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0:5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公园景观绿化设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工业园区具体是指在某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是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域环境。当前,对于开发区的定义已不仅仅停留在场地要求上,而将景观设计及绿化作为硬件设施加以规划,多元化的、科学健康的园区环境成为工业园区的标志。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工业园区仅仅就是工作的地方,并不承载休闲、娱乐、住宿、医疗服务等条件。工业污染一直是困扰工业园区的主要问题,国家一系列的对工业污染的防治举措,使工业污染问题已得到极大改善。景观设计是出现,成为园区发展方向的最大两点,本文就是以此为论点,对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规划出一个新的方向。
2 绿化景观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新型的工业园区设计已经转变为系统化的建设模式,工业园区设计不仅仅在于合理的规划各类工业的生产布局,工业园区市政景观设计必须从规划、景观到建筑设计都体现出生态、科技和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为业主提供集生产、研发、物流、展示及融资等内容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为企业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发展平台。要进一步明确该道路两侧的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确定正确的设计定位及发展方向,使建筑、景观、市政道路等设计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致力体现出所设计的工业园区的现代、简洁、大气及通透的设计风格,工业及地域文化的特色;还要逐步完善绿地系统、硬质景观、标识系统、附属设施等景观建设的内容,在满足园区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人性化的服务空间及自然、生态的自循环系统,使该景观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具体工作中,可以参照以下建议。
2.1园内主路景观规划,功能分区与节点广场都市生态花园路与人文关怀。根据沿路各类用地的规划性质、功能特质和车辆、行人分布与活动规律,景观结构为“生态景观带+交通林荫道+休闲步行林荫道+街角花园”,主路的景观主题:园融通顺和谐的工业园。
2.2辅路景观规划,乡土历史与自然生态保护利用。依据实际状况,尽可能实现带状民俗文化园+生态林荫道+滨水观光带的景观,可不拘一格设计合适的景观。
2.3绿化景观规划,实现节水节约型园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其中以绿化带为主,体现环保主题。尽可能保留种植土和原土壤结构是道路景观的主体――植物生长的根本前提,原有植被的利用是道路绿化尽快成景、稳定更新的保证,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在花园休闲步行道在商业金融区的植物景观是围绕商业展示建筑展开的。通过植物景观的围合,为商业展示建筑提供一个植物背景,烘托这一区域的商业休闲的气氛。各主入口植物景观以高大挺拔的大乔木以及色彩绚丽的整形修剪灌木为主要植物材料,并与道路林荫树品种一致。疏林草坪植物景观以草坪结合高大庭荫树为主要植物配置方式。通过高大茂密的植物景观,在非机动车道与城市交通干道之间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将街道步道空间与吵杂的车行环境有效地隔离。在道路交叉口处,合理栽植h
2.4照明设计,夜环境的诗意与功能灯光照明工程起着方便游人观赏夜景的作用,同时,也是道路景观美化亮化的一部分。在夜间以灯光的手段强化和突出道路景观的设计构思和造型特点,使夜景成为一个以线带面、突出重点,既统一和谐又主次分明的优美景观。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people began to focus on the impact of the work environmen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staff and working efficiency, industrial parks as the main gathering place of the Industrial Landscape Design to improve their environment, to improve staff enthusiasm for work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the following first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green landscape of the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design principles, and then introduced the industrial Park landscape Design measures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and opinions.Key words: Industrial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工业无序的发展使得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仅仅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是一种相当错误的做法,在工业园区进行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就是为了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达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目的。本文以下内容首先对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进行简要的分析,随后介绍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作者认为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应把握如下几个原则:
