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一体化解决方案

一体化解决方案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4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早在一年半之前,昆腾就开始研究大数据的应对之策。如今,昆腾的业务重点之一是积极推动大数据解决方案的落地。大数据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由于数据量迅猛增长,用户对存储性能的优化和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新的业务数据类型不断涌现,比如基因数据、卫星数据等,用户的存储和数据保护策略也要随之改变,比如存储设备要与应用、数据分析和挖掘等技术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存储的前端要与应用相结合,后端则要在分层存储的基础上,为前端应用提供高性能、灵活的平台,便于应用对大数据的访问。”张金华表示。

从行业的角度看,政府、广电、石油等行业的用户很可能成为最早使用大数据工具的用户,而这些行业也正是昆腾切入大数据市场的抓手。

“具体来说,基因数据分析、视频监控数据的归档、高性能计算等应用将成为昆腾大数据业务新的增长点。”张金华表示,“中国的数据备份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昆腾不仅会重视大型企业客户市场,而且会针对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全面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软件硬件化

StorNext是昆腾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核心。StorNext如今已经出了四个版本,全球部署的StorNext文件系统超过7万套,管理的数据总量超过0.5EB。

以前,StorNext主要是以软件的方式进行销售。如今,随着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日益盛行,StorNext也走上了软件硬件化的道路。

“客户反映,作为一款软件,StorNext虽然具有强大的功能,但是其配置和使用相对比较复杂,对客户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此外,用户在选择产品时,希望厂商提供一些具有可比性的技术指标,比如性能、容量等,但是StorNext作为一款软件,很难提供这样的指标。”昆腾公司大中华区技术总监王刚表示,“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将StorNext软件进行了硬件化,为用户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举例来说,StorNext M330和M660元数据设备就是专为大数据内容处理设计的,可以实现高性能的文件共享。

StorNext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集成度更高,部署和使用也更加方便,同时还降低了维护成本。未来,StorNext将采用软件和一体化方案两种销售模式。StorNext不仅可以管理昆腾自己的设备,而且能够管理第三方的存储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张金华表示,“不仅中小企业可以采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简化系统部署与应用,而且大型企业也可以利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构建一个通用的基础平台。”

磁带技术还在进步

篇2

在2000年德鲁巴展会上,海德堡公司首次推出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一理念,在整个印刷行业引起了巨大反响。海德堡中国单张纸胶印解决方案总监夏靖解释说,在当时的欧美市场,印刷业务已经接近饱和状态。如何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印刷业的首要议题。他说:“海德堡顺应市场需求,提出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概念,希望帮助客户重新审视运营模式,唤起印刷企业内部挖潜的意识,推动企业内部流程的整合以及印刷标准化和数字化的实现,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推进:全方位、精细化

海德堡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但涵盖了印前、印刷、印后各个环节,更是贯通了印企的整个生产和运营流程,在包装印刷、商务印刷、工业印刷、短版印刷等多个细分市场上都有广泛应用。而其“全方位”和“精细化”的显著特点更使得各个领域印企的生产效率得到最大程度地提升。

“印通工作流程将企业的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对其进行整合优化。这在全球印刷界是独一无二的。”夏靖特别指出,“以包装印刷为例,如何保证印刷色彩的稳定性?怎样提高生产和检测环节的工作效率?这些无疑是印企最关注的问题。而海德堡有一系列印通联机印刷质量控制系统――印通易控系统、印通色标控制系统、印通图像控制系统,印通在机控制系统等,目的就是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印刷图文和色彩实施有效,精准、可靠地实时控制。”

如果说硬件指的是创新的技术和设备,那么,海德堡一体化解决方案中的软件部分则不仅仅包含了印通工作流程和色彩管理,还体现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原装零备件的供应,印刷材料的配合以及从操作员培训到机长认证等方方面面。

夏靖介绍道:“海德堡是目前唯一一家能提供从小幅面到超大幅面,从双色机到多色机,甚至包含联机涂布,双涂布、紫外上光、冷箔转印等多种配置的供应商。”

从中国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到内陆省份,再到中西部地区,市场对印刷品的要求和对品质的认知并不一致。为此,海德堡在市场细分方面做得极其细致到位,无论企业从事哪类业务,海德堡都能基于客户的各种需要,提供与其定位相吻合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推广:因地制宜

