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3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建筑工程工程量,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is the central task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rect, fast calculation is the core task quantity the first work and calculation of engineering quant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budget, with larger workload, the tedious, time-consuming, careful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accounts for about a project of the whole budget workload of 50 to 70%, and the precision and speed of the degre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budget and speed. Improve quantity calculation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ject budget, speed up the budget estimate rate, reduce project budget personnel's workload, strengthen the audit, examination transparency hav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Bill audit; methods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的依据,是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是筹集建设资金的依据,是评价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是利益合理分配和调节产业结构的手段。因此,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但对于施工企业,在上报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常存在多报、高报的现象,从而增大了审核工作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这就要求审核人员在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同时,要对待工作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本着公平、合理、公正的原则,从严从细,不过大估算也不低压工程的造价,使其能够真实、贴切地反映出一个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
1.做好基础准备工作是做好工程量审核工作的前提
审核工程量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审核人员具有很高的建筑专业素养,一定的施工经验,对规范和定额的正确理解,精确快速计算工程量的技能,还需要掌握沟通的技巧、谈判的艺术等等,更需要做好算量的基础工作。因为无论是手工算量还是软件算量,其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流程还是相同的,即应先把一些规则性的东西确定下来,如钢筋采用什么接头、土方的挖运填的界定等等,然后按照“从粗到细,先易后难,控大量调小量,,相互沟通”的方法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审核人员在工程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后续工作的要求,应尽量做到计算过程表达清楚,包括图纸号、项目名称、部位的划分和构件的基本属性,确保每种工程量计算都要有据可依,符合相关规则。
在审核过程中,工程量的核增核减都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能强加于人,其中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需要相关各方的认可,才算达成一致。因此,每次核对过程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解决了些什么问题,还有那些问题有争议,对增减的细目和原因要罗列清楚,确保审核过程是可追溯和公开透明。同时,参与审核的各方需要在上面签字或盖章,以示确认。
2.工程量审核的关键
一个建设项目的工程量是构成项目造价的基本元素,对工程量的审核是最繁重、最复杂,花费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因此,只有在工程量的审核上下功夫,才能真正保证审核的质量。
2.1掌握计量规则。针对工程量的审核,首先要做到在进行工程量审核前要熟练掌握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只有在相同的计算规则、相同的计算方法下,执行相同的规定,工程量才能具备可比性。例如在计算墙体时,应扣除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身的混凝土柱、粱等体积,如果审核人员不了解规则,就有可能将应扣除的部分增加在工程量中,从而增加造价。同时,有些计算规则是为简化工程计算,例如,在计算基础时,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以及嵌入基础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防潮层及单个面积在0.3平米内的孔洞所占体积不予扣除,但靠墙暖气沟的挑檐亦不增加。这样的规定如果不熟练掌握的话,不但加大了工程量的计算,工程量数值的准确性上也会存在偏差,给工程量的审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2口径必须一致。审核工程量时,应注意审查施工图列出的细目(工程细目所包括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与预算定额中的工程细目是否相一致,只有一致才能套用预算定额中的预算单价。例如: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中的某些工程细目已经包括了安装费或刷素水泥浆一道(结合层),计算工程量列工程细目时,也应包括这些内容。反之,如果预算定额中没有包括安装费或刷素水泥浆一道,那么在计算这部分工程量时,就应该另列项目计算。
