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3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民素质教育,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培训任务
*年区政府下达给我镇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任务为1021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34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培训30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350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31人。根据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各镇乡作为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的责任单位。我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承担相应责任。镇化技术学校要根据办学实际和师资力量开展相应培训工作。各村、社区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镇化技术学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重点要加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训、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训,突出“精兵”农业和“薪金”农民,全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道德的新型农民。
1、农业专业技能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40人。主要是根据我镇优势农产品特色,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经营一产的技能水平或能成为合格的农业产业工人。本类培训由各村组织发动人员,镇农办和镇成校开展培训。此类培训将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指导和实地操作的方式进行。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发给绿色证书或农函大证书。
2、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00人,其中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培训100人。主要是根据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各自不同的就业需求,结合本镇就业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非农岗位就业技能培训,有序向非农岗位转移,成为二、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此项培训主要包括电脑、电工、电焊、缝纫车工、餐饮服务、冲压工、家政管理、车辆驾驶、机动车修理、农村经纪人、个人创业等专业。各村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人员参加技能培训,使我镇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成为二、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本类培训由各村组织人员,镇经发办、镇妇联、镇总工会、镇团委等负责牵头,镇成校等实施。培训后,按国家有关工种考核要求进行考核,并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50人,主要培训对象是目前已转移到二、三产业,但因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和文化学历,工作稳定性差而可能重新回流到农村的农民。同时,通过培训也可进一步提高我镇企业在岗职工的素质和企业形象。本类培训由各村和有关企业(单位)组织发动人员,镇经发办、镇总工会、镇妇联和镇成校负责实施,培训后,按国家有关工种考核要求进行考核并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1人。培训对象是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不含各类职高、中专、技校)未能继续上学的人员和各类高中的流生,年龄在16至20周岁,步入社会前应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相关就业技能培训。本类培训由镇教办牵头,联系各村和有关学校负责落实人员,镇成校负责实施。
二.培训经费安排
根据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对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给予资金保障,为广大适龄农民至少提供一次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培训机会。因此,镇财政也将安排专项配套资金,保证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要求
中国农学会编制、编绘了重点突出、通俗易懂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宣传挂图和农民辅导读本,以农民的切身感受和朴实语言,对主要内容二十条作了全面细致的解读,今后将作为科普共享资源免费向全国广大农村基层提供。(北京 姚润丰)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率已达85.96%
截至2007年9月30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448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5.53%,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7.26亿,参合率为85.96%。
从基金支出情况看,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220.31亿元。第三季度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86.93亿元。其中,用于住院补偿73.61 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84.68%;以统筹基金形式进行门诊补偿5.51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6.34%;以家庭账户形式进行门诊补偿6.18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7.1%;其他补偿1.23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1.41%;体检支出0.4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0.47%。
从受益情况看,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受益26331.89万人次。(北京 吴晶)
玉米新品种通过审定
大连盛世种业有限公司(邮编:116600,电话:0411-87703578)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盛单218”,前不久通过了辽宁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1天左右。株型紧凑,穗轴粉色,籽粒橙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9克。中抗大斑病、灰斑病、青枯病;抗丝黑穗病;感弯孢菌叶斑病。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0.08%,粗脂肪含量5.60%,粗淀粉含量72.90%,赖氨酸含量0.35%,容重752.0克/升。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680.7公斤。(辽宁 付永军)
湖南选育成功“湘杂油7号”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邮编:410116,电话:0731-5634082)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中熟组合“湘杂油7号”,前不久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219天,株型紧凑,茎杆坚硬抗倒,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千粒重约3.65克。芥酸含量为0.98%,硫苷含量为41.24微摩尔/克,含油量为39.89%。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153.1公斤。(湖南 涂小林)
水稻新品种在福建问世
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邮编:354200,电话:0599-5628968)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宜优1659”,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全生育期129.2天,结实率76.49%,千粒重31.0克。感稻瘟病。糙米率78.0%,精米率67.5%,整精米率36.4%,粒长7.3毫米,垩白率31.0%,垩白度10.4%,透明度1级,碱消值5.0级,胶稠度9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蛋白质含量7.6%。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510.05公斤。(福建 程学先)
湖北选育成功黄瓜新品种
