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4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包装广告设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
广告摄影、包装设计、产品功能
将广告摄影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包装设计是通过合理的构思、精细的拍摄手法获得摄影作品,其通常具有色彩绚丽、形象逼真的特点,能够在产品包装上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从而实现商品宣传等目的,是一种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广泛应用的手法之一。将广告摄影应用于包装设计中,不但可以使得消费者对商品信息一目了然,而且能够对商品的具体形态、色泽、质感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商品在货架上的吸引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一、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广告摄影
当前,广告摄影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为包装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可选择的途径,也为从更多渠道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要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与其他的艺术摄影不同,包装设计中的广告摄影具有其自身特点,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商业效果、部分改变人们的部分行为。包装设计中的广告摄影主要使用实物摄影和人像摄影两种方式,不但能够将客观事物对象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而且能够对产品定位、意境等进行准确表达。商品的品质、美感和意境等等都可以通过良好的光影效果、具体形象的图像语言和视觉效果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吸引人们的关注。
二、广告摄影在包装设计中发挥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包装设计中的广告摄影,必须具有目的明确的特点,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在丰富多样、不同特点、用途和不同状态的多种类型产品中将对应产品凸显出来,这就需要采取对应的拍摄方式和手段,充分反应出广告摄影在包装设计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利用代言人形象进行产品品牌内涵的宣传
包装设计中的广告摄影是基于企业盈利的基本目的而开展的,将产品代言人的形象印制在产品包装上,能够利用代言人的形象来体现产品的品牌形象,使得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得到保证。例如,清扬男士洗发水选择年轻、活力十分的韩国偶像Rain作为代言人,并将其形象照片印制在包装上,利用明星在大众心目中形成的固有印象,将产品定位在打破常规、活力与激情和坚持不懈上,从而实现了与商品内涵定位的有效契合,使得商品品牌形象与代言人人品完美结合起来,促进了商品知名度的提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商品品牌广告拍摄之前,应该根据产品的具体定位选择合适的产品形象代言人,这样才能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实现产品品牌效应的提升。
(二)利用广告摄影展示产品的功能
广告摄影在产品功能展示方面主要是利用拍摄指导性插图的方式为产品提供信息,包括产品的适用功能、教育作用的图像。该种类型的广告摄影主要是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将产品的“如何操作”过程展示出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追求美感的视觉形象不同,其更多的是要为消费者的使用提供介绍。这种广告摄影作品主要用于展示如何打开包装、关闭包装、如何使用和准备该产品、产品使用警告和危险指示等。例如,在某品牌的豆浆机包装设计过程中,使用精美的特写镜头将豆浆机的独特造型、功能、使用便捷性和卓越的品质展现出来,形成了完美的产品形象特点。
(三)利用摄影特写体现产品品质
在广告摄影过程中,将产品的原材料、产品等拍摄之后加入包装设计过程中,能够向消费者展示自身原料的优良以及可靠的产品品质,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产品可靠的印象,激发其购买欲望。例如,在某品牌的橙汁包装设计过程中,使用特写镜头将产品使用的原料的新鲜程度、果汁的香浓体现出来,摄影展示的晶莹的果粒直接吸引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加了产品卖点。
三、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增强广告摄影在包装设计中的功能作用
广告摄影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能够像绘画一样将需要表达的特点和对象主观、感性地表达出来,是当前产品推广与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的广告拍摄过程中,通过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拍摄手法、拍摄技巧以及拍摄人员的审美差别,能够获得不同的广告效果。摄影师通过镜头所获得的影像,能够体现出其摄影意图和艺术情感,即摄影具有其技术性和艺术性两个层面。而为了增强广告包装设计的整体效果,应该将拍摄的技术性和摄影表达的艺术性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充分提高包装效果,提高其对消费者的吸引能力、增强产品品牌价值。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首先要合理地选择广告的拍摄方法与技术,摄影师应该在拍摄之前形成对最终拍摄效果的整体感知。