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4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法律意识方面,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 免疫渗滤法;非特异性染色封闭方法;人瘤病毒16型(HPV16)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elect an optimal non-specific antigen blocking method by using immuno-infiltration assay so as to suit protein chip preparation. Methods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L1 protein expressed by insect-baculovirus espressin system was incubated with skimmed milk powder, calf serum,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combinations of five kinds of methods to block the non-specific antigen. PBS was used as control. The effect of eliminating non-specific stain was detected by immuno-infiltration assay. Results After repeated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of blocking effects were poor for the fixing up antigen first and then blocking method, and the blank control was prone to false positive. The infiltration rate of NC membrane would be affected by using skimmed milk powder as a blocking agent because the pore of NC membrane was easily plugged by milk powder particles. The use of calf serum as a blocking agent made it very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result because the calf serum absorbed by NC membrane produced the background; however, when 20g/L BSA was used to blocking before fixing up antibody, the results became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Fixing up antibody after blocking in immuno-infiltration assay showed that the blocking effect against non-specific antigen was satisfactory, stable and repeatable, indicating this method is a novel optimal blocking method compared with others.
KEY WORDS: immuno-infiltration; non-specific staining blocking method;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免疫渗滤法是以硝酸纤维素膜或醋酸纤维素膜为载体进行快速免疫分析的方法[1],它实际上属于快速斑点免疫结合分析方法(dot immuneobinding assay, DIBA)中的一种,即免疫斑点渗滤分析(dot immunofiltration assay, DIFA)。该法通常是将抗原/或抗体固定于载体上,抗体/或抗原与膜表面固定的配基进行反应。该法灵敏度高(可达ng水平),操作简便、快速,不需特殊设备,目前在低密度蛋白芯片技术中应用最多,但其非特异性着色却是困惑应用者的最大问题[2]。本研究以人瘤病毒16型(HPV16)L1VLP为抗原,对消除免疫渗滤法检测相应抗体时的非特异性染色方法进行了探讨,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HPV16L1病毒样颗粒(VLP)、胶体金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由西安联尔科技有限公司制备;硝酸纤维素膜(NC膜,孔径0.45μm)购自美国Hybond公司;待测血清标本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癌确诊患者40例,儿童血清10例);即溶脱脂奶粉为黑龙江纽迪希亚营养制品有限公司产品;牛血清白蛋白(BSA)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商品化HPV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加拿大Fulda Biomedical Inc;Tween 20购自美国Promaga公司;小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材料工程公司。改良TBE洗涤液:Tris Base 54g、硼酸27.5g溶于500mL双蒸水中,加0.5mol/L EDTA-Na2 20mL,调至pH8.0,补双蒸水定容1000mL,加200mL 300g/L饱和硫酸铵[(NH4)2SO4]及40mL Tween 20和双蒸水480mL,充分混匀后使用。
1.2 蛋白定量
双缩脲法测定HPV抗原浓度,用生理盐水调整蛋白浓度为1g/L。将抗原分成两份,一份备用,一份直接应用微矩阵点样机。将HPV16抗原点样于NC膜上,以人IgG(2g/L)为阳性质控点,点间距为3mm,点样量为100mL,并作定位标记,自然风干待检 。
1.3 非特异性染色的封闭[3-5]
