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3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安全管理小常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点多面广、地域分散;
(2)单人职守岗位多、检修作业流动性强;
(3)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比重大;
(4)员工任何一处操作失误都极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事故。
这些特点决定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单纯地依靠各级管理人员抓安全、依靠部分工作能力强的员工来推进安全,难于确保各岗位长期保持安全状态,只有依靠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发挥团队管理力量,推行自主安全管理,实现由“强迫型”向“自主型”管理模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自主安全管理,就是将员工对安全的需求、对生命的关爱转化成员工对各种安全制度的自觉遵守,依靠全体员工的自主性、能动性管理好安全工作。
就我厂而言,实行自主安全管理,重点是构筑安全管理的“五道防线”。
1、组织防线
完整的“组织防线”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保障。我们在构筑安全管理的“组织防线”时,必须改变由安全监督部门唱独脚戏的弱势局面;克服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而结果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实现归口型单一管理向多口、多层次型管理转变。
我厂的“组织防线”包括四个层次的管理闭环:员工个体层管理闭环、以岗位(班组)为单位的生产单元层管理闭环、以车间(科室)为单位的车间层管理闭环以及分厂层管理闭环。在生产过程中,各管理层根据上一层的安全计划和管理要求,自我检查、修正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偏差,自主地管理好本层次的安全工作;自觉地完成本层次的管理目标。
其中:操作行为的安全化主要由员工个体层管理闭环保证,通过员工安全承诺以及员工间的互保、联保等一系列手段,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执行岗位动作标准;自主进行危险源辨识和事故隐患查找等,确保“四不伤害”。设备的本质化安全主要由设备管理闭环(科室层)保证,通过设备点检和无泄漏管理等手段及时发现、消除设备的不安全隐患。作业环境的安全化主要由生产单元层、车间层管理闭环保证等。
2、思想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员工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制约。因此,构筑坚固的“思想防线”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关键。
当前,部分员工仍停留在“逼我安全”的层次上,他们意识不到安全规程、安全制度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工作中麻痹大意,经验主义、走捷径思想严重,他们执行制度是为了应付检查、是领导的逼迫,这也是实现自主安全管理的最大障碍。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让全体员工(特别是安全意识差的员工)从一起起血淋淋的安全事故、一串串令人震憾的事故数据中感受安全,从同行业、同工种的事故案例和资料中体验习惯性、经验性违章及其危害性。其次,要引导员工正确理解公司安全理念的内涵,真正掌握其精髓,在工作中切实按照理念办事。第三,安全管理者应随时随地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根据其思想变化及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防范措施,把不安全苗头彻底扼杀在萌芽状态。
3、自我防线
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提高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基础。管理者不可能时时、事事都亲临作业现场,只有全体员工建立坚固的“自我防线”,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这也是企业安全教育活动的首要目的。
分厂、车间安全教育要改变过去那种经验式、过场式、文件宣读式的安全教育方法,建立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机制,克服教育范围片面、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考核水份重等弊端。例如:推行资质认证方式的安全教育模式—“全员安全考核上岗制”,就是一种科学、实用的安全教育模式,它要求员工上岗必须取得本岗位从业安全资质并通过一年一次的复审教育和考核,有利于促使全体员工通过学习自觉地构筑安全“自我防线”,并在工作中得到持续加强。
班组周安全学习是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也是最容易步入“形式、作假”的学习活动。其主要原因是过多的文件、讲话学习,影响了员工参加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因此,要引导班组采取员工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学习活动,注重内容的务实性和多样性。通过结合具体的生产作业探讨工作准备、危险预知、安措配置、事故应急等与员工作业安全息息相关的内容,来调动员工自主参与班组周安全学习积极性。
推行班组“动态安全员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一种有效手段,班组员工轮流担任安全员,让所有一线员工都能在安全员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必将使全体一线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安全使命感以及安全素质得到迅速提高。
4、制度防线
