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1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初中地理课的特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我从事地理教学工作长达20多年,下面就自己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方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我国中学地理课在近几年间不断发展,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人类社会及其教育均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育的期望,我们不得不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学地理课,使它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调整自己的方向。
影响地理课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社会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基础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综合这些因素的影响,本人认为,中学地理课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向:以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路为核心;与中学其它课程紧密结合,强调突出人文科学;地理课教学计算机化。这几个变化既是有各自特点,又是相互联系,融合在一起的。
一、地理课以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路为核心
地理课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既有重合又有区别。从广义的环境教育概念看,有关人类生存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的知识,大部分都已含在现有的地理课之中,因此,地理教育实际就是环境教育。从狭义的环境教育概念看,环境教育主要是环境问题或环境保护教育,而传统的地理课内容以环境为组成、要素本身的特点及其演变为主,如构成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及其变化。此外,地理课中的行政区划知识等许多内容也不属于狭义的 环境教育内容。但是,中学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地理课,这一点为大多数地理教师所认可。中学地理课近几年的变化也反映了地理教育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虽然地理课的历次改革主要从内容的更新或重新组合和数量的增减方面进行,在课程结构上一直没有根本的变化,但地理课的环境化趋势已经在内容的更新方面体现出来,即增加和强化了资源及环境问题的教学。1997年新高中地理课程实验大纲,也是以加强环境学知识组织地理课程内容为特点的。中学地理教育的环境化趋向和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地理教学的核心。总之,地理教育的环境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必然反映,也将使学生对区域地理、部门地理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更有学习兴趣。
二、地理知识具有高度综合性,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动态
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人们深入研究教育问题,我们不仅要结合教育学,还要结合心理学才能有所建树,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首先,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要明确什么是好课的标准,并且抓住学生们的学习心理,结合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特点来实施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上的心理特点主要是:初中生智力的发展,最主要在于其新思维特点的出现,按照皮亚杰关于个体智力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初中阶段正是脑力活跃与想象思维灵敏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是: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和教师语言描述来进行逻辑推演和思维想象。能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理性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掌握学生心理特征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认真研读中学地理教材,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步骤和实施正确的教学方法。其中,中学地理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生存发展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地理知识,包括了解家乡、祖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状况,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知道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地理图像和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阅读和使用常用的地图,能够进行简单的地理观测和调查统计,能够绘制简易地图和运用适当手段获取地理信息。
使学生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分析和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实践活动,逐步发展实践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精神。
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增强对全球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同时也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深地感到“教学相长”这个成语的内在含义,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再是我们教师知识网络的一个子集,而他们的知识将更多的体现出多方位的现代知识结构,其中很大一部分知识来自于网络,这也给我们老师敲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够更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
第一、地理课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地理课相对于其他课来说,我认为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它不仅涉及到地形地貌,范围,气候,还涉及到经济政治人文等问题,要上好地理课教师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综合知识,要具备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本领才能真正上好地理课。
第二 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地理课要涉及到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因此运用挂图、多媒体等手段组织教学是地理教师应该常用的教学方法。地理课一定要图文并用,凭手画地图等活动是很落后的教学手段了,实不可取。
第三、地理教学课我认为利用地图,地理位置要解决好这个地区在世界的位置,在大洲的位置,在地区的位置等几个问题,有些老师一来就给出某地区的详细图,让学生看不清这地区在世界的位置及在大洲的位置,这不好,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个地区。
第四、地理课要解决的无非是这样几个问题:地理位置,地开地貌,气候特征,地区的人文景观,地区的经济状况,历史背景与政治渊源,发展前景等,解决好这些问题,这样地理课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要求了。
第五 地理课有丰富的人文特色、经济发展、政治演变、景观美谈等内容可供教师去挖掘与开发,教师在备课中多思考,多在课堂上讲些故事,会大大提高地理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活动设计
随着我国初中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课堂活动的设计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有效的活动设计给学生高效的学习体验,是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1坚持实践性,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设计
初中地理学科,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科具有科学性,也具有人文性,每一个地理现象都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及自身的特点,让实践性课堂活动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到自然与社会之中,才能促进地理知识正确性与真实性的提高。本着素质教育的原则,用创新理念对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进行实践化改革,才能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地理学习素养得以提高。一直以来,地理实践教学都是初中地理教学的薄弱环节,教师要结合地理知识应用性与实践性特点,鼓励学生参与到更多的地理学习实践活动中去。比如在讲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农田中去观察本地的地理现象,发现本地农业的特点以及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天然的地理模型,能够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地理学习意识,成为地理知识开发者。
2坚持探究性,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设计
在地理课堂学习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位科学家,他们在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开发全新的地理知识。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理学习过程,与科学家开发地理知识的过程本质上是相同的。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要意识到探究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对未知的地理知识进行探究,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有利于地理课堂的高效化。比如在讲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用自己认为最高效的方式将它们表达出来。一些学生会用表格,一些学生会用图形,不同的思维会产生不同的探究学习成果。也正是这些不同的探究成果,促进地理活动质量的提高。
3坚持层次性,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设计
新课程标准的提高,让层次化成为教学活动的又一大特点。活动难度具有层次,才能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参与进来,使初中地理课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在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活动应当从简到难,从浅入深。层次化的地理课堂活动符合初中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规律,有益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以及学习技能。在初一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基本能力的培养,活动难度偏低。在初二与初三阶段,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逐渐提高,教师就可以提升活动难度。例如,在讲解《地球和地球仪》时,教师可以利用“我来说一说”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简单描述地球或者地球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时,教师要适当提高难度,利用竞赛形式组织课堂活动。
4坚持时代性,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设计
时代的进步,给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元素。地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新的观念,在初中地理课本与时俱进的同时,初中地理教师也要设计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活动中引入一些地理探究成果,在活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都是促进地理课堂活动现代化的有效方法。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地图认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遥感地图与卫星图片给学生展示现代化的地图,让学生意识到在当代社会,地图的形式多种多样。更可以向学生介绍GPS与GIS系统,在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展示时代性的地理成果,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施地理教学。例如,在讲解《地势和地形》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激发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让地理课堂活动变得灵活起来,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将他们搜集到的学习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分享给大家,让时代性的技术、知识融入到地理课堂中,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堂需要更多创新元素的融入,利用实践活动性、探究性、层次性与时代性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所学的地理知识,有利于课堂教学价值提升。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最大限制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地理教学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秀斌.初探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学园(教育科研).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