方法一:取抗原膜100份,浸入10g/L BSA+0.5g/L Tween 20中,室温振摇封闭2h,取出50份室温风干;另外50份继续封闭4h后室温风干,待检。方法二:取抗原膜100份,浸入50g/L脱脂奶粉中,室温振摇封闭2h;取出50份,PBS漂洗2min,室温风干;4h后取另外50份,PBS漂洗2min,室温风干,待检。方法三:取抗原膜100份,浸入50g/L BSA+10g/L脱脂奶粉中,室温振摇封闭2h;取出50份,PBS漂洗2min,室温风干;4h后取另外50份,PBS漂洗2min,室温风干,待检。方法四:取抗原膜100份,浸入100mL小牛血清中,37℃封闭2h;取出50份室温风干,另外50份直接进行免疫渗滤检测。方法五:取 HPV16L1VLP(1mg/mL)50μL与等体积20g/L BSA混合,4℃过夜,按上述点样方法点样,待检。
1.4 免疫渗滤实验
参照文献[6-7]将干燥的抗原膜片(点样面朝上)装入塑料渗滤夹具中,在待检膜下衬垫吸水材料,压紧渗滤夹,依次加洗涤液2滴,血清标本50μL,洗涤液2滴,适度稀释的胶体金标记羊抗人IgG抗体2滴。每步间隔时间为所加试剂完全渗入后再进行下一步。最后加洗涤液2滴,洗去未结合的胶体金。以PBS代替血清作空白对照。结果观察:在膜中央出现红色斑点者为阳性,颜色稍浅者为弱阳性,否则为阴性。其下方的质控对照点为实验有效的标志,无论阳性或阴性结果,对照线均应显示红色。
2 结 果
以脱脂奶粉、BSA、Tween 20及小牛血清为封闭剂,以不同方法进行封闭,检测50例相同的血清标本,每种封闭方法重复试验5次,并以PBS代替血清作空白试验。结果显示,前4种先固相后封闭的方法,其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受到封闭温度、时间及封闭剂浓度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且空白对照易出现假阳性;第2种和第3种加入脱脂奶粉的封闭方法,封闭后由于奶粉颗粒易堵塞NC膜的微孔,影响渗滤速度;小牛血清做封闭剂则由于NC膜对小牛血清的非特异吸附而产生背景,影响结果判读。而采用20g/L BSA先与抗原共育后再点膜的方法,其封闭效果理想、结果稳定、重复性好,为一种理想的新的封闭策略。
2.1 封闭效果检验
分别用免疫渗滤试验(先封闭后固相的封闭方法)和商品化HPV抗体检测试剂盒(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40例宫颈癌患者血清和10例儿童血清,结果显示,免疫渗滤试验的灵敏度[82.5%(33/40)]和特异度[90%(9/10)]与商品化HPV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85%(34/40)]和特异度[80%(8/10)],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1 免疫渗滤法与商品化试剂盒检测HPV抗血清的结果比较(略)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结果比较,P>0.05(Fisher确切概率法)。
2.2 特异性阻断吸附试验
随机抽取5份阳性患者血清,各取50μL分别加入等量的包被抗原,混匀,4℃过夜,10000r/min离心30s,同时用商品化抗HPV16L1抗体与抗原VLP共育后点膜,再行免疫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用 20g/L BSA行相同处理后,检测结果为阳性。
2.3 敏感性试验
随机抽取5份阳性血清,用生理盐水按1∶1、1∶2、1∶3、1∶4、1∶5稀释,混匀后各取50μL进行免疫渗滤法检测,结果显示在1∶4稀释的血清标本仍出现弱阳性。
2.4 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
将第5种封闭方法制备的抗原膜片置37℃温箱2d和室温保存30d,与放置4℃的抗原膜片对照检测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分批先后作5次试验,均获得相同结果。
3 讨 论
免疫反应是以其高度特异性为特征,利用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已建立了许多临床检测方法。随着临床检测所需样品的微量化,检测过程/结果判读的快速化,如何保证结果的特异性就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以往在免疫细胞/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染色过程中对消除非特异性染色已有较多的报道,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些实验中,可以同时兼顾“速度”和“特异性”,为了最大程度获得特异性,可以多重/长时间处理以消除非特异性着色。但对于临床检测,特别是近年来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的快速免疫分析,除准确性外,速度成为设计中最关键的参数。如何在基于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的快速斑点免疫渗滤分析的蛋白芯片制备过程中同时兼顾快速和特异性,是这一技术的关键[8]。目前最常用的非特异性染色消除方法是先在载体膜上进行点样,然后应用BSA或脱脂奶粉结合Tween 20、Tween 80、Triton X-100等进行封闭。工作中发现,这些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在封闭后的稳定性、重复性及抗原保存上仍不够理想[9]。本实验选择5种不同的封闭方法,结果发现以先点膜固相后再封闭,均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而将1g/L的抗原与等体积的20g/L BSA预先混合,4℃共育过夜,然后固相于NC膜上,其封闭效果极佳,避免了BSA的浪费,点样后的抗原膜室温保存30d以上仍很稳定,且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结果可靠。分析与对照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抗原的浓度不同而灵敏度也不同,以及与所选用硝酸纤维素膜的性能和质量、膜孔径大小和均一性不同有关。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忠勇. 实用医学检验学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44.
