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二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二年级音乐教学反思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1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二年级音乐教学反思,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二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篇1

儿童歌曲好娃娃教学反思范文一《好娃娃》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湖南乡土风味的儿童歌曲。余慧作词,潘正宁作曲,歌词用朴实的语言,将天真可爱的孩子给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端茶喝、搬凳坐的日常生活情景展现出来,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尊敬老人、有礼貌的好娃娃形象。全曲为2/4拍子,五声羽调式,非方整性的一段体结构。旋律明快而有亲切感,表现了儿童热情、活泼的性格特点,展示了祖孙三代欢集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的感人情景。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学会这首歌,并用亲切、甜美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大胆地尝试表演歌曲中各种人物的动态及情感,积极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戏剧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长辈,待人有礼貌,在家里应该怎样对待爷爷、奶奶。

我第一次尝试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这种教学模式。

我设计了几个环节: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进行音乐戏剧表演。

课上,学生已经很好地演唱歌曲,完成了学习目标1,同时也懂得要尊敬老人,有礼貌,做一个好娃娃。

这节课的不足地方是在音乐戏剧表演这块完成地不好,没有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原因是自己准备不充分,头饰不够,布置家的环境过于简单。没有激起学生表演的动力。

评价过于潦草。没有发挥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创造能力。

以上是我自己的反思,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加强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儿童歌曲好娃娃教学反思范文二这首歌曲难度较大,如果按常规教法,恐怕学生学完歌曲后就没有时间进行音乐戏剧表演了,而我认为这一课的重点就在于进行音乐戏剧表演,因此,歌曲教学应缩短时间。

既要缩短教学时间,又要把歌曲学会,还要唱准,这的确是个难题,通过多次尝试,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来达到要求:

一、分段教

要想把歌曲唱准,必须一段段过关,先学会第一部分,并且都唱准了,再教第二部分。

二、取消分段教学中词、曲的无伴奏演唱

为了缩短教学时间,将分段教学中的无伴奏演唱部分取消,只在最后演唱整首歌曲的时候,进行一次无伴奏演唱,以此来确定学生是否学会。

三、前半段教学方法的变动

前半段比较容易,就词、曲都教,但不用学生齐唱曲谱了,接龙唱曲后就直接接龙唱词,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四、后半段教学方法的变动

后半段较难,就干脆不教曲谱直接教歌词。

儿童歌曲好娃娃教学反思范文三这次的常规课,是我初为人师一个月以来的一堂常规课,虽然稚嫩,却也有成长。

我上的是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好娃娃》。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歌词讲述的是一个小朋友尊敬老人关心爷爷奶奶的故事。通过学唱歌曲来体会情感,学习歌中的小主人公,在家中做个懂得关心老人的好孩子。在这里情感地体验是重点。

我以问题导入,“孩子们,你们平时在家里会帮大人帮长者们干点什么呢?”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拖地,有的说洗碗等等。紧接着我通过让孩子们初听歌曲请他们说出歌曲中的小主人公是怎样做的,并通过朗诵歌词体会歌曲的情感。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这一特性,采用情景教学法,突出情景教学并把歌曲分成小主人公与爷爷、小主人公与奶奶、爸爸妈妈与小主人公三个情境,在情境中学唱歌曲,在完成了歌曲教学之后。分大组扮演角色演唱,最后请全班演唱的同时请个别 孩子上台分角色表演。新课标强调要把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所以我想通过角色地扮演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家的温馨、亲情的美好、爱心的重要。

优点:

1.常规教学,从开学第一次接触二年级的小朋友就被他们的活跃程度吓到了,但在很多前辈地悉心指导下,经过几个星期的了解和磨合,我和孩子们之间也逐渐变得有默契起来。

各大组孩子们的表现也通过直观的奖励方式反映在黑板上。反馈的语言和对孩子们的赏识也有意识的从一些细节入手。

2.教学准备,这次的上课真切地体会到了,大部分时候备课的细致度决定了老师课堂上的掌控力。

二年级的孩子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所以这堂课我从课件到教具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想方设法不但从听觉更要从视觉方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语言讲述方面做到了语言流畅,范唱的时候做到了声音清晰。

4.教学过程很清晰,完成了教学目标,孩子们学会了歌曲并能根据内容进行表演。

不足:

1.常规方面,虽然有意识地去做,但是做得不够到位,没等孩子们完全安静下来就继续下面的环节。

2.分组接龙演唱的时候,师生接龙比较好,如果组与组接龙,容易导致后面看不到的孩子不能及时的参与进来。

3.老师的表演示范太少,没有带动性,导致孩子们的表演不够精彩。

篇2

Kethaline老师长发飘逸,气质非凡,自幼酷爱音乐,弹得一手好吉它,自己作词作曲,出过唱片,且有自己的音乐网站。每次去听她的课都收获颇丰。这次不知又有什么新花招,我们进去瞧瞧哦:一进门,只见孩子们都乖乖地坐在长凳上,老师先是让孩子们跟她一起有节奏的拍手、拍腿并说T-A-N-G-O(探戈)Long-Long-Short-Short-Long学生分组练习探戈舞曲节奏。先是女生走探戈舞步。男生拍手打节奏,然后是男生走探戈舞步,女生拍手打节奏,接着是部分男女生混搭走舞步,剩余同学打节奏,学生走的有模有样,拍子打得抑扬顿挫,学生兴趣盎然。

