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社交媒体的特点

社交媒体的特点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2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社交媒体的特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社交媒体的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65-02

近几年,社交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媒体除了其简单的交流、沟通功能之外,越来越多的商家、企业已经将社交媒体视为企业在营销中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企业、品牌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在传播上的优势并通过社交媒体来收集不同受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更好地确立自己的目标受众,进而确立自身品牌的精准营销目标和策略。本文立足于社交媒体发展的大背景,对商家、品牌如何进行精准营销进行简要剖析,同时学习与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经验,展开分析研究。

一、精准营销的兴起

精准营销已经成为当今营销的关键,如何做到精准,这是系统化流程,有的企业会通过品牌联播等营销做好相应企业营销分析,市场营销状况分析,人群定位分析,最主要的是需要充分挖掘企业产品所具有的诉求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营销。精准营销是时下非常时髦的一个营销术语,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可量化的精确的市场定位技术突破传统营销定位只能定性的局限;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等技术手段保持与顾客长期沟通等措施,建立企业的忠实受众群。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媒体,作为营销工具,将营销信息推送到潜在受众群体和市场中,使企业用最小的成本来达到利益最大化,完成企业的既定营销目标。

1.网络精准营销的兴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全面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转移,然而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极速发展的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了信息爆炸的问题。在互联网里,我们面临的、可获取的信息(如商品、资讯等)成指数式增长,如何在这些巨大的信息数据中快速挖掘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网络精准营销的概念应运而生。

2.网络精准营销的手段。运用个性化技术的手段(如网站站内推荐系统),帮助用户从这些网络过量的信息里面筛出他所需要的信息,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电子商务网站、媒体资讯类网站、社区都逐渐引进站内个性化推荐这种手段,进行精准营销了。

二、社交媒体营销发展格局

1.社交媒体营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社交媒体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社交媒体的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突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模式,让受众有更多机会去参与双向沟通与互动,社交媒体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极大的调动了受众的参与性,使更多的普通人、平凡人成为传播者,成为信息的者,许多受众满足于传受两者角色之间的转换,参与性极强。社交媒体以其开放性、连通性和交流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不仅如此,社交媒体除了沟通交流功能之外,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交媒体渐渐成为了诸多企业、商家作为自身营销手段的首要选择。

社交媒体营销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工具来进行营销、销售,维护公共关系,开拓客户服务的一种方法。近几年兴起的口碑营销、品牌营销等概都基本以社交媒体为主要载体进行营销。

社交媒体营销与传统的营销有着很大的不同,社交媒体更多的是注重受众的使用效果,目标受众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主动分享对品牌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影响与自己相关的社交媒体圈里的用户,众多企业也正是利用社交媒体这一传播优势来进行品牌的推销,形成自己的品牌口碑,达到营销的目的。

2.社交媒体的营销现状。随着社交媒体营销的出现与不断发展,并且受制于环境和发展期较短等条件的影响,其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当前我们所处的营销现状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广告主的试探性。各种各样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给予了广告主新的尝试机会,广告主们开始对社交媒体加大投资,探索新的广告形式以适应社交媒体环境,并且不断扩张自身的广告辐射范围,做到营销最大化。(2)在线模式不够成熟。对于社交媒体不断涌现的当前社会里,其也有着自身的不足,社交媒体的发展方向不明确,我们可以看到同质化的社交媒体数不胜数,大多数新的社媒往往都是效仿,并未有创新;其次,社交媒体的板块设置混乱,导致很多功能没有发挥特有的作用,板块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3)效果不佳。这对于商家来说是最致命的,也是影响较为明显的。由于传播目标的不明确,造成了传播效果达不到预期值,这要求传播者要对市场进行细化,收集正确的客户数据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到自身的潜在受众市场进行精准营销。(4)方式单一。商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营销的方式较为单一,只是一味去以营销为中心,缺乏整合意识,出现了混乱、碎片化的现象,应该集中力量将去利用有价值的社交平台,着力与受众构建稳定的往来关系,并且努力维系与受众建立起来的关系,让受众感觉到重视,培养受众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三、社交媒体的精准营销优势

社交媒体是一种在用户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分享、传播和获取的综合渠道。社交媒体精准营销则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用户量身打造各种营销策略,精准营销主要体现在“精准”两个字上,真正了解和分析用户的真实的行为以及真实需求,利用社交媒体来进行精准营销,其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体现出来。

