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0:4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地质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石油地质资料数量大,涉密资料多而广,石油地质资料是石油勘探工作客观表现,客观反映石油勘探业发展的全流程,是石油勘探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资料以石油地质科技为主体,做好石油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提升石油地质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促进石油地质勘探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石油地质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2013年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变职能,强化管理,积极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完善,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社会化服务取得新进展
国内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建立全国地质资料目录信息网站之间的链接,形成国家级地质资料目录数据中心;实现目录信息互通共享,提供高效、便捷、全面的地质资料目录信息网络服务。网络服务已成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主要媒介。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推广了社会化服务,网络服务已成为主要媒介。 近年来全国持续推进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全国各级馆藏机构共接待到馆服务3.96万人次,提供资料服务15.45万份次(244.33万件次)。全国地质资料馆(以下简称“全国馆”)和31个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接待到馆服务2.2万人次,提供资料服务9.22万份次(228.11万件次),
2.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管理“五平台一支撑”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国内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共享服务平台继续发挥“资料信息分散保管、全国一站式服务”的强大功能,各单位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26号)要求,积极推进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完善了平台功能。
国内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进一步优化了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系统功能,开发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并正式提供使用,目前全国多数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全国馆和部实物中心完成了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安装和试用工作,初步实现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从地质资料汇交到馆藏机构资料接收和转交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信息化建设加强了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丰富了馆藏资料
国内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和转送工作得到加强。原始地质资料汇交全面开展。 各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落实《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57号)要求,共接收原始地质资料1160种,其中以矿产地质、区域地质调查和水工环类资料为主,占总接收量的90%,甘肃、陕西、西藏等省(区)接收原始地质资料超过100种。受托单位2013年共接收19.19万种原始地质资料,截至2013年11月底,馆藏原始地质资料达51.42万种。
4.通过信息化强化地质资料监督检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通过馆藏地质资料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强化了地质资料的监督检查。地质资料信息电子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资料信息的需求,档案系统将建设档案信息服务网站,建立档案信息开放查询系统,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
三、石油地质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1.建立地质地质资料信息化数据库,促进了石油地质资料管理的活力
地质资料对于现今地质勘探开发与研究还有着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大力发展,建立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实现了地质资料案卷级目录和文件级目录检索系统,实现了一次输入多种用途及二次检索的功能。加快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重心从实体性管理向信息化管理以及深度开发利用转移的步伐。
2.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石油地质资料的深度应用
利用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资料汇编,如编辑钻井数据表汇编、化验分析报告数据表汇编、某区块或地区的资料目录数据表汇编、鄂尔多斯盆地公开目录及论文汇编、某油气田建设项目资料数据汇编等等,充分利用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的信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有力支持和借鉴作用。
3.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石油地质科技项目管理文档一体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步习惯上了足不出户但也能了解社会的动态,互联网发展的迅猛可见一斑。地质科技档案的存在意义是为了向社会实时反映各地区地质方面的问题,但是档案的管理由于被封建思想的束缚,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疏漏,无法正确或者迅速地被找到,这就造成了规范很到位、实施效果很差的?Y果。科技化的地质资料伴随着信息化的辅助很容易做到整合与分类,能够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取代人工的整理与管理,也就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化是科技档案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地质科技档案能够不断进步发展的需要,所以两者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为了能够赶上潮流,而且实现地质资料的加工整理存储与共享,非常需要信息化的建设,所以意义重大。
二、当前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地质科技档案的基础业务工作信息化的水平较低。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管理主要由人工进行,纸质作为媒介,简单的电子表格作为辅助工具,粗糙的显示是无法实现科技档案意义的,虽然时代在改变,管理者也逐渐重视起地质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但是脚步还是偏慢的。因为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等等,这些成本上的支出是管理者很难一时改变的,所以信息化的建设还很落后,而且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些比较专业的人才去实现,没有一个专业能力强的系统化、信息化的团队无法很好地促成地质科技档案信息化,所以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管理还是以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
(二)当前地质科技档案的数据成果质量非常差。因为没有重视信息化的建设,所以仅依靠人工水平以及简单的电子表格,数字成果很粗糙,质量很差,无法进行细致分类,更不用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了;标准化的程度很低,传统的管理方式所呈现的结果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据了解,经过抽查,能够合格的档案比例不超过百分之十,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过于落后的管理方式所造成的文档信息不全面,无法符合规范要求,这些就是当前的质科技档案管理所显现的问题。很多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所用的数据库是比较落后的,包括很多大学的图书馆,用的电脑长时间不更新,数据显示不全是一方面,所展现的功能也是非常少的,而且我国的山寨技术发展更快,各种盗版软件的滥用,就更加无法提高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这也就为以后实现资源的利用共享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三)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建设很慢。换句话就是,管理的业务范畴很广,项目很多,但是团队的建设很少,没有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很多管理者为了降低成本,就容易让一个人身兼多职,但是术业有专攻,一个人根本无法统筹规划好所有的管理,很容易疏忽一些细节的工作,而且各个岗位上的人才建设欠缺,服务意识不好,没有专业性一说,所以一旦遇到问题,做的更多的就是忽略而不是提出并解决;管理建设没有统筹规划,各业务之间的衔接也非常低效,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往往比较容易忽略过程,忽略数据的反映,也就制约了信息化的建设。地质科技档案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去规划去管理,再加上系统更新的频繁,建设的过于盲目,很多所谓的更新后的系统还未上手可能又被换掉了,因此信息化的建设过程非常缓慢。
三、推进地质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信息化建设需要一部分资金支持。所以要加大这资金、设备、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能够更好地推进这项工程的建设。当前的一些现状反映了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信息化建设出现停滞,无法加快进程。所以第一个就是重视这方面的作用,然后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购进强大的信息整合工具,配备各个环节所需的专业性人才等,能够为地质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做到有力的支撑。
