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城乡规划重要性

城乡规划重要性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4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城乡规划重要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一、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以研究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城市布局、安排城市工程建设的一种综合部署。城市规划大体上又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大阶段,首先要对城市进行总体规划,然后等到具体建设时,又要进行详细的规划。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城市规划这门学问,并且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的标准。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有效的城市规划,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发展,整合整个城市的建设,为城市居民的居住、劳动、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在城市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城市的建设上,还体现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中。

(一)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1、城市规划提出了每个城市建设的方向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城市规划的作用。在城市规划之初,首先要有明确的城市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总体的发展目标。城市的规划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进行,也就是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在宏观层面,城市规划要考虑到城市的布局与发展性质。要从城市的交通、功能分区、整体风貌、城市定位、取水、防洪防震等多个层面综合考虑,还要加强绿化率,为公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从微观层面,要考虑到楼层间距、道路状况、容积率等等。

2、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给城市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良好的城市规划,能给城市带来经济效益,这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从土地供应的方面来讲,城市用地能够创造出大量的土地经济,通过良好的规划,能够提高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资金。同时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克服土地开发中,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总体经济效益。并且,良好的城市规划能给城市带来较好的城市风貌,能够创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风气,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同时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吸引更多的招商投资,加快城市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制度,有效的弥补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引发的不足。通过城市规划,能够降低土地开发使用中的成本。

3、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环境

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工业污染也更加严重。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工业污染都相当严重,并且通过经济技术的不断提高,如此循环,污染会更加严重,环境污染使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的破坏性,开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可是有一小部分人只注重经济利益,而不顾对环境的污染。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科学的城市规划能够将工业区与城市生活区与商业区分离开来,并且根据城市所处地域以及当地的气候规律,对工业区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将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任何城市都应当将环境保护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待。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负面作用

1、过分的追求现代化将破坏城市古貌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其悠久的城市风貌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但是城市规划一般都追求现代化的建设,对于属于古迹的建筑也不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已经成为有北京特色的特定历史建筑,但是在城市规划中,由于要进行土地的开发,要发展经济,这些四合院就得不到有效地保护,而进行了拆迁。旧城的原有风貌也可以作为发展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当代的城市规划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较少,导致了许多历史遗迹在城市建设中遭到破坏。当前由于我国的城区改造热潮,许多历史建筑都面临着被拆迁的危险,改革开放20年来,以建设名义对历史建筑造成的破坏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一百年。由于我国古代对城市规划就比较讲究,古城的建筑一般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或者有城市中心线,或者有轮廓线。但实现代的城市规划并没有将这些考虑到,层出不穷的高层建筑严重的破坏了旧有的城市轮廓。

2、政府的行政命令的破坏

一个严格的城市规划,应当将城市的总体规划演绎的的淋漓尽致,并且城市规划一旦生效,就要严格的执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政府行政命令的干预,许多城市建设都不能严格的按照规划来进行施工。由于城市规划已经将其他功能区域做好了详细的规划,所以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够发挥城市规划本来的意图。一道政令就将城市规划更改的现象并不少见,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而不顾城市规划的大局,将严重的破坏城市的发展。

三、如何有效地做好城市规划

(一)充分的发挥城市规划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从总体上看,城市规划已经成为政府对土地资源进行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大多数国家都把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职能,将城市规划部门作为规划的主要力量。多年来,我国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在不断增加。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城乡统筹的趋势越来越强,并且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会进入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加强土地的利用率,改善城市生存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所以,要充分的发挥城市规划的协调与控制能力,充分的为我国城市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改进和完善规划管理制度

城市规划属于政府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规划属于社会事务,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其规划行为。由于各地的城市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说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台具有地方特色的规章制度,用法律手段来确保城市规划的顺利进行,并且用法律手段来支持城市规划内容的顺利实施。并且要积极的建立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模式。因为城市规划是政府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城市规划要制定严格的规划与实施机制。按照决策和实施相分离的要求,应当建立适当的行政管理模式,合理配置各方的责任,使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各司其职,充分的保证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

(三)提高城市规划者的素质

城市规划关系到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状况,并且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为一个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所以,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城市规划者,要充分的认识到城市规划的严重性,并且政府要严把准入关,提高规划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整体素质的提高,来保证城市规划的质量。同时,相关的从业人员也要通过自学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为城市的规划作出更高的贡献。

四、总结:

在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城市规划将会成为影响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城市规划能够促进我国城市的发展,我们要充分的重视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积极利用其影响,为我国城市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平.中国城市规划的弊病[J].重庆建筑:建筑批判,2006(01).

[2]谢元水.浅析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J].山西建筑,2010(01).

[3]刘婷婷.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浅析[J].理论界,2010(01).

[4]赵逸中.给任意改变城市规划“踩煞车”[N].人民网一人民日报,2008,(4).

