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2:5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为确保市人防(交战)办国防工作有序推进,市人防(交战)办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制定了切实可行方案,把国防工作列入目标考核责任书中,狠抓国防工作任务落实。
(二)利用宣传月、宣传日、节庆纪念日、法制宣传日等,扎实开展多种形式主题国防教育活动。
1、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12周年之际,利用宣传《人民防空法》颁布16年之际,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使其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2、抓住契机大力宣传《国防教育法》。2012年市人防办结合“9.18”、“10.29”“12.4”及“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法治”法制宣传的要求,分别在人民广场、黔灵山公园大门前向市民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人民防空法》等宣传资料共计10000余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3、加强对全市初级中学国防知识培训。2012年,市人防办会同市教育局完成了全市1.7万名中学生的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培训任务,合格率达100%。本年度在新世界实验学校、省军区举办全市人民防空师资教育培训班,增强了全市师生的国防知识技能。
4、大力开展人防法律法规宣传“六进”活动。各区(市)县人防(交战)办向各区属各初级中学发放《防空应急手册》共计30000余册;市小河区在转盘点开展了以“依法开展国防工作,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为主题的国防人防知识宣传活动,共发放《人民防空防灾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市民咨询600余人次;在开阳县人民防空战备办公室邀请了有关部门在城区进行了人民防空法律法规的宣传,发放3500余份国防资料,向前来咨询的市民讲解人防知识,人数达2300余人左右;2012年10月29日,市人防办领导到现场参加各区(市)县人民防空战备办公室组织的“人民防空法”颁布16周年为主题的“防空、防灾”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发放国防宣传资料30000余份,向万余名市民讲解人防知识,通过上述不同方式的活动,使全市市民居安思危意识,自觉参与到国防建设中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5、切实发挥新闻媒体、网络系统的强大宣传功能,着力营造国防教育浓厚氛围。2012年,市人防(交战)办共向“市国防教育网”站报送信息105篇,图片12幅。指导了各区(市)县人民防空(交战)办公室刊载了国防为主的人防知识,拓展了国防工作宣传形式,使广大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市人防(交战)办国防意识需进一步提高,国防知识学习进一步加强。
(二)需进一步加大国防知识宣传的工作力度,确保市人防办相关国防信息,知识宣传及时、准确有效。
三、2013年工作打算及建议
2020 年 6 月 9 日—6 月 17 日
二、活动主题:
“奋进新时代 聚力强军梦”
三、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1.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工作
2020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 19 周年,各采取多种形式对《国防教育法》进行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增强国防意识,弘扬民族精神、激励爱国壮志。
2.组织国防教育系列活动。
①组织国防教育主题班会或主题升旗仪式(6月15日,五年级一班负责旗下讲话)。
②各班组织一次国防教育主题班会(6月16日下午班会课进行)。
③开展国防教育手抄报、黑板报主题评比等活动(6月18日前完成)。
④举行专题演讲活动、知识问卷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国防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3---5年级每班选派一名学生参加,6月16日前上交参赛名单,6月18日下午在录播教室举行活动)。
⑤进行一次国防知识问卷调查(6月19日进行)。
国防教育;素质教育;重要性:策略
有国必有防,有国防必要进行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捍卫国家、领土与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对全体公民的德智体诸方面有组织和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在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综合能力。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广大中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一、中学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国防教育认识不足
有人认为,现在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年代无需国防教育,战争已经远离我们,讲国防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有人认为,国防就是打打杀杀、军队做的事情,与中小学生关系不大:有人认为,国防教育重在潜移默化,不需要专门的教育,也没有必要存在相应的教育内容。从以上观点看,我国很多人的国防意识还比较落后,离国防教育现代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中学生国防意识和尚武精神亟待提高。
2.国防教育法制、机制不健全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已经出台,但它们并未对国防教育提出较为完善的机制和制度保证,更没有对中学教育提出相应评估机制,法律效力有限。有些地方政府和个人对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认识,在实际生产中与自身的任务、内容和义务结合时并未规范操作,对教育的组织、执行和监督没有完善的法规保障,所以国防教育法制、机制和机构急需健全。
3.国防教育的内容还不够系统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份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但国防教育的内容还不够系统,还没有开设独立的学科,缺乏国防教育的教师配备。在教学方法上也缺乏交流,当地社会和军队并没有承担其责任,参与到国防教育中来,导致其教育内容空洞凌乱,教法呈现单一性的特征,导致当前中学生国防教育形同虚设。
4.国防教育经费投人不足
目前,俄罗斯、以色列、日本和韩国等很多国家的国防教育难成为中学生的重要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存在专门的经费投入。我国国防教育经费投入项目并未设定,更没有专项经费,国防教育需要的社会资源也得不到利用和挖掘。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有效物质保障作用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加强国防教育投入势在必行。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中学开展以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和课外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国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也是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
1.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校应当设置相应的国防教育课程,将课程内容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将国防教育写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多极化成为主流,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日本近期发生的捐钱买事件、菲律宾拉拢多国在黄岩岛闹事问题、越南侵占中国南沙群岛事件等等,这让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具备相应国防意识,随时为捍卫祖国和独立作出贡献。
3.培养吃苦耐劳、不折不挠国民素质的需要
吃苦耐劳、不折不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上世纪80年代后实行了计划生育,很多中小学生和年轻教师成了独生子女,啃老族、炫富、坑爹等是时下中国对80后、90后的最不信任的“专有名词”,在吃苦耐劳方面令人担忧。国防教育既能增强国民的国防意识,又能培养吃苦耐劳和不畏艰难,以及勇于担当责任的民族精神,是和平年代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中学生国防教育的策略
1.完善国防教育法规、机制
一是要确定国防教育专门机构,明确其职责和任务,设定培养目标,针对性设置教学内容,完善教育制度;二是完善法律,使法令具备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三是要加大国防教育的奖惩力度,对民防机构、培训机构、教学装备和专项费用做出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国防教育的法规和机制完善。
2.更新教育内容,提升国防素质
为提高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对国防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丰富教育的内涵,认真研究中学生国防意识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办法,才能针对国防力量、精神、历史、技能、法制及形势等构成的内容体系,加强国防教育的系统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由一般讲授向国防战备的转变,引导中学生居安思危,克服麻痹思想,调动起关心和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
3.发挥网络优势,拓宽实施方法
创新是国家希望和民族未来,国防教育同样需要创新:一是要创新国防教育的形式,要借助网络推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即不仅仅局限于中学校园和民防机构,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使原有狭窄的教育空间成为相对开放的国防教育现代化。二是要成立专门和特色的国防教育网站,不仅在外观色彩上具备个性,更要用丰富和经常更新的内容去吸引人,将传统、纯理论和单一的讲课形式,向大信息量、动漫、游戏和图文并茂转变,使代表人类先进科技、文化和思想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占主流地位。
4.加强与社区联系,共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