[2]SADRA A, CINEK T, IMBODEN J. Multiple probing of an immunoblot membrane using a non-block technique: advantages in speed and sensitivity [J]. Anal Biochem, 2000, 278(2):235-237.
[3]SVERRE-HHENNING B.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s a reagent against non-specific immunogold labeling on LR-White and epoxy resin [J]. Micron, 1997, 28(3):189-195.
[4]BIRD CR, GEARING AJ, THORPE R. The use of Tween 20 alone as a blocking agent for immunoblotting can cause artefactual results [J]. J Immuneol Methods, 1988, 106(2):175-1799.
[5]ZAMPIERI S, GHIRARDELLO A, DORIA A, et al. The use of Tween 20 in immuneoblotting ass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autoantibodies in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J]. J Immuneol Methods, 2000, 239(1-2):1-11.
[6]许国强,杜耀武.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不孕症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 [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7(4):452-454.
Abstract:Conventional database application is restricted by the field structure,although simplified the processing flow,but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is low,often the bottleneck in the application.Using united fields to optimize the database structure.The original repeating data can be integrated,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QL language and the single type of storage,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ata retrieval,fast generation primary optional set.On the optional set operation can use the original database system,can also use the custom database.Customize database can not only get rid of the limitation of database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but also more initiative and flexibility in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is a development trend in small database application.
Keywords:database structure;united fields;optimize retrieval efficiency;customize database
1 引言(Introduction)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软件处理能力显著提高。然而,在数据库论文处理方面,却始终存在着一个瓶颈,那就是数据库的字段结构一直制约着数据的处理速度。目前数据库的主要存储方式是硬盘设备,而硬盘设备本身存在着处理速度的极限。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提高数据的检索速度就成为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数据库容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数据检索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在海量数据(硬盘存储)中检索出符合条件的可选集,而不在于对于可选集的处理(内存)上,因为内存的访问速度对于数据检索来说是足够的。一旦从数据库上获得可选集,后继的工作就可以转移到内存中工作,处理器的性能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提高数据检索的速度方面,应该在优化数据库结构,快速获得可选集上面下工夫,其中包括:减少数据库字段与记录的数量、简化数据类型、减少数据冗余等方面[1]。
2 数据库结构的优化(Optimization of database structure)
常规的数据库字段是根据数据的内容属性来定义的,用户对数据的操作界面与数据库结构保持一致,以简单的人员信息管理为例,数据库结构如表1所示。