篇2

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清代名医徐大椿曾言:“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1]归经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目前,许多学者从有效成分体内分布、微量元素体内分布、信号传导水平观察、药效观察等多个方面对中药归经理论进行了探索研究,其中对归经中药化学成分与其归经作用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化学成分是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而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很复杂,每一种单味中药都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类别。这些成分是中药临床治疗作用的基础,如青蒿中抗疟的青蒿素,黄连中抗菌消炎的小檗碱,麻黄中平喘的麻黄碱等;而且这些有效成分与中药归经作用有密切联系。已有学者对中药的有效成分在人体脏器的分布与其归经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药物有效成分的脏腑分布与其归经所属脏腑基本一致或大致相符合的占87%,而与其归经所属脏腑无直接联系的仅占13%[2]。但是,这些研究多局限于少量样本,或单味中药中单个有效成分归经作用的研究,不能从根本上阐释中药归经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归经作用与中药化学成分类别构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亦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大样本量的归肺经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对归肺经中药所含的整体化学成分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归肺经中药化学成分类别构成规律,初步探讨肺经中药归经作用的物质基础,以期为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1 研究方法

1.1 样本筛选

所选中药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3]所收载,主要归肺经的药物共计129种。

1.2 资料检索

129种归肺经中药的基本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3];化学成分类别构成的文献资料来源于清华同方全文期刊库、重庆维普全文期刊库以及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分别以129种归肺经中药的中文名、英文名、拉丁名进行化学成分及类别的资料检索。

1.3 统计方法

对129种归肺经中药基本资料、化学成分构成进行文献检索,将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129种归肺经中药的化学成分信息数据库,对129种归肺经中药的化学成分类别构成情况与其归经作用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进行频数与排序统计。

1.4 化合物分类标准

参考《中药化学》[4]、《天然药物化学》[5]、《天然产物化学》[6],结合中药有效成分的特征,分为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类、苯丙素类、醌类、酚类、糖苷类、酯类、氨基酸、多肽类、蛋白质、芳香族、含硫化合物、含氧杂环、脂肪族类化合物。

2 研究结果

2.1 基本资料

2.1.1 归经构成情况

129种归肺经中药其归经的首位均为肺经,其中单归肺经的19种,占14.7%;归两经的63种,占48.8%;归三经的41种,占31.8%;归四经的5种,归五经的1种。

2.1.2 药材来源情况

129种归肺经中药为植物来源的116种,占89.9%;动物类药6种,占4.7%,矿物类药7种,占5.4%。

2.2 化合物频数构成情况

共收集化合物总频数6 107次,其中植物类肺经中药化合物出现频数5 873次,动物类肺经中药化合物频数是234次,矿物类肺经中药0次(无机盐未计算入内)。各类化合物在肺经中药中出现的频数见表1。表1 各类化合物在肺经中药中出现的频数(略)

从表1可以看出,肺经中药中化合物类别出现频数最高的是萜类化合物,占所有化合物频数的26.41%,其次是脂肪族、黄酮类、生物碱类化合物,这4种类别的化合物累计频数占到62.34%。

通过非参数Chi-Square 检验,各类化合物期望频数值为325,卡方值为9 353.997,自由度为17,P=0.00<0.01,可以认为各类化合物频数值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萜类化合物实际频数比期望频数高出1 288次,表明萜类化合物的频数明显高于期望值和其他化合物类别的实际频数。

2.3 含各类化合物类别的肺经中药情况

129种肺经中药中有124种有化合物构成的报道;含各类别化合物的肺经中药种数情况见表2。表2 各类别化合物在肺经中药中出现的种数情况(略)

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肺经中药(68.22%)含有萜类化合物,其次是脂肪族、甾体、生物碱、黄酮。

通过非参数Chi-Square 检验,含各类化合物肺经中药种数的期望值为42,卡方值为289.799,自由度为17,P=0.00<0.01,表明各类化合物在肺经中药中出现的种数值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而萜类化合物的出现频数值明显高于期望值。

2.4 不同归经数中药化合物类别构成的对比(见图1)

2.5 含萜类亚类的肺经中药情况

在129种肺经中药中有88种肺经中药含有萜类化合物,含萜类亚类的肺经中药情况见表3。表3 萜类亚类在肺经中药中出现的频数情况(略)

表3显示,三萜类化合物在肺经中药中出现的频数是最多的,接近一半肺经中药含有三萜化合物,其次是倍半萜、单萜,二萜最少。

3 讨论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肺经中药中萜类化合物出现频数最高,其中又以三萜(尤其是五环三萜)最为多见;而且萜类化合物的出现频率随肺经中药归经数(除肺经外出现其他经)的增多而降低,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此外,脂肪族、甾体、生物碱、黄酮类在肺经中药中出现的频数也很高。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萜类化合物对肺经系统疾病具有明显的药效作用,Shin CY等[7]对桔梗三萜类化合物的祛痰活性研究表明,桔梗皂苷D和D3通过雾化给药,能增加大鼠上皮细胞中黏液素的释放,而且比阳性对照药品ATP和Ambroxole的作用更强;缪氏等[8]发现,艾叶提取物α-萜品烯醇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外周血Th1/Th2平衡具有积极影响;唐氏等[9]发现单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气管扩张和抗变态反应作用;李氏等[10]发现土贝母苷甲对肺部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大于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