中国与欧美的印刷市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差异很大,因而,海德堡在为客户提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夏靖强调:“今天,商务印刷和包装印刷都面临着批量小、质量高,服务好、价格低的趋势和挑战。追根究底,能不能将整个企业的运行流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将每个环节的效率发挥到极致,决定了印刷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印刷市场尚未达到饱和,相应地,企业对于改进流程、减少浪费、减少人工。整合系统的需求也没有那么强烈。不过,近年来,外单流失、人力成本显著上升、技术人才稀缺,从业人员流动性增大,管理难度加大……让印企管理者们感受到了重重压力,他们意识到必须要效率、要效益,并开始关注海德堡解决方案为他们开辟的出路。“从关注到接纳和应用,这个转变是循序渐进的。”夏靖指出,“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大力推广自动化应用,如今进纸飞达的自动化、全自动换版,全自动清洗等功能已越来越多地走入寻常企业中,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近两年引进青浦产速霸CD 102的用户们都反映:“强大的自动化生产、广泛的承印能力,薄厚纸张兼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要应付大量的短版印刷,准备时间要短,换版时间要短,废张越少越好。有了海德堡解决方案,这些目标都达到了。”除此之外,个性化解决方案也是海德堡助力中国印刷企业勇立潮头的有力武器。为了迎合客户需求,海德堡开展了深入研究,在硬件设备和工艺方面尤其下功夫,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多色机甚至是十多个单元的超长配置、联机上光、联机干燥、冷箔转印、胶印与柔印的结合……在诸如此类“长机器”及特殊配置机器方面,海德堡都取得了非凡成就。夏靖着重指出:“尤其是对于包装印刷企业来说,只有借助特殊工艺另辟蹊径,方能找到新的市场机遇和利润增长点。我们希望与客户共同努力,推动和引领中国印刷技术及工艺向世界领先水平迈进。”

这些年来,海德堡一直不遗余力地向中国印刷业输送最新、最先进的理念和产品。在2013年ChinaPrint展览会上,海德堡将通过几大主题领域。全面展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最新成果。让我们共同期待海德堡在China Print 2013上的更多亮点。

China Print 2013海德堡亮点前瞻(一)

亮点一:印通力挽狂澜势头正劲

2008年,海德堡推出印通集成管理系统,将印刷企业的印前、印刷和印后整合,形成完整的生产流程和高效的管理模式。2012年,海德堡又推出印通商务管理系统、印通网络印刷管理系统,印通数码印刷管理系统以及完善的印通包装流程,进一步扩大印通的控制版图,真正实现不同环节之间无缝衔接。

虽是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最佳代言,但印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来定制的“秘密武器”。无论对于包装印刷还是商务印刷,印通都游刃有余。

在China Print 2013上,印通仍将领衔海德堡解决方案,以全新面貌高调亮相。

篇3

中图分类号:TU85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电梯控制系统的小型化与一体化的研讨,并努力对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运用电梯控制系统在施工中的技能,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的重要性

1、电梯系统构内部结构图

对于可编程控制器而言,发送给变频器的信号有:确保电梯安全回路、电梯门联锁以及系统正常,变频器可以工作信号;电梯可以上行、下行的运行方向信号;电梯整体运行速度信号以及电梯降速以及停层信号。

通过变频器反馈给可编程控制器中的信号:变频器所有工作状态正常,未出现报警,准许可编程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电梯有运行速度信号;变频器的速度和电动机的实际运行速度一样;降速和停层状态良好。

2、为了能使电梯实现位移控制,可以使用脉冲计数

普通电梯为了能使电梯实现位移控制,往往会在井道内装设无数个换速隔磁板,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和材料,同时在安装隔磁板时,隔磁板与隔磁板之间的距离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误差,使电梯在降速时,需要一定的爬行来确保平层的准确度,从而让电梯的运行效率很低,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使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很大电能。如果在其中使用了脉冲计数,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脉冲计数可以通过变频器当中的PG卡,对其中的旋转编码进行有效分频,形成和电梯位移成比例的脉冲数,在进行脉冲计数时,会把这些脉冲数引入到可编程控制器的高速计数器里,根据电梯层高形成脉冲数的公式为:I=,在这个公式里,I=脉冲数、h=电梯层高度、S=计数精度,S通过式(2)计算S=,在这个公式当中,D=节圆直径(毫米)、i1=减速比、i2=曳引比、P=电梯系统的脉冲数。例如,D=720毫米,i1=50:1,i2=1:1,可编程控制器的脉冲为1025,分频是18,通过计算之后,得出:P=72脉冲/转,S=0.75毫米/脉冲。对编码器的脉冲进行分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高速计数器X00的脉冲频率,确保脉冲频率必须要低于高速计数器的速度,不然整个电梯系统的程序将出现混乱,最终导致电梯无法正常使用。对于富士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而言,端子构成的18位高速计数器的速度是6kHz,通过上述公式计算之后,完全满足分频处理要求。

3、确保电梯不会有乱层情况出现

使用脉冲计数方式对电梯系统进行编程固然有许多优势,可其中依然存在很多弊端,极有可能让电梯出现乱层现象,一旦发生乱层现象之后,电梯无法自动修正。所以,在对电梯系统进行编程过程中,可以把层高脉冲数转换为累计层高脉冲,在此基础上设定一套预警脉冲数,当电梯在开门之前,使系统将对应的层高脉冲数与实际脉冲数进行对比,假如对比出来的结果超过了预警脉冲,电梯系统将会自动断电。

