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班级活动建设

班级活动建设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8:4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班级活动建设,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班级活动建设

篇1

1.创设五优小组,营造和谐氛围

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制定小组评价细则,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德育重在考察学生是否尊重师长,能否友好与人相处,肯否帮助他人;智育重在考察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能否按时完成作业,大小考能否冲刺满分;体育重在考察学生是否认真做广播操,能否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等;美育重在考察学生是否讲究个人及班级卫生……;劳重在考察学生能否认真完成值日工作,是否积极参与每周的大扫除活动等。由于我每周都能及时对小组进行评价并总结,学生重视,家长重视,组员间由各自为政渐渐的变得团结合作,他们都在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努力,五优小组的评选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落实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灌输这样一个概念: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彼此之间不仅仅有师生之情、同学之谊,还有亲人之爱。我会利用微信这一平台,随时把孩子们小组活动的照片发送出去!让家长也能感受到这个班集体的活跃和谐的氛围!而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为班级文化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巧设班会主题,拓宽教育途径

主题班会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会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状况有针对性的设计班会主题,采用具体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视频教育、激情朗诵等方式展开活动,并且由学生亲自设计并参与。这学期我们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安全伴我行、粽叶飘香等等主题班会,我们班级还适时召开了等主题班会。每次我都会鼓励学生们自愿报名主持和组织班会。每周五告诉学生主题班会内容,学生周六将所设计的班会教案、班会课件发到我的邮箱里,我再将我的建议反馈给学生,学生再次修改,制定主持词、并将课本剧、诗歌朗诵、三句半等文字内容发送给需要表演的同学,而接受任务的同学在接到通知后也会认真准备。我们班的赵纯r和宋思瑶两名同学自愿负责主题班会的黑板设计。在每一次班会结束后我都会对主持人和参与的所有同学予以评价,激励更多的孩子积极参与。我始终想在前面,这样才能充分的准备,下学期班会我都已经预设了两周。

就这样学生的自身特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次班会中丰富多彩的内容都能感染并激励着学生,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从而达到情感的内化,完成乐我们的教育目的!

3.增强集体荣誉感,提升班级凝聚力

荣誉感能使人积极向上,而集体荣誉感是集体凝聚力的来源,是集体发展的促动力。集体荣誉感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到如果不能为集体争光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进而产生一种自责的内疚感,从而使每个学生为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而克服自身的缺点,服从集体的决策。学生有了集体荣誉感,就会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因此,我特别重视学校组织的各种大型体育活动,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适时的进行荣誉感的培养,凝聚力的提升。

如军训会操表演,课间操比赛,运动会,跳绳比赛,市运动会组字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需要全班参与。在活动前我告诉孩子们:"你们任何一个人都是班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们要努力做最好的你自己,让七班以你而自豪,让学校因你而自豪" 。拔河虽然不是我班的强项,但是学生们享受比赛的过程,在和对方班级僵持不下时,学生们仍然咬牙坚持,我和拉拉队员们齐声呐喊加油,孩子们在比赛过程中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比赛虽败犹荣。只要有比赛就会有意外发生。有的学生在拔河比赛中手磨出了泡,篮球比赛中有的学生膝盖卡破,依然坚持,没有一个人在意自己的伤痛。全身心集中在为班级挣得荣誉这一目标上。赛场上运动员们勇往直前,拼搏进取,赛场外非运动员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桌椅;有的负责搬水;有的负责拿毛巾;有的负责拿白板和白板笔;有的负责拿药品;有的负责拉拉队;有的负责赛后清理。在没有老师的指挥下,学生们已经主动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抢着为班级做点事。尽管每次活动的进行中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每一个孩子都咬牙坚持下来,我想,有了这种坚韧的毅力将会使孩子的一生受益。通过各种活动,孩子有了强烈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有了为集体而努力的动力。班级形成了一股合力,这种积极的态度让我感到孩子们长大了。

4.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公民责任意识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能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每年假期学校都会安排学生慰问敬老院的活动,今年寒假我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服务社会。李宣林同学学过书法,我建议他通过微信的方式向朋友圈里推荐自己的书法作品,作品价格由30元到50元不等。通过拍卖自己的作品,李宣琳同学用所挣得的钱买了很多的学习用品,并带动同组的同学一起看望了家境困难的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孩子收获的是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民意识,所以意义更加重大了。

5.保持永久激情,优秀方成习惯

"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亚里士多德的话告诉我们,人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师,如何让优秀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呢?我个人认为,优秀其实就是做得比别人好一点点。比别人多一点点耐心和细致,比别人多一点点爱心与责任,比别人多一点点投入和付出;优秀其实就是一种坚持。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成功是需要积淀,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让孩子保持一种持久向上的激情,才能使优秀成为习惯。

(1)运动会时,学生们能将垃圾主动投放到垃圾桶里,这是讲究卫生的习惯。

(2)开放周时学生们能右侧通行,主动问候来听课的家长和客人,这是懂礼貌的习惯。

(3)在假期小组合作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能够通过慰问敬老院、为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用品、为社区服务等方式服务社会,这是增加责任感的习惯。

(4)篮球赛、运动会上涌现出的拉拉队,齐声为班级队员呐喊,这是热爱集体的习惯。

(5)跳绳比赛前一周,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跳绳,这是一种为集体荣誉而奋斗的习惯。

(6)英语、语文课本剧准备过程中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揣摩人物角色,反复练习,这培养了学生细心、用心和耐心的习惯。

篇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得以强化,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逐渐形成共识。同时,对现有班级活动的结构、内容、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从现代课程观和集体教育理论的高度来审视学校中的班级活动,并赋予班级活动以新的课程文化含义。

