免造成误报警或失效。感温器与感烟器的安装位置不能搞错。
(2)消防供电系统的施工。由变电柜送往消防控制室和消防泵的电缆,应采用双回路阻燃电缆,以配合双回路电源切换箱的自动切换,决不可改为单路电源供电,也不能用非阻燃电缆或普通导线替代。应急照明系统电源应注意在正常状态下接成充电状态,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系统能确保变电所、消防控制中心等重要部门的应急照明。对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不同电压、电流等级的线路,不能穿在同一管线内或线槽内,以免产生干扰,使系统失控。在线路敷设时,应尽量减少接头,如果线路过长有接头时,要选用合适的接线端子在过路盒中接线,并保持紧密连接。预埋时要用锁母做好管路与接线盒之间的连接。线盒等部分应作好封堵,金属预埋管之间要良好接触。在穿线时,应将杂物清除出线管,管口的毛刺要清除,以免穿线时割坏导线的绝缘层,甚至割伤导线,产生隐患。接线头要注意不能碰到墙体或其它金属物。消防控制室到消防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手动控制装置的线路应单独敷设,不能经过总线编码模块来启动,以免在自动消防系统出现故障时,在消防控制室不能直接手动启动这些设备。应重视消防系统中各部件及传输线路间电气连接端子的紧密性,减小接触电阻,以减小传输损耗,消除隐患,以保证系统能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
(3)消防供水设施的施工。消防水池出水闸必须选用闸阀,不能改用蝶阀,以免蝶阀的轴与阀板打滑脱落,造成管路阻塞使水泵吸水量减小或无水可吸,造成严重后果。消防水池出水口要高于水泵的吸水口,以保证水泵始终处于有水状态。对于用生活水箱作为消防水箱时,生活用水的出水口应高于消防出水口,以保证两者间有18 m,的水用于消防。消防水箱的出水口不应与水池底面齐平,以免水池底部沉积污物堵塞水枪喷头。消防水泵的结合器安装时,各部件组装顺序不能装反,否则会造成消防车无法向系统补水。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必须安装泄压阀,以免出现管道崩裂。在调试时要先打开泄压阀再行停泵。在采用异径大小头与消防水泵连接时,水泵吸水口必须采用偏心异径大小头,并使吸水管上部保持平直,否则会造成气蚀。在管道变径时,水管弯头处不使用补心,以免增大水流的阻力,使喷水压力减小,甚至造成堵塞。
(4)各种阀的安装。报警阀安装时与水源控制阀的水流方向不能接反,在报警阀组后面的喷淋管中,切不可接人生活用水及其它非喷淋用水,以免管网内外压力不平衡产生误动作。施工检查中,应观察防火阀体关闭是否严密,否则会影响排烟或送风的效果。在施工中,对某一些功能性检查的项目,比如用热风机对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进行检查时,由于探测器动作与热风机放置位置、加热时间、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为统一规范检查,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以保证功能试验的有效性。
3 现场安装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现场要对产品的安装规定、耐压性、压力要求等进行检测,将检测放在消防设施的施工过程中,无论对消防设备和重要配件,还是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检测都要做到全方位随时检查,随时记录,并备有完整的档案。涉及安全和功能有关的产品,应按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1)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每一道检查测试,排除隐患,并作记录,在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涉及到安全和可能造成日后隐患的施工工序,必须用仪器进行数据检测,例如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接触电阻等。
(2)消防水泵有三种启动方式,即水泵控制柜现场启动,自动启动和消防控制室远程启动时,应对这三种启动方式进行测试,并核对反馈信号。
(3)对消防警铃和广播的功能检查时,不能以听到声响为准,应以确保每个警铃和扬声器都能正常工作。
(4)在进行系统联动测试时,要注意报警控制器所显示的位置与探测器的位置保持一致。对防、排烟系统,在阀门动作后,核对消防控制室的反回信号,同时应能联动消防风机启动。在一台风机供几个阀使用时,应对每个阀体动作后联动风机的情况进行测试,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消防设施施工是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建筑安装工程。设施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因此,我们务必做好消防设施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柳济杰 李萍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防科技 2007
[2]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在人们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意识下,使建筑消防设施的安全性得以保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国在建筑消防设施的施工中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那么建筑消防工程有哪些通病呢?在实际生活中又该如何对其进行完善呢?通过以下几点对此进行探索。
2目前我国建筑消防设施的施工状况
2.1消防给水管网的不规范施工
现如今,我国在建筑消防设施施工中,消防给水管网没有严格根据方案和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完成以后,要对其进行强度和严密性的检查试验,实验的管道压力应为实际管道使用中的 1.5 倍,而且不能小于 0.6 MPa,强度上应该是在实验的压力下检查 10 min,压力的降幅不能大于 0.05 MPa,才能定为是合格的施工过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规范性的消防设施施工。
2.2给水管道材质的不规范使用
消防给水系统中,为了安全保证,必须用钢管作为给水管道的材质原料,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仍有使用塑料材质作为给水管道的制作材料的现象,这是非常不规范、私自偷工减料的行为,如果塑料的消防管道在火灾中遭到损坏,水压和水流都达不到要求,在发生火灾时,就不能对事故作出应急反应,那就失去了其原本输送消防用水的本质作用,这样一来,消防设施形同摆设,则会给消防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不规范安置
国家规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必须采用热镀锌钢管进行使用,仍有些管道材质和管道直径没有达到要求;在自动喷水系统安装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安装:管径大于 100 mm 时,应用法兰链接或沟槽式管方式连接,当管径不小于 50mm 时,每段配水管的防晃支架必须大于一个,管道方向变化时,应加设防晃支架,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并没有按照以上的要求,而进行性大量的焊接,还会产生对防晃支架不合理的使用。
3 我国建筑消防设施施工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3.1建筑消防设施的实际施工环节的不规范
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一般都是通过招标和投标进行筛选施工单位的,那么如果施工单位没有一定的施工经验和资质,并且为了追求工程的进度和其自身的经济效益,进行不规范的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胡乱进行施工,达不到项目本应具有的安全标准,就会使建筑消防设施的质量和功能没有了保证。
3.2消防设施的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很多施工单位缺少建筑消防设施专业的施工人员,没有具备一定的消防设施施工技术,而是用非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任意降低消防设施施工标准,只在乎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样的施工只能应付表面,而不能使实际的消防设施得到应有的应用,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消防设施施工的质量。
