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公路养护方针

公路养护方针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1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公路养护方针,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公路养护方针

篇1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我镇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二、基本原则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行业管理、分级负责、群众参与”。

2、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注重环保、确保质量”。

三、工作步骤

1、成立镇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城建办、派出所、财政所、各村支部书记组成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领导小组。

2、调查摸底。摸清镇域内县、乡、村道路,了解各行政村村道路实际长度。

3、确定养护人员。县、乡、村道路养护按村域区划片管理,每个行政村聘请一名专业养护人员,聘请人员要求身体健康,年龄在50岁左右,对工作负责。具体道路分布、里程数及需养护人员人数见明细表。

4、动员部署。召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领导小组和聘用养护人员工作会,布置有关养护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职责。

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内容

(一)路基保养

1、整理路肩、边坡,修剪路肩草,清除杂物,保持路容整洁及路基的宽度;

2、疏通边沟,保持排水系统通畅;

3、路绿带的修理;

4、清除零星塌方,填补路基缺口。

(二)路面保养

1、清除路面泥土、碎石、杂物,保持路面整洁;

2、排除路面积水、积雪、积冰、积砂;

3、清除泥污、积雪、杂物,保持桥面清洁,疏通涵管。

五、资金筹措与管理

1、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集与管理遵循“多方筹措、分级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原则。

2、农村公路养护人员报酬,按路段的工作量实行固定工资承包制与养护公路质量奖金相结合,实行季度考评和年终考核的办法,确定养护人员全年劳动报酬;

2、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的劳动报酬,由市级交通管理部门下拨专款支付。

3、市拨入的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能挪用。

4、农村公路养护人员报酬经镇农村公路养护领导小组年终考核后由财政一次性转账拨付。

篇2

1.引言

预防性养护是相对于传统养护(矫正性养护)而言的,现在大多数公路养护是传统意义上的养护,传统养护是指一般在公路设施出现明确病害或已部分丧失服务功能的情况下,再采取相应的功能性或结构性恢复措施。而预防性养护是指公路养护部门在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以及其它公路设施的结构良好或病害、损毁发生初期,即对其进行养护,延缓公路病害、损毁的发生或进一步的扩大从而达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持公路完好率,提高公路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公路寿命成本,延长中修或大修期限目的的作业方式。

预防性养护的实质是在适当的时间,将适用的技术措施,应用在适宜的路面上。以便使路面功能一直保持在较好的状态,国外应用非常成功的微表处、碎石封层、稀浆封层等就是典型的预防性养护技术。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是要求采用最佳成本效益的养护措施,在道路全寿命使用周期内,支出的全成本费用最少,取得的综合效益最大是最理想的结果。预防性养护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深入人心,是一种最为经济有效的养护策略。

2.沥青路面常见危害

沥青路面由于受到气候和其自身的交通特点,一些公路部分路段出现了早期病害,如果不及时进行预防性养护,对这些早期病害加以修复,那么将会导致路面产生更为严重的破坏,甚至影响行车安全,主要病害分为裂缝类病害、变形类病害以及松散类病害。

裂缝类病害:横向裂缝占大多数,除了交通荷载过大的原因外,路面裂缝主要还与自然环境有关,例如冻胀春融导致的开裂、土基压实不足导致局部地区沉陷的裂缝、路基不均匀沉降或沥青材料本身特性导致的开裂等。

变形类病害:道路进入使用阶段后,尤其是进入设计年限的中后期,路面结构层已不具备足够的强度来抵抗轮载的压应力,从而是路面在轮载作用下产生变形。常见的有沉陷、车辙、搓板、拥包等。沉陷是路面在荷载作用下,其表面产生的较大的凹陷变形,有时凹陷两侧伴有隆起现象。其成因主要是道路在使用阶段由于路基水文条件差而湿软,不能承受通过路面传给路基的轮载应力,于是会产生较大的竖直变形,最终导致路面沉陷。

车辙是路面在车轮荷载重复作用下,沿纵向产生的带状凹陷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由于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够,使轮迹带处的面层和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出现固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引起。二是在高温条件下,车轮反复碾压作用,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极限,使变形不断积累形成车辙。

搓板是路面产生纵向连续起伏、似搓板状条形现象。搓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路面的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尤其是在车辆停靠站附近,车辆经常启动,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辆水平力的作用而形成。

松散类病害:松散类病害多为坑槽和松散。该类病害主要是混合料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时出现离析,导致现场某些部位粗料过多,填充的细料过少,局部空隙率过大,在多雨季节会出现透水现象。尤其在人流通行量较大的地区,经常无法做到及时养护,若路面早期出现了裂缝,那么当雨水渗入,车轮的持续作用下很容易导致动水压力引起的持续剥落,最终导致路面坑槽病害的发生。