第一,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原则。技术是景观的物质构成和精神构成得以实现的基础,先进技术对景观来说,虽然不是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它使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宽广与自由,材料的选择上也更加灵活与丰富,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空间向度和时间向度。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设计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第二,动态景观原则。动态景观的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园林植物的生长变化和景观生态恢复的动态过程。生态美学理论认为,植物元素是具有生命的,植物的季相变化,草木的四季枯荣同样是景观的一部分。而荒野保护和野生植物景观的创建也体现了景观生态恢的变化过程。因此,一个好的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是短期建设就能完成的,设计师应该运用生态的技术,将景观的营造视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动态的过程。
第三,协调性原则。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其所在城市的环境氛围,确定工业园区的景观定位。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其自身的区域特点,确定景观的形式、形态、平面及立体尺度,形成和谐的量、度关系,构成主景、配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这样,才可能达到整体性的效果。
第四,地域特色原则。植根于地域特色的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空间概念,实际上,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性设计法则,因为设计项目从来都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不论在北京还是上海,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一定要与其所在环境的总体风貌相联系,并以环境个性的存在作为资源和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第五,自然生态原则。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尊重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尽量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植物群落,充分挖掘地区的种植潜力,适当增加并引进优良的植物新品种,以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的合理配置,形成稳定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植物群落,保护园区生态系统和绿化景观的稳定性,实现工业园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安全防护原则。安全防护原则是针对工业园区景观绿地的生态防护功能和防灾避险功能而提出的。随着工业园区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过于集中,健全园区防灾系统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而绿地防灾就是一种既能为工业园区提供自然景观又有助于防灾救援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园区内大量的防护绿地也对工业园区内的工业污染起到了阻挡、净化的生态防护作用。
3、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认为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应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有独特的风格。工业园绿化规划设计是以工业建筑为主体的环境净化、美化,要根据工厂的规模、行业特点、建筑格局所处的环境、厂区使用的对象、布置的风格和意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体现园区绿化特点和风格,表现出企业的精神风貌。另外,还需要注意工业园区的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与整个城市的基调保持一致、要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
第二,生态防护体系的规划。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多种环境污染问题,而规划合理的生态防护林带,不但可以增加工业园区的整体绿量,提高绿地率,还可以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杀菌、除味并且阻隔和吸收工业噪音。此外,大片的防护林带也对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提高土壤的稳定性有很好的作用。
第三,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工业园绿化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绿化的功能。园区绿化应充分利用可绿化的地段,见缝插绿,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工业园景观绿化设计是建设现代化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一片设计合理的绿地,面积愈大,其减尘、降噪、吸收有害气体及二氧化碳的作用就越大;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多一些的绿化面积,对防止污染、改善工厂的工作环境是必要的。由于工厂的性质、规模、所在地的自然条件以及对绿化的要求不同,绿化面积差异悬殊。为了保证工厂实现文明生产,改善厂区环境质量,必须要有一定的绿化面积。一般来说,重工业类企业绿化面积占厂区总面积的20%,化学工业类企业绿化面积应占20%~26%,轻工业、纺织工业类占40%~60%,精密仪器工业类占60%,其他大工业类占26%。