1.高介入度。社交媒体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媒体由传统的意识形态媒体变为了行为媒体,拉近了与消费者行为的距离,同时也增加了广告的转化率,使得受众在精准营销过程中的介入度由低到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受众切身感受了参与营销的过程,增加了受众的参与意识。

2.受众定位清晰。便于实现精准营销,基于数据、cookies、路由器等对数据的搜集和筛选,商家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处理,针对受众不同的喜好,生产能够满足受众喜好的产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明确不同受众的定位,进行归类整合,有助于精准营销的正确施。

3.免费分享。免费分享在社交媒体精准营销过程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体现,其主体大部分是用户自身,他们在使用过之后,在社交工具中主动分享用过之后感受和印象,对品牌产品加以评价,并为其他用户创造分享点,让更多的潜在用户去了解和关注,久而久之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口碑传播,而口碑传播的效果对于潜在用户的影响是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符合营销发展趋势。在这个充满营销的时代里,商家应该准确分析市场形势,制定适合市场的战略战术,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度放在第一位,改变过去只以商家自身利益为中心的观念,以4C理论为出发点,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市场,考虑消费者接触产品的便利性。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受众的体验效果尤为关键,社交媒体带给受众的便利性已经蔓延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商家而言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了解受众的需求,利用社交媒体的便利性,减少受众接触产品的困难度,迎合市场的发展趋势。

四、社交媒体精准营销建议

1.受众分析(People)。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对于商家来说,对受众进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商家可以通过受众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习惯来逐渐确立品牌的目标对象,依据目标对象和媒体受众之间的黏度,决定营销推广中较为恰当的内容,澄清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与受众建立联系,不间断地对受众进行科学合理分析,逐步细分、确立准确的受众群体,第一时间掌握满足受众的需求。

2.营销目标分析(Objectives)。营销目标对于每个品牌而言都各有不同,这不仅取决于品牌自身的产品属性,也和受众市场的不同有关,社交媒体平台的不同也影响了受众的品牌选择。商家在确立自身营销目标时候,应该先确立自己的受众群体,了解受众使用社交平台的特点,不同社交平台适合不同的营销目标,商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不是面对不同市场采用同样的营销目标,那这样下去,商家定会丧失对原有市场的掌控权,后果将不堪设想,社交平台的不同意味着受众的需求就会有所差异,商家要针对不同社交平台的受众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进行营销目标的确立。

3.技术分析(Technology)。技术层面的分析重点是对社交媒体技术进行分析,要求商家不仅要注重对受众和营销目标分析,也要对所用到的社交媒体进行足够的技术分析,并不是简单的只对使用社交媒体的人进行基数统计,充分了解社交媒体的技术特点,并将自身品牌与其特点相融合,定期更新社交媒体工具,制定适合媒介技术的精准营销战略。

4.营销战略分析(Strategy)。营销战略对于一个商家品牌而言至关重要,营销是否成功取决于商家实施的战略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恰当地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精准营销,是否符合发展的趋势。当然,商家应当注意到尽管社交媒体普及面很广,但社交媒体的受众也是部分受众,商家切记不能孤注一掷,放弃了传统的市场平台;社交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当前依然是以大众媒体为主导,商家应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来进行精准营销,仔细剖析精准营销的准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恰当战略,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进行战略调整。

在当前社交媒体盛行的大背景下,整个市场的发展方向都是基于社交媒体进行拓展,而精准营销战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整个营销框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恰当利用社交媒体在传播渠道上的优势,使得营销的精准性、目的性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纵性。实现精准营销的基础是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分析的核心是要充分了解客户关键行为和态度,对受众市场进行准确分析、定位,进而创造更具关联性营销内容,对客户的行为、倾向、意图和喜好越了解,就越容易有效传递关联性信息。同时,作为品牌的传播者也应该明白,和一般的大众营销不同,精准营销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客户关系的学问,其核心不是品牌的打造,而是着力打造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沟通向客户提供中肯的建议以及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潘洪亮.数字传播时代精准传播研究初探[J].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3.

