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1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引言
在信息数字化时代,企事业人事档案记录着员工在职时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整个过程,其与企事业职工的个人经历、综合素质、绩效考核以及人事任免等多项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基于大数据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能够有效革新传统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以及服务便利化,极大地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1]。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采集所需数据,并对其进行清洗、过滤,以及归并后放入数据库,方便未来工作时的信息数据提取以及深度分析,实现数据价值效应化[2]。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对企事业人事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这不仅能够促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规范性、整体性,还能够共享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充分提高利用率。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下,查询人事档案需要企事业单位各级职能部门相互协调,在增加人力成本以及时间成本的同时,还影响了后续工作的时效性[3]。基于大数据的人事档案管理,主要是将企事业员工的各类信息进行技术处理,实现人事档案相关信息的数字化。与此同时,在大数据环境下,人事档案会存入特定的数据库,尽可能保证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基于大数据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对人数档案数据信息进行筛选、挖掘以及预配置,来简化工作流程。一定程度上,既避免了人力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也能够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提升人事档案存储安全等级。此外,为了保障基于大数据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质量,需要配备适宜的软硬件设施。
2当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现状
2.1人事档案利用率低
由于部分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感以及参与度都比较低,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岗位的员工对其工作职责的认知度,无形中增加了人事档案泄密的概率。在实际的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中,提供查阅作为日常的利用方式[4],在查阅档案之前,仍需要查档人员填写查档审批表格,其过程繁琐,本质上并没有为人事档案的使用服务提供便利。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使用过程中缺少便利性,不仅影响了各部门之间后续工作的时效性;还由于逐级上报、审批的过程,花费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当前,人事档案的相关管理、使用工作只服务于特定对象,并没有在企事业单位内部形成公共服务的意识,直接导致人事档案的数据资源利用率不足。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还是以人工输入以及纸质归档的方式为主,仅靠个人经验甄别的人事档案资料,很难保证其真实性以及完整性[5]。此外,部分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无法对输入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因此,无论是人为工作的疏忽,还是数字化管理平台遭受网络病毒攻击后,导致人事档案的失真,都会对人事档案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产生直接影响。
2.2管理模式陈旧
人事档案相关管理工作还是以人事档案管理以及档案库房管理为主,在没有实现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情况下,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对人事档案录入与打印的过程中,传统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并没有提高人事档案相关管理工作的效率。由于当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相应设置并不完善,在进行人事档案变更管理权限时,只能够通过手动输入的方式完成更新。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库房面积大,在采用传统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时,仅能通过招聘更多相关管理人员的方式保证工作效率[6]。这不仅没有改善管理弊端,还提高了企事业单位的人工成本。在传统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中,主要途径就是提供档案查阅,并不能对人事档案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以及预测评估。此外,纸质归档与数字档案结合的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判断档案材料真实性的方式,仅能通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肉眼识别。一定程度上,既无法保证在数字档案转换过程中的数据一致性,也无法保证每一个管理环节的真实性。
2.3数字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企事业单位对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缺乏充分认知,不愿意投入资金以及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直接导致人事档案不能体现其真正的服务价值[7]。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各类人事档案数字化的整理、修改以及存储都得不到制度的支持,导致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困难重重。由于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数量非常多,不仅需要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存储容量大,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当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已有制作数字档案的规定,但由于管理平台的软硬件配置达不到要求,还不具备对人事档案相关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查验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传统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限制了其信息化的发展,甚至引发人事档案相关数据信息的保密问题。当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只支持人事档案部门内部单机使用。因此,在开放部分人事档案数据权限共享的过程中,各层级部门未能实现信息共享,无法进一步提高沟通效率。根据当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现状,可以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在保证人事档案相关信息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人事档案相关数据的共享[8]。
3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不仅包括数字、符号等结构式人事档案数据,还可以包括人事档案的半结构式数据。创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弥补人为管理人事档案的不足,还能够为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提供分析以及评估,构建管理系统框架见图1。
3.1系统硬件设计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选用Mysql数据库,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并运用Linux操作系统环境器,可兼容Firefox浏览器和Windows10浏览器,CPU应I5以上,硬盘500G,内存8G,可实现5台PC服务器同时运作,每台服务器包含两个CPU,虚拟服务器4核。
3.2系统软件设计
3.2.1管理权限模块基于大数据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为了规范人事档案数据共享的权利及义务,需要明确数字化人事档案的共享权限及范围,进而确定数字化人事档案相关数据的共享层级。通过分析企事业内部不同的数字化人事档案级别,以及不同的人事档案操作权限,从而确定档案可查阅等级。通常情况下,在不可越级查阅数字化人事档案的前提下,只有经过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批,才能够提供人事档案的查阅服务。这不仅有效防止企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的信息泄露,还能从源头禁止访问者拷贝人事档案的相关信息。在大数据技术环境下,形成局域网连接,确保了在人事档案共享的情况下,数据的可靠性,权限设置页面见图2。图2权限设置页面此外,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档案具有保密性,不能将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信息直接放在公共网络。因此,在数字化管理人事档案过程中,可以建立私有云计算模式,进而保证该管理模式的私密性以及可控性。3.2.2档案分类模块在基于大数据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通过大数据的先进手段,完善人事档案的查阅方式,对档案进行精准分类。大数据技术的引入,需要配备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创新后的管理模式,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具体包括:定期更新管理平台相关软件、协助数字化查阅保密协议的签订、保证人事档案数字化存储的安全性。
4结语
基于大数据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改变了原有管理模式的落后性,并通过利用大数据、信息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框架化、数字化,缩短人事档案查阅时间以及提高后续相关工作效率,是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关键。此外,由于企事业人事档案自身存在特殊性,为尽可能地避免泄密情况的频繁发生,需要在人事档案相关电子文件传阅过程中,建立信息专用传输通道,确保操作者的严谨性、保密性。
【参考文献】
[1]廖贤达,刘中花.人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人力资源,2021(7):106-107.