3.沥青公路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针对沥青公路可能产生的病害以及沥青公路本身的路面特点通常采取如下图所示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碎石封层:适用条件:原路面基层和横断面良好,表面可见的病害为轻微松散,中度纵、横向裂缝并伴随裂缝处有轻度松散,路面出现中度及以下磨光,修补处路况良好;预处理:均需对裂缝和松散部位进行处理;使用年限:一般 2-4 年。

稀浆封层:适用条件:原路面基层良好,横断面均匀。表面病害包括:轻到中度车辙、表面不规则,轻到中度的松散;处理:对裂缝、松散、坑槽等进行处理;使用年限:一般 2-4 年。

微表处:微表处是一种特殊的稀浆封层的措施,其使用寿命和技术性能都要比稀浆封层有很大的提高,该技术的性能优异,适合对微裂隙、丧失抗滑能力以及部分早期较为易于处理的病害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该技术也不是完全完善的,它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薄层罩面:所谓薄层罩面指的是沥青混凝土超薄磨耗层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高等级沥青路面的预养护工作。其具体施工是使用改装过的摊铺机,就可同步完成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和热沥青的撒布,然后在经过钢轮压路机碾压就可焕然一新。该技术可以降低噪音,提高路面抗渗性能,并且表面的粗糙程度较大,可以增加抗滑性,而且适用于高速公路时,也有助于汽车提速加快。但是薄层罩面并不能提高结构承载能力以及高温抗变形能力,造价高,并且其最大的施工问题在于因为层面较薄、容易冷却且不适合震动压实,所以难以达到理想的密实度。

雾封层:雾封层施工较为简便,该技术主要是通过相关施工机械直接将乳化沥青喷洒到原路面上的一种预养护措施。雾封层施工工艺简单,开放交通较快,但是其主要作用在于防水,封闭微裂缝,只适合于老化的沥青路面及碎石封层路面。并且由于雾封层主要目的是通过乳化沥青喷洒在路面上封住原路面,所以容易降低路面构造深度,导致抗滑性能下降。

封缝、灌缝:顾名思义,是指直接将材料灌入到裂缝当中,这种裂缝通常指的是较为明显的裂缝。封缝和灌缝一般适于低等级乡村道路对平整度要求不高的路面,对于高等级路面这不是一个适宜的处治方法。

4.结束语

以上几种常用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或多或少均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各自的适用条件及要求不同。因此在进行选择时需要凭借一系列科学的检测手段去预先发现路面功能的衰减,对其变化发展过程进行准确、连续跟踪监测,并进行归纳分析判断,最终得出相应的预养护技术方案。

预防性养护是科学养路的具体体现,要求我们的养护人员在工作中认真观察各类公路病害、分析各种技术数据,及时做出科学评价结论和养护措施,不失时机地进行养护施工。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实施,将为延长公路及辅助设施的寿命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浅析公路预防性养护时机决策及效益[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9)

[2] 方迎捷.??公路预防性养护与管理[J]. 科技与企业. 2012(09)

篇3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我国的道路系统中,公路养护作业区中的交通安全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突出。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运营过程中的公路交通量开始快速的增加,这样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路面的损坏也在不断的加剧,大多数的公路己难以满通的需要,公路养护工作量在我国道路建设施工中的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大的。以某省为例,该省高速公路在进行养护作业区的施工长度二零零四年为1342.8千米,二零零五年已经到达9460.4千米,由此可以看出增加了六倍之多。当前公路养护作业区的交通安全问题己经成为制约整个道路路网系统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问题之一。

1.公路进行养护作业区的特性分析

1.1公路养护作业区概述

公路的养护作业区不仅是公路施工的活动场所。还收养护以及改造过程中的活动场所,在对养护设备以及相关施工人员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不中断交通的公路路面养护维修作业。养护作业控制区一定要设置相关的标志、渠化设施、障碍物或者是路面标线等等,同时还要在一定的程度上配备施工作业中的车辆。

我国早在二零零四年颁布有关于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养护全作业规程》,并且其简称就是《规程》。《规程》在一定法人程度上对公路养护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并提出了十八种养护、维修作业交通标志设置图和包括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特大桥桥面和隧道、平面交叉口、收费广场在内的五十二种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图,并对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原则性规定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1.2公路养护过程中的作业区特性分析

养护作业区域这一动态系统是由人、车、路和环境这四个要素构成。公路的养护作业区交通流运行的安全与效率这方面的要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整个养护作业的安全水平产生影响。为了对养护作业区安全特性进行有效的分析,需要从四个方面的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这样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公路养护作业的成综合的、全方位的认识。

