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7:42:5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七年级音乐教学反思,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全校的音乐教学工作,我将发挥音乐学科的优势,努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七年级学生47名,对音乐感兴趣,素质较好的占很大一部分,但是有不少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上课精为不集中,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一定要发挥艺术学科的优势,使学生参与进来。八年级学生有56名,这个学年段也是初中比较关键的一个时期,因此有许多同学会淡漠这一学科,即使是七年级比较有热情的学生也会如此,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上时间,发挥学科特点。九年级学生有十几名,面临升学影响,在这样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好时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材着重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及创造力,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任意遨游,汲取营养。
三、具体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把育人放在首位。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消化、吸收。
3、运用各种不同肢体语言和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4、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表演的意识及兴趣。
6、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四、成绩方面
本学期将改变以往在期末让学生唱首歌,演奏乐器及做一些试题就是本学期的成绩的做法,而是将学生平时的表现做好记录,然后再将期末的成绩综合在一起,这样不但使成绩更具科学性,而且也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积极性。
五、自我提高计划
1、为了“过三关”活动,加强理论和专 知识学习,提高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按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
3、积极参加学校和专科组组织的各项活动。
4、虚心向有经验的有特长的教师学习,吸取新思想、新做法。
5、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6、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总结,加强教师的研究性学习。
六、德育渗透计划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它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在学习我国优秀剧种时、爱国题材的音乐时,还是国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时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音乐艺术学科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七、教研课题
如何导入新课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入能强烈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些我的看法:
1、由多媒体导入
2、用生动丰富的语言导入
3、用歌曲导入
1.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活泼开朗、天真烂漫,与城里的孩子相比,这一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们与音乐的接触却十分少。城里的孩子上各种各样艺术兴趣班,有的学舞蹈、有的学钢琴等等。而据我了解,我们的学生却没有一个。所以,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得不是很自信,这一点七年级的学生表现尤其明显。我也做过一个小的调查,我问过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是不是喜欢音乐课,结果约有75%的学生都表示喜欢,当然也有说不喜欢的。还有的学生认为音乐是“非统考科目”不重要,只要学好语数外就好了。这些问题都说明: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是有的,只是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看法不对。带来的后果就是课堂上学生不够专心,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不去积极大胆地参与完成。
2.学生基础
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很差。在七年级中能识简谱的约占15%,能视唱简谱的约为4%,能唱准音的几乎没有,能掌握课本中出现的乐理知识的学生约占10%,这些数字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我们学生的一些现状。
二、课堂教学现状与反思
1.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课堂中音乐的学科特点还不够突出
“音乐是情感艺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这就要求音乐教学要以情入手,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为核心来开展教学活动。但事实上,在平时教学中,我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目标,只是为了简单的教唱歌曲,或是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把课上成简单的唱歌课。所以,就造成音乐游离于学生心灵世界之外,无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与音乐产生共鸣,当然这样的音乐课也就失去了音乐课的意义。
(2)音乐课堂教学不够细腻
一次音乐活动课上,我给七年级10个班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要求各班学生组建班级音乐会,然后在全年级组进行音乐会比赛。但有一节课让我记忆如今,现将课堂实录如下:
音乐课上,我请一位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演唱一首歌曲时,我把前奏弹奏了两遍,这位学生却坐在位置上没有任何反应。我问她:“你怎么不唱?”课堂中其他同学也不停地催促她“快唱,快唱”,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我看到这位学生依然低头坐在座位上不出一点声。于是,我走到她面前轻轻地问:“为什么呢?告诉我好吗?”结果,这位学生直接回答我:“不想唱!”我沉默了一会儿,对其他同学们说:“今天她还没准备好,下次再请她唱吧……”
探究:不想唱的原因
课后,我脑海里一直浮现出这位学生不想唱的样子。但在今后的音乐课堂上是继续让她唱还是放弃呢?要是其他学生继续出现这种问题呢?于是,我决定探究“不想唱”后面的玄机……
首先,我到班主任那里了解该生在其他课上的表现。班主任说该生在其他课堂上还是经常发言的,其他任课教师也对该生进行了表扬……
其次,我又约该生进行单独谈话,该生许久才说:“小学时,我一直在老家农村读书,一次学校举办歌唱会比赛,老师安排抽签的方式抽到我了,因为我的声音不好听,唱完后并没有获奖,这我并不在乎,但被许多同学笑话了,说我给班级丢脸。”接着,学生又说:“歌唱得再好,考不上高中家长是不让的。”此时,我才感觉到:由于我们的教育机制限制了学生才艺方面的发展,该生侧重于主课的学习,认为音乐课在中考中不算成绩。
接着,我对七(3)班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发现:在这学期中,该班共有38个学生,但有18个学生从没被我请站起来单独唱歌。面对调查结果,我深感内疚。“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只是我经常挂在嘴上的,在实际教学中,我的眼里也只有那么几个表现突出的学生,更多的学生因我的偏见没有获得表现的机会。
反思:音乐课堂的出路
我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爱的过程。爱是心灵中的雨露,有爱滋润的心灵一定会阳光。
教育反思一:我赞同这个说法——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赞扬和鼓励,都是他继续奋进的不竭动力。