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人事档案的管理规定

人事档案的管理规定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4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人事档案的管理规定,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进一步规范档案资料管理,实践证明,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有力措施和可靠保证。因此各单位要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产生的档案资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以及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都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

(二)加强领导,提高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档案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按照人事档案达标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整体规划,是档案工作顺利进行。

(三)注重人事档案的收集,提高人事档案质量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制度的改革,考察、考核、学历、各种培训、专业技术晋升等需要入档的材料不断增多,给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带来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收集与档案有关的各种材料。认真整理、细致鉴别,做到取之有据,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进行处理,手续不全的材料要退回形成材料的部门进行补办,确保材料齐全完整,手续完备,保证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因此,要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业务培训,系统地学习党和政府制定的有关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规、用新的人事工作知识武装头脑、开阔眼界、指导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同事,教育他们要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严谨认真、吃苦耐劳、甘于奉献。

(五)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人事档案寿命的目的。是实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社会对档案信息需要日渐增强的客观需求。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通过网络,可以实行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档案信息服务,以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既方便利用者,又提高了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篇2

摘要院人事档案信息是记录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记载了大量的个人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可以说,人事档案是企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在人事档案中,有着大量的可以公开的非秘密信息,但也蕴含着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提高辨别信息是否涉密的本领,同时增强对涉密人事信息的管制力度,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做好人事档案保密工作。

关键词 院人事档案;保密

人事档案信息是记录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记载了大量的个人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可以说,人事档案是企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在人事档案中,有着大量的可以公开的非秘密信息,但同时也蕴含着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提高辨别信息是否涉密的本领,同时增强对涉密人事信息的管制力度,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做好人事档案保密工作。

1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大军中的一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表现和补充。“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我们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规范,也是我们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素质和必备的法律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相关要求,档案人员应做到“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这已经将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提升到了法律要求的高度,从他律性的角度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权责进行了明确。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把握好档案管理职业的自律性与他律性,首先做到能够将档案管理工作对自身提出的要求与自己在工作中树立起来的理想信念相结合,同时也要牢记法律规定,严格遵纪守法,做好《档案法》中要求的每一项工作。

2 增强人事档案保密意识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是人事档案保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能否履行好档案保密工作职责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档案人员应绷紧保密这根弦,高度树立人事档案保密意识。

2.1 提高保密意识,学习人事档案法律法规档案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保密法》、《档案法》等人事档案保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保密观念,增强保密意识。

一是充分了解人事档案的定密依据、解密时间及保密相关要求,为日常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法律法规依据。

二是积极参加人事档案保密的交流培训活动,提高业务素质,明确国家最新的规范规定,巩固保密知识。

三是定期开展保密自查活动,对各个易涉密的风险点进行定期自查,一方面差缺补漏,一方面对各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新要求,以此为契机宣传人事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督促其学习人事档案保密知识。

2.2 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责任感

人事档案中蕴藏着大量的个人信息,其中不乏个人隐私信息。因此,要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工作中细致严谨,确保不发生人事档案泄密事件。要制定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各负其责,分兵把守,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在制度的严格约束下,自觉维护档案秘密性,做好人事档案保密工作。

3 做好人事档案存放过程中的保密管理工作

“保密工作无小事。”在人事档案的存放过程中,我们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要加强人事档案存放库房的管理工作

人事档案存放的库房是做好保密工作,维护档案安全的重要保障。档案库房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从保密角度考虑,一般不应将人事档案存放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人事档案室的门窗应牢固可靠,档案库房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人事档案室内,设有专门的涉密人事档案保险柜,由专人负责管理,无关人等一律禁止入内。

3.2 严格人事档案存放管理制度

档案人员要切实承担起维护人事档案完整与安全的职责:一是保证人事档案完整,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用人事档案要经过层层严格的审批手续,有效避免人事档案的损坏,同时,发现人事档案有损坏及破损要马上修复补救,以免以后遗忘或增加破损;

二是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性,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负责人员要严格职守,积极采购保密箱、保密柜、防盗门等并投入使用,杜绝档案遗失或失窃的问题;

