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国防教育的方针

国防教育的方针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2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国防教育的方针,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国防教育的方针

篇1

要做好对学生的国家政策教学,教师首先要深刻了解我国的国家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国家政策的理解。

一、借助生活场景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这么一个错误观念:他们会认为国家政策并不是他们需要去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家长需要去了解的,与他们无关。也正是因为学生存在这样的观点,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不大。因此要落实好国家政策的教学,就要吸引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活场景进行导入,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以下生活场景:

现在许多家长都在用苹果电脑以及苹果手机。

通过列举这样的生活场景,学生就可以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充满了外国的生活用品,甚至会有部分学生只钟情于国外品牌,在清朝的时候,我们国家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那么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现“对外开放”的呢?通过引入这样的生活场景,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借助生活例子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所学政策的理解,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在学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现场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从而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以下这两个问题:同学们,你一共有多少兄弟姐妹?你们的家长又有多少兄弟姐妹?通过对比,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计划生育”国策的认识了。

三、开展辩论教学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基本国策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他们对基本国策的进一步体会,在思想品德的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开展辩论会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教师就可以开展以下辩论会:

正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的经济将会得到很大发展。

反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的经济风险将会大大提高。

决定论题后,教师就要对全班进行分组,平均将全班分为两组,一组代表正方,一组代表反方。通过辩论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对外开放”的全面认识。

篇2

论文摘 要:从“韩寒现象”发现教育本身存在与当前信息社会不适应的弊端:教育模式过于工业化,以“平均发展”代替“全面发展”,用“完人逻辑”代替“素质教育”。教育要科学发展就应该在“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之间寻找支点、寻找平衡。

韩寒,原为上海市重点中学松江二中高一年级的一名学生,嗜好文学创作。韩寒读初中的那年,他的短篇小学《弯弯的月亮》和《书店》就分别刊登在《少年文艺》上了。1999年,在全国中学生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高一学生韩寒的《杯中窥人》荣获一等奖。2000年,他再次参赛,《穿着棉袄洗澡》一文以文笔流畅、思想深刻,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二等奖。同年6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21万字的长篇小说——《三重门》。该书刚一发行即销售一空,上市至今据说已突破100万册。小小年纪的韩寒,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的确不简单。但同时糟糕的是,1999年他因考试7门课亮红灯,不得不留级重读高一。2000年期末考试再次7门功课亮红灯,只好办理了休学手续在家休学。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第一本文集《零下一度》出版时,这位春风得意的“偏才少年”又不得不为考试所困——考驾照时交通规则笔试又不及格。

对于“韩寒现象”,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两点我们必须注意:

首先,韩寒是成功的,而且这种成功是显而易见的。韩寒的作品很受读者欢迎。其次,韩寒与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方式存在激烈的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冲突,责任不单单在韩寒方面。我们教育本身确实也存在不少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模式过于工业化

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方法,高度的统一导致高度的封闭,学生的个性被禁锢在单一僵化的教育模式中。“多年来,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仅仅是:在54平方米的教室(空间),用若干个45分钟(时间),学习一百多篇课文和高度浓缩了的语文知识(内容)。学生始终跳不出我们为之设计的语文教学的怪圈。我们不仅做了许多徒劳无功的傻事,而且还做了许多妨碍学生个性发展的错事。那么语文教学效率怎么能不低?”(余蕾《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实验的思考》)

青年学者杨东平从教育体制上分析了“韩寒现象”,认为这是学校教育中“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统一标准与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之间发生的激烈冲突。教育工业化的模式磨灭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兴趣。

二、以“平均发展”代替“全面发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教育界就曾两次展开过讨论,学校教育中的确存在着将“全面发展”误解为“平均发展”的问题,80年代的讨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并非纯粹教育理论,认为“和谐发展”提法更可取,因为“全面发展”是一个极其美好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但由于过于高远而不易操作。可是往往我们的学校强调更多的是“全面发展”,这种过度强调就等于强调了“平均发展”。

三、用“完人逻辑”代替“素质教育”

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教育评价中“完人逻辑”屡见不鲜,这种“完人逻辑”反映在教育目标上,它习惯于把学生学习的榜样塑造成“超人”“完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把这种美好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虽然心思是好的,可是这恰恰磨灭了学生最宝贵的个性品质。

现代教育越来越凸显“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韩寒现象所暴露出来的矛盾恰恰也是“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矛盾。在提倡教育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在“个性发展”与“自由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