3.3消防设施安装设计和施工规范的不完善
我国在施工监管中,仍然只能以原有相关行业的规范作为现如今的施工检查,没有相关规范作为施工依据,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建筑消防设施的发展,只有加强监督管理,使施工单位没有利用规范漏洞进行不合格施工的机会。
3.4消防设施施工单位只在乎本身利益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金额非常巨大,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那么施工单位总是把本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减少正常的工程资金的支出,以经济效益作为第一根本,忽略了施工的质量,采购不符合标准的低价位的施工材料和消防设备,给建筑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3.5消防设施竣工后验收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
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竣工后,会有验收人员进行检查,但是验收人员一般都是做表面功夫,没有专业的检验方法,只是应付了事,这样不科学的检查手段根本不足以对工程进行有保证的质检,无法对安全有所保证。
4防治建筑消防设施施工质量问题的可行性办法
建筑消防设施工程有着以上几点根本性的问题,使得消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不能达到国家的行业标准和规范,非常不利于建筑消防设施的发展,如何才能够使建筑消防设施的安全得以保障呢?以下列举优化建筑消防设施的几点可行性办法。
4.1加大力度对消防法律、规范和消防安全意识的宣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手段应用到我国的各个领域,那么在消防设施的安全上,也可以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消防安全意识的广泛宣传,增大消防法律及法规的关注度,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对消防设施安全予以广泛的重视,使全民关注并且对消防设施的安全进行监督,才能使我国建筑消防设施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4.2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和有效监督
我国应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的单位进行整顿,加大执法力度,对于不规范的消防设施施工进行严惩,不仅竣工后对其进行检查,还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定期的视察,对其使用的消防材料和设备进行规范化的检查,对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进行资格审查,严格排除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做好日常消防设施的检查工作,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对消防设施的安全给予最大程度的重视。
4.3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上面已经提及我国的消防设施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高低不等,那么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技术和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操作等进行大力度的培训是极为迫切和重要的,增加施工人员的消防知识,培养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养,应该使其会利用更为科学的方法进行工程的施工,增强其安全意识,能够将安全责任进行到底,只有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才能够加快消防设施施工规范化的进度,完善整体施工水平,才能为人民建立出安全的建筑。
4.4对消防设施的质量予以有效的控制
通过以上叙述的消防设施施工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把关,使消防系统更加科学合理,对于每个零配件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加大对劣质产品的惩罚力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在实际施工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给予消防设施的安全最基本的保障。
4.5将安全责任制度贯穿到工程的整个过程
安全作业对建筑消防的施工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所以更要把安全责任制贯穿到施工的全部过程中,要从开始的工程设计到施工、竣工以及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安全责任制度的有效落实。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强化安全意识。
4.6建立严格的、规范化的验收过程
在建筑设施的竣工后,会有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其进行检查,现如今我国在消防设施质量上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那么就要求监理单位等检查机构对消防设施施工进行更加严格的验收程序,要对施工的消防技术,消防设施的综合性能和消防设施基本材质的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的审查,在审查中严格贯彻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对其进行最后阶段的检查,才能对消防设施的安全有更深层次的保障。
结束语
建筑消防设施是建筑物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本身的质量和安全对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建筑物防火灭火的主要保障,所以努力的提高高消防设施的安全性能,能大大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使建筑物内的人员有着最大程度的安全保证,可见对于建筑消防设施施工的通病研究,能为我国建筑消防设施的安全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此的研究是有巨大现实意义的。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消防监督管理概述
1.1建筑工程监督管理。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内部装修和功能结构发生改变时,必须按照国家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根据《消防法》管理规定,在工程建设前,建设单位应将有关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当地的公安消防机关进行审核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竣工时,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1.2实施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
公安消防机构是消防的监督机构,负责对所辖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及事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通过举办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前以及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或者开业前都要例行消防安全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活动。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验收等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工作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出示相关证件。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责令立即改正或限期改正。
