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2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学习婴儿护理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初产妇由于缺乏生育经验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这些均可能对新生儿的成长产生影响。临床研究指出[1],孕晚期加强初产妇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孕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纠正错误的认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管理及对新生儿的自我护理能力[2]。本组研究中,通过给予初产妇加强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其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分析能力,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湖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175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8±8.9)岁;产妇文化程度中,大学及以上学历45例,大专67例,中专及高中47例,初中及以下16例。其中农民5例,工人81例,个体工商业人员57例,干部技术人员32例。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28例,2000~3000元64例,3000~5000元72例,5000元以上11例。
1.2方法
对全部孕妇在孕第35周及36周的周末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相关培训,培训参与人员包括产妇、新生儿父亲、新生儿家庭照护者等,每次培训1~2h,培训形式采用集中讲座、小组讨论、示范演练等形式。培训内容包括新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概况,新生儿基础护理及保健,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对策,母乳喂养的方法及操练。培训人员由富有经验的护士进行,在培训中,注意观察孕妇的理解能力,结合其教育水平等情况,给予采用不同的语言描述,注意给予示范操作及图片讲解,加深产妇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采用小组讨论及演练提高产妇的应用能力;每次培训后给予相关问题解答,设立形式多样的咨询方式,如官方QQ群、微信群、微信平台、咨询室、咨询热线等,加强对产妇疑问的解答,提高问题解决的针对性,针对产妇的家庭情况,给予一定的建议与意见。培训结束后向参加培训者分发健康知识手册、光盘等,指导产妇进行自我学习,促进知识的掌握。
1.3判定标准
[3]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在产妇培训前及培训后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新生儿生理特点,新生儿基础护理,新生儿常见问题分析,母乳喂养的方法,疫苗接种方法等,每项内容20分,满分100分,对比观察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
1.4统计学方法[4]
应用SPSS11.5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培训前发放调查问卷175份,收回175份,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为71.4%,培训后向产妇发放调查问卷175份,收回175份,有效问卷167例,有效率为95.4%。通过对调查问卷回答情况分析,本组在进行为期2周,共计4时的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后,产妇相关知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婴儿时期是婴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最易出现各种疾病的时期[5],婴儿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而婴儿的健康成长,多取决于婴儿母亲及其对婴儿的喂养、护理的认知、态度及行为[6-7]。初产妇由于生育及新生儿相关知识,这对新生儿的生长与发育极为不利。在一组调查中指出[8-9],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的缺乏包括以下几点:
(1)多数产妇不清楚新生儿特殊生理知识,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出生后体质量变化;
(2)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多来自父母或网络等途径,没有科学而系统的学习;
(3)产妇对母乳喂养方法仅限于理论知识,甚至有的产妇不认可母乳喂养;而调查指出[10],多数产妇对新生儿出生的护理知识都存在较大的兴趣,只是苦于缺乏相关的培训,尤其是近几年育龄女性中,独生女占据绝大多数,其缺乏新生儿家庭护理氛围,自理能力差,对健康教育的渴求更强烈。本研究中,对175例初产妇于孕中晚期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对新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概况、新生儿基础护理及保健、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对策、母乳喂养的方法及操练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经培训后,产妇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培训前,且护理知识的掌握已不再局限于理论上,更提高了产妇的自作能力,明显提高了认知分析能力。总之,通过给予初产妇系统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相关认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这对于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解思琦.初产妇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的临床实施[J].生物技术世界,2013(2):150.
[2]辛燕.开展家长育婴指导对提高新生儿早期教育普及率的作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6):416-417.
[3]李云波,杨彦香.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分析与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2):1860-1861.
[4]吴雨桐.临床护理路径在初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4):2374-2375.
[5]王转琴.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对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17(28):60-61.
[6]黄秀永,陆柳雪,陆青梅,等.健康教育对农村初产妇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影响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2):258-259.
[7]招凤彩.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新生儿智力发育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97-98.