对一个集体来说,制度是前提,管理是手段。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但制度存在空隙和漏洞;某些方面职责、责任不明;制度管控不严,执行时水份重;执行过程中专抓工人,不罚管理干部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管理制度的落实,也丧失了制度的威严。因此,实现自主安全管理首先应建立完备的“制度防线”。
在制度建立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详细界定各管理层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让全体员工明白在安全生产中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何时干以及干错会怎么样等等。
其次,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遵循“横线到边、纵线到底,职责不交叉重叠”;“谁直管、谁负责;谁监督、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上级查出问题由其直属下级负责”的原则,确保安全工作时时有人自觉去管、事事有人主动去问。
第三,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本厂的生产实际,按照“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追求制度的人性化、可操作性和长远性。员工是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者,也是我们搞好安全工作的根本。过急和过于苛刻的管理制度,不仅其可操作性受到影响,也会挫伤员工参与管理的热情。
5、监督防线版权所有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集贸市场,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市场登记的下列农副产品市场、日用工业品市场和综合市场:
(一)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100个以上的室内市场;
(二)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200个以上的室外市场;
(三)设在地下建筑内的市场。
其他集贸市场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执行。
第三条集贸市场严禁经营易燃易爆物品。
第四条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工作由主办单位负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协助,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实施监督。
第二章消防组织
第五条集贸市场主办单位应当建立消防管理机构;多家合办的应当成立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防火领导机构,统一管理消防安全工作。
第六条集贸市场的负责人为该市场的防火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
(一)与参与市场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
(二)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制定用火用电等防火管理制度;
(三)组织防火人员开展消防检查,整改火险隐患,制定紧急疏散方案;
(四)组建专职、义务消防队,制定灭火预案,开展灭火演练;
(五)负责市场内灭火器具等消防器材的配置;
(六)组织扑救初期火灾和人员疏散,保护火灾现场。
第七条各类集贸市场应当建立义务消防队。下列集贸市场,应当配备专职防火人员:
(一)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1000个以上的室内集贸市场;
(二)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2000个以上的室外集贸市场;
(三)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100个以上的地下集贸市场。
规模小于上述市场的其他集贸市场,可设兼职防火人员,有条件的可设专职防火人员。
第八条下列日用工业品市场及综合集贸市场,应当建立不拘形式的专职消防队。一时难于具备条件的,应当采取临时有效应急措施。
(一)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2000个以上的室内市场;
(二)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或者摊位4000个以上的室外市场;
(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或者摊位200个以上的地下市场。
第九条集贸市场内应当实行消防安全值班和巡逻检查制度。
第十条集贸市场内的各类人员,应当接受市场主办或合办单位的防火安全管理,各摊位经营人员有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参加义务消防组织及扑救火灾的义务。
第三章建筑防火管理
第十一条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及室内装修的集贸市场,其防火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并报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工程竣工后,应当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主办单位和经营者如需改变建筑格局或使用性质,应当事先报经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批准。
第十二条凡在城镇搭建室外集贸市场的,主办单位或合办单位应当事先将其选址及占用场地等情况,报经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实施防火审核。
第十三条室外搭建的集贸市场,其顶棚应当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
第十四条室外集贸市场不得堵塞消防车通道和影响公共消防设施的使用;与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要保持5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第十五条室外集贸市场在高压线下两侧五米以内,不得摆摊设点。
第十六条集贸市场要按商品的种类和火灾危险性,划分若干区域,区域之间保持相应的安全疏散通道。