篇2

校园媒体是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校园为主要传播地点、以校园新闻采写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媒介。近两年来,社交媒体这一新兴媒体在校园内活跃起来,到现在社交媒体在校园内的使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其传播力量是巨大的。于是校园媒体开始借助这个传播平台,努力扩大自身在学生中间的影响力。华大桂声近两年先后在人人、微博和微信上建立了自己的公共主页,并于2012年9月专门成立了一个新媒体部门来运营这些社交媒体。

一.“华大桂声”在社交媒体上的运营技巧

(1)内容与形式的选择

在社交媒体上一方面信息速度传播快,一条被广泛认可的信息往往会被迅速地转发和传播,影响范围会迅速扩大;另一方面信息也比较庞杂和零碎,同学在每一条信息上所停留的时间短,所以要想扩大在同学们中间的影响力,所的内容就要与大多数同学有密切的相关性,要有一定的价值含量,且要简短适于传播。从华大桂声在这些社交媒体上的运营来看,他们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社交媒体的这一传播特点,就其所的新闻来说,内容上很有选择性,都是一些与同学们的生活十分贴近会引起关注的新闻,基本上没有会议精神传达等这种“硬新闻”,而且偏向于趣味性、娱乐性。在形式上,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新闻作了一个概括,后附有他们网站里的详细报道的链接,既方便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又有利于增加他们网站的浏览量。如果是直接把详细的报道直接投放在社交网站上的话很有可能就因为内容过长而被直接忽略了。

另外在社交媒体上,新闻媒体的专业与权威性弱化,相互之间都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关系,所以新闻媒体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往往显得更为活泼、亲民。校园媒体本身是立足于校园,面对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在这点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语言上学生生活中口语化的语言,常常发一些给同学的温馨的小提醒、小建议,让人感觉好像它就是身边的一位好友,更易接受它所传播的信息。

(2)注重互动

社交媒体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强,不再是一对多的单向度传播。华大桂声在社交媒体上的主页最开始只是作为他们新闻网站主体的一个窗口,由于这种互动性,现在成为了一个加强与同学之间联系的主要阵地。华大桂声在人人、微博、微信上都对同学们的评论和留言给予及时的回复,经常发起一些讨论性的话题,另外有时候一些同学还会在这些平台上向他们提供一些新闻线索,在这种参与互动的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潜在地加深了华大桂声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

(3)注重原创性

华大桂声在他们社交媒体主页上的内容比较注重原创性,所的内容大多都是自己制作或者改造的,尽量少直接转发别人的内容,一般转发别人的信息比自己影响力要小得多,这样也能够更好地迎合同学的口味,树立自身的形象。

二.运营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篇3

社交媒体成为2012伦敦奥运的媒体策略既是客观的时代潮流,同时也是主观的媒介选择。一方面,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比,2012年伦敦奥运会所面临的媒体环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四年间,社交媒体Facebook和Twitter的用户数量呈现几何级增长。Facebook的用户数量从2008年的1亿增长到2012年的9亿;Twitter的用户数量从2008年的600万增长到2012年的1.4亿。社交媒体策略同样也是伦敦奥运会的主观选择。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一个重要主题特点是关注青少年。这无论从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激励一代人”(Inspire a generation),还是从开幕式七名象征未来的孩子点燃主火炬都可以看出来。伦敦在申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曾做出承诺:使全世界的年轻人都感受到奥运会鼓舞人心的力量,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运动。具体目标群体为20个国家的1200万青少年。而关注青少年、吸引青少年最好的媒介选择就是社交媒体。当下,世界上超过50%的人口是在30岁以下,其中96%的3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加入社交媒体。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最新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将浏览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作为首选的娱乐消遣方式,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样最注重看电视。正因如此,伦敦奥运会选择了社交媒体。

2、具体策略

伦敦奥运会选择社交媒体的具体策略体现在以下三点:

鲜明地拥抱社交媒体。拥抱社交媒体是2012伦敦奥运会的鲜明态度。国际奥委会社交媒体主管霍特曾说:“如果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微博还只是一片雪花,那么到了伦敦奥运会,它就成了一个大雪球了。”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也表示:“置身事外消极被动看比赛,这样的历史过去了。”国际奥委会早在2011年6月份就了社交媒体使用指南。指南中明确指出,国际奥委会积极鼓励并支持运动员和其他授权人员参与社交媒体,、分享、传播他们的经历和体验。

其次,设立奥运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在奥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的时候,伦敦奥委会正式开通奥运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建立了“奥运运动员中心”。该网站汇集了奥运会2000多名运动员,提供了奥运会运动员的社交网站信息,只要键入他们的名字进行搜索,所有信息都全部会出来。除此之外,该网站还根据社交网站的关注度列出了最受欢迎的运动员排行榜,方便粉丝关注。