[8]陆柳雪,陆小妮,陈立新,等.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对桂西地区农村初产妇母乳喂养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2):1824-1826.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产妇12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8.1±3.1)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为(38.1±1.1)周。观察组中,产妇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6.3±2.1)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为(39.1±1.3)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包括检查产妇的身体状况,对产妇的饮食进行指导,并对产妇进行语言方面的安慰等。观察组产妇用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质量评价小组。该小组主要由科室主任、护士长者责任护士来负责,任组长,其他的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由于小组负责人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可快速解决临床中的突发事件,随时随地指导护理小组成员。同时,质量评价小组的组长要对组员实施理论宣传教育,并给予实践操作指导,提升组员的技能和职业素养。(2)制定相应的质量评价表。由质量评价小组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阅读与质量评价相关的文献等材料,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护理质量的标准要求,或根据国际护理学杂志标准,并结合产妇及其家属的投诉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质量评价表,制定相对应的奖罚标准,通过护理质量评价措施的进一步实施,以不断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并在良好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护理模式进一步为产科服务。(3)护理评价的具体实施。将护理质量评价表置于显眼位置,便于护理人员随时阅读,方便指导工作,也能确保护理人员工作的全面性,同时也能让护理人员随时做到自检,通过质量评价表来检视自己的工作,督促护理人员不断改进自己的护理态度和方法。护理人员除了正常的检查工作之外,还要与产妇多交流沟通,疏通产妇的不良心情,增加与产妇的互动。尤其是对于生产后的妇女,更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产妇的抑郁心情能够得到排解,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新生婴儿的照料工作,降低产妇抑郁症发病率[1]。质量评价小组的组长要不定期的查阅护理记录及病历资料记录的准确性,同时也要随时查访产妇及其家属,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与服务质量,将其作为对护理人员的考核。(4)护理质量的评价反馈。由于临床治疗中遇到的产妇各不相同,出现的问题也有差别,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经验较少,遇到问题及时记录,并以书面形式汇报。医院针对护理人员汇报的问题进行总结。如果是医患沟通的问题,需要从双方沟通解决;如果是护理人员护理技术、理论知识等方面不足的问题,医院要组织护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让护理人员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培训的手段可借助网络工具,开展公众号培训,让护理人员能随时学习,随时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2]。
1.3疗效评定标准
通过实施质量评价标准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生产过程中的产妇会阴切口愈合感染情况,同时观察婴儿红臀情况,调查产妇的满意度等,调查评分的总分为100分,总分>85分为非常满意,总分70~85分为满意,总分<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新生婴儿红臀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产妇中会阴感染9例,会阴感染率为14.3%,新生婴儿红臀发生11例,婴儿红臀发生率为17.5%;观察组产妇中会阴感染1例,会阴感染率为1.6%,新生婴儿红臀发生3例,婴儿红臀发生率为4.8%,观察组的产妇会阴感染率及婴儿红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39例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4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3.7%;而对照组产妇中32例非常满意,18例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79.4%;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产科医疗服务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病人需求和医疗保险偿付政策的变化、医院之间的竞争,致使医院寻求成本效益更好的方式。提供高质量的产科医疗服务,主要改变是采用家庭化产科监护(family-centered maternity care,FCMC)新模式,采用“待产、分娩、恢复房间(LDRs)”,替代产妇需多次转移的产科医疗服务传统模式。现在,FCMC已成为产科服务熟悉的用语[1]。