这是一种通用的途径,也是数据库厂商建议使用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以直接使用数据库访问的预定义功能,包括用户操作界面,同时简化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工作,把程序开发人员和操作人员与核心数据库隔离开来,充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2]。但是,这种使用方法也制约了数据库开发人员的视野,尤其在大型数据库的应用开发过程中,在数据检索的效率方面显得无所作为,或者在具体应用出现瓶颈时推卸责任。
因此,在数据库开发的规划方面,不一定严格遵循数据库厂商建议的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数据类型,建立灵活的数据结构,从而提高数据检索的效率[3,4]。
这里给出的一种方案,是在数据库结构方面进行的一个大胆的尝试,对于数据类型单一、数据容量较大的应用场合较为适用。它不按数据的内容属性来定义具体的字段,而是采取“联合字段”的结构,将原来多个单一的字段组合成一个联合字段,从而简化了数据库的结构,大大提高了可选集的产生过程可数据检索的效率。
表1中的人员信息数据库,变换为组成联合字段以后,结构简化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原来数据库中的一张表,现在被简化成了一条记录。通过这种变换,甚至可以把整个数据库都整合在一个字段中,将针对数据库的操作转换为针对少量字符串的操作,大大简化数据的操作过程,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
在这种方案中,当可选集产生以后,不再使用数据库系统提供的缺省操作界面,而由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编制特定的操作界面,当然,从外观上,可以借鉴操作人员已经习惯的系统界面,甚至与系统界面保持一致,但下面的代码完全由开发人员自己来完成。这样的开发工作并不复杂,不管在哪种平台上,都不会给开发人员增加太多的额外工作量。而且,程序使用效率的大幅提高,也会很快将额外的开发工作量弥补掉。
联合字段的数据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虽然在界面上可以与数据库系统保持一致,但数据库接口与数据库结构对用户来说是完全不透明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但没有降低数据的安全性,而且在数据转换与存储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灵活的手段进行加解密,提高原有数据的安全性。由于变换后的数据对数据厂商也是不透明的,因此,就实现了数据的双向安全性,这正是目前几乎所有大型数据库应用系统一直面临的困惑。
联合字段实现双向安全性,如图2所示。
联合字段的作用,是简化可选集的产生过程,提高可选集的检索效率,因为针对硬盘存储的数据库检索,也是以字段为最小单位进行的,字段数量的缩减,以及字段类型的单一化,对于可选集检索效率的贡献是可想而知的。
3 数据的处理过程(Data processing procedure)
3.1 数据单元的概念
为了阐述方便,首先给出“数据单元”的概念,把按规律排列的格式整齐的重复性的一组数据称为一个数据单元,在常规的数据库中,数据单元也许是一条记录,也许是一条记录中的几个字段[5]。例如在上面的人员信息数据库中,每个人员的信息就可以作为一个数据单元,如:“001王勇男”,姓名在中间,左侧是编号(占三个字符),右侧是性别(占两个字符),格式整齐,排列有规律。在这样的一个数据单元中,编号数据可以从单元数据的左侧选取,性别数据可以从单元的右侧选取,中间剩下的就是姓名的数据,这样的选取方法,不要求位于单元中间的姓名数据为特定的长度。
利用数据单元,可以对原有的字段进行初步的整合,减少字段的数量,简化字段的类型,精简数据库的原有结构。这样变换后,并不影响对原有数据库的常规操作,因为用户界面是根据功能而重新开发的,不依赖于数据库系统,它所使用的是内存中的数据,已经把磁盘中的存储数据库恢复为原有结构的工作数据库[6]。工作数据库根据操作需要,只选取全部数据的一个子集,所以,对于处理速度与实时性的影响有限,这与系统数据库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见图1。只是在得到可选集的条件上,要进行相应的变换,由于数据单元并不复杂,而且是大量的重复性数据,所以在原理上可以保证可选集的确定性。
如果数据单元的变换已经能够满足应用的需要,优化过程就可以就此为止,有时候,为了简化开发工作,甚至可以将工作数据库与存储数据库保持一致,这样,应用效率的提高,只体现在可选集的产生过程中,尽管如此,变换前后的效率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
3.2 数据整合
如果要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功能,可以在数据单元的基础上,在两个层面上继续对数据进行整合[7]。
第一个层面,对数据单元进行整合。把多个数据单元连接在一起,进行联合操作。实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使用特定的分隔连接符,把单元数据连接起来,上面的人员信息数据库,整合以后简化成一条记录:
001王勇男-002李小萌女-003张虹男-…
上例中分隔符的选择不能与数据库中的任何数据重复,当数据库的性质与内容确定后,找到合适的分隔符并不困难,它的作用只是单纯地将数据单元分隔开来,并且在数据处理以双向过程中作为定位符,实现工作数据库与存储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传递。
第二个层面,是对字段进行联合。这可以打破数据库系统对字段容量的限制。数据单元整合后得到的数据,具有单一的字符串类型,跨字段存储只涉及到简单的分割问题,这是稍有编程经验的开发人员都可以完成的工作。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直接对多个字段进行联合操作,处理过程并不复杂,由自主开发的用户接口程序完成这一工作,应用人员不必关心其中的细节。
