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3:0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七年级综合素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2月有更年期症状的健康妇女,均无使用性激素禁忌证,近3个月来用过激素类药物,停经时间≥0.5年;年龄35~64岁,平均54.88±5.66岁;绝经时间2.5±2.08年。筛选条件为自然绝经妇女、子宫完整、血促卵泡激素(FSH)>40IU/L,雌二醇(E2)<20ng/L。
方法:药物采用雌、孕激素连续序贯治疗方案。患者每日口服倍美力0.625mg,28 天为1周期,于每周期19~28天加用安宫黄体酮4mg/日,共计3个周期。
检查与评估:用kuppennan改良评分法来评估更年期症状的严重程度[1],潮热出汗4分,失眠、烦躁、焦虑各2分,睡眠中断、心悸、疲倦、紧张(神经过敏)、情绪抑郁、躯体痒感和痛感、易哭、注意力不集中、阴道干燥、减退、痛各1分。每种症状的评分程度分别乘以0、1、2、3后计算总分。满分为63分。每月评分1次,自身对照。安全性评估:用药前后行一般身体检查、妇科检查及宫颈防癌涂片检查、乳腺检查。所有患者用药前后均行阴道B超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激素测定及血脂测定。
统计学方法:实验室检查及更年期症状总评分采用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各症状评分采用配对符号秩检验。
结 果
更年期症状的变化:120例妇女服用倍美力后,更年期症状缓解明显,服药后3个周期kupperman评分总分分别与服药前总分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
子宫内膜改变:120例均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3周期的25~28天行阴道B超及子宫内膜活检,其中子宫内膜厚度由用药前2.5±1.90mm增至用药后的4.75±1.98mm,平均增厚2.25mm(P<0.01)。用药前为增殖期10例,仅有少许内膜组织而无法诊断的15例,未刮出内膜组织的95例,用药后内膜病理结果为增殖期16例,有内膜组织但无法诊断28例,未刮出内膜组织76例。
不良反应:用药前120例患者体重为57.30±6.50kg。用药后为58.40±6.42kg,平均增重1.10 kg(P<0.01)。120例患者用药后阴道出血量多4例,中量8例,少量36例,点滴状32例,无出血40例,总出血率为75%,其中多量及中量出血占10.00%,出血时间3~7天,多出现于使用安宫黄体酮后,用药前后乳腺均无明显增生,32例有轻度胀痛,血压无明显改变。
用药前后生化指标比较:用药后LDL-C轻度下降,但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HDL-C在用药后明显上升,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倍美力对冠心病的发生可能有预防作用。
讨 论
本组服用倍美力后,更年期症状均明显好转,在服药1~3个月后,kupperman总分与用药前相比分别下降了15.21%、55.37%、74.92%。尤其是控制潮热出汗方面,作用尤为明显。用1个月后潮热症状评分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即有显著性能(P<0.01),80%患者在用药1~3个月潮热症状完全消失,20%症状虽未消失但也明显减轻。服药后FSH显著下降,E2水平显著上升,并达到生理水平,约为70.06ng/L,略高于文献报道水平[2]。用药3个周期所有对象围绝经期症状均达到有效缓解[3],说明倍美力作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替代治疗药物疗效显著。
对子宫内膜的影响:虽然本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厚度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但用药后内膜平均厚度<5mm(4.67mm),且内膜活检病理结果与用药前相比也无明显改变,未发现子宫内膜增生改变,说明倍美力对于宫内膜无增生作用。
对血脂的影响:冠心病在绝经后发病明显增加,是绝经后妇女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已证实血清中总胆固醇(TC)增高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HDL-C升高可保护冠心病的发生,LDL-C升高则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120例患者用药后LDL-C轻度下降,但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HDL-C在用药后明显上升,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倍美力对冠心病的发生可能有预防作用。
不良反应:本研究中,主要不良反应是阴道流血,这和周期性使用孕激素引起内膜剥脱出血有关。雌激素治疗能缓解更年期症状,但也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所以需定期加用孕激素。阴道出血能给卵巢早衰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安慰,而对绝经后的患者,却影响其接受性。本研究有32例有轻度胀痛。胀痛与孕激素大量进入血液,使组织容积增大,细胞内水分增加,刺激乳腺神经末梢所致。所以,今后在治疗中,应尽可能使剂量个体化,以减少不良反应,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调理:要了解患者的诱发因素,针对性的予以解释和安慰,说明更年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是暂时的、可以调整治疗的。开导其有正确的认识,树立克服更年期症状的信心,使其消除紧张,并根据其心理状态给予分析、解说、暗示等。同时嘱其亲友应“谦让”,不可与其争强斗胜,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精神正常;并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一定量的文体活动,如太极拳、下棋、养花、练习气功、健身操等,以转移情绪,陶冶心情,锻炼身体有助于机体处于正常状态,利于身体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2月我院住院、门诊患者共78例。均为女性,年龄40―55岁。更年期患者有典型潮热盗汗、心悸、多疑易怒、健忘失眠、眩晕症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疾病,确诊更年期综合症。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性激素(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治疗组38例。性激素(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治疗对照组38例。
1.2方法 治疗组38例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每次1.2g,每日3次,联合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2粒,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2粒,每日1次。两组均为5天1疗程,共两疗程观察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用药时间的长短、病程、不良反应。
治疗观察两疗程治疗组38例,治疗1疗程30例,两疗程8例。对照组38对照组,治疗1疗程20例,两疗程18例。对照组3例出现阴道不规律流血,2例出现疼痛难忍而终止治疗。治疗组38例,未出现不良反应。
2讨论