2.3 计量单位必须一致。审核工程量时,应注意审查施工图列出的计量单位,是否与预算定额中的计量单位相一致,只有一致才能套用预算定额中的预算单价。例如: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的计量单位,有些用“台”,有些用“组”(每三项为一组);管道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的计量单位,有些工程细目用“10m”,有些细目用“100m”等.这些都应该注意分清,以免由于计量单位搞错而影响工程量的准确性。
3.工程量审核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计价 特点
Key words: quantity pricing features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特点与重要性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传统的定额加费率造价管理模式不同,主要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中综合了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其他费用。这种计价方式简单明了,更适合招投标工作,有利于监理工程师进行计算和造价工程师进行结算,加快了结算进度,有利于工程款的拨付和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
2.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给各投标单位提供了平等竟争的条件并优化了劳动力。采用施工图预算来投标报价方式,可所谓“劳命伤财”,得编制一份标底又要编制多份标函,标函编制中要进行繁琐的工程量计算工作,各投标单位存在重复计算工作。再说,由于设计图纸的缺陷,不同投标人的理解不一,计算出来的工程量也不同,报价相差甚远,容易产生纠纷,这样的投标竟争也就成了工程量计算水平与定额套用的竞争,不能反映投标企业的真正水平。而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采用相同的工程量,给各投标单位提供了一个平等竟争的条件,由各投标单位量力而行,自主报价。
3.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利于工程风险的合理分担。采用工程量报价方式后,投标单位只对自己所报的成本、单价等负责,而对工程量的变更或计算错误等不负责任;相应的,对于这部分责任由投资方负责,这种格局符合风险合理分担与责、权、利对等的一般原则。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项目特征描述中出现的不完整或不准确
《计价规范》中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只列主体项目,围绕该主体项目施工的附属项目内容,主要靠项目特征的描述,随主体项目名称一并反映出来,构成组合并计算综合单价的依据。施工企业据此来确定完成该主体项目所需要的具体的“工程内容”并计价报价。如:市政管网工程管道铺设中的钢管铺设,清单只列主体项目“钢管铺设”,而围绕其主体项目的其他附属工程:垫层、基础、防腐、保温、试验等工程内容,均通过主体项目特征来表达。但限于设计深度和清单编制者对《计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项目特征描述常会出现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如果报价之前发现此类问题,也应及时与招标人澄清。否则发承包双方会因部分清单项目的“工程内容”是否已经(或应该)包含在主体项目的报价之中存在异议,而发生不必要的结算纠纷。
2. 清单漏项
施工企业报价之前,要以设计图纸和《计价规范》为依据,认真核对所有清单项目,看其是否全面反映了拟建工程的全部内容。尽管清单漏项属于招标人责任,以便共同研究补充的办法。否则,投标报价因清单项目不完整而失真,导致工程结算纠纷或经济损失。
中图分类号: TL372+.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建筑工程普遍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进行招投标,虽然清单编制一般都是由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队伍来完成,但并不意味着工程量清单招标没有风险。与以往的招标方式相对比,工程量清单招标对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率有很大的益处,但同时,由于工程量清单模式只确定单价,工程量按实际实施的工程量来计算,导致合同不闭口,就会给业主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
1.工程量清单招标风险分析
1.1项目不全造成的风险
建筑建设工程中,有很多项目都是在初步设计阶段就进行招标,工程量清单都是一般由设计单位提供,该阶段大多没有详细的图纸或由于设计疏漏,有很多细节,甚至是很重要的项目都未能在清单中反映出来,到结算阶段,这些项目就成为新增项目,就需重新测定单价,造成造价控制的难度增大,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有一定的时差,到施工图阶段方案已经发生变化。如地基处理方法,很多工程都是根据施工时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河南有很多地区地质具有湿陷性,多数会采用灰土垫层进行处理,通常工程量清单也会按照灰土垫层提供,但在实施阶段,如遇冬季施工,灰土垫层由于天气寒冷无法实施,往往会将施工图改为其它的地基处理方案,这样新的地基处理方案原报价中没有,只能新增项目。地基处理就相当于没有合同约束的情况下先行施工,会增加很多管理风险。
1.2项目不实造成的风险
有些工程在工程量清单中重复列项,造成工程量不实,给业主带来一定的风险。如在初设阶段,钢管构支架土方挖方工作量是在构支架定额中已经包括,而有些单位在提供工程量清单时可能会另列土方工作量,或按土方平衡量另列清单,在计算标底时如把关不严,就会将这部分工程量重复计算而抬高标底,这部分费用在结算时就会因重复而被去掉,因此施工单位在报价时就会对这些项目报低价或不报价,而将省下的费用由报到其它项目中去,从而抬高其它项目的报价,在结算时可以获得高额回报。
1.3工程量不准确造成的风险
在招标阶段提供的工程量不够准确,与将来实施的工程量有较大差异,这种情况如被投标单位发现,就会在报价中利用这种疏漏大做文章,对清单中工程量明显偏大的项目报低价,而对工程量明业偏小的项目部分报高价,这样在结算时就会结出比投标报价高的结算价。
1.4项目特征未做描述造成的风险