数据库系统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往往以字符类型为主,如果数据库中存在多种数据类型,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也会在内部先转换为字符类型,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对数据库结构进行优化后,联合字段类型可以全部设置为字符串类型,这样就简化了内部的类型转换,提高了处理效率,检索速度也是最快的。
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让整合后的联合数据超过操作系统平台所允许的长度,否则在开发时就要面临来自操作系统的种种限制,会影响到用户程序开发的效率。
3.3 整合数据的处理
对整合数据进行处理,主要是在工作数据库与存储数据库之间建立起联系的通道,数据检索时,根据指定的条件,首先从存储数据库产生可选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工作数据库,其后的大部分操作都是面向工作数据库的,在内存中完成,只有在操作结束后,或者数据出现变动的情况下,才与存储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8]。
例如,在人员信息数据库中,按姓名查找某个人员,直接输入查询条件,将优化后的联合字段作为操作对象即可。如果有多个查询条件,比如姓名与性别,可以先对条件进行组合,把“姓名+性别”特征串作为查询条件,然后在存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由于存储数据库中的字段已经被优化,字段数量减少、存储类型单一,因此,从存储数据库中检索出可选集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3.4 注意事项
(1)使用SQL查询语言
在可选集的产生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数据系统的技术支持,比如SQL查询技术及数据库索引等技术。即使数据库结构保持不变,使用SQL查询语言,也可以成倍提高检索的效率。在具体的检索过程中,数据库系统会自动建立索引文件,进一步提升数据检索的速度。经初步测算,使用SQL查询语言比不使用在速度上可以提高几十倍。
(2)用户界面与工作数据库
由于数据库系统对用户来说是不透明的,所以,应该在数据库应用层面上建立特定的用户接口程序,上面已经提到,这部分工作是传统的数据库开发工作之外的额外工作,主要完成可选集的建立工作,与优化后的数据库结构相匹配。此类的开发工作并不复杂,主要内容是进行大量的字符串变换。用户接口程序是双向工作的,在工作数据库与存储数据库之间传递用户的数据。应用系统对数据操作完成以后,用户界面负责临时数据库中的内容交换到存储数据库中,这个过程只在数据存在变换时进行。在用户操作的过程中,使用的数据库是临时的工作数据库,可以建立在原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使用临时数据库或者数据快照,把整合的数据重新恢复成内容属性的字段,这是与存储数据库无关的过程,只不过针对的是内存中的临时数据库。因此,如果只是使用现有的数据,而不进行数据的改动,这部分操作界面的实现相对简单[9]。
4 使用定制数据库(Using custom database)
如果数据规模不大,但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可以彻底摆脱数据库系统的限制,采取用户定制的数据库,从底层上直接对数据进行操作,同时便于数据的加解密。目前这类系统在国内的应用不多,也没有引起大多数应用人员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形势的日益恶化,对于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数据操作,安全性已经成为系统开发的首要目标。因此,使用定制数据库与密文存储的技术,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数据库应用开发的重要方向。
定制数据库的工作过程如图3所示。
4.1 存储形式
定制数据库,可以用磁盘文件的形式直接存储在物理介质上。如果数据量不大,可以将多张数据表格放在一个文件中,以简化存储结构。如果数据量较大,可以将数据表格单独存储,以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
文件的格式可以采用BINARY或者ASCII编码的形式,使用开发平台下的文件存取指令进行操作。在文件的头部或尾部,添加指定的数据表及数据块的索引信息,用以标明文件的数据属性。
在数据的组织上,仍然延用联合字段的思想,只不过不再借用数据库系统的字段结构,直接与磁盘文件进行数据交换。这样就省去了数据的间接操作过程,在底层上控制数据的存储,增加了数据存储与处理的灵活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在此类应用中,要求开发人员对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有大致的了解,除了常规的文件操作外,还应考虑大量的容灾与安分方面的性能。由于对磁盘文件的操作只包括存储与产生可选集两个方面,类似的开发过程肯定比专业的数据库系统简化,否则就失去了定制开发的意义。
4.2 数据处理的过程
由于底层数据不再依赖数据库系统的支持,在可选集产生之后,工作数据库也没有必要再使用数据库系统提供的处理功能,而转由常规的数据结构来实现,比如使用动态数组或容器等结构。
这样,在用户界面的开发方面,就具有了更大的空间和灵活性,打包后的应用系统也更加精简,便于移植与发行,拓宽了应用系统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较为适用。
