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护理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护理健康教育宣教内容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5:1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护理健康教育宣教内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护理健康教育宣教内容

篇1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中心的病人多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加强内瘘的功能锻炼和保护,促进内瘘成熟,延长使用寿命,对提高病人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极为重要。为了提高病人对健康宣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007年7月起我中心将面对面宣教健康知识卡片内容的方法,改为病人自行阅读宣教手册、固定的责任护士面对面讲解及播放自制的vcd宣教录像三者结合的方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无严重听力、视力和语言障碍,具有基本阅读能力、规律血液透析的病人180例,其中男99例,女81例;年龄为19~75岁,≤50岁83例,51~69岁61例,≥70岁36例;文化程度:小学16例,初中65例,高中及以上9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9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宣教内容

   

两组病人宣教的内容包括:①动静脉内瘘早期血管扩张训练的方法及重要性;②透析结束后正确的按压止血部位与时间;③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方法及注意事项;④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⑤病人对动静脉内瘘震颤、杂音减弱或消失时的应急处理。

1.3  宣教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面对面宣教健康知识卡片内容的方法。实验组责任护士根据内瘘成熟的不同时期和使用状况,在血液透析时将宣教材料交给病人自行阅读,阅读后由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因人施教为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解答相应问题,讲解完毕再观看相关的宣教知识vcd光盘。责任组长在透析结束前检查、评价病人对宣教知识掌握及理解程度,并根据病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再次解答。对照组责任护士根据内瘘成熟的不同时期和使用状况,在血液透析时对病人进行面对面的健康宣教,讲解完毕责任护士再以提问的方式检查病人对宣教知识掌握的程度,对病人未掌握的部分进行讲解。 责任组长在透析结束前检查、评价病人对宣教知识掌握及理解程度,并根据病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再次解答。

1.4  结果

   

实验组病人对内瘘功能锻炼、按压止血、保护方法、堵塞原因及预防、堵塞的应急处理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5.62~9.37,p<0.05)。见表1。表1  两组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比较(略)

2  护理体会

2.1  传统宣教方法存在的问题

2.1.1  护理人员

①绝大多数护理人员未接受有关健康教育课程系统规范的培训,因此,宣教内容易受人为因素如护理人员知识水平及护理人员对宣教内容理解程度的影响;②部分护理人员对反复宣教后病人仍无法理解的内容失去解释的耐心;③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用于宣教的时间相对减少,因而影响宣教效果。

2.1.2  病人 

①部分病人对护士反复宣教后仍无法理解的内容羞于继续询问;②病人对宣教知识的内容需求存在差异性;③少数病人身体状态不佳、情绪不稳定时,被动的健康宣教不易被接受,使宣教效果不理想。

篇2

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服务内容,其中入院宣教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包括病区的人员介绍,环境介绍,制度及作息时间介绍等[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强调人是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强调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是一个整体的护理过程。入院宣教正是做好病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第一步。我们对2007 年6 月~2008 年12 月间,入院3 天以上且神志清的病人253 例,进行入院宣教情况调查,旨在了解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的需求与入院宣教时间及患者入院时病情的关系。提出针对性的入院宣教方式,使病人入院就能得到优质、高效、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07 年6 月~2008 年12 月间,入院3 天以上且神志清的病人253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171 例,初中以下82 例。其中男147 例,女106 例,年龄35~81 岁,平均年龄68 岁。其中入院时患者轻度不适者(无明显痛苦貌和急性病容)128 例,严重不适者(痛苦貌、较烦躁)75 例。入住病房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宣教内容包括: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护士长,介绍各种制度(作息、探视、查房、安全、请假等),介绍病区环境和生化设施,新型医疗制度、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交代有关心理、饮食、休息活动、用药、安全等)。入院后3~7 天内由责任组长或护士长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的反馈性调查。包括对宣教时间的选择、宣教内容的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轻度不适患者128 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需要护士介绍主管医护人员、病区环境生活设施、医疗报销、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而对介绍各种制度,多选择在当日治疗护理后(占83.6%)。入院时严重不适患者85 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91.7%家属选择作医疗报销的具体事宜指导,94.1%选择刚入病房时介绍主管医护人员;而对病区环境、生活设施及各种制度的介绍则希望在第二天或病情稳定后介绍。

