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化学知识点大全

化学知识点大全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0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化学知识点大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化学知识点大全

篇1

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自学能力和自觉习惯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在初中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表现。

1、“标签”心理

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都有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这种评价在心理上相当于有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是学生本人对自己在群体中位置的认识。尤其是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很少体会到好成绩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喜悦,缺乏自信,自卑的“标签”使自己过早地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

2、“偏重”心理

在初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偏重化学结果而忽视化学过程的倾向,表现为:老师进行习题讲评时,正确的就认为自己懂了,不要再听了;错误的只记录正确答案;向老师请教问题时,只满足于请教答案,不考虑过程的方法,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仅是对答案,比考试分数,很少有同学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实验设计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方式,问题探究则更少涉及。

3、依赖心理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依赖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总是期望老师对化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一一讲述。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或模板,甚至是公式,便于自己模仿套用;遇到难题总想在某本“解题大全”、“题典”中找到解法或直接从老师那儿得到答案。这种过分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的原有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的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

二、克服学习化学心理障碍的对策

1、注重情感培养,使学生获得成功和满足感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要体验一个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要减少学生的挫折感,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并获取老师的肯定、表扬和鼓励,这一点很重要。

(1)设计问题时要有层次化一些,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回答一些问题,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增强其学习信心。

(2)布置作业时要有一些弹性和灵活性,避免一刀切,根据学生在一定阶段上的可能性来确定作业的复杂程度。

(3)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渠道,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地发挥。

2、注重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1)发挥实验作用,培养学习兴趣。人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的各个环节巧设悬念,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从而引发、调动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实验来掌握知识和揭示规律,能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作用。

(2)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创新过程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在研讨释疑中提升兴趣。

(3)运用现代化媒体,培养学习兴趣。利用现代化媒体可将某些疑难问题比较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减轻学习的心里压力,弥补在思维力和想像力方面的差距。同时,利用现代化媒体的动静结合、视听结合、仿真模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之中培养了学习兴趣。

④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充分享受成功的、积极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不断巩固其学习兴趣。

3、注重目的和意志的培养,变盲目被动为主动和自觉

篇2

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它不是知识的单纯重复,更不能是教师的灌输加题海战术。中考复习不但要巩固知识,而且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扩展知识,并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要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使复习达到预期效果。复习要注重课本知识,要求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的过程,强调学生必须重点掌握规律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

历年化学中考的基础题占全卷分值的70%左右,且考点和题型相当稳定,考点即是教材中那些最基础的知识和原理。因此,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必须从教材入手,离开了教材复习,学生化学基础就不会牢固,在考试时就会出现学生对难度大一点的题对了、而一些简单基础的题做错的现象。所以在复习开始阶段,必须认真回归教材。复习教材内容时,不妨先逐章疏理,后全面归纳提炼。熟悉教材要做到“细”,理解教材要做到“清”,掌握教材要做到“活”。

另外,基本概念及原理不容忽视。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是推理的依据,是解题的基础,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也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要认清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及剖析概念的层次要点。如质量守恒定律,其应用范围为化学变化,其理解的几个层次为:质量总和相等;质量总和是指参加反应的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其实质是“三不变”,即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不变。二要全面找出概念的本质,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

纵观各地的中考试题,包括大量热点题,其实都源自于基础、来自于课本。有些学生做的难题很多,但由于忽视了教材,反而对课本中最基础的内容生疏了,这是不足取的。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在解答时各种错误自然也会多,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重视实验复习,让学生的操作能力再提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其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科技素养。初中化学教材列出了31项演示实验内容,安排了近80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化学作为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学科,实验与探究及运用于社会始终是化学考查的重点。新课程考试要求是考查学生在实验设计、评价、情境中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面较宽。所以,复习实验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的结论(数据)、推导实验结论能力和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实验、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方面问题,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对顺利解答一些开放性试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复习时我将实验操作要点简化为口诀教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同时,我积极创造条件,寻找代用品让学生动手完成每个实验。如蜡烛及其燃烧、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我提供了澄清的石灰水,其它用品由学生用玻璃杯、塑料盆等代替,酸碱指示剂则用果皮、鲜花自制。

三、讲究方法,注重复习实效

化学复习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各种化学知识与能力。为避免枯燥、乏味,教师必须讲求复习方法的科学性,提高效率。

1.复习课堂要体现新理念,注重学生参与。复习同新课教学一样,教师的恰当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应做到精讲、少讲,重视方法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归纳和表达,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只有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才能搞得懂、做得来,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主动地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复习质量。