湖北省农科院蔬菜科技中心(邮编:430064,电话:027-87389846)选育的黄瓜新品种“鄂黄瓜3号”,前不久通过了湖北省品种认定。
该品种极早熟,第2~4节开始结瓜,膨大速度快;特别耐寒,遇1~2℃短时低温仍能正常生长;瓜条直,瓜肉厚,瓜长30厘米,直径约5厘米,单瓜重300克,瓜把短,刺瘤少,嫩绿白色。(湖北 李金泉)
小麦新品种在甘肃问世
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邮编:744000,电话:0933-8212451)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平凉44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属强冬性,幼苗半匍匐,生育期278.7天,抗冻抗旱性强,耐瘠薄, 容重786.1克/升。千粒重48.8克。粗蛋白质含量10.92%,湿面筋含量18.07%,赖氨酸含量0.31%,粗淀粉含量68.1%。中抗条锈病。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286.93公斤。(甘肃 刘乐陶)
“苏杂棉66”通过审定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邮编:210036,电话:025-83243549)选育的中熟陆地棉杂交一代新品种“苏杂棉66”,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138天,单株成铃25.4个,铃重6.0克,籽指10.7克。大样衣分40.1%,小样衣分40.9%,霜前花率89.8%。耐枯萎病,耐黄萎病。马克隆值4.8,比强度30.6厘牛/特克斯,纺纱均匀指数148。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籽棉241.1公斤、产皮棉96.7公斤。(江苏 魏成义)
大豆新品种通过审定
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邮编:050041,电话:0311-86850664)、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共同选育的大豆新品种“石豆1号”,前不久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105天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单株有效荚34.7个,单荚粒数2.3个,百粒重21.4克。籽粒圆形,黄色种皮,黑色种脐。抗倒性较强,抗病性较强。粗蛋白质含量40.45%,粗脂肪含量20.40%。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190.01公斤。(河北 程大力)
白菜新品种通过审定
河南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蔬菜育种室(邮编:450002,电话:0371-65714026)选育的秋白菜早熟新品种“豫新58”,前不久通过了山东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长期64天,单球重1.9公斤左右。净菜率73.4%,软叶率57.5%,不结球率2.3%。品尝风味品质较好。粗纤维含量0.4%,蛋白质含量0.97%,干物质3.7%。维生素C含量15.1毫克/100克鲜重,可溶性总糖1.34%。高抗病毒病(TuMV),中抗霜霉病。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净菜4836.2公斤。(山东 黄胜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左右的人生活在农村、从事着农业生产劳动。因此,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发展状况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是农事劳作的主体,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因而,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既是农民自身的要求,也是农村实现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1],也是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和重要前提。
一、农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
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正和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人民学习需要的一件大事。
(二)发展农民素质教育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农村素质教育具有使农村劳动力增值的功能。它可以办农业产业化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熟练的劳动者,具有使科学技术增值的功能,它能尽快的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具有优化劳动力结构的功能,它是为农业产业化配置和调整人才结构的主要途径,它能通过合理的选择与培养为农业产业化造就一批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材和经营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农村产业化营造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有较强文化氛围的社会环境,可以陶冶农民的思想情操,培养农民的现代观念,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大批道德高尚的技术人才与劳动者,使同样的劳动力配置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因此,农民素质教育作为直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农村教育事业,为农业产业化合理有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提高农民素质是应对入世后农业所面临挑战的迫切需要
一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可以说,当今世界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口的素质的竞争,因此农业领域的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讲是农民素质的竞争。另一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在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也日趋频繁,这就迫切需要一批既掌握国际规则又懂农业的农民,以适应国际合作的需要,形势清楚的表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所需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要应对这个挑战,在未来的竞争和合作中争取主动,就必须着力提高农民素质。
二、当前农民素质教育现状及问题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把提高国民素质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些国家农民的文化素质都很高,如受过大学,中专及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农展,我国农民的技能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也很大,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毕业于高等农业院校;德国35岁以下的农民中,80%以上受过农业职业教育,35岁以上的农民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也高达50%。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方面,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2002年我国农科学院在校生总计17.6万人,平均每1万农业人口中只有两名。而发达国家90年代初期平均每1万农业人口中拥有的农业在校生,美国为200多人,加拿大为100多人,日本为50多人。我国平均每万亩耕地不足2名技术人员,平均每7000头牲畜只有1名畜牧科技人员,全国5万个乡镇中,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中仅有6名农业技术人员。总体来说,农业领域科技人员匮乏[2]。
由此来看,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影响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素质方面
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决定着农民的社会经济行为,是农民素质的重要方面。农民的思想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相差甚远。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的根深蒂固,普通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事的开拓进取的精神。由于农民素质的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二)技能素质方面
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物质准备。