我科将住院环境、住院制度(安全、探视、查房、作息、请假等)、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新型医疗制度的重点规定、室友的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等在医院的协助下写成书面文字,按照满足患者与家属的优先需求的原则采用口头宣教、实物讲解、发放健康教育卡等形式,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对每一个新入院的病人及其家属予以逐一宣教,然后由责任组长或护士长根据我院发《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之《健康教育标准》检查落实效果并追踪,观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治疗的顺应性、医患关系的影响。

2 宣教的内容

2.1 住院环境、人员

住院病人进入病室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介绍相应分管的护士及医生,责任组长、科主任、护士长、以及他们相应的职责范围,以利在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寻求帮助;介绍同室病友,融洽相互的关系;引导病人了解熟悉,如配餐室、浴室、厕所及大小便标本放置处等地方,并告诫勿随便进入治疗室、换药室等无菌场所;讲解并示范病房各种设施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2 相关制度

主要包括安全、探视、查房、作息、请假、陪护管理等,尤其强调安全制度的全面及重复宣教。为了保持病室内整洁、安全、舒适,要求不在病房内吸烟、喧哗、玩牌、随处吐痰、乱丢纸屑及往窗外倒水,不在室内使用炊具、家用电器,病人不得自动调动床位,以免发生差错,不能进入办公室翻阅病历,如有意见,可向医护人员提出,若要自行外出,需经主治医生同意,个人的贵重物品自行保管好,特殊情况可请护士长代管,严防遗失;十二岁以下儿童尽量不能带入病房,以免发生院内感染。为了新病人能合理安排自己时间,主动介绍查房、作息、探视、订餐时间等,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陪护,护士应耐心做好宣教工作,使亲友能自觉、愉快地遵守医院有关规定。

2.3 疾病相关知识

经过评估,针对患者优先需求,采用口头、图片、影象、发放健康处方等方式运用易懂的语言宣教有关心理、饮食、休息活动、用药安全、特殊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对于病情特殊及年老患者,可先让病人家属阅读病室概况宣传册后,再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循序渐进的宣教。

2.4 新型医疗制度

在评估发现患者主要针对手续、报销比例、报销范围、各个区域的区别存在顾虑,我科在医院的协作下制作了宣传卡,做到人手一册,做到专人指导、协助办理相应手续,减少了患者的困惑。

3 结果

通过规范的入院宣教,让患者在陌生的就医环境中感到信任与被尊重,及早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消除不良因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医疗护理的顺应性,为进一步治疗与护理赢得了有力支持,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4 讨论

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是一个整体的护理过程,入院宣教是整体护理的第一步,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2]。做好入院宣教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我们从第一环节抓起,明确各级人员职责,规范入院宣教标准,并定期对入院宣教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各阶段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早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消除不良因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或减轻并发症,所能达到的效果是单纯的治疗、护理所不能替代的。

健康教育是一种投入低、见效快的治疗促进措施,入院宣教作为一种治疗、护理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因此,护士在实施入院宣教时应把规范化服务与人的个性化相结合,实施个性化的入院宣教,运用护理程序和教育技巧,了解新病人的需要,满足新病人的健康需要,使住院病人住院期间得到比较全面、系统的健康知识,从而达到促进康复的作用。