三是保证人事档案存放的统一性与有序性,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规范人事档案卷宗排列方式和次序,使人事档案排列有序,整齐规范,便于管理与查找。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档案存放管理制度进行日常管理,保证好人事档案的安全与保密。

篇3

(一)加强宣传力度加大我国人事档案相关制度和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我国政府服务部门的监察力度,贯彻落实我国人事档案的相关规定,明确我国人事档案管理费用支出由我国财政部门承担,坚决落实人事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全面性以及实用性。

(二)设立流动服务部门国家理应设立相应的人才流动服务部门,对流动人员进行无偿的管理服务,使个人档案管理集中到国家,使国家真正拥有人才管理资源的重要信息。

(三)扩增管理费用的来源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来完成人事档案的管理,让人事档案的管理成为社会公务活动。这样便可解决一些人才流动服务部门借此获取高额利润的不正当收费问题。

二、人事档案的人权保障

我国人事档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个人不得查看自己以及具有亲属关系人员的档案。根据我国以及全球现处于的计划经济时代,上述相关规定暴露出明显的缺陷,档案当事人无法知悉档案内容,也就无法对可能存在的恶意伤害进行合法权益的维护,这对于当事人而言是极为不利的。这种忽视个人知情权的做法,主要弊端有如下几种:因为档案的当事人不知道自己档案的内容,组织档案材料的人很可能对个人的客观评价并不属实,个人只能被动的去接受这一事实,不仅导致材料失去真实性,而且可能给当事人造成了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损害。人事档案的记录主要是来自于外在因素,而当事人对于自身的最新动态及信息具有较为主动的获取权,只有通过当事人才能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动态性和及时性。而且一些人希望写传记或是写家史也不能找到有根据的资料,这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给他们设置了人为的障碍。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弊端,所以若是能够改革这种计划经济时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那么也就在维护当事人合理的信息知情权上有所建树。人民群众对于自己信息的提供也就有了积极性,同时提高了人事档案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对于人事档案的人权保障这一点,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修改或删减掉不合理人事档案的相关管理规定,明确本人可以在跟人事档案管理者申请后获得查看自己信息的权利。

(二)允许当事人申请允许当事人对自己的人事档案有根据的提出异议。当事人在准备足够的证明资料后可以申请要求修改资料,有关部门核实情况之后可更正信息,并留下更改记录、更改申请和证明资料。

(三)允许当事人知悉允许当事人的直系亲属和有关部门在获得授权后有查看权利。可以经过当事人的授权证明,或当事人已逝世,档案管理部门核查查看的合理理由之后,获得查看有关部分信息的权利。

三、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

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下,管理分散,专职人员少,现代化水平低。从而导致人事档案信息重复繁琐,内容陈旧,“弃档”现象严重,而且档案在逐级流动过程中,也会遭成遗失、错档的现象。人事档案管理的改目标就是趋向于改变这些明显弊端,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创新型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要具有现代化水平,有助于社会管理,具有公益服务化性质,方便于民,维护公民信息知情权,具有多元化管理特点,为不同类型的人事档案提供管理服务。因此,改革和健全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必须要及时实行,建立新模式、新体制的人事档案管理,修改后的管理模式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一)建立多级化管理制度形成档案管理中心,进行分级管理,取缔计划经济时的分散管理和多部门管理。建立县级人事档案管理的政府部门,培养专业的信息管理员来管理、编研、开发人事档案资料,同时,资料的统一管理可以更好实现国家对人才的管理和分配。

(二)加强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力度流动人员管理应该隶属于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应当对当地的流动人员提供公益的人事管理服务,按照规定接受移交来的各种人事档案。当地政府人事管理部门也应长远的保存有价值的离休人员或死亡人员的人事档案。

(三)提高档案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人事管理的透明度,保障个人知情权,而且根据要求,对于社会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可以提供符合法律的信息服务。

(四)多部门协调合作非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也可为人事管理部门提供详细可靠的信息。个人所在组织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可以反映个人的真实信息、工作能力以及诚信情况。非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也要接受国家档案管理部门的检查和指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