2.建立交通仿真路网模型

交通系统仿真技术相对来说是一门对计算机数字模型利用的过程中对交通运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跟踪描述的一种技术。通过对交通系统的仿真进行有效的研究,可以再现或预测交通流状态变量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分布规律及其与交通控制变量间的关系。

2.1建立仿真路网

在对高速公路以及各等级公路的养护作业区的进行有效的仿真模拟。在得到真实可靠的调研数据后,首要应该做的就是对仿真路网模型进行有效的建立。研究各等级公路的不同类型的作业区安全问题,需要建立的路网模型包括:高速公路双向4, 6车道作业区、一级路双向4车道模型、二级路双向两车道模型。

2.2标定交通流参数

2.2.1进行参数标定必要性

微观仿真模型在一定的程度上运用大量的独立参数来对交通系统进行描述、交通流特性进行描述、行驶规则进行描述以及驾驶员行为进行描述等,参数的取值对仿真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在仿真系统过程中,这些模型参数均有缺省值,同时也允许用户对这些参数进行有效的修正。

2.2.2对模型参数进行有效的标定

所谓模型参数校正主要指的就是结合实地的交通运行状况,对仿真系统中各个独立的参数进行有效的调整,这样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让模型能够准确表达具体仿真对象的过程。交通仿真系统模型的参数校正实质上是在设定目标函数后的组合优化问题。对于每一个目标函数有两类输入,一类输入是实地观察所检测出来的的数据,另一类是模拟模型输出的对应数据。

3.设计车速120km/h逐级限速仿真养护作业安全

养护作业区速度相对来说过高的话,是导致作业区域事故发生与事故严重程度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一定要应用采取科学合理的限速方案控制作业区车辆运行速度,使车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通过施工作业区是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图1为下同限速下高速公路MSDE分布(600pcu/h)

图2不同限速下高速公路MSDE分布(1200pcu/h)

图1及图2分别代表就是设计速度120km/h下当流600pcu/h和1200pcu/h时不同限速方案下高速公路MSDE值。由图1可知,在流量600pcu/h的情况下,在警告区的降速区域最终限速90km/h的MSDE曲线分布值相对来说是最高的,并且MSDE值会依次降低为80km/h,70km/h, 60km/h, 50km/h,表征各限速值下的安全性也开始出现依次降低的现象。在降速区域最终降速值愈低,对车流引起的震荡相对来说就是愈大,所以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其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警告区内降速区域下游区域及养护施工区域亦基本遵循此规律,但在警告区末端及过渡区域,限速值愈高MSDE值愈低,也就代表着愈不安全,分析认为此区域由于车道数减少,车辆之间存在大量的交通换道冲突及追尾冲突,车速愈高冲突数量愈多,冲突严重程度愈高。限速为90km/h的MSDE值接近于零,表示安全性较低。限速为50-80km/h的MSDE值相近;由图2可知,在流量1200pcu/h时,整体的MSDE值要低于流量600pcu/h下的MSDE值,这是由于大流量下车辆之间相互作用增加引起,但基本的趋势与规律与600pcu/h下基本一致。与600pcu/h下基本一致。在警告区域的降速区域下游区域,最终限速值90km/h,80km/h,70km/h下的MSDE值处于同一水平,60km/h,50km/h下的MSDE值处于同一水平但要低于上述三者,分析其原因可以同样认为在降速后最终降速值愈低,对车流引起的震荡愈大,安全性应该愈低,但在较大流量下,降速过程引起的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并且限速最终值愈低,车辆之间的作用体现愈加明显,因此,90km/h,80km/h,70km/h下的MSDE处于同一水平而60km/h,SOkm/h下的MSDE值处于更低的水平。

在设计车速120km/h下在较小流量时最终限速值70-80km/h安全性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好,九十千米每小时在上游过渡区得安全性较差,在较大流量时限速区域匾样遵循上述规律,在限速区域下游80km/h ,70km/h安全性基本处于同一寸平且安全性较高,90km/h在上游过渡区得安全性最差。从安全性考虑,限速的取值小流量下可取7080 km/h,较大流量下考虑到车流运行复杂性,可取70kxn/h之间。

总结:要把交通仿真技术为主要的手段,结合实测数据统计进行有效的分析,在一定的程度上建立养护作业区的仿真模型,并根据实测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相应的标定和有效的验证。仿真模型的建立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出了高速公路、一级路、二级路、三级道路特性和交通流运行特性不同。所以针对等级公路而言,对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高雪钰. 基于微观仿真的公路养护作业区安全研究[D].山东大学,20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