在具体数据的处理过程中,仍然可以使用前面介绍的方法,只是在用户界面的修饰方面,要下一定的功夫,达到与专业数据库系统同样的水平,这方面的开发工作不影响具体的数据应用,只是照顾用户的原有操作习惯。
4.3 加解密过程
定制的本地数据库,只对存储环节进行加解密,正常的使用过程,只有数据变动时才需要与存储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大部分操作都是针对内存中的工作(临时)数据库进行的。此类数据加解密过程如图4所示。
定制的网络数据库,可以通过直接调用底层的网络传输协议进行访问,数据加解密的过程在全部在客户端实现,经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都是加密后的密文,这样就有效确保了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也不必考虑众多的网络安全设备(如网络防火墙、网络安全网关等)的影响。
定制的网络数据库的加解密过程如图5所示。
4.4 定制数据库的开发环境
定制的数据库不依赖于商业化的数据库系统,直接对磁盘文件进行读写。因此,在开发环境的选择方面更加自由,包括普通的桌面系统、网络化的C/S、B/S系统、移动(手机、平板)平台等,都可以完成有效的开发工作。
而且,当基本的应用流程固定以后,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之间实现快速移植。一个平台上开发完成的代码,只需改动少量的外围代码,就可以应用到另一个平台上。这样,就彻底摆脱了平台软件与数据库系统对用户程序的开发限制,也减少了庞大的软件与系统资源开销,使开发工作变得更加简单灵活。
IT产业发展到现阶段,硬件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原来依靠专业数据库来支持的大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现在如果转而使用定制的数据库,可以将其部署在普通的硬件环境之上,几百万上千万条的数据容量,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新平台上流畅运行。
在移动终端平台上,使用定制的数据库,能够大大减少数据库系统占用的开销,转而支持新的应用项目,使有效的硬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
5 应用实例 (Application examples)
以上技术最初应用于《列车时刻表查询软件V4.0》(软著登字第0002941号)中,经实际检测,使用联合字段对数据库结构进行优化以后,数据检索的效率比优化之前提高了70多倍,较好地解决了数据检索速度的瓶颈。下面简要介绍应用的过程。
(1)问题分析
交通信息的数据具有统一的规律,就是除了少数的数据以外,大部分数据都是重复性的信息,如到达某个站点的进出站时间与站名等信息。这种数据的特点,比较适合采用联合字段的优化方法。
如果按着常规的定义方法,每个班次的数据定义成一张独立的表格,如果实现区域联网,数据量将是惊人的。当对联网后的数据库进行模糊检索时,检索效率低下的问题表现得十分明显。因此,采用技术手段对数据库结构进行优化,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尝试将联合字段技术应用在大范围交通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将每个班次的交通信息简化成单条记录,所有区域联网的班次都纳入一张数据表格中,大大简化了数据存储与处理的效率,较好地解决了同类系统开发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症结。
(2)数据单元
将中途站点的数据制作成数据单元,形式为:进站时间+站点名称+出站时间,进出站时间的字符长度直接固定为5,如12:48,因此,数据单元的首尾长度都是确定的,只有中间的站点名称是不确定的。始发站点与终到站点的数据不用特殊处理,直接按上述规则放入数据中即可。
(3)数据编辑
数据单元之间使用常规数据中不会出现的特殊字符进行连接,如“-”字符,一个班次的数据按着字符形式存储在一条记录中。数据处理时,通过检索条件在存储库中产生初级可选集,然后对可选集进行具体的操作。
可选集的产生,可以使用数据库系统提供的功能,组合SQL查询条件。在可选集中,根据连接字符将记录中的数据单元分离出来。每个数据单元,先分离出首尾的时间数据,中间余下的就是站点名称数据,并依此建立临时工作数据库,与用户接口程序进行交互。数据变动后,将数据进行逆向处理,最终完成存储数据库的更新过程。
(4)实例:区间模糊检索
这是最常规的应用,只设定两个站点的名称,即可以检索出区间内的所有班次。检索条件可以组合为:记录中“前面包含‘出发站点名称’并且后面包含‘到达站点名称’”的可选集”。
(5)实例:生成站点的班次时刻表
时刻表是动态生成与显示的,可以直接上物理的大屏系统,为所有站点的出行人员提供信息服务。检索条件可以组合为:记录中“包含‘站点名称’”的可选集。在可选集中,根据进出站时间的特点,可以将班次的属性区分开来,如始发、途经与终到等班次。
6 结论(Conclusion)
通过对数据库结构的优化与定制,使数据类型单一化,不但简化了存储形式,而且可以快速实现数据的加解密过程,加解密运算全部在客户端实现,充分发挥了本地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不影响网络数据的访问速度。
可见,数据结构优化后,简化了数据结构,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处理效率与安全性,节省了存储空间,方便了数据的跨平台移植,是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一种新思路,特别适合于以大量重复数据为主体的数据库应用场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宏伟.地名本体数据库存储模式及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29(4):35-38;74.
