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地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地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3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地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不论是在国际场合的交流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地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高中生而一言,学好地理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是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下,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体制的左右下,高中地理的教学理念及方式改之甚微。新课程标准中首次对地理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地理的教学不再单纯指地理认知能力的培养,开始着重于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这是新的要求,更是地理教学本质的再探索,同时是给地理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完成课改要求和地理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障,也是高中地理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需求。

一、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

1. 国家政策的改革

课程改革是世界教育不断变化着的重大举措,中国的课程改革是顺应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结合中国自己的教育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并且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是循序渐进,探索中的前进的过程。

2. 课程特色的变化

每门课程都具有某种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也有相统一的部分。而不论是经历过高中学习的学生还是对地理教学进行研究的学者。每当拿起地理教材或是走进地理课堂,都会有不一样的气息,而对这“不一样的气息”。就像不同的人站在你面前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我们身处不一样的城市会有不一样的情怀那样,地理课程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地理的教学是由地理课程所决定的,只有顺应地理课程特定性的教学才有可能达到地理课程改革的目的,而这时有着必然联系的,不是孤立的。

3. 所处境地

课改之初,随着政策的不断出台,对领导者、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振动和改变都比较大,可谓是大刀阔斧,轰轰烈烈。于是上至领导,下至学校,教师都加强对新课改方针的学习,学习之后加强理解并尝试着应用到教学之中,是一次较大的改变,需要一个适应期。参与到课改中的所有人在嗅到课改所带来的新气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要想改变带来的困惑和难题,甚至很多的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老教师,对新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甚至提出了质疑和排斥,这是适应期中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

二、对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1. 勤于反思,提高教学反思有效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思考,但其中大量的是杂乱无章的,不受我们自己意识控制的思考很少给人留下对自己行为有价值的东西,本文所指的反思是有意识的进行的一种思考,它的发生时基于出现不确定的,复杂的,困惑的,惊奇的或有明确目标的情境下的。而这种反思的目的是寻找解决这种困惑情景的行为,并对行为背后的假设以及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也就是说,这里的反思是带有探究的性质。

2. 善于学习,以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学习对于高中地理老师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教材的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获得,地理知识的不断更新都要求地理教师通过学习这一唯一渠道而获得,所以说,善于学习是促进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对高中地理教师而言,学习无非有两种形式,一是理论性的学习,一是经验性的学习。理论性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具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更丰富的文化知识,新课程实践中碰到的种种困难也需要这些知识的获取来解决。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此来给自己专业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3. 乐于合作,在合作交流中提高

对于教师而言,他所处的生态圈是学校老师,学生,同行。其三个生态链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群体与学校。这个生态圈的生态系统如何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发展,也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而每个教师的乐于合作是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绿色、和谐的关键所在。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历来师生之间交往的缺失是讨论的热点话题,地理新课程改革倡导找回这种缺失,倡导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其次是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教师自主发展,但自主并不意味着封闭与孤立,相反要求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高中地理的教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与开拓性,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教学方法不当及学生的冲突,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及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是难以很好的解决的。

4. 勇于改革,以方式转变促效率提高

参与教学改革是教师能够理解新课程的最好方式,勇于改革是教师理解了课程改革的最佳体现。高中地理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是首先要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在新理念的基础上实施操作,对地理这一学科来讲就是要把改革渗透于备课与教学的环节之中,归根到底是落实到教学方式的转变上。

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很强的时代性和重要性,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代代学生的成长,关系到教师个人的提高,关系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好坏,更关系到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是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对要加强自身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程度。

参考文献:

篇2

素质教育揭示了教育的起点,指出了教育的终点,规定了教育的内容,确认了教育的整体性,是当今深入开展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属。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教是为了不教,教会科学知识不如培养科学素养,素养的形成我从培养兴趣开始。

1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 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 “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爱因斯坦语)”,“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由于我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几年来收到了一些效果,我教过的历届学生都很爱上地理课。在有了兴趣的基础上,我还时时用问题做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常常处在兴奋的状态。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且也只有通过应用地理知识,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正确性与重要性。因为,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经实践验证的知识。在应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加深理解,并巩固、扩展知识,形成多种技能。也只有在应用地理知识中,才能真实地验证学生是否已真正掌握了知识。

2 对地理教学设计思路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经常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自己的预期设计有比较大的差异,课后分析,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过于理想化,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针对学生认识现状和接受能力以及当时的教学情景,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益。

3 对地理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也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我们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去反思去分析,怎样才能更合理的促进学生内在素质的发展,怎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篇3

一、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

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里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更加合理,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且也只有通过应用地理知识,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正确性与重要性。因为,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经实践验证的知识。在应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加深理解,并巩固、扩展知识,形成多种技能。也只有在应用地理知识中,才能真实地验证学生是否已真正掌握了知识。

二、对地理教学设计思路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经常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自己的预期设计有比较大的差异,课后分析,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过于理想化,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针对学生认识现状和接受能力以及当时的教学情景,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益。

三、对地理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也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我们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去反思,去分析,怎样才能更合理的促进学生内在素质的发展,怎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对自身教学的反思

反思自己是否有亲和力;是否有正直的品质、开阔的胸怀、丰富而细腻的感情,果断的决策力和创新能力。现在很多教育专家都在呼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才更能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更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现状,才更利于我们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所以教师更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质,应该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只有这样才能令学生信服。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民主相处,你会发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你配合,更能够吸引学生融入到你的课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