按照新版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工程量清单中应对项目特征进行描述,但有些单位在初设阶段提供的清单未对项目特征进行描述或描述不准确,导致结算时无法判断有些工作内容是否在清单中已包含,给结算增加难度,同时,如施工单位利用这个漏洞,就可以达到不平衡报价的目的,施工单位就可能把报价空间留给项目特征肯定不会变化的项目,到结算阶段因主变项目特征不一致,可以重新测算单价,这样报低的部分可以调整回来,从而达到抬高结算的目的。
1.5招标与结算采用的图纸不一致造成的风险
目前建筑工程大多是在初设阶段招标,招标时的清单工程量是按照初设图纸计算出来的,投标报价通常是按照概算定额来报。而工程结算时又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结算,采用的定额却还是概算定额,这时的结算实际上相当于“施工图概算”,施工图纸中对工程各部位的描述及做法非常详细,施工单位往往会利用概算定额与施工图纸不对等的这种差异来算细账,增加很多细小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往往看不出是否包含在概算定额中,因此建设单位只能作为新增项进行调增。
1.6各单位掌握的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
(1)设计人员提资与技经规则有出入造成的风险,有些设计院在出工程量清单时由设计人员直接提供,未经技经人员审核或技经人员未认真进行审核,造成有些结算时不可能出现的项目出现在了工程量清单中,施工单位会利用这些清单中的漏洞,把不可能出现的项目全部报极低的价格,甚至不报价,以抬高其它项目的报价,如郑州某扩建工程中,由于构架基础采用7m左右的超深基础,技术人员就将基础的一部分视为地基处理,所以在工程量清单中开列了数量可观的现浇混凝土地基处理,但按照概算定额的相关规则,结算时是不可能将这部分现浇混凝土按照地基处理来结算,而是按照基础来结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就会将地基处理的混凝土报很低的价,而把基础报高价。
(2)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掌握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如在初设阶段,设计对有些项目的地形、地质条件不够了解,提出的一些设计方案,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就会预测到肯定不会实施,而设计单位却不掌握这些信息,因此施工单位会在这些项目上报低价,而将其它肯定会实施的项目报高价,如某地基处理采用强夯,但投标单位发现该处附近有窑洞,强夯会对附近窑洞造成严重影响,认为强夯的地基处理方法不可能实施,因此在报价时可以将强夯部分报低价,而抬高其它项目的报价。
1.7招标控制价编制失误造成风险
在招标阶段,招标人为控制投标局面,降低恶意串标带来的风险,往往在开标前对各投标人公布招标控制价作为投标报价上限,各投标人会依据此控制价来调整自己的报价策略,以期达到最佳得分点。招标控制价一般由各设计单位来提供,但由于招标时会有各种甲供材料穿插其中,有些甲供材料在概算定额中就已包含,而且为方便比对,很多招标人都要求控制价按照工程量清单格式提供,使得编制人员对控制价的审核比较麻烦,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控制价编制的错误,如在控制价中将应当扣除的甲供材料未扣除,就会抬高控制价,投标人会将抬高的控制价在报价中充分利用,抬高投标报价,最终导致结算费用的增加。
2.针对以上风险应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2.1注重招标前的准备
业主必须要舍得花精力、花资金搞好项目招标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图纸审查工作,尤其是要组织资深专家对工程量清单进行逐条审核。其次是招标单位要有充分时间对工程涉及的主要材料进行市场调查,随时掌握价格信息;对于市场波动大的材料,确定其价格确有难度的,可提供适中的暂定价格,同时对涉及暂定价格项目的调整方法应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材料价格变超出规定的索赔。
2.2重视商务标的评审
招标单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咨询部门编制参考标底或控制价,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作为业主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切实做好招标文件、评标办法评审工作。要花大力气对投标单位商务标报价中的不平衡项目,逐一分析,对涉及数额较大的不平衡报价,可予以废除。招标单位及时组织好对拟中标单位商务标询标工作,对商务标中含糊不清的问题,要求以书面澄清或承诺,尽量不留隐患,避免低价中标,高价结算。
2.3严把工程变更和索赔关
工程实施阶段是投资控制最难、最复杂的阶段。对涉及造价调整的变更联系单,监理、业主、施工企业均应按统一的变更办理审核程序,层层把关,按合同规定及时核算。对偏差较大的不平衡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尽量在施工过程中妥善解决,避免竣工后扯皮。对索赔事项,要分清责任,及时提出反索赔。业主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应贯穿到整个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避免只重进度和质量控制,不注重工程造价管理。
2.4加强对工程量清单编制单位的考核
加强对工程量清单编制单位的考核,使其提高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减少清单漏洞,使施工单位在报价时无机可乘,必要时,可要求设计单位在提供工程量清单的同时,按清单报价模式提供概算,在评标时可以方便对投标报价进行对比检测,找出报价中隐藏的问题,方便评标。
结语
为降低建设单位管理风险,建设单位可在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中适当的调险范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控制幅度极易超过,如在物价波动较大的时期,可能会有超过一半的清单子目需要调整单价,这样既增加了管理风险,又给工程结算人员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因此,建设单位可适当的调险范围,对于工期在六个月以内的工程,由施工单位在报价中考虑全部材料涨跌风险,只有当工期超过六个月的工程,且市场材料价格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如15%)时,才对其价格进行调整,同时应当考虑双向调整的问题,施工单位只会价格上涨的材料提出索赔,对价格下跌的材料是不会提出任何异议的,因此当施工单位提出材料价格索赔时,建设单位应工程全部材料价格进行审核,对涨跌材料应同时双向调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