(三)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瞻养老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的集体主义观念正在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相当一部分农民为了眼前利益,放弃了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短视行为无论是农民本身还是在农村基层干部当中都表现得十分突出。这种行为也限制了农民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四)在法制意识方面
一方面,农民对依法治国的方略所知甚少,由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更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一些农民片面理解民主,把民主等同于绝对的自由,进而向基层政府提不合理的要求,甚至阻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
另外,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功能性文盲,(即:不懂科技,外语,电脑)。据有关专家对劳动生产率进行研究,以文盲的劳动生产率为1进行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生产率为1.4万,中学文化和度的劳动生产率为2.08;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生产率为4。这一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文化素质的高底直接影响人的劳动效率,农民的这一较低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3]。因此,提高农民素质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成为当前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提高农民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农村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各项事业的主力军,他们将成为新世纪农民队伍的主体。农村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而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农民队伍的素质。要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坚持基础教育面向农村全体学生,不能将农村基础教育变成升学教育,应当通过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意识,克服农民在教育投入中的“短视”行为。只有使全体农村儿童和青少年基本素质都得到普遍提高,才能达到普遍提高未来我国农民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
(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技能
1、加大农村职业教育资金的投资力度
一是要积极向国家,省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我们要抓信机遇,积极争队资金支持;二是要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把农民培训纳入公共财财政投入范畴;三是采取农民学农业科技尽可能免费,学职业技能自已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帮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四是要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在农民培训中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以调动培训单位和积极性;五是对所发经费要实行集中管理,项目拨款专款专用,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2、建立农民培训网络,拓展农民培训途径
一是要以现有各类成人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农技培训中心为基础,积极引导园区、企业科研机构和其它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积极鼓励各类科技人员发挥专长参加培训授课,以此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
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一是职业技术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体。对年龄较大,文化基础差的劳动力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业及家庭手工业的实用技能培训;二是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重点开展技术含量,就业前景好,市场需要好的技术工作培训,增强就业能力;三是对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引导他们开发特色产业,创业经济实体;四是加强培训基地与当地劳动力市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劳动力需求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五是积极鼓励园区、企业举办以招收本地农民工为主的定向委托培训班。
(三)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宣传农村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弘扬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打击黄、赌、毒,净化农村文化市场,要贴近农民群众的生活,着眼于农民群众关心的主要问题,着眼提高农民思想素质。
(四)促进城乡经济融合,通过城乡交流开阔农民的眼界
目前,我国农村平均每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约在7000万~9000万。这些务工经商人员,在城乡交流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新的知识技能,自身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回到农村后,大多数都成为了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利用在外见多识广的优势,向家乡传递致富经验,提供经济技术信息,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城市和城市经济向农村地区的扩展也对农民素质提高具有很大影响,农民在与城市经济组织接触的过程中,思想观念、道德水平、生产技能都获得了很大变化,自身素质也有明显提高。
(五)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法制素质
农民民主法制素质是构成国民整个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入进行以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业法、种子法、农业保险法、信托法、民办教育法、农业价格法、婚姻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宣传教育,联系农村实际,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分类指导,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推动依法专项治理工作,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秉公执法,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少元.农村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9-30,62-63,27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80―81
[3]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业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黄晓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职教论坛,2001
[6]李水山.加入WTO我国的农业与农民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
[7]赵邦宏等.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8]鲜祖德.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9]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0]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国教育报,2002-9-25
[11]杨万江,徐星明.农业现代化测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2]李廷荣.提高农民收入方法探索.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3]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北京: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14]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2002).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
[15]柴全喜,李支来,刘文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