例如,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利用拍摄技术的现实性和虚拟性特点,将两者结合起来,构建产品的创意世界,构建并形成真实的情境。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使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将需要表达的意向、创意和构想展现出来,使得画面更加天衣无缝,增强摄影作品的震撼力,为包装设计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体现出广告的艺术性,应该利用摄影技术的超现实特点,通过相机及后期数码技术,能够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对应的幻想,从而使得广告的吸引力更强,赋予消费者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增强了其对产品的印象,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另外,在广告摄影过程中,为了实现特殊效果,可以利用特殊的摄影器材捕捉到对应的艺术效果。例如,通过使用鱼眼镜头能够将地平线变成一个圆形,而且能够将一个巨大的场景囊括在一张照片上,从而增强其震撼感;利用微距镜头能够捕捉到肉眼所观察不到的细微影像。广告设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和手段,将抽象的、不同寻常的影像表达出来,从而充分激发其创意与灵感,形成高水平的包装设计作品。
作者:樊亚丽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宋剑锋.广告摄影在葡萄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2
在包装设计课程的开始,在学生们掌握了必要的包装设计的发展、概述等基础知识后,本着深入市场、了解市场的原则,要求学生调研,对搜集的素材进行包装设计的收集分析。让他们作为包装设计的设计学习者,同时又作为市场的消费者,带着这种双重角色的身份,对市场中的商品形象,进行分析、思考、归纳。在调研总结阶段,要求同学们把调研的结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ppt的方式在课堂上分别进行展示,教师在全部展示完后再进行总结。这样既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达到了很好课堂上的互动;而且同时也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的学习,学习调研观察的视角和调研资源的共享。
二、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的视觉元素创意设计
在现代的商场中,包装已经成为“无声的推销员”,包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销售,视觉形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此商品品牌的形象价值和产品的销售,所以,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对包装设计的基础视觉元素形象设计的把握学习,开发学生在此类形象上的创意性设计思维,也就成为了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又一探讨要点。首先要探讨到的包装基础视觉元素就是标志,标志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符号,在我们现代市场化的经济社会中,它已成为一种浓缩的形象语言,成为产品、品牌或企业的精神象征,消费者也逐步习惯了“认牌购货”的消费行为模式。在包装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们可以结合广告设计专业中的另一课程VI设计中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等知识,本着不脱离企业理念、文化的宗旨,制作出简洁明了、内涵丰富、易识易记、与众不同、创意性强、并能促进产品终端销售的包装品牌logo。其次,图形创意设计也是包装设计课程中的重点创作部分。包装设计中的图形,意在创造能够迅速传达有效产品信息,瞬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促进所包装商品的销售。她是广告设计专业进行视觉传达的最主要部分,是传递视觉信息不可或缺的焦点。包装设计课程图形实践练习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产品的形象,标志的形象,消费者的形象,卡通、借喻、字体变化、辅助装饰等形象展开创意构思,制作图形,从而能够在瞬间向消费者准确传达出产品的购买信息。第三,包装设计中的字体设计,又称为文字形象设计,它和图形是包装信息传达的主要两大媒介,只是,字体文字的传达效果没有图形更直接快捷,但字体文字的图意传达比图形更加准确明了,并且在包装设计中,又赋予了字体文字特殊的功能,图形可有可无,可虚可实,可以变化,而字体文字是必需的传达促销的信息。因此,学生们在包装设计的字体文字创意练习中,需要把握字体文字设计要符合产品包装的属性,注意寻找字体笔画之间的关联,提炼出简练的形与笔画,并注意把握整体性和统一性。最后,要介绍的是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的视觉元素——色彩。人在观察或者购买商品时的惯性是“远看颜色,近看形”。也就是说,一个产品首先能不能先把消费者的目光吸引过来,很大程度是色彩起到的作用,这也正是包装设计中色彩的重要性,能否在玲琅满目的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并且清楚象征着商品内容的易识别性。
1传统包装设计中广告图形的表现类型