(二)需要一个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团队。团队的建设是整个工程能够更快更好推进的辅助资本,所以,一个专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团队,能够在第一时间遇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够不断地改善管理方面的经验缺失等问题,保证各个环节都能顺利衔接。做好统筹规划和团队建设,需要团队的努力及配合,为更好地信息化服务。
(三)改变地质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的方式是很重要的。传统的地质科技档案服务方式已经无法实现现阶段(下转第91页)(上接第65页)的管理模式,过于粗糙的人工技能,和无法展示完全的电子表格都是信息化建设的弊端,因此需要改变信息服务的方式来取代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086-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地飞速发展,,地质勘查中迫切地需要信息化建设,以实现地质勘查效率的新突破。某些行业和系统已经逐步运用了先进的云计算、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而且也已经有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可以说,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使得相关行业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但在地质勘查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还比较缓慢。因此,地勘单位应当加强对信息化地建设,不断地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建设,保证地质勘探信息化健康快速地进行,为国家找矿突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管理支撑。
一、地质勘查信息化的意义
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勘查部门内部的管理信息化,也包括勘查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随着人们对地质勘查信息化和数字化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到地质勘查的实践中去,而且发挥出巨大的现实意义[1]。
1 信息化的数字采集
地质勘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便是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它一直都是地质勘查的重点和难点。原始数据作为地质勘查的基础数据,对勘查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何做好原始数据的准确收集,使之成为决策的基础数据一直以来备受勘查业务员的重视。为了迎战这个挑战,我们利用信息化建立起来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很好的提高勘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因为其具有实用灵活的采集方式广受工作人员赞赏。
2 信息化的数据处理
影响地质勘查结果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数据的处理质量的优劣。众所周知,对勘查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决定了勘查的准确度和能力水平。现阶段,由于地质勘查工作环境因素的多元化,地质勘查过程中遇到的数据多数是繁琐而复杂的,如果利用传统的处理手段,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精准度不高,如若利用信息化的数学模型,使原始数据中多元的数据转变为一系列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使之成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据类型,这样就可以实现相关难题的高效、准确性分析和处理,以便项目决策。
3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信息化变革,实践证明,信息化大大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地质勘查也必须尽快加入信息化大军,因为其更加需要统一、快速地信息化处理系统中心。例如,如若利用信息化勘查系统平台,则可方便的进行地质勘查信息地获取、处理、再利用,促进勘查知识的交流与分享[1],大大加快了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地质勘查行业的创新,推动地质勘查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地质勘查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地质勘查也不得不面临着新一代的变革,积极探索地质勘查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行业创新,促进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本如下几点归纳:
1 地质勘查项目决策实时化
伴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兴技术地飞速发展,地质勘查信息化将变得更加渗透勘探行业。从前利用传统的方式解决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运用现代化技术将大大推动项目实施效率。例如如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搭建起来的业务管理系统和决策系统来实时对勘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将会大大缩短相关项目的决策时间。
2 地质勘查处理趋于智能化
信息化的到来也给地质勘查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勘查行业中随着 MAPGIS和SECTION图形软件与EXCEL表格软件的广泛应用,势必会造成传统处理手段的颠覆性发展。将来用户对原始数据的处理方式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将促进传统手工方式向数字化和半自动化方式转变[2]。为此,在统一的图形系统下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研发应用系统下实现数据智能化处理将成为地勘行业研究的必然趋势。
3 地质勘查流程将实现数字化
地质勘查作为国家开发资源的基础力量,存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与地质勘查的相关资料繁琐而复杂。目前,地质勘查面临着诸多问题,这造成了勘查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缓慢。主要的问题如下:第一,相关采集数据格式不一致;第二,各环节的业务很难实施对接;第三,没有统一的信息支撑。为此,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勘查系统平台变得极其重要,它可以让整个业务流程变得流畅高效。因此信息化地质勘查系统平台将成为未来勘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如何推进信息化建设
1 重视人才战略
在推进行业建设的过程中,人才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同样在推进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人才。考虑到推进地质勘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融入了地质学、通信、计算机等多个学科,因此要想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就必须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努力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的地质学背景又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功底的信息化人才[3]。除此之外,更要加大对全系统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计算机知识,为地质勘查的信息化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2 开拓适合性勘查信息化
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勘查的实际工作,不能盲目大搞信息化建设,要做到战略性规划。目前,在许多行业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其成熟技术,由于地质勘查行业与其他技术领域交叉较少,因此需要定位在能够将成熟的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地质勘查业务相结合上,挖掘潜力,提出地勘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不断整合资源,形成特有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实现地勘工作的信息化。除此之外,还应不断整合资源,形成特有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实现地勘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提高地质勘查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为地质勘查技术人员提供应用管理、数据资源分析处理的平台,有效改善地勘管理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并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 多元化的信息化建设
要想全面提高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推进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和地质勘查行业的融合,无疑对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促进作用。在人力、财力支持下,必将诞生许多信息化平台,诸如各种地勘应用信息系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人事财务管理系统,地质勘查系统等[4]。这些相关系统需要认真的做好传统理念到信息化理念的过度,在地质勘查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更要着重强调研究成果在社会化应用的程度,确保勘查部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流畅。只有各个信息化部门相互顺畅地流通合作,才能为地勘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其蓬勃发展[4]。
四、结论
国家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地质勘查的努力,努力建设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众所周知,地勘行业的追求莫过于更好地给国家提供资源保障,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无疑为其增加战斗力量。虽然现在地质勘查信息化还不是很高,但在各级勘查单位的重视和努力下,将会逐步缩小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差异程度,为国家资源高效开发贡献更加强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香仙,浅谈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