生物碱类化合物同样是肺经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化合物。如麻黄中麻黄碱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和升高血压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反应、鼻黏膜肿胀及低血压等病症的治疗;山豆根中氧化苦参碱可显著减轻哮喘小鼠血管、气道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改善黏膜上皮坏死脱落情况,消除哮喘的主要病理基础,起到抗炎,平喘的作用[11]。

但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与黄酮类化合物是否就是归肺经中药的物质基础,肺经中药中所含的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及黄酮类化合物是否都对肺经系统的疾病具有特异性治疗作用,而且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作用机制发挥归经作用,和有效成分在肺经系统的靶向作用和富集,以及体内第二信使,细胞受体特异性作用是否密切相关,其生物学规律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和阐释。

本研究以大样本量的归肺经中药整体化学成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化学信息统计等方法对归肺经中药的化学成分类别构成规律进行研究,得到归肺经中药化学成分类别构成的一般性规律。此方法简单可行,资料翔实,结论科学,符合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和对宏观规律的认知特点,为研究中药归经理论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参考文献

[1] 徐大椿.徐大椿医书全集(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陆光伟.中药归经及其成分在体内的分布[J].中成药研究,1984,(5):38.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 李 端.中药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 姚新生.天然药物化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 徐任生.天然产物化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 Shin CY, Lee WJ, Lee EB, et al. Platycodin D and D3 increase airway mucin release in vivo and in vitro in rats and hamsters[J]. Planta Med,2002,68(3):221-225.

[8] 缪卫群.艾叶提取物α-萜品烯醇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外周血Th1/ Th2平衡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篇3

Abstract: urban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needs to solve many problems, including to protect the land resources, land use plan as a whole, control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and so on contents. This paper, from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role start introducing, and gradually introduc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control elements and their control target for city analyzing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reference.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control elements control index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1.1控制作用

合理保护公共利益与生态价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通过明确公共用地的种类、规模以及布局,严格保护城市公共设施和生态设施,并通过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来保障城市整体土地开发,提高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公共利益和生态效益。

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还存在众多的问题,比如建设密度过大、公共设施不足、绿地面积不够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质量的继续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用地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被逐渐吞噬,城市规划须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为目的,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进行合理控制,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强化政府对公共设施用地与生态设施用地的调控能力,积极保护城市公共利益与生态价值,引导城市良性和持续发展。

1.2协调作用

合理安排用地功能与建设时序。通过合理确定城市用地功能和建设开发时序,控制性详细规划促成了相邻地块二维平面的协调和时间维度的有序,从而避免周边地块功能冲突和开发建设的冲突,更好的体现城市土地的整体价值。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作用还在于社会行动的协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实质上是协调政府各部门、社会公众对编制区空间利益诉求的过程,是对编制区发展目标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试行)》中明确规定控制性详细必须通过编制前编制公告、编制中公示规划草案、编制后公布规划成果等方式方法积极引入公众参与,并要求形成公众参与报告。确保社会公众参与、理解并接受规划提出的各项要求,从而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避免冲突。

1.3引导作用

合理促进城市开发与城市经营。控制性详细规划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确定土地的开发强度,最终形成平面+高度+时序的四维控制体系。通过确定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人口密度(其中地块用地性质、兼容性、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绿地率与公共绿地面积等作为法定条文规定下来)等空间指标,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了各地块的开发权和开发强度,引导市场与公众进行符合规划要求的开发与经营;同时,由于市场机制下开发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规划赋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适度的行政裁量权,通过积极的规划引导,合理平衡土地价值与开发需求,为开发与经营保留适当弹性,并保证相关开发与经营合乎公众利益。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与控制要素

2.1土地使用控制

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其具体控制内容包括用地使用性质、用地使用相容性和用地边界、用地面积等。

2.2环境容量控制

环境容量控制即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理规定。其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三项,相应延伸的指标还有空地率、人口密度和人口容量等。城市环境容量主要分为城市自然环境容量和城市人工环境容量两方面。

2.3建筑建造控制

建筑建造控制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良好环境条件,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之间的群体关系做出必要的技术规定。其主要控制内容有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沿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等。应该注意,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于建筑建造的控制,并非是针对个别建筑的具体控制,即不是针对具体某一建筑规定它有多高、与其他建筑问距多少等,而是对地块内建筑建造活动的一般性规定。

2.4城市设计引导控制

城市设计引导控制主要是确定规划区域的空间结构骨架、各地块的用地功能风貌、道路绿化系统、空间序列关系,形成城市设计总体概念与结构。同时,将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的要求以指标的形式确定。

2.5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是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保证,配套设施控制即是对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提出定量配置要求。

2.6行为活动控制

行为活动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交通活动控制,即对路网结构的深化、对道路交通设施和停车场的控制;定道路红线、横截面、道路主要控制点的坐标、标高、交叉口形式;对交通方式、出入口设置进行规定;对社会停车场进行定位、定量、定界控制;对配建停车场进行定量、定点控制。另一方面指环境保护规定,包括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噪音保护、固体废弃物控制等内容。

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体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