更年期综合症(又称围绝经期综合症)是女性绝经前至绝经后的一段时期,也是女性从青年到老年的一个过渡阶段。更年期综合症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其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发现,每一个妇女全身有400多个部位的组织和器官的细胞膜上有雌激素受体,当更年期时卵巢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减少,促性腺激素升高,这些组织和器官就会发生退行性变或代谢上的变化导致更年期妇女在精神、心里和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出现不平衡,机体在重新调过程中患者不能适应,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盗汗、心悸、健忘失眠、多疑易怒、眩晕等症状【1】。目前,对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1)非激素药物治疗,如:夜晚服用艾司唑仑片助睡眠、谷维素片助调节植物神经,但治疗效果不佳,并且副作用较大。(2)单于性激素治疗要求有一点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及潜在致癌风险,部分患者不适用性激素或对性激素使用有很大顾虑而不愿使用。【2】作为中药副作用小、少,病人易于接受。参松养心胶囊中医组方以心脉散为基础多。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茱萸、酸枣红、桑寄生、丹参、芍药、土鳖虫、甘松、黄连、龙骨等组方而成。具有养心安定心律、健脑助眠的功效【5】。现代临床研究参松养心胶囊有降低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心律失常发生频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6】。
根据上述更年期综合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以及更年期综合症目前治疗方法和参松养心胶囊的药理作用,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性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症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用药时间明显缩短,病程缩短。对照组3例有不规律阴道流血、2例疼痛难忍而终止治疗。治疗组38例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吴楠、尚丽新、高桂卿,等.围绝经期综合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策略【J】,人民军医,2009,594(5):326-367;
[2] 曾凡芝、潘云英、张秀英,等.补肾育阴汤加服妇复春胶囊对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 et.no含量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6,8(3):15-16;
[3] 丰卫红,短期激素代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4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490-501;
雌激素替代疗法;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又名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生理转化时期,临床主要以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为症状的精神疾病综合征[1]。目前临床上尚无安全、特效的治疗手段。研究证实:雌激素替代治疗对本病有一定效果,笔者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科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门诊收治的患者共计68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妇产科学》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且常规体格检查和宫颈涂片检查等均无异常;阴道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5 cm时,行子宫内膜活检无特殊病变患者[2]。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年龄43~56岁,平均年龄(46.55±6.88)岁;病程6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1.73±0.44)岁。对照组年龄45~57岁,平均年龄(45.45±5.98)岁;病程5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1.83±0.35)岁。两组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精神安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谷维素,1次20 mg,3次/d,时间2个月,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1次各20 mg,3次/d,时间2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治疗,1次1 mg,1周1片,共服2个月。
1.3 观察指标 采用围绝经期症状评分法中Kupermann症状评分[3],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自身Kupermann分值变化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制定[4]。痊愈:临床症状消失,Kuppermen积分减少≥95%,理化检查恢复相应水平。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Kuppermen积分减少≤95%≥70%,理化检查基本恢复相应水平。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Kuppermen积分减少≤70%、≥30%,理化检查有所改善。无效:症状、理化指标等与治疗前相比无好转或恶化,Kuppermen 积分减少不足3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P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9%。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更年期综合征是中年妇女高发病种之一,其发病原因与卵巢功能衰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如月经不规则、烘热、潮汗、易怒、心烦等表现。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激素补充疗法(HKT)[5]。而在国内,虽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已有定论,但由于其不良反应事件和应用雌激素有相应的禁忌证,如心肌梗死、乳腺癌病史、高血脂、子宫肌癌等疾病,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6]。但患者如经过检查证实确实需要补充激素替代治疗,临床就可运用小剂量雌激素来治疗,且研究发现,小剂量雌激素应用于无禁忌证的围绝经期妇女是安全而有效的[7]。
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治疗,其临床总有效率91.19%,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6.47% (P
参考文献
[1] 韩宪华,王凌芬,张德蕴.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体会.河北中医,2009,31(12):1813-1814.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57-2537.
[3] 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组.女性生殖内分泌性激素补充疗法.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84-90.
[4] 郑晓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