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幼儿托管全托

幼儿托管全托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57:1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幼儿托管全托,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幼儿托管全托

篇1

【关键词】 万托林;爱全乐;普米克令舒;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2-0160-02中图分类号:R 725.6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小儿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着儿童健康,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为了寻求一种经济、有效、副作用小,患儿依从性高的平喘治疗措施,服务我市及周边地区的患儿,在南京进修期间笔者观察了185例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患儿气泵雾化吸入万托林、爱全乐、普米克令舒三联药物的疗效,其有效率明显高于我院传统平喘治疗,两者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值得我院引进、推广,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治疗组为南京市一医院儿科2005年3月-2005年9月收治的婴幼儿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患儿185例,其中男110例,女75例,年龄最小50天,最大8岁;发病至住院时间为1至8天,平均3.5天,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5例,喘息型支气管炎76例,喘息型支气管肺炎85例,支气管哮喘19例。临床表现均有阵发性咳嗽、气喘及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肺部均可闻及哮鸣音,其中90例肺部有湿音。对照组为同期我院儿科收治的婴幼儿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患儿86例。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最小43天,最大10岁,发病至住院时间为1-10天,平均4.2天,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4例,喘息型支气管炎35例,喘息型支气管肺炎39例,支气管哮喘8例,临床表现均有阵发性咳嗽、气喘及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肺部均可闻及哮鸣音,其中43例肺部闻及湿音。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临床症状、体征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抗感染、口服止咳、祛痰药物,必要时吸氧、纠酸、强心等治疗,治疗组采用万托林(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爱全乐(吸入用异丙托溴胺溶液)和普米克令舒(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空气压缩泵作动力,通过雾化器吸入治疗,依据病情每日2-4次。具体用药剂量:0.5%万托林0.25 ml/次,0.5%普米克令舒1 ml/次,爱全乐:0-4岁患儿用0.5 ml/次,4-8岁患儿1 ml/次,8-12岁患儿1.5 ml/次,三药均加入同一雾化器中,并加生理盐水稀释至3 ml后即可通过气泵雾化吸入。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我院传统经验治疗,病情轻者可口服平喘药物氨茶碱或舒喘灵治疗,病情较重者可静脉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静滴氨茶碱、酚妥拉明治疗。

3.疗效判断标准[1]①显效:用药3天以内咳嗽、喘憋症状消失、气急缓解,肺部哮鸣音及湿音消失。②有效:用药3-5天咳嗽、喘憋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气急缓解,肺部哮鸣音消失及湿音减少。③好转:用药后5-7天内咳嗽、喘憋症状减轻,肺部哮鸣音及湿音减少。④无效:用药7天后仍咳嗽、喘憋、肺部仍可闻及哮鸣音及湿音。

结果

治疗组显效84例,有效89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3.5%,该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相关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均能完成每次的治疗,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55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2.1%,两组经统计学处理,χ2=23.38,P<0.0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讨论

小儿下呼吸道喘息样疾病是一组具有阵发性咳嗽、喘息、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肺部具有哮鸣音的疾病,临床常见的疾病有毛细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肺炎),国内有较多报道气泵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M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治疗下呼吸道多种喘息样疾病的报道,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本组以万托林、爱全乐、普米克令舒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喘息

作者简介:敖镇波(1974-),女,云南省景洪市人,儿科主治医师,医学学士。样疾病,总有效率达93.5%,与我院传统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无一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三种药物因不同的作用机理,相互协同作用,发挥了强大、速效而持久的平喘、抗炎作用。

篇2

在基层医院中,普遍对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缺乏认知,因此甚至导致在临床工作中,对此类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的惊厥特征难以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达,导致在对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常处于判断模糊以及思维混乱的状态[1]。较多临床资料还表示,针对轻度胃肠炎患儿一般采用补液抗感染治疗或苯巴比妥钠进行治疗,可以较好的稳定患儿的病情。在本次研究中,以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从而改善对该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分析对象,选取时间为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患儿,收集所有患儿的各项病历资料,包括患儿的体格检查报告、血生化检测报告、血气分析报告、脑脊液检查报告、头颅影像等。患儿的临床表现有腹泻,部分患儿伴有呕吐。患儿有男性11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7~36个月,平均(21.57±3.49)个月。