我院从1999年起,考察了新加坡、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医院的产科,学习FCMC的理念与经验,经过5年时间的筹划、立项、设计和建设,于2004年5月在我院本部建成市母子医疗保健中心(简称母子中心),我们结合中国和苏州的实际情况,采用了FCMC模式。
1 结合国情市情的实践
为确保基本医疗,适合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设立3个产科基本医疗病区,有161张床位,占产科总床位数的88%;为改善投资环境,适合外宾和部分人群的实际需求,设立一个产科特需医疗病区,有22张床位,占产科总床位数的12%。
在产科基本医疗病区,采用部分的FCMC模式,其中产前病区有45张普通床,有净化单人产房6间,每间只设1张LDR床(待产/分娩/恢复多功能床);2个产后病区(母婴同室)有116张普通床。产妇产前住在3个产妇1间的房间;待产和分娩(LD),至少分娩(D)是在家属陪伴下在单人产房进行的;产后迁入3个产妇和3个婴儿一间的母婴同室。此区房间的设计均与LDR房间相同,今后随着市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产科平均住院日的缩短,可逐步将这些房间改设1张LDR床,使之也成为LDR房间。
在产科特需医疗病区,采用完全的FCMC模式,有家庭化的LDR房间(或套间)22间,每间设1张LDR床。自然分娩产妇,在整个分娩期(4天)不需转移,在家属陪伴下,在LDR房间度过产前、待产、分娩和恢复的全过程。
在产科设净化手术室2间,只供剖宫产手术使用;在产科附近设新生儿病区及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
在3个基本医疗病区和一个特需医疗病区服务的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由妇产科和护理部统一管理,人员相对固定,互相协作。新生儿科医生则及时提供新生儿的相应医疗服务。
2004年,母子中心的婴儿出生数为8,309个,比开展新模式之前的2003年增加了44%;2005年,婴儿出生数为8,793个,其中采用完全FCMC模式出生的婴儿为878个,占婴儿出生数的10%;采用部分FCMC模式出生的婴儿为7,915个,占婴儿出生数的90%。采用完全FCMC模式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采用部分FCMC模式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19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53例。完全FCMC模式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少于部分FCMC模式,两者都少于过去采用的传统模式。FCMC产科医疗服务新模式,受到不同层次市民的欢迎和全国各地同行的关注。
2 新模式的主要理念和特点
2.1 产科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需多次转移的产科服务模式,是模仿外科服务模式设计的;FCMC则是模仿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服务模式设计的。产科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变,重点在于以家庭为单元,改善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医疗服务。FCMC在设备上不同于传统的多次转移系统,它能满足产妇在待产、分娩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而传统的多次转移系统,产妇则需在不同房间之间搬动,因为每种房间的设备只适用于分娩过程的某一阶段。
FCMC采用LDR房间,其设备适用于除剖宫产和需全身麻醉分娩以外的整个分娩过程,即从待产到产后以及新生儿监护的分娩全过程。LDR房间的关键设备是LDR床,它适用于任何阴道产、产钳术和产道修补术,可充分调节以适应待产和各种分娩,包括截石位、坐位、蹲位、侧位、Sims半俯卧位和Trendelenberg术。如果出现突发病情需要转移产妇,则这种带轮子的LDR床可提升到担架高度迅速推行。
剖宫产和某些需要全身麻醉的复杂分娩,则需在手术室进行。因此,FCMC仍需设产科手术室,最好就在LDR房间附近。LDR房间的空间和功能也适用于开展新生儿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复苏术。健康的新生儿则留在LDR房间与母亲同室,由经过交叉培训的护士护理。重症新生儿患者需转送到NICU做进一步治疗。
2.2 FCMC的服务原则 1994年,美国产科专家Celeste R Phillips提出了FCMC服务的10项原则[2],我们结合国情进行学习与实践:(1)分娩应视为健康,而不是疾病。医疗服务重在维护待产、分娩、产后休养和新生儿监护的正常生命活动,它涉及情感、社交和身体的动态变化。(2)根据每个妇女及其家庭在社会心理、教育、生理、精神和文化上的不同需求,提供个体化的产前医疗服务。(3)完整的围产期教育计划,使家庭为积极参与孕前、妊娠、分娩和养育的整个进程做好准备。(4)医院的医疗组帮助家庭对妊娠、待产、分娩、产后休养和新生儿监护期间的医疗服务做好选择,努力向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经验。(5)丈夫和(或)产妇选择的其他陪护人员,积极参与教育、待产、分娩、产后休养和新生儿监护。(6)在整个住院期包括待产和分娩时,只要产妇需要,就应鼓励家人和朋友在场。(7)为每个产妇在同一房间提供待产、分娩的医疗服务,除非必须做剖宫产。一有可能,产后休养和新生儿监护也在同一房间由相同的医务人员提供服务。(8)产妇是首选的婴儿监护人。产妇照护其婴儿时,护士的作用就从直接进行婴儿护理,变成帮助产妇或家庭进行婴儿护理。(9)在开展母婴护理时,由同一人护理一个家庭单元的一对母婴,即使在母婴短暂分开时。(10)在新生儿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双亲在任何时候都可接近其高危的新生儿,让他们参与其新生儿的监护。
2.3 传统模式与FCMC模式比较 传统模式与FCMC模式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
2.3.1 基本理念 传统模式认为,待产和分娩是潜在的高危的医疗活动,经常或常规地需要侵入性的手术、药物和限制,以防止产妇和胎儿的损伤。FCMC认为待产和分娩是正常的生理活动,有情感的、社会的和身体的变化和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医生和护士的密切观察和支持。