[2]高艳.数字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风险与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4):74-75.
[3]胡晋宜.电子人事档案前景研究[J].商讯,2021(6):168-169.
[4]薛爱芹.新时期背景下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就业与保障,2021(3):168-169.
[5]周洁,吕东阳.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兰台内外,2021(1):1-3.
[6]肖理婷,郑斯予.数字化背景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思考与探析[J].办公室业务,2020(22):160-161.
【中图分类号】C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52-01
0.引言
人事档案作为组织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组织对一个人进行全面考察和了解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记载一个人经历的准确完整信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得到了极大的便利条件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1.人事档案信息安全性容易受到威胁
在信息化条件下,虽然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便利性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但是其信息安全性同时受到了一定的威胁。第一,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其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较弱,特别是对于一些向公众进行的信息缺少严格审查和管理,在缺少计算机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知识的情况下,操作人员的信息管理操作程序不规范,数据备份不及时;第二,由于在现代网络技术中,电脑病毒横行,或者是一些黑客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恶意攻击。
2.人事档案信息保管环境较为严格
在传统人事档案信息保管过程中,主要是以纸质材料的保管为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纸质档案材料保管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其保管环境已经得到突破性的发展。但是,由于数字化人事档案信息主要是光盘或U 盘,而人事档案信息保存和使用的寿命也主要是取决于信息保存载体寿命的长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事档案保管信息载体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也带来了使用和保管不稳定的问题。而且,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保管中使用的光盘和 U 盘,其保存条件更为苛刻,保存环境要求更高,容易受到外来磁场、有害气体、灰尘、湿度、光线等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造成信息丢失等问题。
3.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所依赖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更新换代较快
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其所依赖的配套设备、应用软件对数字信息转换程序、操作系统等,这也是人事档案数字化信息在读出和检索等方面的技术基础。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计算机升级速度也随之提高,造成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之间可能出现不匹配的问题,可能产生存储在光盘和 U 盘上的信息出现无法读出,以及新的操作软件和原有操作软件无法有效转换等问题。
4.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中,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性的档案管理技术,即可胜任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但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对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仅是要具备一些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知识,而且还要具备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技能,对一些专门的操作系统软件要求熟练掌握。
虽然我国有许多组织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已经看到这种发展趋势,而且也补充了一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进入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较为缺乏,特别是对于那些既懂得人事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专业复合人才尤为缺乏。
5.人事档案信息真实性维护较为困难
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来说,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对信息真实性的确认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为传统人事档案信息的修改和复制都会留下较为明显的痕迹,容易进行辨认。然而,在信息化管理条件下,人事档案信息的修改、移动、复制和重新编辑等程序,都不容易留下痕迹,从而造成人事数字化档案在真实性方面难以得到有效体现和保持。
二、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完善对策
针对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中所面临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完善。
1. 选择适合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作为现代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软件基础,需要和硬件相互匹配。针软对件技术和操作系统的这个特征,在对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操作系统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该系统在技术方面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是否具有前瞻性。该系统相关信息和数据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是否具有安全性;该系统在进行更新的时候,必须要安全可靠。操作系统在进行技术更新换代的时候会因为新的操作系统存在安全隐患而造成数据被窃取的可能;该系统必须具有系统仿真安全性。人事档案信息在进行数字化复制或者是保存的时候,要求具有较高的软件基础,避免使人事档案信息被轻易所复制,从而确保该系统具有系统仿真性。
2. 合理选择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载体
载体作为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硬件基础,其在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中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所以要能够在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载体相结合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载体。在对载体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是人事档案信息相关数据是否具有安全性和不可更改性,以及载体寿命长短的问题,这与许多组织所考虑的速度和便捷因素是有较大不同的。
3.加强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安全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能已经越来越多向服务方向开始进行转变,人事档案信息管理部门必须要能够尽可能多地进行人事档案共享系统的建设,尽可能多地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公开,从而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共享。所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信息的共享性和安全性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一方面要能够以法律为依据,主要是以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保密法、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重点建设人事档案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保障体系。其次,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部门要能够加强安全性教育,要能够把人事档案信息安全性教育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抓。再次,人事档案信息管理部门一定要能够采用正版杀毒软件,定期对本组织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进行防毒和杀毒,从而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最后,要能够对传统人事档案信息保管方法和现代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结合,对于一些非保密信息可以采取数字化方式进行保存,但是对于在一定级别以上的人事档案则采取传统方式进行保存,从而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安全的有效统一。
0引言