入选诊断标准:①脑干受损或皮质下受损;②出现意识障碍,如昏迷、躁动等;③大脑皮质损伤表现,主要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瘫痪等;④多器官损伤,甚至衰竭;⑤存在持续性惊厥或频繁抽搐现象;⑥发作期间,脑电图显示檎常状态;⑦同时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项目,并签署书面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依从性较差患儿;②排除无法进行随访患儿;③排除危重症患儿。

1.2方法

1.2.1分析方法 所有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均采取脑电图和头颅CT检查,经过检查后,无明显异常现象。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6.25±1.61)×109/L、血钠为(137.97±3.67)mmol/L、血钙为(2.13±0.25)mmol/L、血糖为(4.02±1.31)mmol/L。经过分析患儿的大便常规,如下:大便外关呈黄绿色稀水样,经过镜检,可见脂肪球,20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经过大便轮状病毒检查,14例患儿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70.00%。

1.2.2 治疗方法 给予所有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进行补液抗感染治疗,为患儿补充电解质以及做微生态制剂处理,当惊厥发作时,11例患儿采用0.5 ml/kg的水合氯醛灌肠、3例患儿采用10 mg/kg的苯巴比妥钠针进行肌肉注射、4例患儿为控制惊厥,采用0.5 mg/kg的地西泮进行静脉注射,2例患儿入院后,未出现惊厥现象,且精神尚佳,因此未采用控制惊厥的药物,对于惊厥时间过长的患儿,可采用20%的甘露醇进行控制。

1.3观察指标 分析所有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的各项资料,包括全身强直阵挛发病率、冬季发病率、粪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以及随访2年后热性惊厥发生率。

2 结果

2.1分析患儿的各项资料 经过对所有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进行分析,其中全身强直阵挛病例17例(85.00%),其持续时间不超过5 min,冬季发病患儿13例,发病率为65.00%,粪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例数为14例,阳性率为70.00%,所有患儿出院后,采取门诊复诊以及电话回访等方式进行随访,经过随访2年后,其中2例患儿出现热性惊觉,发生率为10.00%,见表1。

2.2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 一般临床表现:大部分患儿无明显全身性中毒现象,发病期间无特殊精神异常现象,同时精神运动发育也显示为正常。20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中,7例患儿出现发热现象,平均值为(38.89±1.43)°C,持续时间为(1.67±0.78)d,13例患儿未出现发热现象。

胃肠道表现:患儿排便次数为3~5次/d,多表现为蛋花汤样便和水样便,同时存在轻度脱水症状或未存在脱水症状,5例患儿出现呕吐现象。

3 讨论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婴幼儿,因此需要对急性肠炎患儿加以重视,尤其是在患儿病程前3 d,对于存在腹泻症状的患儿,需警惕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发生[2]。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研究认为可能与病毒和细菌感染有较大关系,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为轮状病毒,在本次研究中,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占70.00%,因此说明轮状病毒是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的主要病原。据相关报道认为,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是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轻微脑炎,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主要是婴幼儿在急性胃肠炎、脑发育不成熟、皮层分化不全、神经递质不平衡等导致惊厥阈值降低的表现[3]。

根据目前对于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诊断标准,该疾病的临床诊断较为简单,据临床研究发现,大约有50%的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是由于疼痛或哭闹引发疾病。在对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的治疗中,在急性期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减少该疾病的诱因,保持患儿处于安静状态下,并采取抗感染和抗病毒等治疗。在短时间内预防惊厥发作,采取单剂抗惊厥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控制惊厥发作,目前在对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惊厥停止后的治疗存在一定的争议,大多数人认为,因为患儿的病情未转为癫痫或病情复发,在惊厥停止后,即可停止抗惊厥治疗[4]。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儿进行随访,出现2例热性惊厥患儿,说明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有想热性惊厥转化的可能,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出现热性惊厥后,再转化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大。由于此次研究的病例数较少且随访时间短,这与国内多数病例无热性惊厥但预后良好不符,未来随着对该病的认知加深,相信人们会对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预后将有进一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汪丙松,方续兰,王佐,等.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6):478-480.