接下来老师发给每位同学一首歌词。播放探戈舞曲音乐。歌词写得朗朗上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再加上耳熟能详的探戈舞曲。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学生边唱边跳,兴奋不已。临下课时我问老师歌词是谁写的,这么符合学生心理,回答让人瞠目结舌:二年级学生!他们花了几节课的功夫一点点琢磨出来的。一个学期下来。二年级学生共创作了4首歌曲,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体排练,家长收到很正式的邀请函后到学校来欣赏孩子们在舞台上表演。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这样一节节看似普通的音乐课上得以彰显。

反思一下美国音乐课有如下特点:

一、链接学生生活。音乐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它是人们生活的情感体验,而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东西就是从他们所熟悉的环境、生活中获得的,因此,学生的生活世界应该成为音乐课程内容的范围。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感悟生活、体验音乐的美。这样做才是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够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并不注重教学设计,没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的是鼓励学生创新、创造。给学生以更大的成长空间,更大的展示舞台,更多的表现机会。对学生的每一点成长给予及时的表扬。学生的喜爱为课堂追求的最高标准。

三、关注音乐动态,紧跟时代步伐。

篇3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聆听中能够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欢乐气氛和舞蹈性特点,并初步了解霍拉舞的简单知识。

2 在音乐图形谱的帮助下能够掌握本首乐曲中三个主题的节奏特点以及它们的变化与再现,并能随各个主题的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反应。

3 在音乐活动中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并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舞曲的炽烈与欢乐情绪。

教学难点

在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充分体验乐曲三个主题的不同特点。

教学用具

音乐图形谱、多媒体课件、音响、自制沙锤与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律动表演

随着《嘀哩嘀哩》歌曲音乐的律动,师生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做拍手游戏并相互交流,随着歌曲生生律动、师生律动,拉近距离感,同时感受歌曲欢快情绪,为导课做好铺垫。)

二、导入乐曲。整体感受

1 教师:歌中的春天真美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一件什么样有意义的事情来表达你对春天的喜爱?

学生:画一幅画、郊游等。

2 教师: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其中的一个要求,我们到一幅有声音的画里去郊游,请大家先听音乐――一首舞曲。

(放舞曲录音,学生聆听。)

3 教师: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发表看法,教师适当做总结。)

三、音画相融,融会贯通

1 教师:就让我们把欢快的乐曲带进花园吧!花园里有什么?(出示图形谱)

2 教师点击图谱,学生聆听观看。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将音乐的结构、节奏图谱化,以图谱的形象性、直观性、易懂性,带动学生的兴趣及好奇心进行聆听和观看。)

3 聆听乐曲第一主题,随教师点第一段图谱,并记住图中走过的路线。

4 教师:音乐节奏就藏在每朵花、每棵草里,请大家找出来。

学生:蓝色的小路代表长音,花瓣和叶子代表短音。

5 复听第一主题后,请学生用自制沙锤摇奏出音乐中的长音,并用短音XX节奏为音乐打出节拍,由教师指挥。再听一遍,全体独立完成。

6 听第二段音乐(b+c主题),用肢体动作来表示节拍,长音处摇晃双手或轻轻跺脚,短音处拍手、腿、肩等。教师点第二段图谱。

7 复听第二段音乐,进行传递节拍的“碰杯”游戏。

要求:横排从左到右依次用自制沙锤(可乐瓶)进行碰杯,正好每拍碰一次,以全体合作的形式为第二段音乐打出节拍。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游戏,“碰杯”的动作学生很熟悉,以接龙形式出现又与音乐快速流畅的节拍进行相吻合,不仅让学生有多种形式表现了音乐,而且还体现出全体合作的团队精神。)

8 聆听第三段音乐(b+c主题变化与重复)。这段音乐长音最多,请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长音。教师点第三段图谱。

9 复听时,教师不点图谱,学生独立完成长音与节拍的表现。

10 听第四段音乐(即第一主题再现),请学生点动图谱,并引导学生说出和第几主题音乐旋律相似。

11 再听结尾句。

教师:音乐是突然结束的,还是一点一点渐弱、渐慢结束的呢?

学生:突然结束。

12 为结尾进行定格造型的表演。

教师:你能为这突然结束、戛然而止的结尾音,摆一个突然定格的造型吗?

13 播放结尾句,进行表演。教师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与精彩表演。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音乐经验不是很多。定格造型的表演不仅让学生强烈感受到音乐是再现后突然结束的,而且为学生的创造性表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空间。)

四、全曲表现,提升情感

1 教师根据图谱将五种乐器加入到长音和节拍的节奏表现中,乐器逐段增加,表现出音乐的不断推进。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表演。

2 教师以手风琴演奏全曲,并加入学生乐队,师生共同进行乐器表演。

3 教师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全班乐队起名――童心小乐队。

五、课堂延伸,拓宽视野

1 揭示课题。教师告诉学生,本课欣赏的乐曲叫《霍拉舞曲》(课件出示)。

2 介绍“霍拉舞”。

教师:“霍拉舞”是罗马尼亚的民间舞蹈,跳时可达数百人,也是当地在举行热闹欢腾的乡村舞会时跳的一种节日的大型舞蹈。跳时人们搭着肩围成一个大圆圈,一起向左、向右,使圆圈逐渐旋转,充满了炽烈欢腾的乡村欢乐气氛。

3 观看《霍拉舞》视频。

4 师生共跳霍拉舞,以提升情感。

5 教师带领学生边舞边离开教室。

课程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尽量做到:

1 形象直观。如用音乐图形谱将乐曲的结构、节奏图谱化,帮助学生了解乐曲各主题的特点;教师加入学生乐队,亲自为学生以手风琴弹奏乐曲,并为学生表演霍拉舞等。

2 趣味性。如从图谱中找音乐节奏;用可乐瓶传递节拍;为结尾音做定格造型表演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