2.利用多媒体,增加容量。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地传授知识,大信息量地优化处理,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时应用多媒体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发现式的环境,由他们自己参与发现新事物和新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用多媒体中的影视系统等录制、存放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等内容,在复习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内容时,适时调用这些清晰的画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在复习氧气、氢气的制取,以及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可以利用微机软件,由学生自己操作,选择正确的仪器图形,拼画正确的装置图,这样可使其平时学到的知识形象地再现,让学生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变乏味的学习为轻松愉快的操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规范性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化学试卷涉及的化学基本用语主要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专用名词、化学描述等。教师在复习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注意化学基本用语的规范训练,该记的要让学生记住,该强化书写的要强化书写,以此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科学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仔细分析学生试卷,会发现学生的答题错误往往在于审题不仔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或不能准确回答,或书写不规范,或分析问题不深入,或答题不全面等。如表达质量、体积时不带单位,比较溶解度大小时不指明温度;对反应现象描述不准确,将“有气泡产生”写成“有二氧化碳生成”,将“有白色沉淀生成”写成“有碳酸钙沉淀生成”等;对数形结合题不会识别,无法从给定信息中解读出解题的数据;解答计算题格式不规范,设未知数与写化学方程顺序颠倒;对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间质量比的意义及对应关系不清楚,无法正确列出比例式;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不正确,等等。我们在平时只要围绕以上常见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训练,使其克服盲目性,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提高,就一定能帮助他们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获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家骥,杨东.中国当代新教学法大全[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篇3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5-20ppp-0c

Structure Design and Script Production for Multimedia CAI Courseware

YANG Xu

(Shenya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Structure Design and Script Production for Multimedia CAI Courseware. It gives deeply analysis for linear structure and nonlinear structure design of CAI courseware; it also expatiates requirement, technique, and trait of CAI courseware text script and it shows concrete examples.

Key words:CAI;structure design;script;knowledge point

1 引言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要具有吸引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怎样能成功的开发一个集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的MCAI课件,取决于MCAI课件开发时多个环节的技术关键。

2 结构设计

多媒体CAI课件大致有二种结构。线性结构,影像即这种结构,学习者没有选择,只能一屏接一屏的观看内容;非线性结构,学习者不按照指定了的或确定了的路线在应用内容中航行,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其中又有树形结构和网状结构两种。树形结构,沿着应用内容的逻辑流程定义的分枝结构航行,但在某些位置上强制规定了顺序,通常是线性的。它们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一个好的多媒体CAI课件不宜采用线性结构,因为这种方式是顺序模式,限制了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不适于知识的获取和学生的个别化学习。

针对人们获取知识时的思维方式是跳跃性的和富有联想式的这种特点,好的MCAI课件应采用非线性结构,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某一部分知识提取出来,有针对性的学习,使学习更方便,更灵活。

我们开发的《数字电子电路》多媒体CAI课件,采用的是非线性结构中的树形结构和网状结构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

这种结构便于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由于一级子模块之间可以互相跳转,二级子模块可以快进、后退、退出等,使学习者在这里自由航行,方便学习。

3 脚本编制

脚本是开发多媒体CAI课件的直接依据,它包括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

文字脚本是由学科教师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MCAI课件教学内容进行的文字描述。学科专业教师来自教学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本学科教学经验,由他们承担这一任务,就能使MCAI课件的内容更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达到化解难点,强化重点的目的。MCAI课件从形式上看是集声音、图表、文字、图象等多种媒体于一身,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且不受时空的限制,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成功的多媒体CAI课件还是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因此脚本的编制要实现这二者的融合,使用最好的教育策略和实践展示教学内容,把知识信息提供给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人,这样才能体现出多媒体CAI课件的优势,达到最佳效果。要做到这些,学科教师只有掌握MCAI课件的制作方法,才能知道用那种多媒体表现好,怎样才能表现的恰如其分,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字脚本。

脚本编写要根据本学科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要求,把重点难点分成几个知识单元,再把知识单元分解成独立的知识点。

制作脚本的编制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设计,界面设计,交互性设计及子策略设计。就是将文字脚本中指出的教学内容,如何在计算机上通过视觉形式和声音形式真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图3是《数字电子电路》一屏幕制作脚本,又叫分屏幕脚本。

多媒体CAI课件的研制是迎接“知识经济”“信息社会”而带来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在开发过程中,只有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关键,才能少走弯路,少浪费时间;才能研制出适合高校特点的专业课件。

参考文献:

[1]钟玉琢.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李顺.多媒体软件制作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石明贵.Authorware 4.X实用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