[2] 陈正举.基于HIBERNATE的数据库访问优化[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29(7):144-149.
[3] 林沣.分布式数据库中空间拓扑连接查询优化处理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30(11):247-250;282.
[4] 房俊华.DB-Tree:一种高性能的闪存数据库索引结构[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30(11):243-246.
[5] 陈芬.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31(3):20-21;115.
[6] 林桂亚.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数据库查询优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3):947-949.
[7] 王兵.数据库应用系统逻辑结构设计初探[J].现代计算机,2012,(5):14-17.
引言
众所周知,法律意识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根本所在。法律意识的培养,必须具备较为理想的全面性特点,不仅仅需要针对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进行全面详细的培养和宣传,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同样需要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中学法律意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制建设的落实效果。
1中学法律意识现状
基于当前我国现阶段中学法律意识现状来说,虽然大部分的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了具体的法律知识,从整体来看,中学法律意识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和优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仍然存在着一些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或者说在某一方面存在着一定不足的问题。详细分析可知,当前我国中学法律意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初步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
当前绝大部分中学生已经逐步意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具体到日常生活中法律的决定性意义。在用法和守法方面,这种意识正在不断提升,并且对于法律规定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也具备了较为详细全面的了解,能够有效指导实践。
1.2法律教育途径主要是学校
当代中学生对于法律的了解和接受,主要途径就是学校。在学校的相关教学和宣传中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和重要价值,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尤其是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等理念不断得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包含“法治”;而对于其他途径来说,涉及的比较少,比如在家庭和社会团体中,对于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几乎起不到相应的积极作用。
1.3对不法行为的鉴别越来越高效
在当前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法律意识的提升还表现在相应的不法行为鉴别和抵抗方面,这种不法行为的鉴别和抵抗主要指当中学生自身遭遇到一定的尤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时,能够做出准确的选择判断,并且能够最为及时高效地采取正确的手段进行正当防卫,对于自我保护起着越来越理想的效果。
1.4对法律知识的渴求越来越明显
当前中学生随着其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法律知识的渴求也表现的越来越突出。相当多的中学生想了解各方面的法律知识,当前的法律接受途径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诉求,需要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进行完善和弥补。
2中学法律意识培养措施
从当前我国中学法律意识的基本状况来看,其整体的水平确实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和优化,但是当代中学生的法律诉求也是越来越突出的,除了中学生自身的法律诉求之外,结合当前存在的各种法律接受途径较为狭窄和其他问题来看,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尽可能的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拓宽法律接受途径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2.1结合德育工作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
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重点结合德育工作是一种重要途径。针对当前现阶段的中学教育问题来说,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德育工作也获得了中学生的普遍欢迎。因此,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工作和中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也就显得极为有效。这两方面的结合主要就是依托于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来进行。德育工作的进行过程中,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不可或缺。而法律意识的培,其还和德育工作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提升了中学生法律意识,也就能够提升其道德修养水平。在具体操作中,可选取趣味性较强的方式化枯燥为兴趣,比如开展法律知识的竞赛就是多种手段之一。
2.2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
作为中学生接触法律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重点结合相应的教学过程也是比较关键的一项基本措施。法律意识与课堂教学过程的结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进行法律意识的渗透。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涉及大量的法律知识,教师通过合理设计,使中学生能够把这些法律知识融入到自身的法律意识中去,避免留于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出现。另外一方面,还应该在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比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一些相关的内容进行延伸,保障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有效加强。
2.3充分借助于家庭教育手段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教育作用。家庭教育中法律意识教育的引入对于提升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针对所有学生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很多学生也都存在着自身的一些法律困惑,这些困扰的有效解决可以依托家庭环境来进行。很多法律知识对于家长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因此,家长可以把这些法律知识较好地传授给中学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中学法律意识培养,已经得到优化和完善。在具体的法律意识强度和普遍性方面,都具备了较为理想的水平,但是拓宽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开展多样化的法律意识培养活动仍然是今后中学法律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工作任务,也是中学生的基本诉求所在。
参考文献:
[1]武磊.关于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11,35:248.
[2]张计彪.论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品牌,2015,02:252.
[3]周伟.浅谈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