1.3对各种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消防产品是关系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参照国际上通行做法,对各种消防产品制定了市场准入制度。对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内外消防产品都应遵守市场准入制度。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目前具体承担强制性产品认证、型式认可及准入制度的评价工作,四个国家级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强制检验工作。即: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消防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4有关人员应持证上岗。
对于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在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消防工作是预防和扑灭火灾工作的总称。我国消防工作实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是人们多年来与火灾做斗争的实践总结,消防工作的方针可归纳为“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正确处理好“防”与“消”两面三刀者的关系。必须全面、认真、正确惯切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2消防任务
消防是关系社会民生的一项工作,消防工作的前提是做好基本任务,其基本任务为控制、消除发生火灾、爆炸的一切不安全条件和因素;限制、消除火灾、爆炸蔓延、扩大的条件和因素;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口和通道,以便人员逃生和物资疏散;彻底查清火灾、爆炸原因,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以及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3消防设施设计应用实例
高层民用建筑的内部结构、装修用料和方式越趋多样化,并随着用电负荷及煤气耗量的加大,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已成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下面以联动控制点的设计为例进行论证。
2.1水流指示器的设计
在水灭火系统中,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要采用水流指示器,配接输入模块后,构成一个报警点。其编码地址有输入模块设定,当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该报警点信号时,通过联动控制器,可以自动启动喷淋泵。一般每个防火分区(或楼层)至少设置一个水流指示器。本设计中,每层为一防火分区,设置一个水流指示器。
2.2消火栓按钮的设计
每一个消火栓箱内应设置消火栓按钮,消火栓按钮不能安置在消火栓外,以免与手动报警按钮混淆。消火栓按钮配接输入模块后,构成一个报警点,其编码地址由输入模块设置。故消火栓按钮平面设置位置与消火栓位置相同。
2.3消防广播的设计
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人员都很集中,并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应在这些公共场所按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的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及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7]处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其次在公共卫生间的场所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3W。
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且有防火门分隔及人声噪杂,故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一般电梯前室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疏散楼梯间也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且人声噪杂,故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以利于火灾应急播放疏散指令。
2.4消防电话的设计
装设消防专用电话分机,应位于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包括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消防值班室、保卫办公用房等部位。消防电梯和普通电梯之轿厢内都应设专用电话,要求电梯机房与电梯轿厢、电梯机房与消防控制室、电梯轿厢与消防控制室等三者组成可靠的对讲通信电话系统。通常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电梯监控显示盘(包括位置指示器、方向指示灯、对讲通信电话、故障指示灯等),以便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及紧急情况下控制的必要。
2.5消防控制室的设计
消防控制室可单独设置,但智能建筑为了实现整个建筑弱电系统的信息共享和集中统一管理,整个集成系统按实际工作要求设置多个用户操作管理中心,如保安监控中心,主要设备有数据采集服务器、系统服务器、闭路监视器、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器、设备运行自动化管理系统主机等,智能建筑消防控制室往往与BA、SA系统合用控制室。采取合用控制室设计,有利于集中统一地进行监控和管理,即可节省大量人力,又可提高管理水平。在智能建筑中消防控制室的设计除了应当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外,如采用合用控制室,消防设备在室内应占有独立的区域,且相互间不会产生干扰。
2.6消防系统供电的设计及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应采用消防电源,直流备用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当直流备用电源采用消防系统集中设置的蓄电池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应保证在消防系统处于最大负载状态下不影响报警控制器的正常工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CRT显示器、消防通信设备等的电源,宜由UPS装置供电,系统中配置的火灾显示盘、远程控制器、控制模块等提供DC24V电源也由主机电源提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消防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关心、重视、支持、参与下才能搞好。消防工作具有社会性;消防管理应渗透到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之中,决定了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消防安全管理涉及面广,小道一家一户,大至整个社会,因此,在生产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人们对消防安全管理必须提高警惕,对生产不能粗心大意,否则就有可能酿成火灾,这就是消防工作的经常性;根据多年来火灾事故教训,这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一条真理,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才能控制、消除火灾事故的发生,这就是消防工作的群众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