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1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社交服务调研,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讯)全球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Kelly Services(美国财富500强)与智联招聘等机构日前联合《Kelly Services全球雇员指数调研》,调研报告显示,八成中国雇员每天都在使用社交网络,近六成(57%)中国雇员认为社交网络能促进工作。
调研显示,职场人士正在由尝试生活娱乐类社交网络,逐步转变为发掘社交网络的职场价值,如促进工作(专家库、人脉管理、疏解压力等)和提高求职成功率等功能。但与美国雇员相比,通过社交网络求职的中国雇员更倾向生活娱乐类社交网络(如开心、人人、豆瓣)的朋友介绍,而美国雇员则倾向于职业类社交网络(如Linkedin等)。
调研报告分析说,这反映了中国雇员对职业类社交网络还不够熟悉。与娱乐类社交网络和博客相比,职业社交网络比较乏味,但从美国雇员(44%)及全球雇员(32%)的选择来看,职业社交网络对其求职的帮助很大。
近三成(28%)的中国80后雇员通过社交网络求职,比例远高于70后(18%)及60后(10%),但70后与60后更愿意选择职业类社交网络,报告表示,由此可以看出职业类社交网络对于有经验的雇员作用更大。
同时,中国雇员通过微博求职的比例为10%,高于美国(如Twitter)的2%。随着国内大型门户网站的微博人气不断攀升,职场人士通过微博开始尝试找工作,企业的HR也在通过微博招聘信息,微简历微招聘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文/王荟 编选: 来源:《新京报》)
2010年年底,流量监测机构Hitwise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站,其访问量是美国总访问量的8.93%,超越了之前排名第一的Google。这不仅是Facebook的成功,更代表着Twitter、Youtube等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互联网第一大主题应用。
IDC的数据显示,全球社交网络平台2011年将增长33%,达到6.3亿美元,到2014年将达到18.63亿美元,Facebook目前全球有7亿用户,全球每天会有1.1亿条微博消息产生。
Facebook CEO马克•扎克博客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如何使全球公众交流沟通更为方便快捷”是Facebook的使命;而Twitter CEO迪克•科斯特罗则表示,Twitter的使命是“随时随地让人们与最关心的事物即刻取得联系”。
两家领导型的社交网络企业的使命,很好地诠释了社交网络的诉求,这也正是社交网络的魅力所在,让人与人之间可以自然地沟通交流,更好地分享思想和信息,更方便就同一个话题或者同一个事件进行讨论协作。
沟通和交流是人与人连接的基础,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就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社交网络就是让人与人实现了真正的深度连接,使互联网这一原本的设备和终端连接系统,变成了人与人的连接系统,IBM负责市场和通信部的高级副总裁Jon Iwata将其称之为“System of People”(人的系统)。
同时,社交网络庞大的数据也奠定了其基础价值,不同的诉求可以通过不同的应用方式挖掘社交网络的价值。
从社交网络到社交商务
早在2010年9月记者采访英国电信(BT)集团首席科学家JP Rangaswami时,JP Rangaswami就极力推荐和主张社交网络在企业中的应用,并力证了多家公司使用社交网络的成功。在美国,企业使用社交网络已经非常普遍,在企业的宣传和广告中,都可以见到他们各自的社交网络联系方式,而很少见到类似于800和400这样的热线电话。《哈佛商业评论》曾经针对2000多家企业做了社交网络应用方面的调研,参与调研的12%的企业现在可以游刃有余地使用社交网络,而IBM的2010年CEO调查显示:57%的很好地使用了社交网络的公司领先于同行。
客户服务和营销是企业使用社交网络最基本的应用,通过社交实现与客户的深度互动和即时响应,可以提升客户体验并改善服务质量,同时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发现客户潜在需求和销售线索,美联航的广告“Be a Friend(Facebook),Stay in Touch(Twitter)”就是大多数企业应用社交网络的一个写照。这是社交网络对于企业的基础价值,也是社交网络应用的初级阶段。
在Lotusphere 2011上,IBM提出社交商务的概念,基本思想正是“Get Social,Do Business”。社交网络并不仅仅是Facebook和Twitter,还应该包括SNS、微博、视频分享、照片分享、协同工具、即时通信、邮件等所有沟通交流手段,将这些沟通交流手段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企业内外界限,实现内外部有效地协同;社交商务不仅局限在客户服务和营销,而是广泛涉及市场和客户服务、产品和服务开发、企业运营和人力资源。
IBM负责软件系统的高级副总裁Mike Rhodin对社交商务和传统商务进行了比较:首先,在市场和客户服务部分,传统的商务采用的是推压和控制市场的方式,而社交商务通过互动和深度沟通可以深化客户关系,建立相互信赖的客户关系和品牌忠诚度;其次,在产品和服务开发部分,传统商务是先有内部创意,然后进行市场测试和调查,周期长、有效性差,而社交商务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分享客户想法和创意,产生突破性的创意,并加速产品上市时间;最后,在企业运营和人力资源部分,传统的企业依赖于内部邮件、电话系统、建立内部知识库,而社交商务可以优化劳动力资源,并充分利用外部专家资源。
所以,社交商务对于企业意味着将使用全新的运营和商务模式来驱动商业价值,优化劳动力价值并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深化内外部关系。
IBM的社交商务之道