常规的宣教方式进行宣教,是指护士在患者入院后按照护理常规规定的入院宣教内容对病人进行宣教[1],没有区分病情的不同及时间的先后顺序,造成入院宣教内容与患者的需求无明确的针对性,影响了宣教的效果。护理人员必须从主观上认识到入院宣教工作的重要性,区别病人的不同情况及需求,并且将其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入院宣教的效果,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篇3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1(b)-011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 health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underwent skin flap repair after vacuum sealing, improve health education master rate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underwent skin flap repair. Methods 60 cases with diabetic foot underwent skin flap repair after vacuum sealing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2 to April 2013 in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in Fo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which, 30 cases underwent regular health education from January to August 2012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underwent clinical pathway health education from September 2012 to April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The patient's health education master degree, survival rate of skin flap transplanta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patient's health education master degree (the score higher than 80 of patients was 46.7%), nursing satisfaction (86.7%)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3.3%, 66.7%), SAS scores [(38.8±7.1) points] and SDS scores [(40.5±6.6) poi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46.9±8.5), (49.3±7.8) poi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patient's scores of eating [(4.25±0.77) points], sleeping [(4.80±0.75) points], fatigue [(4.26±0.71) points], awareness of the disease [(3.78±0.62) points] and attitudes to treatment [(3.89±0.73) poi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3.73±0.61), (4.07±0.52), (3.56±0.60), (2.98±0.55), (3.35±0.61) poi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patient's survival rate of skin flap transplant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100.0%)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6.7%),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athway health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underwent skin flap repair after vacuum seal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skin flap transplantation, obtain better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highe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Diabetic foot; Vacuum sealing; Skin flap repair; Clinical pathway; Health education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中10%~25%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溃汤并形成难愈创面[1],引发截肢甚至威胁生命,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负压封闭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治疗,尤其是难愈性伤口的治疗[2],糖尿病足患者使用该方法为伤口植皮和皮瓣修复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皮瓣移植是显微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3],由于手术修复的难度大,再加上是糖尿病患者,因此要求术者要有精湛的技术,同时术后精心有效的护理和宣教,对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移植的成功率都是十分关键的。本研究从2012年9月开始对糖尿病足负压封闭术后皮瓣修复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健康宣教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骨二科(手足外科)的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经负压封闭治疗后需皮瓣移植修复皮缺损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8~63岁,平均(52.5±5.0)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28例,初中至高中20例,小学及以下12例。将2012年1~8月采用健康宣教纳入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6~62岁,平均(51.6±5.2)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5例,初中至高中10例,小学及以下5例。2012年9月~2013年4月采用临床路径健康宣教纳入的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9~63岁,平均(52.8±5.5)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3例,初中至高中10例,小学及以下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法,如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糖尿病足负压封闭术后需行皮瓣移植修复皮缺损的必要性,注意卧床,指导患者自我观察皮瓣血运情况,监测血糖等。研究组则组建由科室护士长、4名护理组长组成的健康宣教过程监控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经对皮瓣移植患者健康宣教方法的讨论后一致认为影响患者健康宣教效果的因素如下:科室的宣教资料内容太多,重点不集中,护士宣教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工作忙时依从性较差、有漏项;宣教的时机欠妥当,应在患者术前进行宣教,而不是患者术后回病房马上宣教;一次宣教内容太多,患者掌握不全;宣教形式单调,宣教后未给患者发放健康宣教资料;对新入科护士教育培训不足;护理人力缺乏,床护比为1∶0.25,表现为未评估宣教的效果,对患者及家属的评估、沟通不足。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1.2.1 采取临床路径的方法,将宣教内容时间化、标准化,制订过程监控评价表 小组成员将皮瓣术后的宣教内容进行归纳分析,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设计了《糖尿病足皮瓣修复术后健康宣教过程评价表》,将宣教内容整合为饮食宣教、术前、术后6 h内宣教、术后第1天宣教、出院宣教。术前宣教包括练习床上解大小便、介绍疼痛的评估、表述及应对方法,解释疼痛对血运的影响、解释术后至少卧床14 d的目的和必要性[5]。术后6 h内宣教包括肢体正确摆放、伤肢制动的重要性、病房环境要求、预防便秘、血循环观察的目的及配合要点、指导自控式镇痛泵及止痛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6]。术后第1天宣教包括评估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情况、用药指导、指导自我观察皮瓣血运的方法、再次强调环境温度、镇痛、卧床、照灯、血糖值、患肢抬高制动及床上大小便的重要性[7-8]。出院宣教包括评估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告知患者及家人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胰岛素正确的储存方法、注射部位,以及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监测血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指导皮瓣区皮肤自我保护。这样可以分时间段有计划、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规范健康教育的行为及模式,也解决了护士一次宣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内容太多而导致依从性差、宣教的时机欠妥当的问题。

1.2.2 建立健康宣教管理机制 责任护士按评价表里的时间要求和内容做好宣教,并向患者派发健康宣教单。当班护理组长完成质控。护士长每周抽查2次,每月将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整改。抽查的主要内容是患者是否掌握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有无按时做好宣教、护理组长的质控力度如何,并向患者派发健康宣教内容掌握情况调查表。

1.2.3 强化对新入科护士的培训 ①入科第1天必须完成显微外科患者的一般护理常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内容、皮瓣术后患者的注意事项、皮瓣术后健康宣教过程评价表的培训。②制订新入科护士的专科培训计划,按主次顺序在1个月完成全部培训内容。③重视沟通能力、语言能力的培训,将宣教内容制作成剧本,让高年资护士示范、指导,直到考核合格为止。