2.3.2 服务态度 传统模式中的服务态度取决于以下认识:医务人员的作用是要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FCMC中的服务态度取决于新的认识:分娩在产妇及其家庭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2.3.3 服务方法 传统模式的服务是刚性的,是围绕医院和医务人员需要的,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不同的人群。FCMC的服务是柔性的、个性化的,能平衡产妇的愿望与医生护士的专业判断,能向各种人群提供多种服务。
2.3.4 治疗决定 传统模式中由医务人员做治疗决定,不与家庭商量或合作。FCMC的医务人员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家庭做好选择,家庭与医务人员是合作的。
2.3.5 分娩教育 传统模式分娩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用医院的方案和实践教育夫妇。FCMC分娩教育则注重促进健康、做出多种选择和发挥自身作用的战略,设计的方案适合于医院服务的所有人群的教育需求。
2.3.6 房间设备 传统模式的待产、分娩、恢复、产后及新生儿监护在不同的房间进行。FCMC的待产、分娩、恢复、产后休养及新生儿监护在同一房间(即LDRP房间),或在两个房间(即LDR房间和母婴同室中进行)。
2.3.7 服务环境 传统模式的环境常是古板的、没有吸引力的、嘈杂的。FCMC的环境是舒适的、家庭般的、平和的、宁静的。
2.3.8 医疗效果 传统模式产科服务是分段进行的,以医务人员的任务需要为中心,分段服务导致医患交流的中断和住院时间不必要的延长。FCMC的产科服务则以个体管理为中心,确保完整的、有成本效益的效果。
2.3.9 护理工作 传统模式中,母亲和婴儿被认为是分离的患者,甚至在由同一个护士护理时也这样认为。FCMC中,母亲和婴儿一起由同一个护士进行母婴护理。
2.3.10 保护隐私 传统模式认为产妇在住院和分娩时需要放弃隐私。FCMC的所有工作人员尽可能地尊重家庭隐私,产妇也喜欢建有独用厕所和浴室设施的私人房间。
2.3.11 分娩支持 传统模式分娩时家属不能陪伴。FCMC的产妇可决定谁在分娩时陪伴她,专业的待产支持(即导乐)受到鼓励。
2.3.12 婴儿监护 传统模式中,婴儿基本上在婴儿室监护,护士提供基本婴儿监护。FCMC中,婴儿基本在母亲的房间里监护,护士教会和示范婴儿监护的方法,产妇和家庭积极学习婴儿监护的方法。
2.3.13 探视陪伴 传统模式中,探视时间对于丈夫和产妇的其他支持人员都受到限制。FCMC中,在产妇的安全和健康情况允许时,只要产妇需要,就鼓励家庭和朋友,包括儿童,可以陪伴产妇。
2.3.14 顾客满意度 传统模式不做定期的、客观的顾客满意度测定,所以对于服务项目的反馈评估很少。FCMC进行经常的、正式的、广泛的顾客评估,确保顾客意见的反馈。
2.4 FCMC的优点与难点
2.4.1 FCMC的优点 (1)增加临床安全:FCMC采用私密性的LDR房间,不需转移产妇,以产妇为中心集中了设备和医护人员,提供待产、分娩、恢复和产后护理的全程服务。FCMC提供给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性增加了,因为需立即分娩的紧急情况可迅速处理,而无需将产妇转移到另一个房间。新模式使护理工作的沟通和连续性得到改善,避免传统模式使产妇接触产科不同的房间和不同工作人员时可能带来的损伤和感染。中断产程的搬动没有了,生命体征和胎儿的监护可以连续进行。护士不再需要为何时将产妇搬入待产室、产房作出决定,有充分的时间为就地分娩做好准备。(2)满足社会需求:FCMC使产妇家庭能待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中迎接新生命的诞生,选择这种分娩模式的家庭越来越多。经过交叉培训的护士,提供连续的护理,受到整个家庭的欢迎。护士有更多时间与产妇在一起,直接护理产妇。女性构成综合性医院住院人数的70%以上,产妇掌握家庭成员择医权的70%以上,改善产科服务对于医院吸引病人尤为重要,因为产科是许多妇女进医院的入口处。(3)提高成本效益:在发达国家,医院感受到医疗保险公司对正常分娩和新生儿保健的政策改变所带来的压力。许多国家的商业保险只覆盖产妇住院24h,正常新生儿的护理不受覆盖,因此,围产期服务必须提高效率。FCMC由于以下原因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①缩短产妇住院日:舒适的单人房间、保护隐私、家人陪伴、连续护理,这些举措均促进自然分娩;鼓励产妇行走、起坐、经常换取舒适,缩短了产程;较好的护理和产后休养,缩短了住院日。②促进母乳喂养:FCMC促进母婴护理,产妇与婴儿由同一个护士护理。这就提供了向产妇授受育儿技术和母乳喂养的机会,也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更有效。③减少医院用工:经过交叉培训的护士,采用弹性工作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减少医院的护士用工。④减少物品需求:传统的服务模式需要多次更换被单、多次清洁设备和房间,需要使用较多的清洁物品和人力。不需转移的服务模式,减少了转运的设备,而较少的空间只需较少的清洁工作。
2.4.2 FCMC的难点 从传统产科模式转变为FCMC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广大的医务人员和产妇进行教育。FCMC模式不只是有多功能的房间、LDR床、漂亮的墙纸和温馨的环境,她需要支持和加强整个产科服务的态度和理念[3]。全面的项目要花费时间、人才和较大的“启动资金”。
FCMC的护理是一种减少护理分隔和重复的主要形式。当只有一个护士负责作为一个整体的母婴护理时,就较少发生耽搁和重复。虽然有可能给每个护士分配3~5对母婴,但是护士与病人之比取决于任务分析和病情轻重。要实施母婴护理,需对原在待产室、产房、婴儿室和产后病房工作的护士和助产士,进行交叉培训,使她们能获得必要的临床和心理护理的两方面技术,使母婴护理更有效。在美国,经过交叉培训合格的护士,称围产护士(perinatal nurse)。
FCMC提供更安全、更满意和成本效益更高的产科服务模式。这种新模式正在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因为它给双亲提供了与自然分娩有关的隐私和尊严,给医务人员提供了确保安全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在建设FCMC,以确保儿童优先、母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