    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主线,通过班集体建设的过程把学校教育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整合起来,使班主任工作形成一个有机、高效的整体。集体建设背景下的班级活动应具有以下一些新的特点:

    1、班级活动是一种班本性活动。与学科教学的统一性不同,班级活动具有班本性。它以本班级成员为教育对象和出发点,由班主任和班级成员根据本班级情况自主选择和确定班级活动内容和方式。活动中需要充分利用本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着眼于解决本班级集体发展中的问题,以促进本班级集体和每个成员的全面、主动发展为目的。通过具有班本特点的教育活动,把学校教育要求富有创造性地镶嵌到满足班集体和每个成员发展需要的班级活动之中。因此,班级活动班本性的实质是实现班级活动的生本化实施。

    2、班级活动是一种课程体系。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蜇是指学校提供的教育计划、教程和教材,更重要的是指为学生提供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经历和经验。班级活动由各种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活动组成,这些活动不应是零碎和随意的,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具有特定教育价值的课程体系。它为学生成长提供了课堂、教材无法企及的系统的生活经验和指导。班级活动的效能首先取决于这一活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班级活动体系既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班本课程。

    3、班级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活动。班级活动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任何一个活动都包含或部分包含了德、智、体、美、劳各育,以及心育、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但集体建设背景下的班级活动的本质,不在于其教育活动内容的综合性,而是凭借班级活动中集体与个体相互作用机制而展开的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过程,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有机整合各种教育因素,使学生在集体为主体的活动中实现精神与素质上的自主建构,使学校教育要求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行动。

    4、班级活动是以集体教育原理指导下的共同活动。班级活动作为一种共同活动,不单是指全体成员参加的活动,而是基于集体共同发展的需要,并在有意义的集体活动目标和任务引导下,集体成员相互协作、互动交流,完成集体和自我目标的活动过程。正是这种共同活动才能促进班集体和每个学生的共同发展。班级活动以集体教育原理为指导,在活动中应充分运用”平行教育”、”集体与个性相互作用”、”在集体活动实现学生集体和个体自我教育”、”以及集体主义价值引导”等教育原理,使班级活动既是培养和发展集体的过程,又是充分利用集体的社会心理规律和教育资源影响每个学生心理的过程。活动过程不仅关注活动表面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关注共同活动的任务、结构、过程、方式、情境、角色、评价等等因素对集体及每个成员的影响。使活动过程真正成为以集体为主体的活动,成为深刻地影响集体和个体发展的心理过程。

    综上所述,集体建设背景下的班级活动是一种以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为核心的班本化的活动课程。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活动,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活动更多地是把班级学生和集体作为教育活动的对象,习惯于从既定的教育要求出发来组织和设计教育活动,关注的是表面上的教育内容、形式和要求,忽视了班集体及每个成员主体发展的需求和自我教育的潜力,忽视了教育活动中集体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规律,以及共同活动的结构、过程、情境、角色与学生心理活动的同构关系,更缺乏在课程意义上对班级活动作系统地规划和设计。致使,目前班级教育活动的实效性问题正受到种种质疑。因此,如何在新课程和集体建设的理念引领下,重建班级活动体系和实施方式,充分发挥班级活动在班集体建设、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中的教育潜能,是现代班集体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课题。

    二、集体建设背景下班级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班集体是在活动中建设和培养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对班集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在集体教育原理和现代课程观指导下精心设计和实施的班级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班集体及每个成员的发展。才能提高班级教育活动的整体效能。班级活动设计,就是根据本班级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校教育的要求,对班级活动体系及每个活动的主题、内容、方式等进行系统设想和具体策划的过程。通过活动设计把班集体建设的设想和教育要求转化为师生共同参与的班级活动及具体行动。班级活动设计包括班级活动体系设计和具体活动过程设计两个层面:

篇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班级活动文化建设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人来看待,让学生对班级活动产生浓厚的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快乐。试想,在快乐之中的活动谁会拒绝呢?所以,教师要善于从快乐的角度分析每一项主题活动,找到学生参与的切入点,使之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组织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和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活动作深层次的加工,把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研究。比如在征文比赛中,我们可以先在班级设置一些班级特色的奖项,如最佳写作奖、最佳进步奖、最佳参与奖等。设置很多奖项后,学生在参与中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征文活动带来的快乐,也就有了动力。活动中,他们就会积极参与,收获的不仅是奖项本身,还得到很多快乐。有了一次次快乐的积累,还愁征文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响应吗?征文活动只是班级活动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其他活动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尝试以上方法。在各种班级活动中,让快乐成为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持久动力。

二、 和学生一起在活动过程中享受乐趣

班级活动文化建设包括很多方面的工作。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书写文化一直是重要的一环。我给班级学生定下了标准:从三年级开始,必须学会用钢笔书写,逐步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以后每年逐步提高要求。开始,很多学生不理解,家长也有疑惑。于是,我搜集了很多关于钢笔书写好处的资料,召开了班会,让学生讨论比较,认识钢笔书写的重要性。我还经常带领学生练习钢笔字,注重讲解书写方法、技巧,不断激励。学生逐渐认识到写好钢笔字的重要性,写字习惯也越来越好。接着,我们又在班级举行了钢笔书法比赛,引入一些名人关于写字的认识和心得等。后来,在学校举行的硬笔书法比赛中,我们班的学生脱颖而出,获得了评委老师的好评。回顾这项班级活动文化建设,它不仅改变了很多同学错误的书写习惯,还提高了他们的书写水平,也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肯定了自己。在参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享受着书写活动带来的进步和快乐。

三、 让班级活动文化建设带来更多的“快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