第四章用火用电防火管理
第十七条集贸市场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物品。在划定的严禁烟火的部位或区域,应当设置醒目的禁烟火标志。
第十八条集贸市场内的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电气设计、安装规范的要求。
第十九条集贸市场内经营者使用的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统一由主办单位委托具有资格的施工单位和持有合格证的电工负责安装、检查和维修。
严禁个人拉设临时线路。
第二十条集贸市场营业照明用电,应当与动力、消防用电分开设置。
第二十一条室外集贸市场不应设置碘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第二十二条集贸市场内的电源开关、插座等,应当安装在封闭式的配电箱内。配电箱应当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第五章消防设施、器材的配备及管理
第二十三条集贸市场内的营业厅、办公室、仓库等用房,应当按照国家《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由主办或合办单位负责配备相应的灭火机具。
第二十四条集贸市场建筑物内的固定消防设施的维修和保养,由集贸市场产权单位负责。
第二十五条专职或义务消防队所必需的消防器材装备,由集贸市场主办单位配备。
第二十六条各摊位应当在市场主办或合办单位的组织下,配置相应的灭火机具,并掌握使用方法。
第二十七条公共消防设施、器材,应当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明确专人管理。任何人不得将公共消火栓圈入摊位内。
第二十八条集贸市场应当配备基本的消防通讯和报警装置,一旦发生火灾能做到及时报警。
将哈燃气今年辖区内发生的燃气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其中的表现及因果关系,也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为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提供了依据。
通过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七种类别:一是用户使用不当;二是用户利用煤气自杀;三是违章施工挖断管线;四是调压箱被损坏或根部钢塑接头漏气;五是进户管漏气;六是室外管或阀井漏气;七是室内管或煤气表漏气;
上述七种事故类别,从事故(事件)发生的部位和规律以及处置事故工作成效等方面我们重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近年来使用不当类事故时有发生,此类事故发生多集中表现在:胶管老化或无卡具脱落、正在使用的燃气无人看护、热水器废气排放不净等原因,通过分析事故原因不难发现,个别燃气用户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缺乏正确使用燃气常识是诱发此类事故(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自杀类事故(事件)在我辖区内也时有发生,此类事故直接威胁到其他用户的生命安全,也是我们安全工作上关注的重点。
三、违章施工挖断管线事故(事件),一股一旦发生危害极大,社会影响极坏,此类事故多为个别施工单位野蛮施工、私挖烂建,未及时与我公司会签造成的。
四、调压箱被人为损坏的事故较为突出,安全防范较为困难,由于调压箱靠近用户墙体,极易受到住房下沉的影响造成根部钢塑接头漏气,此类事故现场处理的要求也较高。
五、进户管漏气事故(事件),一旦发生极易造成大批人员中毒,由于地处北方昼夜温差大,进户管处地下多为浅埋,所以进户管经常发生腐蚀漏气。
六、室外管或阀门井漏气事故发在各类事故中占很大比重,由于我公司还有部分老管线未改造,北方两季交替时地壳变化大,所产生的剪切力极易对室外管线造成伤害,同时,受气温较低的影响阀门井的阀门也极易变形漏气。
七、室内燃气设施燃气泄漏,多因用户室内设施老化,对室内燃气设施保护不当造成,由于处于北方寒冷天气的原因,冬季关门关窗,此类事故一旦发生,就易造成人员中毒。
我们针对上述七种事故(事件)类型查找其表现及因果关系,吸取各类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对安全生产的工作方法进行进一步探讨总结,从中总结出了一些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具有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要把安全宣传教育贯穿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始终,通过利用维修及收费的机会,面对面的向用户宣传普及燃气安全使用常识;把组织各级员工逐户发放安全用气宣传单,重点搞好痴、傻、嗫、呆、鳏、寡、孤、独等重点人群的安全宣传争得理解,最大可能安装燃气报警切断装置,上门为用户胶管加装卡具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客户正确使用燃气常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才能有效控制使用不当类事故(事件)的发生。
二、我们应针对燃气事故直接威胁到其他用户的生命安全,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作为安全宣传工作上关注的重点,减少特殊用户利用燃气自杀事故(事件)的发生。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加强对工程会签的管理和施工现场的监护,对重点防范部位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监控,除日常的巡检以外,还加强重点部位跟踪检查力度,特别是把市政施工涉及的管线作为巡检的重点部位进行巡查,才能有效控制违章施工挖断管线事故(事件)的发生。
四、加强巡调力量,采取主动排查的方式,对调压站、柜、箱以及易被人为破坏的重点部位进行分级巡检,通过修订和完善发生紧急情况现场工作的处置程序,充分细化抢险过程中的职责等措施,使事故现场处置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才能使调压箱被损坏或根部钢塑接头漏气类事故得到控制。
五、目前通过加强对巡检跟踪检查力度,及时完善进户管基础资料,强化室外燃气设施巡检管理规定的落实,实行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分级巡检,才能够有效的预防进户管漏气类事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