第四,视觉景观形象塑造。视觉景观形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工业园区的景观形象,一方面要反映园区鲜明的景观特色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要为人们提供舒适、高效、方便、卫生、优美而富有特色的区域环境,以求提高生产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投资者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工业园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五,景观游憩系统规划。工业园区景观游憩系统规划是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塑造舒适化、人性化、生活化的工业园区景观环境的有效途径,是为紧张、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游憩体验空间的重要手段。工业园区的景观游憩系统规划涉及到园区游憩空间的各个层面,在具体的游憩空间结构建立中,我们不仅要依照各游憩空间的价值,划分成若干层次与等级,还要根据各种原则确立在整个景观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游憩空间,对之进行组织完善,对园区各种游憩空间的分布进行调整,建立起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整体结构。
第六,其它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措施。①办公楼前绿地。主要标记厂标,边缘以石镶边,中间可根据情况种植花卉或整形绿篱。标志一边可以为大片的模纹花坛,另一边可以为梯形的小的铺装广场,广场上可以设置景观墙,上面可篆刻企业文化或企业历史,其前可设立棋杆。内部乔灌草花相结合,大的色块为主导,清晰明了地突出企业文化。②厂前区停车场。停车场以绿篱、小乔木围蔽,大乔木点缀,内铺以嵌草砖,以提高绿地面积。落叶乔木的点缀,使夏天车辆不致招致爆晒,冬天又可以见到阳光。适当的围蔽,使其不显凌乱。停车场外到围墙是铺装地,可设围树椅,又可从停车场直接通向宿舍,方便人们通行。③生产区。生产区与厂区道路绿地相结合,可以以植物群落布置为主,选择适宜的植物,乔木、小乔木、灌木、草地相结合,注意常绿与落叶搭配,高低错落,形成一定韵律感,看起来整齐利落。④注重工业园区道路的景观规划设计。道路工业园区主要的交通路线,除了保证其交通功能外,还应使道路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可以将园区道路设计成休闲步行林荫道,在保证步行空间的前提下,沿路硬质铺装与软质铺装结合,把耐荫草坪、地被、灌木球、铺地、花坛、雕塑、座椅、路灯、垃圾箱、电话亭、指示牌、文化墙等一体化设计,形成游憩休闲、小型聚会、交谈的小型花园。
4、结语
以上内容首先介绍了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随后提出了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措施,但是作者深知,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为提高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15202
1引言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建设推向了新的。探究当前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前提下的校园园林景观式绿化设计策略,可为当前大学校园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担负着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重任,如果只单纯注重解决功能问题,就不足以成为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因此,搞好大学校园绿化景观设计,对提高校园环境和塑造良好的校园公众形象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基于大学教书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特点,校园生态化、园林化、地域化、信息化、现代化、人文化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校园规划的新理念。
本文以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北校区为例,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如何融合现代的新理念进行构思与探究。
2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北校区概况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北校区(以下简称江北校区)位于武汉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其北靠规划中的森林公园,南临汉施公路,长江中游北岸、武汉市东北部,居东经114°30′~115°5′和北纬30°2′~30°35′之间,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常年平均气温为16.6℃,月平均气温以1月的3.8℃为最低,7月的28.5℃为最高。
3景观设计基本思路
3.1设计理念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生态造景和植物造景为基本原则,采用现代风格的景观空间形态,结合传统造园艺术手法和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特征,充分反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脉,处处体现江北校区校园人文文化的独到之处,体现人与自然、景观与情感、科技与文化的交融统一,并突出校区内的山水自然特色,挖掘特色景观元素,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园”为核心,顺应现代教育理念,体现生态化、园林化、地域化、信息化、现代化、人文化的原则,建设一个科技的校园、生态的校园和人文的校园。