IBM不仅成功应用了社交商务,还将通过提品、技术和服务,与客户、合作伙伴分享自己的社交网络经验。在Lotusphere 2011上,IBM了一系列的软件、服务和计划,让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内部同事通过移动设备、或者在云端跨越全球网络实现即时沟通和协同,实现完全的社交商务,其中包括:
社会化数据与以前采集的静态的、事务性数据完全不一样,它具有实时性和流动性。人们在社会化媒体上通过交流、购买、出售和其他日常生活活动以免费的方式提供着大量信息。这些数据由每个网民的微行为汇集而成,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将使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企业在市场调研和营销方面产生巨大变革。
大数据驱动政府公共管理起航
2012年5月,联合国推出了名为“全球脉动”(Global Pulse)的新项目,希望利用“大数据”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使用自然语言解密软件来对社交网站和文本消息中的信息进行“情绪分析”,帮助预测某个给定地区的失业率、支出削减或是疾病爆发等现象,其目的在于利用数字化的早期预警信号来提前指导援助项目,以阻止某个地区重新陷入贫困等困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化数据在政府公共管理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减少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时间滞后。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充满波动又相互关联的社会,类似安全事件这样的公共事务一旦发生动辄则以“井喷式”速度波及全社会,这就要求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时,更加快速和灵活地进行决策。但过去,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时,却只关注政府内部的数据,而由于掌握的有用信息十分有限,并且缺乏实时性,导致政府的决策常常滞后于危机的出现,从而造成较大损失。
社会化数据实时性的特点,使政府通过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来自广大网民群体的第一手信息。同时,社交媒体的开放性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通过这种渠道去表达自己的个人想法。由此产生的庞大而又全面的信息将会成为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时了解真实社情民意的有利渠道。因此,大数据将大幅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增加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众服务。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决策时,既需要政府外部的数据又需要其内部数据作为数据来源。而政府内部数据,包括政府搜集的各种资料,还有由政府业务产生的相关数据,比如大家从机场过安检,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就收集到了很多文本数据和多媒体数据。
但由于政府的机构设置等历史原因,很多机构和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不对称,这样极大地妨碍了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大数据的包容性将打开政府各部门间、政府与市民间的边界,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
政府若能把庞大的社会化数据作为一项战略资源,以社会化数据为支撑,利用社会化数据的实时性、流动性,则可通过广大民众在社会化媒体上反映出来的真实的社情民意,使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做到提前预警、实时监测、动态跟踪、科学决策和有效评估。另外,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提供令人信服的服务,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好的健康医疗、教育、金融、农业等相关配套服务。
数据驱动市场调研和营销变革
面对社会化数据如洪水般泛滥,商业帝国就如同飘浮在数据海洋上的航空母舰,浩瀚的大海每一秒都在孕育着万千变化,企业要想做到游刃有余就必须如熟悉水性的鲨鱼一般熟悉和用好海量的社会化数据。那么企业在此背景下,应该秉承怎样的营销智慧?
数据支撑“智慧”的市场调研。传统的市场调研是根据提前设计好的调查问卷来搜集市场资料,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社会化媒体的流行,使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汇集了庞大的用户群。如此巨大的用户群及其产生的大量用户行为为市场调研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分析消费者群体特征的机会。
社会化媒体天生的开放性,使消费者在社会化媒体上自愿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其在社会化媒体上谈论的话题面非常广,并不仅仅局限于调查问卷中的话题,同时,这些话题还包含了消费者的情感因素。这样,一方面使市场调研人员获取了大量来自于消费者的一手资源,另一方面弥补了市场调查问卷由于提前设定问题而存在的局限性。同时,社会化数据的实时性,使市场调研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确认理解和追踪消费者的反馈,制定更科学的营销决策,从而开展更有效的营销活动。
数据带来市场营销的掘金潮。2011年国内社交网络市场规模超过40亿元(43.8亿)。现在网络上的几乎每篇文章、每个广告、每段视频都鼓励用户进行社交分享及评论,我们已经进入社交网络爆炸式发展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