包装设计中的广告图形创意兼具创意性和充分传达产品的功能、成分、品质以及品牌特性等信息,并确保产品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及品牌的文化属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反观传统包装设计中的广告图形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第一,写实的表现形式。一是通过拍摄产品实物或局部,真实地展现产品全貌或局部细致特征;二是通过手绘的形式绘制产品全貌或者局部特征;三是利用明星与产品代言之间的关系,通过拍照的方式呈现出市场购买引导的间接关系。第二,抽象的表现形式。一是以产品造型或产品相关联事物作为母本进行概括、简化、提炼、抽象为特征形态的设计表现;二是利用写意的手法表现与产品无关的图形造型,追求形似或与意义上相通的设计表现风格。第三,装饰的表现形式。一是用真实的产品图片配搭装饰图形相结合来展现;二是以手绘的装饰形式如插画、动漫造型、构成形式来表现图形,可与产品相关,也可无关;三是用媒材的肌理效果来展现与产品或有或无的关系,追求材质质感的美观性和情趣性。第四,以字代图的表现形式。一是以产品相关的要素为蓝本,用文字完全替代主题图形来诠释与表现,或者出现局部主图配置部分文字来替代整体图形的表现;二是用产品谐音的文字替代产品图形的表现,与产品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利用音似,开发趣味性等卖点。因传统包装设计的广告图形表现形式不够丰富,没法跟上当代消费者的视觉需求,在新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可以继续拓展包装设计中广告图形的创新形式。
2当代包装设计中广告图形的创新表现
当代包装设计中,广告图形的创新表现不仅与新媒材、新技术的发展有关,还与如何创新理解广告图形乃至包装设计在产品推介中的功能与作用有关。以下列举当代包装设计中广告图形创新表现的几种类型。
2.1广告图形的平面空间视觉表现形式
在广告图形的设计中利用错视空间效果、多媒材同质和异质结合展示、图形与空间形式互动呈现、叙事性图形故事情节连载等表现形式,力求突破平面图形二维呈现方式,造成平面空间错视感,赋予图形视觉三维立体效果。该类广告图形表现手法集趣味、动态、变化、体验于一体,在图形造型中属于探索性运用与推广呈现方式。平面空间视觉方法嫁接到包装设计的广告当中,可以增强广告图形的空间感和视觉信息传递的刺激感,使广告图形“平”而不平。譬如,一款酒瓶的瓶贴包装设计当中,广告图形区域利用手工折纸制作形态各异的花的造型引起购买者的好奇心;当完成购买行为后,包装设计中的折纸又可成为某种体验游戏或者瓶型的装饰物。此种广告图形表达利用空间错视和体验趣味,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识别与沟通。又如,在牙力健系列儿童漱口水的包装设计中,拟设完整的故事情节,广告图形分别设计在系列各款的包装图形中,每款包装图形之间均具有情节连续性。如此运用叙事情节的平面展现手法、空间关联性,将该包装设计中的各个广告图形紧密相连,让用户的视觉体验和故事情节的空间联想有效地连结为一体。
2.2“以无胜有”的表现形式
何谓“以无胜有”,即是说包装设计当中的广告区域内不设计任何图形,仅放置产品品牌的标志或品牌名,可以说是无印刷的“裸包装”。如果从环保角度来看,此种“以无胜有”的表现形式可以大力节约印刷成本和减少印刷污染,能直击品牌信息的质朴设计风格。日本知名品牌企业“无印良品”(MUJI)就践行着“NoBrand”,即无品牌的精神,在其生产的商品的外包装设计中,强调以商品本色示人,印刷统一的品牌标志名称,无过分的包装修饰,着力宣传品牌并通过设计传导朴素的生活理念和生活哲学。
2.3互动表现形式
包装设计中的广告图形“互动表现形式”,是利用各种互动形式、预设情境、趣味体验的互动广告表现形式刺激体验沟通的情感述求,加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品牌识别能力,催生销售功能。例如,一款广告图形由大量规则几何切块构成的包装设计当中,其表面看似极为简单,但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后,可根据每天的心情变化掀开包装表面不同几何图形组合创意出新的造型,可以是笑脸,也可以是字母,或者是符号等图形,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刺激和游戏体验乐趣。该包装设计的广告图形摒弃图像与文字具象性的描述功能,着重关注包装与人的体验行为互动性设计的关系。又如,在购买衣物时附送衣架的包装设计中,考虑到消费者需要临时购买或无剩余的衣架造成衣物存放尴尬的行为因素,该款包装设计反而较少考虑广告图形的制作效果,将包装设计的核心回归到包装与产品、包装与消费者的生活行为方式便利性等特性,重新思考广告图形的设计形式。
2.4动态表现形式
动态包装的设计理念核心就是要求包装与使用者交流互动,实现情感诉求的满足。在包装设计的广告图形表达形式中则以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与开发以及创意结构形式的合理运用占主导优势,并由此引导用户发生购买行为的系列性情感交流互动与后续的信息反馈。尽管动态包装作为一种新型的包装形式,受到市场价格、资金投入、环保技术改良、动态技术研发、互联网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其实质性推广在国内包装市场中方兴未艾,但是动态包装作为一种满足市场与消费者双重需求的包装设计潮流,必将得以持续发展。例如,日本TORSI公司推出的新型表面涂有桧酸特殊化学物质的生鲜果品透明包装纸,该包装纸能适应不同的包装形态,抑制果品、蔬菜的熟化过程,使其保质时间延长2倍。
毫无疑问,动态包装设计的广告图形随着新媒体技术和交互界面的发展,不仅基于新技术和材料、结构形式层面的研发,更多的机遇还来自其与交互设计体验创新形式的融合与开发。动态包装设计的广告图形表现形式向功能性的转变,设计的核心关注于界面信息传递、人与人之间持续联系、强化人的交流互动等内容,包括动态包装设计的广告图形如何转化为基于用户对预测产品的使用,如何影响产品与用户的关系以及用户对产品的理解,如何探索产品、人和情境(物质、文化和历史)之间互动性、体验性对话等问题。必须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当代包装设计的广告图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仅是粗略介绍当前发展较为新潮与时尚的几种类型,难免会挂一漏万,旨在抛砖引玉,让更多人关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郝凝辉,鲁晓波.实体交互界面设计的方法思辨[J].装饰,2014(2):33-37.
[2]单欢,伊延波.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视觉魅力[J].艺术教育,2010(10):147.
[3]郑建军.创造有意味的新形式[J].包装与设计,2005(129):31-35.
[4]刘文良,刘荣.儿童食品包装的益智性设计探析[J].装饰,2010(3):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