1.摆脱工业化教育模式,重视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更强调“扬长”,强调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更适合培养创造型人才。大规模培养学生的现代学校教育,必需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培养目标、质量标准,这是必须的。然而,学生是活的,世界上没有一个相同的人,因而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的学校教育无疑应当更为灵活、开放和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2.正确把握“全面发展”的含义,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作为国家的教育方针没有错,可是这样一个极其美好的最高理想,由于过于高远而常常走偏为“平均发展”。学校教育中这种“求全责备”“平均主义”的代价,对于优秀人才而言,是会损害其个性和创造性的,对于众多“偏科”或有特殊才能的人而言,则被阻断了成才之路。今天看来,提倡“个性发展”可能是更为恰当、更有现实针对性的提法。

3.更新观念,以人为本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所以以人为本对教育来说尤为重要。教育是师生双方合作完成的事,而学习则主要依赖于学生自己,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尽可能多地把时间让给学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以弹性,有弹性才有自由;给学生以选择,有选择才有特长;给学生以兴趣,有兴趣才有创新。要努力还给学生自主的权利,彻底摒弃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陈腐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讨论、交流、探究,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思考的主人、探究的主人,因为明天,他们是国家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创新的主人!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28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Process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LIU Yu, BIE Haina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process simul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industry atten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chining process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demonstration of metal cutting process aimed at strengthening students for metal cutting machining process understanding in this way, while allow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machining process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ctual process, inspir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a good theory to lear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analyze and create a positive atmosphere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Key words metal cutting; FEM; Deform;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金属切削加工技术仍然是机械制造行业的主要加工方法。它通过刀具和工件的相互作用去除工件表面的多余材料,以获得理想的加工形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工件。因此,金属切削加工技术在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机械类本科生都开设有关于数控机床、机械加工制造技术等相关课程。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控仿真软件的出现使本科生在数控机床操作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金属切削过程中涉及的理论并没有很大改观。现在许多专家学者都对金属切削过程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切削过程的复杂性,还没有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加工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这对本科生对加工过程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加工过程仿真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带来了转机,本文主要研究加工过程仿真技术在演示切削加工过程方面对于本科生教学工作的帮助。

1 有限元仿真技术

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通过离散化将研究对象变换成一个与原结构近似的数学模型,再经过一系列规范化的步骤以求解应力,应变和位移等参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它是一种通用的近似计算方法,也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强有力的数值计算工具。目前,有限元法在航空,航天,机械,汽车,铁路,船舶,交通,建筑,电子,地质矿产,水利水电,石油化工,生物医学以及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

现在较为流行的有限元分析软件有ANSYS、ABAQUS、Deform和AdvantEdge等,这些软件对研究金属切削过程中的温度、切屑形状、刀具应力等提供了良好的前后处理和求解环境。各个有限元软在单元、建模、材料模型和自适应网格能力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为了有效地模拟切削过程中所关心的方面和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分析问题的难易程度和仿真结果表现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地选择有限元分析软件。

2 加工仿真实验平台建设

2.1 系统组成

该实验平台由一台小型车床和自组的小型铣床以及装有Deform软件的微机组成。车床和铣床的作用在于演示车刀和铣刀与工件作用的物理过程,观察特定加工条件下的切屑和工件表面状态,同时也是有限元的仿真数据(如刀具尺寸,切深、背吃刀量等)的来源,仿真结果实际上相当于对实际物理过程的一个“慢放”,让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刀具去除多余材料的过程,明白其作用机理。

Deform软件是SFTC公司生产的一款商业有限元软件,它专注于金属成型和加工工艺过程的仿真,可以实现车、铣、钻、锻压等多种加工形式的仿真,同时也可以对材料的正火、退火、淬火等工艺流程进行仿真分析。它的优点如下:

(1)界面交互性好,与其他有限元软件相比,Deform软件为用户考虑,在一个界面就可以定义好所有需要参数,设置参数的位置清楚明了。

(2)操作性好。Deform软件包含了大量的材料库,材料数据不必再自己去寻找,而且设定网格数量后可以自动划分网格,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大的变形量(如切屑去除过程)时可自动的进行网格的重划分,不需要人工干预。相比于其他的有限元软件,Deform在前处理过程中可以自动定义物体的边界条件,需要设定的参数量很少。