1.3 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对监控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评估,内容包括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内容、皮瓣移植术术前和术后的相关知识、血管危象诱因及预防措施、用于治疗的药物种类等项目,总分共100分[9],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知识掌握程度越高,相应的分数范围的患者例数与总例数的比值即为该分数段患者所占比例。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对监控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监控前后护理满意度评估,内容包括满意、一般、差3个答案。监控前后心理状态由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反之,则焦虑、抑郁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足需行皮瓣移植才能保证肢体或皮肤存活的患者越来越多,皮瓣移植术已经成为临床对糖尿病足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一种常用术式,由于糖尿病患者具有伤口难愈的特殊性,做好健康宣教保证皮瓣愈合显得尤其重要。若皮瓣修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将使皮瓣缺血,坏死,不能成活,若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可重建血运[10-11],有的虽经及时手术成功,但都将对患者的经济带来严重损失,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严重影响[12]。虽然术者的技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但是患者良好的遵医行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皮瓣移植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手术评估、病情观察、临床护理等均影响手术的最终效果[13]。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并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该方面的知识、技术与服务,当人们遇到各方面的健康问题时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选择有利于健康及疾病预防的行为或生活方式,将对健康有影响的危险因素消除或最大程度地减轻,从而使疾病快速康复,生活质量提高[14]。健康教育与一般的日常信息交流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它是一种护患双方的活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集中讲授或者一对一的方式,可以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增强,部分患者由于担心病情及治疗效果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消除或缓解,通过健康教育还可以充分调动家属参与治疗及护理的积极主动性,使护患关系更密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5]。过程监控作为一种质量管理的模式,其核心是可以做到事前防范,对影响结果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地进行收集资料、质量评估和改进,及时做好质量控制[16-17]。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模式,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图和表格[18-20]。采用过程监控的护理学方法并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皮瓣移植术后患者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30例糖尿病足负压封闭术后皮瓣修复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均好于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患者的饮食、睡眠、疲乏、对疾病的认识及对治疗的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患者的皮瓣移植成活率(100.0%)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本次研究中由科室护士长及护理组长组成的健康宣教过程监控管理小组,对患者健康宣教知识掌握率较低的原因进行查找,采取临床路径的方法,将宣教内容分为术前、术后及出院三个方面,使其更标准化,将宣教的内容和时间制订在评价表里,责任护士做宣教时要严格按照评价表执行。对皮瓣移植患者健康宣教监控后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有了明显提高,皮瓣移植术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强化了新入科室护士的培训,刺激了护士的求知欲,提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糖尿病足患者常处于抑郁和焦虑状态。研究表明临床上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会延缓创面愈合[21-22]。过于担心患肢的治疗效果,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及不良心理,健康宣教采用监控管理的方法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得到很大的缓解,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此外,对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的健康宣教,避免了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血管痉挛、皮瓣扭曲受压导致的循环障碍,使可能导致血循环危象发生的因素得以有效避免,使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足负压封闭术后皮瓣修复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健康宣教的方法能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注重过程监控管理、环节质量管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Brem H,Sheehan P,Payne W,et al. Comparison of negative pressure for diabetic foot ulcers [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6,117(7Suppl):S193-S209.

[2] Armstrong DG,Lavery LA.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after partial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A multicentr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J]. Lancet,2005,366(9498):1704-1710.

[3] 郑端霞.皮瓣移植术的护理[J].工企医刊,2013,26(5):430-431.

[4] 潘爱芬.头脑风暴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2):355-356.

[5] 谢向群,张冬梅,陈梅娣,等.急诊皮瓣移植治疗深度烧伤的护理[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11):71-72,74.

[6] 党彩风,张小霞,周英芬,等.皮瓣移植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141-143.

[7] 黄日妹,张友惠,付爱凤.舒适护理在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8, 24(5):24-25.

[8] 徐宏伟,罗俊,黄富国,等.围术期体温维护对移植皮瓣成活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 21(7):718-721.

[9] 黄少华,莫妙容.系统健康教育在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0):152-154.

[10] 石宁宁,程春生,查朱青,等.红花注射液防治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0):1322-1327.

[11] 陈芳.循证护理路径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X):362-363.

[12] 芦兰.皮肤烧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212-1213.

[13] 吴科萍.探讨舒适护理在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3):272.

[14] 黄少华,莫妙容.系统健康教育在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0):152-154.

[15] 余萍,喻秋娣.分阶段健康教育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J].健康研究,2013,33(2):89-91.

[16] 欧阳美华.质控小组对科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120-121,123.

[17] 林惠珠,李红,王小芳,等.加强重点环节质量监控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793-3795.

[18] 张建娣.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10,26(6):75-76.

[19] 张丽红,姜文.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5A):1186-1187.

[20] 崔立敏.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现状与进展[J].吉林医学,2013,34(1):134-1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