篇3

喘息性疾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能否很好地控制喘息症状, 以及对喘息小儿发展为儿童哮喘早期干预, 已倍受儿科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本院儿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以喘息为特征的94例患儿, 治疗组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和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以喘息为特征的患儿(哮喘除外)94例,诊断标准符合《实用儿科学》[1], 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8例, 其中男27例, 女21例, 年龄2个月~3岁, 其中毛细支气管炎24例, 喘息性支气管炎15例, 支气管肺炎9例;对照组46例, 男26例, 女20例, 年龄2个月~3岁, 其中毛细支气管炎23例, 喘息性支气管炎16例, 支气管肺炎7例, 全部病例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支气管异物等疾病, 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喘息症状, 肺部有干性音或伴有中小水泡音, 两组间病例数、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比较。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 包括抗感染、化痰止咳等, 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0.5~1 mg, 联合万托林0.25~0.5 ml和爱全乐125~250 μg雾化吸入, 对照组给万托林0.25~0.5 ml雾化吸入, 雾化器采用德国百瑞公司生产的医学微型气泵进行雾化治疗, 吸入10~15 min/次, 2~3次/d, 疗程为5 d。

1. 3 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5 d咳嗽、喘息症状及肺部干性音及湿性音消失;有效:治疗5 d咳嗽、喘息症状及肺部干性音及湿性音减少;无效:治疗5 d症状、体征未见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8.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 治疗组主要症状, 体征平均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6, P

3 讨论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且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其中30%~50%患儿可发展为哮喘[2],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确切可靠的方法可以筛选出哪些喘息的小儿易发展为典型的哮喘, 但如果对婴幼儿喘息早诊断, 规范治疗能使大多数患儿喘息得到缓解与控制。患儿喘息发作时, 气道内产生大量的炎性物质, 从而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万托林为肾上腺β2受体激动剂, 能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的β2受体, 减少肥大细胞及嗜碱粒细胞脱颗粒, 抑制炎性介质释放, 增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 从而缓解喘息症状及促进痰液排出[3]。但临床上单纯应用万托林雾化, 剂量稍偏大可及致患儿心率加快、面红、肌肉震颤等副反应, 易引起患儿不安及家长紧张情绪。爱全乐(即异丙托溴胺)阻断支气管平滑肌M胆碱受体, 有效抑制气道胆碱能神经功能, 降低迷走神经张力, 增加交感活性, 从而使支气管平滑肌得到舒张, 尤其对支气管平滑肌迷走神经张力比较高的婴幼儿来说, 应用爱全乐更为适宜。

由于婴幼儿气管、支气管比较狭小, 平滑肌发育也相对不成熟, 外来因素诱发气道炎性反应后易导致气道黏膜水肿, 分泌物黏稠, 从而气道堵塞, 加重气喘, 所以应用皮质激素控制气道炎性反应是婴幼儿喘息治疗的关键, 既往本院雾化时除万托林外加用地塞米松雾化或全身使用激素, 这两种方法不良反应较大, 近年来渐渐使用新一代肾上腺皮质激素吸入剂――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可大大减少不良反应, 普米克令舒是50%布地奈德混悬液, 有较高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 本品在肺内沉积率高, 在治疗剂量很少发生全身副反应。

近年来, 大量研究证实, 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密切相关, 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 在反复喘息的患儿中, RSV感染检出率可达50%[4]。李凤侠等[5]报道选择了布地奈德在患儿喘息缓解期持续吸入用药, 能明显减少喘息发作次数;Kajosaari等[6]给RSV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吸入布地奈德, 发现2年后哮喘发生率明显降低, 可见其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和哮喘早期干预方面有其优越的治疗价值。在喘息急性发作时, 临床选用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和爱全乐能较快发挥扩张气道作用, 同时兼抗炎作用, 对缓解喘息效果明显, 本试验治疗组无论在喘息、咳嗽、肺部罗音持续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说, 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和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疗效可靠, 不良反应少, 可缩短病程,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 胡亚美, 江载芳. 实用儿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137-1165.

[2] 中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中华儿科杂志, 2004, 42(2):100-104.

[3] 梁爱萍, 尹丽霞.普米克令舒、沐舒坦、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3):474-475.

[4] 牟京辉,陈慧中.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16):1212-12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