(3)后处理功能丰富。具有点迹示踪、变形、云图、矢量图、力―行程曲线等多种功能,而且具有2D的切片功能,可以显示工件或者刀具的剖面结果。

因此选择Deform作为有限元分析软件,但是必须提前用CAD软件绘制好刀具和工件的三维模型,然后导入Deform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a) (b)

图1 Deform仿真示意图(a为铣削,b为车削)

2.2 试验台在教学中的作用

本科生课程中的金属加工常常以车削为例,讲解前刀面、后刀面以及各个倾角对加工过程的影响,这些知识理论性太强,学生看到这些内容并不能与真正的加工过程联系起来,因此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总是抱着死记硬背的态度,并没有认真对待。而有的学校有条件带学生参观真正的加工过程,但是由于机床转速过高,加工过程很快就完成了,人肉眼无法观察清楚整个过程,人靠近观察还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危险,而且耗费加工材料和刀具,针对上述情况,有限元仿真是一个较好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有限元仿真是对实际过程的近似,只要输入正确的模拟参数,其结果与实际过程极为接近。该实验平台将仿真过程与实际加工过程相结合,由老师选定加工工况,通过有限元仿真的结果演示,让学生明白加工过程是如何运作的,然后再用实际加工过程作对比,达到验证的目的。

2.3 实验平台建设实践

2.3.1 实验手册的编写

由于金属加工过程涉及到很多的影响因素,而且仿真计算过程花费时间过长,授课老师并不能在短短的课堂上一一呈现,因此将仿真的过程建立成为实验手册,分别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仿真,由老师演示一部分,另外的部分由学生自行根据手册进行仿真学习,在熟悉有限元软件的过程中了解有限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3.2 助教的设立

由于有限元仿真软件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授课老师可能没有时间,或者与该研究方向不相符,因此需要设立助教进行有限元软件的操作及课堂演示视频的制作。助教可以由研究金属加工有限元仿真方向的研究生或者由授课老师设立专人来担任。助教首先要熟悉有限元软件的操作过程,然后与授课老师进行沟通,针对本科教学的授课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况进行有限元仿真,并将结果做成演示视频等易于在课堂展示的方式。对于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做好与同学的交流工作,能够积极回答学生的疑问。

3 加工仿真技术本科生教学实践的思考

加工过程仿真技术是对本科生在金属切削加工教学方面的一个说明和补充,可以生动形象地说明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和工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改变以往公式加配图的教学方式,使整个课本“动”起来,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同时提升学生对加工过程仿真技术的应用,确立学生以加工过程仿真技术辅助学习的方法。由于实验平台建设时间较短,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3.1 应用扩展

(1)有限元仿真技术对于本科生来说是一个演示说明的过程,但是对于研究生来说是进行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研究生有需求时常独立进行摸索学习,效率低而且耗费时间,许多疑问也得不到解答。因此对于研究金属加工过程的研究生来说,也可以组织起来进行有限元仿真软件的操作教学,帮助他们快速熟悉掌握该软件,尽快进入研究工作。

(2)通过blackboard平台建立与学生交流的通道,可以在平台上放置一些仿真过程的演示视频,帮助学生进行实验的学习,同时在平台上建立与学生交流的通道,学生在使用仿真软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与助教进行沟通,对于学生的要求,助教进行汇总后与授课老师合作,改进课程教学计划,使教学过程更进一步。

3.2 下一步的工作

有限元方法的优点是对过程的离散化,可将每一步清晰的表现出来,但是这也注定了有限元的求解过程比较缓慢,并不适合当场演示操作过程,只能对仿真的结果进行加工制作,制作成视频等这些易于演示的方式,导致效率低下,不能对金属切削加工的所有情况进行演示。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发动本科学生中对有限元仿真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或者实验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做一些特定条件下的加工仿真操作,吸收到教学演示过程中,可安排这些学生进行相应章节的讲解等教学工作。

Defor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软件,观察仿真结果时还伴随着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并没有在教学工作中得到很好地利用,比如切削温度分布图、应力应变分布图、速度分布图等,这些都应该加以合理的应用,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来。

4 结束语

加工仿真技术是以有限元仿真技术为核心,以提升学生对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理解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并与本科的教学工作相互补充,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加工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提升学生对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的认识,增强学生用有限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改革仍处在探索研究阶段,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和教学目的的不同进行调整,在本科生教学工作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晓军.航空航天结构中有限元方法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衔接.科教导刊,2012.

[2] 李伟民.deform5.03金属成形有限元分析实例指导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