3.2设计思路
由于江北校区绿化景观的使用人群主要为学校师生,因此,其绿化景观设计要塑造一个和谐的、具有现代文化气息的景观,就必须因地制宜,随形就势,最大限度地保留江北校区原有植被、湿地、水域等。为师生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通道,使处于钢筋混凝土包围中的师生能够享受到天人合一的乐趣。
为打造一个具有科技的、生态的和人文的校园,江北校区绿化景观设计重点做到了以下两个方面。
(1)遵循自然山水格局,因地制宜,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创造一个“宜居、宜学、宜研”的自然环境。
江北校区绿化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设计与生态造园的思想理念,首先要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最大限度保留江北校区原有植被、湿地、水域等自然景观资源,融“山、水、庭、林”于一体,达到生态与景观的和谐与统一。其次,要在校园建设中尽量挽救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应用科学手段逐渐修复和挽救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最后,要利用增加绿地,形成生态小气候等手段达到生态平衡。
(2)继承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结合国内外先进性的造园理念,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建设一个意境优美、植物群落丰富,建筑融于环境的生态绿色校园。
3.3景观主题及功能分区
江北校区的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及景观功能分区如下。
(1)校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山水之间,诗意校园。江北校区依照其原始的自然山水格局,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出一个诗情画意的、功能齐全的、生态的、优美的、人性化的校园空间环境。
(2)校区布局结构为:一轴二环四片区。校园以“一轴二环四片区”进行布局:一轴即一个主景观轴,二环即为以道路系统为主的两环形,四片区则是机电院景区、科教院景区、生活区和运动区。
2014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周志强: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北校区绿化景观设计探究园林与景观
4主要文化景观节点设计的构思与探究
4.1主景观轴
主轴线景观的文脉主轴线,自机电院景区通过,高大的景框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运用“欲扬先抑”的中国传统园林抑景方法,展现文脉主轴线宏大的气势。在文脉主轴线上,借用西方园林对景的处理手法,近景、中景图书馆――知识之舟映入眼帘,构成了空间层次丰富的山水画。
4.2环形景观
校区内的道路首要是为师生等提供便捷的、安全的交通运输通道,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各种交通的需要,保证交通顺畅。而从校区的整体出发,环形景观道路就成为校区绿化景观的框架,其景观设计要体现院校的形象和个性,并且将校区内的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在绿化景观设计方案时做到了交通功能和景观环境的协调统一。
4.3四片区各景观
在对校区内的四片区景观进行设计时,利用各个景区的不同特点,对校区重点景观,设计命名出十大景点,它们分别为:康河寻梦、科技之光、荷蒲熏风、农耕时代、剑桥之舟、求真问“源”、红霞秋灿、万绿叠翠、唯楚有才、疏影浮香等。
4.3.1机电院景区
机电院景区位于学校礼宾入口,临汉施公路的校前区,主要分为礼宾入口区、滨水绿化区、校前的“科技之光”广场区及“康河寻梦”的生态湿地区。
该区是整个校园景观的起点,作为礼仪景观空间,展示的是学校的品牌,借鉴欧洲园林的手法,通过入口大面积的草地和布局整齐的树阵停车区,通达视觉走廊。自入口遥望广场与雕塑、建筑与空间,使人产生无限的向往。
“科技之光”广场,是机电院景区的灵魂,以湖北版图的台式铺装为“科技之光”雕塑的基座,点出学校的地域位置及鲜明的办学特色,并矢志成为全国知名,湖北地区技术教育类院校先锋和行业标杆的办学思想。
4.3.2科教院景区
科教院景区主要包含了以图书馆为中心的七大景点区域,有荷蒲熏风、农耕时代、剑桥之舟、求真问“源”、红霞秋灿、万绿叠翠、唯楚有才等。
如“农耕时代”景点区,位于科教院东侧,是二期教学组团建设用地。目前,稻穗飘香,植物茂盛,该景区保留现有田地,用水稻来绿化、美化校园,让稻香融入书声,水车、扁舟、稻田……体现农耕时代的一派田园风光。每年3月,校园庆祝插秧节;每年7月,学校又举办收获节,学生陶醉于一个悠久农业大国独有的农耕文化体验之中,让一个丰产而美丽的景观,置身于校园,让学生与农业亲密接触。对远离土地、乡村、农业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的莘莘学子,传达了设计师关于土地的忧患意识和无限深情,表达了反对延求奢华和奇异,倡导“白话景观与寻常城市”的理想。
又如慧湖的“荷蒲熏风”景点区,位于学校图书馆前,源自“智慧”之意,也验证了中国园林“无水不成园”的造园精华。水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是构成优良景观的必须资源。中国自古就有乐水之说:“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吉地不可无水”。这些足以说明人对水的偏爱于敬。以水为景,雨打芭蕉作声景,以水面为镜,叠翠山婆娑倒影,湖面荷花亭亭玉立,湖中赤鱼戏水,荷香飘池。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顷刻展现在我们面前。
4.3.3生活区
生活区是围绕师生宿舍设置桂花园、梅花园、樱花园、竹园等专类园,使得这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同时将景观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为每栋宿舍楼题名,如有象征正义、神圣的松苑;有体现不畏艰难、纯洁坚贞的梅苑;象征文静而高风脱俗的兰苑;象征不畏风寒、活泼多姿风采的菊苑;有歌颂教师的桃李苑;象征虚心有节、清高雅洁的竹苑等。
4.3.4运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