现如今,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国内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医疗领域也不例外,数字信息化技术常常被应用在医院的档案及人事管理方面,使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变的更加便捷,大大提高了医院档案管理效率,减少了医院在此方面的时间消耗,为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1]。本文就医院在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时候对数字化信息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指出当下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1现阶段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情况
1.1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医院内的人事档案内会记录医院内所有工作人员的个人情况,如学历、工作情况、擅长领域、当下职位、个人性格、家庭住址、年龄姓名以及在职期间的各种奖励与处罚等信息,是医院了解院内职工的重要途径[2]。以往在对这些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医院内所有员工的资料都需要进行手工抄写、记录。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且还存在很大的差错风险,长时间的抄写很容易出现抄写错误的现象,一旦抄写错误,在想进行修改也非常困难,耗时又费力,并且在后期进行查找时还不方便,很难快速的找到医院工作人员的个人档案,需要长时间的翻查,极其符合医院的规范化管理。而数字化信息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的出现,则有效避免了以上情况的出现,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变的更加高效,更加规范,为今后的医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4]。
1.2人事档案管理资料的利用率较低。大多数医院都不重视院内职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保管,但却没有将其充分的利用,另外,纸质的人事档案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占用大量的医院空间,使医院在此方面的资金投入量大幅提高。
1.3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5]。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医院在对其自身人事档案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都没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与系统,尤其是院内的临床科室,其基础设施更加落后,信息基础也极不稳定,难以跟随现代化的发展步伐,由此可见,手工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是限制医院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绊脚石。
2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发展中的应用
2.1提高医院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意识。医院应当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保持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提升相关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与数字化管理意识,打造一个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号召全院所有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最大程度的发挥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作用[6-7]。
2.2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医院再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时候,需要加强对数据化信息档案形式的重视程度,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从而实现对医院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8]。
2.3创新医院服务模式。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来说,对档案资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是其主要目的。医院在对自身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不断完善档案资料的数据信息,对一些非保密档案实施透明化、公开化、共享化管理[9]。
2.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要想使医院的人事档案得到更加规范的管理,就必须要选择高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来对其进行管理,此外,还需要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心,确保其能够掌握最先进、最科学的电脑操控技术,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质量。
3数字化信息给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的优越性
3.1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化档案能够有效提高录入效率,便于后期的查找与更新,有效防止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出错现象,大幅提高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2信息储存更全面。数字化信息档案记录方式不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只需一台计算机设备即可,且储存空间很大,可以储存各个方面的信息。
3.3促进医院考核的公平公正性。纸质档案在查阅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在医院进行考核查阅工作人员的个人资料时,往往都会一带而过,不会在审阅上投入大量时间,因此很难确保考核的公正性,而信息化档案则能够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考核人员可以快速找到被考核者的档案资料,减少了在查找资料时的时间浪费,有充足的时间去查看被考核者的档案资料,从而间接的提升了考核的公正性[10-11]。
3.4信息提取更加快速。以往纸质的人事档案资料在查找的时候非常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找到需要的档案,且还存在一定的丢失风险。而数字化信息档案在查找的时候则不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只需要点击查找就能够显示出需要的档案资料。
4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安全防范对策
4.1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虽然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能够使医院更快速、更高效的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不过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如今,随着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快速发展,不发黑客与病毒也变的越来越猖獗,给档案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安全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技术水平,防止黑客与病毒的侵袭[12]。
4.2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要想使数字化信息档案管理变得更加安全,更加规范,相关部门一定要在严格遵循相关制度,从而保障网络的安全与稳定。可实行数字档案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包干到人,责任明确;并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体系。
4.3使用安全性技术手段。首先,需要确保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的合理性,避免因硬件建设不合理而导致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其次,需要引用现代化先进的加密技术对保密档案进行加密处理,并对加密技术进行不断地维护与升级,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防止黑客及病毒的非法入侵。
5结论
总而言之,医院要想取得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利用好数字化信息档案管理方式,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推动医院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使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更加高效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梁华.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6):71.
[2]官瑞霞,李冬盎.浅议数字化信息应用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9):70-71.
[3]张清云.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7,(04):276-277.
[4]胡玉娥.浅谈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07):689-690.
[5]马宏凌.人事档案信息在医院人才管理中的应用[J].兰台世界,2011:89.
[6]雷蕾.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学家,2013,(8):364.
[7]胡玉娥.浅谈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7):91-92.
[8]黄莉.浅谈人事档案信息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9):160.
[9]王艳丽.试论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J].经济管理:全文版:00166-0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