4、电梯系统正常运行实力

在电梯运行同时,应当首先算出1-2层间的脉冲值,将这些脉冲值设定在电梯系统的寄存器中,确保能够使其转入D000,因为电梯属于正常运行状态,正常运行选择信号处于复位状态,所以可编程控制器会执行减计数。当电梯在正常运行上升过程中,D000的数值会逐渐变少,如果D000的计值和D008一致时,因为电梯正在执行正常上升运行命令,且离开一楼门区,所以会中断继电器。如果在此时,二楼有呼出信号,那么继电器会自动保存,并向电梯发出降速指令。当电梯减速后,会继续运行至二楼门区,使继电器导通,让之前中断后的指针进行复位。

三、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电梯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一般都要依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但从通用性和一般性的角度和本文PLC控制的角度来探讨,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司机操作

司机操作是电梯控制的基本操作之一,负责完成电梯启动关门和对轿内、厅外召唤指令的正确响应。

2、集选控制

集选控制需要实现的功能是负责分析电梯轿内指令和厅外召唤的信号处理。对运行中来自轿内和厅外的信号如顺序登记、停靠等正确执行。

3、开始时间的自动控制

能正确依据客流情况控制开门时间,使得乘客等待的时间最短。

4、故障处理

故障处理是电梯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要求电梯控制系统能够正确响应开门指令,对关门中途乘客进入能重新开启,或是需要强行关门时正确启动。对于发生火警、停电等意外情况时,电梯能够正确回复至指定楼层。

5、错误信息存储功能

能够将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正确记录,并在故障记录达到指定的阈值后停止运行,故障排除后再启动。

四、电梯控制系统的小型化与一体化解决方案

1.利用电梯控制代替机械结构控制

如果采用单独的机械结构,则采用的控制方式一般是简单的机械控制结构,如果采用电梯控制系统的小型化与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则可以使用电子电气控制对简单机械控制进行改进,这样可以改变机械运行过程,还可以实现预期目标。首先可以使用可编程控制器件(PLC)或者单片机控制器件,将电梯控制与机械控制相结合,其次可以使用变速器件替代机械控制中的接触器等老式控制方式,这种设计理念,不但可以整体提高设计产品的性能,而且可以提高该产品的质量,实现电梯控制系统的小型化与一体化的设计理念。

2、让电梯控制部分与机械控制部分完美的结合

电梯控制系统的小型化与一体化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改变原先旧的产品设计理念,打造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而实现产品功能的原理性东西没有动,只是采用一个新的方法创造该产品,也就是让电梯控制部分与机械控制部分完美结合,两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3、功能模块的整合

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发现机械控制与电梯控制的结合没有实现需要达到的功能,就需要采取别的方法,就是对产品中的各个功能性的模块进行功能性整合,让它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是一个由多种模块构成的大综合系统,从而实现客户或者设计者的预期目标。现在所使用的数控机床就是这种设计方法的一个很好例子,在设计时,购买好供机床装备的电子电器模块,包括伺服模块、电机模块、CNC模块等和各种机械模块装置,再对这些模块进行有机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可靠的数控机床电梯控制系统的小型化与一体化产品。这样的设计方式节约了设计时间和设计成本,而且方便维修和管理。电梯控制系统中电梯控制系统的小型化与一体化产品的设计是目前该类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4.技术案例分析

借助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应运而生,成为当代电梯控制的主流产品。所谓电梯一体化控制器,是将电梯的变频驱动系统与微机控制系统合二为一,集成度提高,接线减少,调试方便。使用一体化控制器组装的电梯控制柜,通常由一体化控制器、供电断相保护继电器、制动电阻、安全电路、运行控制电路,以及输出DC24V的开关电源、输出DC110V与AC110V的工频变压器式控制电源等组成。

分析上述电梯控制系统,对控制电源以及断相保护的创新,可以实现对电梯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小型化、一体化,提高电梯控制系统的集成度。

(一)、技术方案Ⅰ

开关电源取代工频变压器。计算机、电视机等大产业已经完成了“开关电源取代工频变压器电源”的创新,电梯行业必然会借势跟进,使用隔离式开关电源取代现有技术的工频变压器式电梯控制电源势在必行。①选用DC/DC隔离式开关电源,方便实现控制电路接地保护。②输出多路直流,以满足不同控制电路需求。③抱闸接触器、运行接触器改换为直流操作交流接触器。

(二)、技术方案

取代分立的断错相继电器。断相保护移入一体机,应用光耦技术实现对电源断相识别电路,由继电器触点与指示灯输出。

(三)、技术方案Ⅲ

电梯控制电源并入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开关电源与变频器共用一组整流滤波元件,可以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成本。

五、结束语

在电梯控制系统实现小型化、一体化进程中,把变频器与微机板合二为一是第1个里程碑;把断错保护与控制电源纳入控制器将成为第2个里程碑;实现整台控制柜的一体化是第3个里程碑。如此方可在实践的施工中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掌控,提高电梯控制系统的小型化与一体化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葛付存.现代机电控制技术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0(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