最后,与世界著名社交媒体合作。伦敦奥组委与Facebook、Twitter、Goegle+、MSN、Foursquare、Tumblr和Instagram等诸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交媒体进行合作,在社交媒体网站上开设伦敦奥运专门网页或频道。Facebook上开设了伦敦奥运的专门网页/Iondon2012;Twitter上设立了伦敦奥运的专门网页/Iondon2012;Youtube上设立了伦敦奥运的专门网页/Iondon2012。中国主要的社交媒体网站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优酷等也设立了伦敦奥运的专门网页。

传播效果

1、助力伦敦奥运成首届“社交媒体奥运会”

奥运会与媒体从来都有不解之缘。从1896年举办第一届奥运会起,报纸一直是此后几十年中人们关注奥运的媒介方式。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因为首次广泛使用收音机(包括28种语言2500个广播)实现信息传播,因此也被称之为“广播奥运会”。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因为首次使用电视卫星直播,根据统计全球40个国家收看到比赛,因此东京奥运会也被称之为“电视奥运会”。从2000年到2008年,奥运电视观众从37亿激增到43亿。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首次奥运会官方网站,将互联网作为传播渠道新闻、照片,网页点击量达1.89亿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用何种媒体进行奥运传播本身就是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也正因如此,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下断语称,“衡量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的标尺是媒体。”

由于伦敦奥运会对社交媒体的积极态度以及有力的社交媒体营销与传播,伦敦奥运会开始之前就被国际媒体预言社交媒体是伦敦奥运的一大看点。美联社认为,伦敦奥运会社交媒体上的“#”标签、“@”符号以及“喜欢”标记将和国旗、奥运徽章一样流行。“一些运动员花在推特和脸谱网站上的时间也许比花在运动场上的时间还要多”。美国《纽约时报》直接将2012伦敦奥运会定义为首届“社交媒体奥运会”,同时创造了“社交媒体奥运会”

(Socialympics)新词汇。

2、成为伦敦奥运会的重要信息传播媒介

社交媒体成为伦敦奥运会的重要信息传播媒介。Twitter为射击、射箭、游泳等26个伦敦奥运会项目全部开通了专门账户,第一时间传递赛场信息。同时,由于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传统媒体也不得不选择社交媒体进行整合传播。美国广播公司社交媒体指南,告诉用户如何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关注美国广播公司奥运会相关报道。

根据笔者的统计,奥运期间,社交媒体上的奥运信息也极为丰富。截至2012年8月13日,Youtube上以“2012 olympics”为主题的相关视频数量为363,000条;Youtube London 2012订阅者数量49,429;视频观看数量达到11,412,021。Facebook上“London 2012”群组访问人数达到944,382个;Twitter@London2012粉丝数量达到1,571,482个。Twitter上的奥运相关信息超过5000万条。Google+伦敦奥运群组粉丝数量达803,932个。中国新浪微博共计开通三个奥运群组,其中“伦敦奥运频道”粉丝数量达到880,585,微博4187条;“伦敦奥运速递”粉丝1,009,459,微博2795条;“伦敦奥运新闻”粉丝1,065,857微博4567条。

3、成为运动员与粉丝互动平台

由于社交媒体及时、互动的特点,社交媒体成为运动员与粉丝互动的平台,粉丝们可以及时在社交媒体上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加油,对奥运发表评论,粉丝与运动员之间、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亲密、及时互动成为新的奥运观看习惯。加拿大报纸称社交媒体正改变观看奥运习惯。

社交媒体在满足粉丝的观看、讨论、交流的欲望同时,也成就了一大批体育明星。根据统计数据,奥运会期间英国跳水运动员戴利、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利普斯、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洋、步枪选手易思玲、体操运动员冯哲都成为社交媒体人气之王。

4、创造奥运会社交媒体新记录

社交媒体在成就伦敦奥运会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奥运会创造了社交媒体新的记录。根据Twitter数据,2012年8月10日,博尔特在伦敦奥运会男子200米决赛中以19秒32成功卫冕200米冠军,成为奥运会历史上连续两届卫冕100米和200米冠军的第一人,Twitter每分钟的微博数量超过8万,从而刷新了Twitter新的纪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